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和传统是汲取治国理政智慧的重要源泉
6月15日,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在京首发。与之相关的另一则消息是,国家行政学院及全国省级行政学院系统,将对现任各级行政干部进行传统文化轮训。有论者认为,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望纳入到各级行政干部培训体系之中。
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多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与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和标志。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当口,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中央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上重要日程,尤其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国学,当可收鉴往知来之效,而更重要的是,这无异于启动一项关乎伟大复兴的“基因工程”。
加强对历史和传统的学习,有助于对历史规律性的正确把握。唐朝名相魏征向李世民进谏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贤相智语,今犹在耳。历史并非简单的重复,但往往呈现出某些惊人的相似。回望也是远望,通过对历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准确把握,能够为当代人找到未来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加强对历史和传统的学习,有助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前现代的社会是多样性的社会,而现代性社会是追求同一性的社会。正因此,既有西方学者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也有政治人物宣扬其所谓“普世价值”,认为其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既植根于现实,又植根于历史。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源于现代社会内在机理的普遍性发展问题,但这些问题无不带有鲜明的中国国情特色。因此,解决问题既要注重吸收各国发展的经验,更要特别注意结合中国的自身特点。承担公共管理重任的领导干部,除需要对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提高认识,也需要对这些问题扎根的现实土壤有透彻的理解。由此,才能避免生搬硬套、食洋不化——这方面,已经有过不少深刻教训。
加强对历史和传统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的能力。历史和传统是汲取治国理政智慧的重要源泉,对领导干部来说,由于身处治国理政的第一线,更需经常读史以提高治世的能力。如韩非子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前人对政治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精辟总结,至今依然适用。中央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历史经验的积极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言,弘扬传统与文化,既是汲取智慧,又是延续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正是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当然选择。
6月15日,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在京首发。与之相关的另一则消息是,国家行政学院及全国省级行政学院系统,将对现任各级行政干部进行传统文化轮训。有论者认为,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望纳入到各级行政干部培训体系之中。
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多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与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和标志。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当口,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中央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上重要日程,尤其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国学,当可收鉴往知来之效,而更重要的是,这无异于启动一项关乎伟大复兴的“基因工程”。
加强对历史和传统的学习,有助于对历史规律性的正确把握。唐朝名相魏征向李世民进谏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贤相智语,今犹在耳。历史并非简单的重复,但往往呈现出某些惊人的相似。回望也是远望,通过对历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准确把握,能够为当代人找到未来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
加强对历史和传统的学习,有助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前现代的社会是多样性的社会,而现代性社会是追求同一性的社会。正因此,既有西方学者提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也有政治人物宣扬其所谓“普世价值”,认为其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既植根于现实,又植根于历史。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源于现代社会内在机理的普遍性发展问题,但这些问题无不带有鲜明的中国国情特色。因此,解决问题既要注重吸收各国发展的经验,更要特别注意结合中国的自身特点。承担公共管理重任的领导干部,除需要对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提高认识,也需要对这些问题扎根的现实土壤有透彻的理解。由此,才能避免生搬硬套、食洋不化——这方面,已经有过不少深刻教训。
加强对历史和传统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的能力。历史和传统是汲取治国理政智慧的重要源泉,对领导干部来说,由于身处治国理政的第一线,更需经常读史以提高治世的能力。如韩非子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前人对政治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精辟总结,至今依然适用。中央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历史经验的积极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言,弘扬传统与文化,既是汲取智慧,又是延续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正是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当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