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翻过盖茨这一页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盖茨能否让他的朋友毫无羁绊地经营公司?微软在准备权力最后交接之时,汲取了八年前一场危机的教训
  
  你知道吗?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对商业搭档一度几乎分道扬镳。
  话说在2000年初,比尔·盖茨(Bill Gates)将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让给了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这是盖茨第一次为他的大学朋友,也是20年来的得力助手充当配角。
  鲍尔默坐上了头把交椅,但盖茨仍手握大权,这引发了两人间持续一年的争夺战,直到现在这一切还鲜为人知。
  事情曾经非常糟糕。有一次,盖茨因为鲍尔默替几个同事说好话而和他大吵一架,之后还气冲冲地离开了会议室。这是当时在现场的一位知情者透露的。该知情者表示,两人吵架之后,鲍尔默似乎“悔恨不已”。
  两人的冲突让公司的战略决策陷入瘫痪,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微软。董事会成员曾不得不多次介入调停。
  直到2001年,盖茨顿悟,坦承自己“必须改变”。两人最终言归于好。
  今年6月27日,盖茨完全退出了微软管理层,结束在公司的日常工作,将重点放在慈善事业上。交接似乎很顺利,也许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八年前的那场冲突,促使两人直面一个关键问题:盖茨能否让他的这位朋友毫无羁绊地经营公司?微软在准备权力最后交接之时,也汲取了那场危机的教训。
  今年夏天,鲍尔默将搬入盖茨多年来使用的办公室。今后,身为董事长的盖茨每周将只为微软工作一天。
  


  一旦盖茨离开公司,鲍尔默表示,“我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找他帮忙,这是原则。利用他嘛,会的;但需要他?不会。”
  此次交接,标志着一段闻名遐迩的商业伙伴关系就此终结。这对伙伴缔造出了一个崭新的行业,孕育出许许多多的百万富翁,还为全世界重新界定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还回击了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反垄断诉讼战;而盖茨积聚起来的个人财富,成为他参与解决艾滋病等全球问题的资本。
  鲍尔默的挑战,是如何确保微软能够续写往日的辉煌。这家公司现在面临着创立33年来从未遇到的障碍:精干的竞争对手争相蚕食其传统的软件市场,而整个行业的变迁又迫使其建立起全新的业务。为了击退谷歌(Google Inc.)等新崛起的强大对手,微软了采取全新的措施,比如最近对雅虎(Yahoo Inc.)发出的收购要约。如果成功,这本可以成为微软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盖茨和鲍尔默同样是52岁的年龄,关系亲密到经常为对方接话茬。这次交接在两人心头的分量,在微软最高管理层3月的一次会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鲍尔默向与会者发表了开幕致词,当他提到这是他和盖茨一起参加的最后一次这样的会议后,他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上个月,在盖茨和鲍尔默的一次共同采访中,两人谈到创建微软时,鲍尔默眼睛里也是饱含泪水。鲍尔默说:“这有点儿像生儿育女,盖茨生出了孩子,而我就像是孩子小时候带他的一个保姆。我们在一起共事,其乐融融,这很好。我的意思是,这很重要,不过这……”
  “……这就是我们做的。”盖茨笑着替他说完。
  他们的友谊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哈佛大学开始的。两人一起打扑克,并通过不断挑战智力极限而一同成长起来。曾经有一门经济学课程他俩一整学期都没上,临到期末考试前的几天两人集中突击,鲍尔默回忆说,他考了97分,而盖茨竟然考了99分。
  他们早期友谊的组成元素──相互竞争和努力工作──也正是微软公司自身文化的写照。盖茨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和商业策略方面,而鲍尔默则承担起了众多实战工作。比如说,他是微软的第一个业务经理,负责视窗系统第一版的开发及北美地区的销售。后来,他又将微软推向了全世界。
  即便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两人依然能够共同管理几乎各方面的业务。盖茨说,“对于某种规模的组织来说,这种状态很美好。”
  偶尔的激烈争论无损两人间的亲密友谊。众多高管表示,这正是微软决策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公司结构的日益复杂,微软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步瓦解。美国司法部向微软提出反垄断诉讼,微软为了避免被瓜分的命运展开了斗争。公司面临着竞争对手的冲击,来自互联网的威胁和员工向创业公司的大批流失也让微软腹背受敌。
  终于,在2000年1月,处于漩涡中心的盖茨将自己首席执行长的头衔让给了鲍尔默。盖茨成为微软的“首席软件缔造师”,这个新职位从理论上讲处于鲍尔默之下。
  很快,由于鲍尔默竭力要在新岗位上树立权威,两人发生了冲突。作为公司偶像式的领导者,盖茨仍是无冕之王。盖茨和微软其他高管透露,盖茨在会议过程中会突然冒出一句风凉话,在其他高管面前给鲍尔默难堪。
  微软高管表示,两人的分歧涉及各个方面──从人事任免到当时正处于开发阶段的Xbox游戏机,甚至是微软核心产品视窗(Windows)系统的未来。
  盖茨和鲍尔默说,有些重大决定因为两人的互不相让而陷入僵局。比如,两位副总裁在NetDocs——通过互联网提供文字处理等软件的一个大有前途的项目——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盖茨和鲍尔默难以达成一致。结果NetDocs项目先是猛增至400名员工,又在2001年初并入Office团队。之后这个项目便寿终正寝了。
