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了解和全面掌握湟源县自产水资源低于全国水平,略高于黄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且县内已建成的水利灌溉设施湟海渠和南山渠两条万亩灌区引取过境水,有效补充了区域水资源的不足;共建成有各类水利工程270余项,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量0.61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8%的现状,结合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用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的相应发展对策。为今后湟源县的水资源在合理有效利用方面有一个新的起色和发展提供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分析发展对策
一、湟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资源总量
湟源县水资源总量为3.1476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5778亿立方米,平均产水规模为10.4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为0.5577亿立方米,与地表径流重复计算,过境客水1.5688亿立方米。按自产水资源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83.8立方米,按耕地面积平均占有水资源量531立方米看,低于全国水平,略高于黄河流域和湟水流域;本县因地处湟水河上游,因此有1.5688亿立方米的过境客水,县内已建成的水利灌溉设施湟海渠和南山渠两条万亩灌区引取过境水,有效补充了区域水资源的不足。
(二)水资源质量评价
我县集雨水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4条 ,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条,正常有水的河流25条,水资源以降水补给为主,各支流除甘沟地区、大华地区含氟量较高外,其余水质良好,多数达到Ⅱ类水质,符合饮用、渔业、农业的需要,但汇入湟水河后,由于受工农业生产及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污染物为海晏县铬盐厂(已废弃)废弃的原料,造成主要河道6价铬严重超标,已无法做为饮用水源。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现全县共建成有各类水利工程270余项,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量0.61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8%,其中地表供水量5710万立方米,地下供水量436万立方米。国民经济各部门年用水量6146.5万立方米,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水368万立方米,城镇生产用水量149.2万立方米,农业生产用水量5498.3万立方米,城镇生态环境用水量63万立方米,另外,全县共建有小水电站19座,利用贯流水量为1.89亿立方米,实际用水量占出境水量(含过境客水)的88.14%。
二、湟源县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一)供水量预测
根据我县各类水利工程供水量现状和《湟源县水利建设“十二五”规
划》中提出的水利发展供水目标,结合我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措施,预测至2020年湟源县供水量将达到0.78亿立方米。
(二)需水量预测
根据湟源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结合现用水水平,确定不同规划水平年各行业用水水平,预测2020年需水量0.92亿立方米,而其中工业用水、生态用水增幅较大。
根据以上需水预测和可供水量预测,我县2020年将缺水0.14亿立方米。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供水,减少需水,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否则,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对我县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湟源县水资源量主要由降水补给为主,降水量在年内的分配极不均匀,每年降水量大多集中于夏季,6-9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而10月至次年5月份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30%,县境内除个别地方外一般来说,雨日多,但降水强度较小,另外,县境内夜雨多于昼雨,全年夜雨的总量占年降水总量的65%;受降水特点的影响,汛期6-10月径流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63%,而11月至次年5月径流量仅占37%,水资源年际变化与降水年际变化同步。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致使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季节性缺水矛盾比较突出,给开发利用水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水体污染比较严重
县境内湟水河各支流除甘沟、大华等地区含氟量较高外,其余支流水
质均好,多优于Ⅱ类水质,汇入湟水河,由于上游工业污染和本县不断扩大、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水质性缺水矛盾也将日渐突出。虽然我县积极争取项目,我县湟水河下游段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并已安全运行两年,但仍存在上述水质性缺水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河流污染物为海晏县铬盐厂(已停产)废弃的原料,造成主要河道6价铬严重超标,已无法做为饮用水源。
(三)取用水秩序还有待加强
部分单位和群众法律意识单薄,对水资源属国家所有认识不到位,且
乱取水、截水,以影响自己饮水为由破坏他人取水设施等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取用水秩序。
四、合理开发利用用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的对策
(一)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
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县合理开发利用用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的重要对策之一。所以我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安排实施重点水利建设工程,以保障资源用水合理、安全。
1、城镇防洪。县城镇防洪工程主要由湟水干流段和县城南北几条沟道治理工程构成。其中湟水干流湟源县段防洪工程建设从2001年开始,共修建浆砌石防洪堤18.4公里,治理河道9.21公里;县城南北五条沟道共治理6.7公里;在药水河城镇段修建浆砌石防洪堤4.6公里,治理河道2.3公里,县城防洪建设已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继續计划对波航沟、拉萨沟、杨家沟等8条22.8公里沟道进行列项治理,使城镇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并建立防洪预警系统,为全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消除灌水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美化环境,对县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灌区建设。“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项目落实,计划完成灌区改造、灌区配套工程、集雨利用工程、设施农业水利配套、小型水利工程维修、草原灌溉等六类项目工程。在灌区改造中以改造两大万亩灌区和建设小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农业水利配套为重点。
3、水土保持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建设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生态修复为重点逐一开展,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9平方公里,完成生态修复面积5697公顷,以有效利用降水水资源。
4、城乡供排水工程。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用水量逐年增加,加之供水管网老化,污水处理设施简陋,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建设污水处理厂已是当务之急,因此,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净水厂1座,出水量18000吨/日;输水管道6.8公里;1000吨蓄水池1座,保证城关镇、大华工业区及县城周边8.1万人饮水;在大华镇、日月、巴燕乡新建污水管道42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3座;改造城镇管网及其设施,保证城镇供水安全。
5、水库工程。县内规划设计的大华水库位于大华镇拉拉河上游,库容470万立方米,埋设供水管道40公里,引水管道25公里,农田水利配套15000亩。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争取立项实施。该工程建成后,可使部分乡镇、县城供水及大华地区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二)加强水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我县水务管理的体系优势,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对城镇供水、用水、排水的监督机制,采用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等行政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取用水的监管,各方面贯彻落实现有法律法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规划、初始水权分配、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建立以水权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对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二是加强需水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对条件成熟的厂矿等用水大户,安装计量设施,强化用水秩序;足额征收各小水电站的水资源费,加强和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的管理。三是加强规划约束,完善管理秩序,落实责任主体,加强问责制度,促进社会与公众参与监督等制度,建立以水功能的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