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手段之一的教材,是用文字写成的,自然,语言符号就是教材内容信息的物质载体。在这一物质载体中,浸透了人们(作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识,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们主观愿望的审美关系。为此,我们把这种在语言符号系统中,反映和表现人们对客观现实审美意识和情感的符号,称为“语言艺术符号”。
一般地说,语言是一个概念系统,是比较抽象的。中学语文课文作为一个文本、一个艺术符号系统,其中的语言,如果我们把它一一分离出来,就成为一个个词语,它们只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概念,都是具有概括性的抽象的语言符号,不像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在我们的眼前缤纷呈现;不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在我们的耳际肆意流淌。与绘画、音乐等艺术本身就是具体直观可感的特质对象不同,语言符号是比较抽象的。如:枯藤、小桥、老树、流水、人家、昏鸦……是一个个语言符号,而不是“语言艺术符号”。如果将上述词语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同时融合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意识,组成一个语言链,就变成了一个“语言艺术符号”系统。这就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选录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人们对一定历史时期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意识。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为一个“语言艺术符号”系统。其中,语言作为这个系统的物质材料,只是一种媒介,是思想的外衣和思维的直观显示。我们要解释这个系统,打开这个文本,首先要过语言思维这一关,因为思维与语言总是共同存在的。而学习语言,训练思维则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在牢牢抓住语言教学这一环节的同时,重视教材中“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识,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欣赏文本中蕴涵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识,首先应指导学生清晰、明确地辨认“语言艺术符号”。我们知道,符号有两个构成成分,即表示成分(能指)和被表示成分(所指)。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罗兰·巴特说:“表示成分(能指)和被表示成分(所指),它们的联合构成了符号。”表示成分组成了表达层面,而被表示成分则组成了内容层面。但在普通的语言符号和内容艺术符号中,两者的“能指”和“所指”的含义是不同的。在普通的语言符号中,一个词的表示成分(能指)指的是这个词的音与形,被表示成分(所指)指的是内容;而在语言艺术符号中,其表示成分(能指)是指事物的表象,被表示成分(所指)是指这一符号所表示的情感的意义。譬如,同是“饲养”一同,在“家庭饲养业的发展,使不少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中,它仅仅是组成这个语言系统中的一个词语,除了“喂养(动物)”之义外,别无他意。但在夏衍的《包身工》中却不尽然:“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提时候看到过的船家养墨鸭捕鱼的事了。”这里的“饲养”已不仅是这一语言系统中的一员,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一词语,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意识)。如果说前一句中的“饲养”,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符号,人们从其音形中得知其“喂养动物”之意外,其仅是作为一个普通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内容;而《包身工》中的“饲养”意义远远超出了普通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语言艺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由作家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个性建立的,是表现了人类情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情感意识,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训练思维,开发智力。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识,要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即语言描述的系统中理解词义,从中体悟、挖掘词语的整体含义。单独的词语无所谓美感,美感只有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在一个具体的语言艺术符号系统中才能体验得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文本,其语言艺术符号体系是超越语言符号的。它的具体构成成分不是单个的词语(尽管单个的词语按语言表达规则能组成短语、句子、句群及语段),而是一个个直接参与教材课文,借以反映主题、反映作者思想情感的整体。
一般地说,语言是一个概念系统,是比较抽象的。中学语文课文作为一个文本、一个艺术符号系统,其中的语言,如果我们把它一一分离出来,就成为一个个词语,它们只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概念,都是具有概括性的抽象的语言符号,不像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在我们的眼前缤纷呈现;不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在我们的耳际肆意流淌。与绘画、音乐等艺术本身就是具体直观可感的特质对象不同,语言符号是比较抽象的。如:枯藤、小桥、老树、流水、人家、昏鸦……是一个个语言符号,而不是“语言艺术符号”。如果将上述词语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同时融合人们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意识,组成一个语言链,就变成了一个“语言艺术符号”系统。这就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选录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人们对一定历史时期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意识。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为一个“语言艺术符号”系统。其中,语言作为这个系统的物质材料,只是一种媒介,是思想的外衣和思维的直观显示。我们要解释这个系统,打开这个文本,首先要过语言思维这一关,因为思维与语言总是共同存在的。而学习语言,训练思维则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在牢牢抓住语言教学这一环节的同时,重视教材中“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识,才能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欣赏文本中蕴涵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最终全面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识,首先应指导学生清晰、明确地辨认“语言艺术符号”。我们知道,符号有两个构成成分,即表示成分(能指)和被表示成分(所指)。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罗兰·巴特说:“表示成分(能指)和被表示成分(所指),它们的联合构成了符号。”表示成分组成了表达层面,而被表示成分则组成了内容层面。但在普通的语言符号和内容艺术符号中,两者的“能指”和“所指”的含义是不同的。在普通的语言符号中,一个词的表示成分(能指)指的是这个词的音与形,被表示成分(所指)指的是内容;而在语言艺术符号中,其表示成分(能指)是指事物的表象,被表示成分(所指)是指这一符号所表示的情感的意义。譬如,同是“饲养”一同,在“家庭饲养业的发展,使不少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中,它仅仅是组成这个语言系统中的一个词语,除了“喂养(动物)”之义外,别无他意。但在夏衍的《包身工》中却不尽然:“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提时候看到过的船家养墨鸭捕鱼的事了。”这里的“饲养”已不仅是这一语言系统中的一员,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一词语,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情感(意识)。如果说前一句中的“饲养”,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符号,人们从其音形中得知其“喂养动物”之意外,其仅是作为一个普通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内容;而《包身工》中的“饲养”意义远远超出了普通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语言艺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由作家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个性建立的,是表现了人类情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情感意识,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训练思维,开发智力。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识,要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即语言描述的系统中理解词义,从中体悟、挖掘词语的整体含义。单独的词语无所谓美感,美感只有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在一个具体的语言艺术符号系统中才能体验得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文本,其语言艺术符号体系是超越语言符号的。它的具体构成成分不是单个的词语(尽管单个的词语按语言表达规则能组成短语、句子、句群及语段),而是一个个直接参与教材课文,借以反映主题、反映作者思想情感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