  知情者说,其他微软高管企图介入两人的矛盾,并向盖茨和鲍尔默发出了明确信号:他们的争斗威胁到了公司的利益。
  微软董事会和两人展开了会谈,还委派了一位董事,也是微软的早期投资人戴夫马夸特(Dave Marquardt)和两人定期吃晚饭,帮助他们化解矛盾。
  鲍尔默的压力在2001年1月的一天早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当时他正在巴黎作微软的年度业务评估。凌晨3点,在他的酒店房间,开完一整天的会议后,鲍尔默向微软的老资格高管雷克斯一针见血地问道,“微软CEO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在董事会和两人妻子的推动下,盖茨和鲍尔默在2001年2月同意,在微软总部附近的贝勒弗俱乐部酒店(Bellevue Club Hotel)里的Polaris餐厅共进晚餐,以化解矛盾。两人都拒绝公开会议细节,只说他们需要分清各自的角色。
  盖茨最后得出结论,他自己才是最需要改变的人。
  鲍尔默说,作为高级管理者,他们必须学会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顺其自然”。他说,“我们弄明白了这些问题。”
  很快,盖茨开始在会议上保留他的不同意见。微软副总裁米奇马修斯(Mich Matthews)回忆说,在一次鲍尔默手下高管召开的会议上,盖茨在重要决策问题上尊重了鲍尔默的意见,这让微软高管们不禁惊讶地互相暗使眼色。
  鲍尔默一步步地在微软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他改组了公司,将更多决策权交给微软管理层,还提拔了那些拥有综合管理经验的人,让他们坐上过去只有技术型高管才能得到的位子。
  与此同时,盖茨将关注重点放在了规划微软长期技术策略上面。比如,他指导三位年纪稍轻的经理人如何为微软进军商业通讯软件做准备。这项工作后来作为“整合通讯”中一项重要的全新业务而被推出。
  知情者透露,2003年,盖茨让鲍尔默领导了收购德国软件制造商SAP AG的秘密谈判,而他则负责处理双方在技术规划方面的事宜,并提出了与微软董事长身份相称的指导意见(微软最终没有收购这家公司)。
  微软还开始为盖茨的最终离任做铺垫。2005年3月,微软通过收购Groove Networks Inc.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软件业先锋雷奥兹(Ray Ozzie)——带入公司,并将他塑造为盖茨之外的技术领袖。盖茨曾表示,奥兹是“宇宙中最优秀的五位程序员之一”。
  2006年初,盖茨和鲍尔默都接受了各自的新角色。也就是在那时,盖茨决定两年后结束在微软的日常工作。
  2006年3月28日,鲍尔默在西雅图附近的圣璜群岛(San Juan Islands)向微软董事会讲述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书中的内容。韦伯在100多年前写道,公司留住离任领导者感召力的一个方法,就是让这个领导者来选择自己的继承人。
  盖茨正是这样做的。2006年6月,他选择了两个人接任自己技术领袖的身份:一个是作为盖茨主要技术顾问之一的克雷格蒙迪(Craig Mundie),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程序员奥兹。
  盖茨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说,“世界将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身上。”之后,他给两位继任者留下一些施展空间,盖茨休了七个星期的假,中间还去了非洲。
  进入2008年,权力交接已成定局的根据就是微软对雅虎的收购努力。收购雅虎公司将帮助微软扩大在线广告业务,并构建起个人计算机软件的在线版本──这也是已在2001年破产的NetDocs项目希望达成的目标。这本来是很少进行大手笔收购交易的微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案,不过近50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码也意味着风险依然存在。
  盖茨基本没有参与此事,并表示,交易背后的那个人是鲍尔默,而负责两家公司技术合并工作的则是奥兹。一些了解微软内情的人说,一向支持微软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天下的盖茨并不是这笔交易的主要推动者。盖茨说:“在雅虎问题上,我和史蒂夫的看法是一致的。”
  不过,如果微软遭遇危机,盖茨能否抵挡住重返公司的诱惑还不得而知。过去十年间,有好几位知名创始人在他们的公司遭遇困境时都义无反顾地回来主持大局,其中包括重塑苹果公司(Apple Inc.)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戴尔公司(Dell Inc.)的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和星巴克(Starbucks Corp.)的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咨询公司Oliver Wyman Group的高级合伙人戴维·纳德勒(David A. Nadler)说,“他们都有一种‘救世主’情结,认为‘我是惟一能让公司重现辉煌的人’”。
  盖茨表示,他乐意在某些长期项目上帮忙,但不会重返微软。他说:“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其他文献
中国股市能见度已降至数年来最低,而内地、香港俱荣俱损    H股在6月底再次遭到国际投资者疯狂抛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因为银行股在一连串的预盈公告的支持下收复了一些6月底的失地,很多H股已经低于3月的低位了。虽然7月初市场出现了一些技术反弹,但在全球金融机构再次陷入危机的阴影之下,小小的反弹也没有能够支持太久。  观察港股,不妨将视野放到中国经济走势之中。2008年,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面临若
期刊
