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文时代背景的有效利用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u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很是常见,也不容忽视。但怎样用好课文时代背景是很有讲究的,笔者以为利用课文时代背景要把握好时机,切不可“千课一律”。
  
  一、用在教学课文之前
  
  在教学课文之前介绍课文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虎门销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文字旁边配上了相应的图片):
  19世纪30年代,鸦片大量从外国输入,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中国国内出现了严重银荒,国库空虚。鸦片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使中国人身体变得虚弱,农民、工人无力从事生产,军队失去了作战能力。
  这样的时代背景介绍,为学生深入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及其意义打下了基础。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认识,就很难体会到虎门销烟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心情。
  
  二、用在教学课文之中
  
  对某些课文而言,在教学课文之中介绍时代背景,效果会更好。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的意思,他是这样处理的:
  师: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除遇到了课文中描述的困难外,其实还遇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困难。请看(教师用投影呈现下列背景):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资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延误工程。
  帝国主义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聚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绑架,心爱的女儿不幸身亡。
  师: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一定会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了更深的感受。了解到了这些,你再读这段话,一定会有别样的触动。
  师(引读):当资金短缺,铁路修筑被迫中断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学生读: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失掉信心。)
  师(引读):当帝国主义打扮成猎人的模样,想看中国人出洋相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学生读: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师(引读):当皇亲国戚来阻挠的时候,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师(引读):当亲友牺牲、离去,当女婿被绑架、女儿身亡的时候,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修筑京张铁路的艰难,并在反复朗读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詹天佑的伟大。
  
  三、用在教学课文之末
  
  有些课文时代背景的利用宜放在课堂教学之末,因为这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末“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时,是这样进行的:
  师:外地的桂花难道不香吗?是什么原因使得母亲这样说呢?
  生:桂花勾起了母亲对家乡的那份思念之情,所以母亲这样说。
  师:作者12岁随母亲离开了故乡,也离开了桂花树,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年,去了台湾,后来又去了美国,并在美国定居。琦君自从离开家乡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请看(师出示下面一段话):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摘自琦君的《烟愁》)
  师:作者从外地带桂花回来,说明作者——(生齐答:思念家乡。)母亲说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说明母亲——(生齐答:思念家乡。)
  师:其实,我们根据文章的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外地的水再甜——(生:也不如家乡的水甜。)外地的人再好——(生:也不如家乡的人好。)外地的月亮再圆——(生:也不如家乡的月亮圆。)是的,家园难忘,乡情难忘,无论身在何方,那种无限的思念都会永远萦绕在我们心头。
  这位教师课末引入时代背景,并对文本语言进行适度拓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徐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