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勉励我在扶贫中“增长才干”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书记的话既温暖人心,又鼓劲提气。”回忆起一年多前同习近平总书记连线交流的情景,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第一书记吕晓勋仍历历在目。
  2019年1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在报社新媒体大厦10层移动报道指挥平台前,总书记同吕晓勋视频连线,了解村里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

“总书记亲切地叫出我的名字”


  “好几天晚上睡不着,一直在琢磨跟总书记汇报些什么,想说的话在笔记本上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吕晓勋说。
  1月25日早上7点不到,吕晓勋赶到于营村的光伏产业园。
  “清晨气温很低,呵气成冰,一进屋眼镜就蒙上了一层雾气。但想到能跟总书记交流,能亲耳聆听总书记的话语,我心里热乎乎的,也感觉不到冷了。”吕晓勋说。


呂晓勋(左)走访农户

  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但当天的每个细节,吕晓勋都记得很清楚:“总书记走进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平台的那一刻,我就从耳机里听到总书记亲切又熟悉的声音。”
  视频连线接通后,吕晓勋首先向习近平总书记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到基层来增强‘四力’,我特别受教育。乡亲们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基层干部工作很投入、很给力!”
  吕晓勋向总书记汇报了于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他特别提到了滦平县里的一位扶贫女干部,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方便照顾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和母亲在村里租了房子住。吕晓勋还向总书记展示了村道路硬化前后对比的两张照片。
  “听完我的汇报,总书记亲切地叫出我的名字,让我顿时消除了紧张,感到就像和一位长辈在交谈。”吕晓勋说,总书记在连线中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发扬优良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增加见识、增进感情、增长才干。
  “能同总书记视频连线,直接向总书记汇报工作,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的话让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与责任,也进一步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的决心!”吕晓勋说。

画了两张村里扶贫“导引图”


  “总书记那天同我视频连线时,还向全国所有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广大基层干部、向亿万乡亲们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福。”吕晓勋说。
  吕晓勋是个“85后”,此前在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工作。2018年8月,他主动申请到报社对口帮扶的河北承德滦平县挂职锻炼,担任平坊满族乡于营村第一书记。
  于营村位于燕山脚下, 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2017年人均年收入不到4200元。
  基础设施差、村班子不齐心、没有自主经营的产业……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吕晓勋面前。
  人地生疏,也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吕晓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他买了一辆电动车,走遍全村近130户在村村民。
  “这项工作虽然耗时费力,但很有意义。不仅拉近了我和村民之间的距离,也让我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发展愿望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在走访的基础上,吕晓勋画了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导引图”,标注出每个农户的姓名、位置、所属小组以及是否常住。两张图被放大打印后,贴在了村部办公室的墙上,方便村两委开展工作。
  安路灯、筑河坝、平整村路、外墙保温、帮村民要回拖欠了几年的工钱……两年来,吕晓勋和县驻村工作队一起努力,给村里办了不少实事。说起这些,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孙国忠竖起大拇指:“过去我住的石头房,常年烟熏火燎成了‘黑窑洞’。2019年我住上了改造后的新房,每天都能吃上白面大米,过上了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小吕书记,不简单!”
  “敲竹板,响连天,村容村貌换新颜。家家通上水泥路,河西架起桥两座。扶贫到我家,送来米和面……”在于营村村部,贴着一封贫困户的感谢信。截至2019年底,于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97人已全部脱贫。

朋友圈里帮村里卖秋葵


  “我记得总书记2016年7月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总书记的话引发了吕晓勋的思考:于营村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让村民稳定脱贫?他回想起几年前曾约天津的大学生村官杨代显写过一篇为当地引进黄秋葵的故事。
  吕晓勋两次到天津,当面向杨代显请教秋葵种植的经验,也亲眼看到了种植秋葵的经济效益。2019年3月,吕晓勋在村两委会上正式提出了试种秋葵的想法,还通过村务微信群宣传秋葵的相关知识,邀请山东寿光以及本地的农业专家来村里开设秋葵种植培训班。


