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认识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工作延伸。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性、成长性、社会化和演练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刘枫(1983-),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项目号:SZ20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42-0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综合培养措施的有力支撑。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德育教育的有效补充,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必要延伸。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拓展和深化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及意义
  目前,为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索形成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社会实践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除课堂教学之外,以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完善个体社会化为目的,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为社会服务的教育过程。从内涵上说,社会实践活动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1]课堂教学为社会实践奠定理论基础,社会实践则为课堂教学进行实际验证,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自己的工作技能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社会实践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社会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深化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性实践。在校期间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尝试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为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供机会;也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所欠缺的知识点,自觉补充、完善专业理论知识,进而促进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所获感性知识的紧密结合。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调查得知,若在校期间能够跟随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后能较快地熟悉工作、胜任社会实际工作要求。
  2.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种人才成长性实践。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活动的主体。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使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另外,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社会,有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往往可以打破固有思维定势,提出一些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或措施,并付诸实际工作予以检验,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实践能力。
  3.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一种社会化过程性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处在相对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及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要独立面对各种问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多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际生活,从而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为进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准备。
  4.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种演练性实践。社会阅历、工作经验成为求职就业的考核、测量指标,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的确要求过于苛刻。而且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校园里是难以学到的,只有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某些就业、创业性演练才能使他们具备初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的阅历及工作经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还可以让大学生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摈弃一些错误的认识或观念,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竞争,认知和谐社会中优胜劣汰的真谛。通过社会实践演练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和要求,在学校学习期间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在毕业时端正就业态度,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定位或错位,做到量能定位、量力就业。
  二、目前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高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组织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措施和做法,但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客观地分析、正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这一教育活动的质量、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具有积极的深远意义。
  1.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深入,有功利性倾向
  目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是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主体,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内容针对性也不够,致使许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够深入,自己不能有所感悟。以大学生党员干部为主要成员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广大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显然不能满足广大同学的成才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基本要求,影响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实际工作证实,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当活动时间与学生个人的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选择继续坚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一般不多。一般情况下,由于暑假社会实践相对较为集中,当学生有其他活动时就有许多人会放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可参加可不参加的随意性。选择坚持参加的个别人往往带有获取某种奖励的功利性意识。因此,如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少一点功利、多一些实效也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关注和改进的。
  2.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一致,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企事业单位用人时大多看重学生是否有社会实践经历,但在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任务时,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或因安全问题、经济效益等原因,表现得并不是非常积极。即便是乐意接受大学生实习,在实践期间安排给学生的工作与专业知识也很难相关。实习生所接触的实践工作内容多数是打水、扫地、收发文件或邮件、打字排版等零星琐碎的事务,真正接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虽然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熟悉社会,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情商,但对憧憬未来、梦想接触的专业实践相距较远,因此也挫伤了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社会实践活动多偏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计划也比较周密、详尽,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一般还要进行工作总结与评比。而且,还会将评比结果与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关联起来。因此,几乎所有的社会实践团队都会带有DV、照相机等录音录像器材,每到一个社会实践点就拉开旗子与当地领导人等合影留念,寻求评优资料;而不是进行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开展实际的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结束后,凭借写作能力进行资料汇集、拼凑,形成社会实践工作报告,最终获得一个奖项。因此,不少教师对此也颇有意见,对社会实践的实效提出质疑,认为组织社会实践要注重实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总结评比,不要一味追求社会实践的表面成果,避免形式主义。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措施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必要教育环节。因此,要认真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机制,保障教学实践条件和环境需求,确保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
  1.进一步提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创造条件,形成制度,尽可能满足广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需求。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对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社会实践工作意义的认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意识到社会实践工作是自我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难得机会,只有将自身的优势、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经济社会建设,才能真正提升社会工作实际能力。
  2.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
  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更需要地方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无私支持与帮助。为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学条件、适宜的实践环境,需要依靠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要争取当地企事业单位对实践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社会实践工作中,要本着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精神,在校企之间建立类型多样、相对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实践单位以优质的实践基地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支撑;校方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智力优势,为实践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双方互惠共赢,促使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得到锻炼,保证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3.全方位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基本教学条件。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能否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面向社会,紧跟时代,做到以新对新。[3]这也是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在校内开展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因此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与学科专业优势、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规划,集中实施。在这一方面南京工程学院研究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设政策和措施,建设有一系列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沙盘模拟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等供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节省了学校实习经费,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同时,要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提供教学条件保障。学校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采取互利共赢的方式在学校主要服务区域多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包括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勤工助学基地等。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在南京博展中心、南京方山体育射击中心等事业单位签订校外实践协议,同时又与南京科远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新贝斯特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外实践协议,定期派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和校外实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实践成效。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个培养教育环节,因此,要依据特定的学科专业特点,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有计划、有内容地进行组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制订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章程、计划,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从教学体制上确保学生全员按计划分期分批参与社会实践。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具体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远意义的认识,争取社会各行各业的认同与大力支持,建设比较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组织全体广大同学积极参加,才能发挥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正浩,潘晓芩.改进大学生是实践教学的路径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
  [2]黄波.关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何文秋.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就是围绕着高等教育核心价值,考量现实状况和长远利益所勾勒的根本发展路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集中包含了教育观念、办学理念等要素,是高校分析过去、谋划未来并付诸实现的行动过程,还可以视为大学为达到预期目标制定的规划文本。依据视角的不同,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体现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特征  作者简介:马丁(1965-),男,甘肃通渭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室
摘要:为探索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的方法与路径,以《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试行)》为依据,在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现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以及量化评估指标,构建出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可供我国相关评估机构和高校参考。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项目;评估指标;指标体
期刊
摘要:文莱向来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确保所有人均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文莱自1994年开始实施全纳教育,并于同年采纳了“特殊教育建议”,成立了特殊教育局。为了有效地实施全纳教育,文莱不但提供了政策保障,对教师教育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且在主流学校内实施了以学习援助模式为基础的特殊教育模式。而全纳教育的实现涉及多方面因素,诸如儿童、教师和教育环境等这些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文莱;特殊教育;全纳
应用“导师组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引入“导师组制”教育理念。依托分组式设计、导师组制主体、分类式实施、因材施教式管理、“应用性”教学等方式,将“导师组
摘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方法、具备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企业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越发显示出强劲的需求,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构建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推进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以建立知识创业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