陈少勇涉案与其在宁德市委书记任上的旧事有关,当地官场动荡多年,至今不休    盛夏的福建宁德,潮湿、闷热。  8月13日,周三,《财经》记者来到位于宁德市彰湾工业园的重汽集团福建专用车有限公司。这个号称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产5000辆专用车的公司,厂房内一片静寂,既无机器鸣响,亦无人员走动。占地150亩的厂区,只有一间破旧的厂房和一幢简陋的办公楼兼职工宿舍。整个厂区留有大块未开发的土地,从办公楼窗
期刊
对美国来说,目前的高油价使得在近海开采石油的收益已远远大于成本,是时候解除近海开采禁令了     过去一年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油价涨了1倍多,美国汽油价格升幅更高达25%。  为此,参议员麦凯恩和总统布什呼吁,取消已经颁布27年的对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天然气的联邦禁令,参议员奥巴马却认为应当继续执行。麦凯恩还称,他正在重新考虑他从前反对在阿拉斯加北极圈区域开采油气的立场。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油价
期刊
当前的“热钱”问题本身不足深忧,但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仍然是输入型流动性过剩推高通货膨胀水平,威胁经济健康与社会稳定,为此应坚持人民币升值进程  “热钱”汹汹,伴随着盛夏的热浪,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热门话题。当前“热钱”究竟有多少,专家学者仍然是仁智互见,但今年上半年的“热钱”流入增速大幅提升,已成不争的事实。近日,国家外管局、商务部、海关总署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资金流动监管、完善出口与收
期刊
直到目前,“36条”落实很难,也可以说基本没落实,原因是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    有利的政治背景    1997年之后,个体、私营经济在各地发展很快,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国企改革三年脱困期间,承接数以百万计的国企下岗职工,私营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2000年,江泽民在浙江考察了七家私营企业,觉得这些企业现代化管理搞得很好,产品也很好。他很激动,问陪同的有关负责人:“你看这些人怎么样
期刊
亚洲互动传媒大股东挪用资金案,彰显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监管漏洞    上市仅一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下称东交所)首家中国概念股——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即曝出挪用资金丑闻,公司甚至面临着摘牌的危险。   6月26日,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Asia Media Company Limited,东京交易所代码:2149,下称亚洲互动传媒)在其日文网站发布信息称,该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期刊
券商扩大资本规模的同时,仍亟需发展创新业务改善其资产及收入结构,提高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停顿五年之后,券商IPO重新启动。   6月30日,光大证券拟发行5.2亿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待核准批文、发行程序之后,其将正式登陆A股市场。至此,光大证券有望成为继中信证券之后国内第二家IPO上市的券商。   根据光大证券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
期刊
中国移动的TD之旅已无路可退,但未来需要征服的不是政府,而是市场    “TD发展,有我支持”的广告语,在地铁、公交车站以及广播电视广告中已随处可见。在政府的强势干预下,命途多舛的中国3G标准TD-SCDMA(下称TD),获得了难得的转机。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对TD的推进明显加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电信专家李进良表示,“以前,我的TD手机在办公室信号还可以,但在家
期刊
一起女中学生死亡案件,缘何在一周内激化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从贵州省会贵阳市驱车向东北行进174公里,即抵瓮安县城。这个坐落于贵州腹地的山区县城,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十县之一。   十天之前,瓮安这个地名对大多数中国人都还是陌生的。但2008年6月28日之后,这里迅速集聚了全国乃至海外新闻舆论的目光。   6月28日下午,瓮安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当地约200人冲击县公安局、县
期刊
即便人们预期2009年新兴市场增长强劲,这种良好态势大部分已反映在今天的市场价格里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投资者自然要问,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是不是一个更好的投资选择?答案是,虽然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可能具备防御性特征,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表现一定会比发达国家的好。  人们之所以认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表现较好,是因为预期它们的经济会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