吕晓勋(右一)在村里和乡、村两级干部一起栽树

  听说村里要种秋葵,建档立卡户魏国侠立即报了名。干了2个多月,魏国侠赚到2000多元。加上之前在村里晶润公司6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和碧桂园苗木扶贫基地的务工费,2019年她挣了近1万元。
  2019年7月初,秋葵进入采摘期,每天出货上百斤。吕晓勋和县里的3家超市联系,以农超对接方式销售,并通过微信在线上销售。“2000多个微信好友,下单的真不少,不少人还帮我在朋友圈吆喝”。
  村支书陈永算了算账,在人民日报社扶贫资金支持下,村两委带头做工作,聘请村民种植管理秋葵,帮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增收6万多元,帮助村里增收3万多元。“看到了真金白银,大伙儿有信心了。今年我们将扩种更多适合本村发展的经济作物。”陈永说。
  “那天,总书记和我视频连线时指出,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党最讲认真,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吕晓勋说,“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珍惜在农村一线挂职锻炼的宝贵机会,沉下心来,多做实事,说到做到。”(本文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
其他文献
他们是重大灾难面前的逆行者,他们是生命安全守护者,他们是与死神斗争的战士,他们就是身穿蓝色战衣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日与大家一样工作、生活,但只要接到被困人员的求助信息,他们立即挺身而出。  “我们是具备专业救援技能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成为政府救援有益补充。”全国青联常委、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说。从2012年为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到2013年组建甘肃蓝天救援队并担任队长,六年来,
期刊
美丽的唐嘎乡  2017年8月6日,飞机缓缓降落至拉萨机场。双脚踏上高原大地那一刻,田献振心中涌起一份安定感。  “天很蓝,水很清”,那是他对西藏的第一印象。  拉萨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已经在接机大厅等候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藏工作,因为相似的理想,相聚高原之上,田献振是其中一员。大巴行驶在公路上,窗外风景辽阔,天空蓝得透亮。  这年5月,田献振即将从中国矿业大学(北
期刊
代云华(右)和同事在工作中  在野外、高空,有一群特殊的工作者。他们穿着明黄色工作服,带着头盔,安全带绑在腰间,时而在钢丝上行走,时而横卧在钢丝上,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还要紧张工作,安装支柱、架设线索、调整悬挂、安装拉线……这看上去像杂技一样的高难度动作,对他们来说却是工作的日常。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接触网工。  在遍布祖国大地的高铁轨道上方,架设着供受電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这就是接触网。坐高铁
期刊
“我看这边还是偏,再往右边一点点……快点快点!”于本蕃单腿跪在混凝土轨枕上,脸几乎贴着道砟石,瞄着钢轨边看边喊。三个工友围在旁边,轮换着用长把、短把扳手使劲拧轨道螺栓。一番松动,于本蕃爬起来走到旁边,拎过道尺,横在两条钢轨中间测轨距、量水平,而后皱着眉头拿粉笔在混凝土轨枕上写下一串数字。厚毛线帽再往深里戴一戴,于本蕃又一猫腰钻到工友堆里调轨距去了。  钢轨旁,一个工友使劲拉着引线启动捣固机,为下一
期刊
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北部,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和极差的卫生条件导致这里充斥着伤寒、疟疾、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居民平均年龄只有38岁,约1/4小孩不能成年,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贫困的五个国家之一。  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是自愿报名,经过审核、考试、面试和培训才能成为正式队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李艳冰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会选择援非,她说:“‘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
期刊
“我的手机没电了,请问在哪里可以充电?”  “我要换乘去成都站,请问怎么走?”  “我的电脑包忘在列车上了,能找回来吗?”  成都东站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管辖。今年春运期间,在成都东站,短短几分钟内,就有数名旅客到“游佳服务岗”咨询。作为客运售票车间客运副主任、“游佳服务岗”负责人,游佳带领工作人员始终面带微笑,耐心解答,旅客道谢声不绝于耳。  这是“游佳服务岗”成立以来第十个春运
期刊
李正淳(右四)筹办湖南与央企合作对接会活动  敢于“走出去”的湖南人,很早就活跃在“一带一路”上。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出口商品,长沙铜官窑瓷器、益阳安化黑茶都曾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与路上丝绸之路,到达亚非欧地区。  今日湖南,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湘企积极投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播撒合作共赢的种子。“一带一路”上,湘企开疆拓土、湘品扬帆出海,政府无
期刊
2月,春节将近,武汉车站大厅内,贾青青依然忙碌,又是一年春运时。  尽管因为疫情防控,2021年春运旅客人次比往年明显减少,“但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的目标没有变,工作标准、服务热情不会变”,贾青青说。她和同事除了按照工作要求保障旅客出行安全,还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定时消毒,不断提醒往来旅客戴好口罩,候车时尽量分开坐,避免扎堆。  自2008年入路以来,贾青青在工作中历练过硬作风,以责任担当成就
期刊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寄予厚望。  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竖起我国高等教育
期刊
古老的世界历史和地理版图上,有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走陆路,张骞策马西行,从中国西安出发,一路向西,跨过高原峡谷,穿越沙漠盆地,深入中亚腹地,通连欧洲;一条是走海路,郑和扬帆南下,从中国东南沿海,沿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最后抵达大西洋岸边。  不论是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还是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将华夏文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同时带去了中国文化基因中天然的仁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