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包括民间口述艺术,民俗口传文化、文化民间口述档案和民间口述文化的传承人。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主要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以云南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最多。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由于其特殊的传承形式—口口相传,致使其传播的效率较低,传播的范围有限。在有效保护传承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文化和实现经济利益之间实现两者平衡尤为重要,市场运作管理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专利保护
一、引言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是指各民族用固定的语言、言传口授的方式,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传统仪式、诗歌传说的民间文化的保留。按内容可划分为民间历史口述资源,民间文艺口述资源,民间宗教口述资源,民族伦理口述资源和民间民俗口述资源。
二、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正逐渐减少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是指那些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传播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此,我们仅对有广泛的文化传播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进行市场运作分析。
在传承过程中,许多经典的口传资源已经消失了。比如说藏族口传文化是藏族先民几千年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他们所了解的知识、经验和信仰不断传承下来的。藏族口传文化已兴盛数千年,口传资源采取的是口传身授的方式,付诸文字记录的少之又少,随着口述艺人的驾鹤仙去,许多口述资源因后继无人而成为历史的绝响。在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口传资源消失速度愈发加快,原因主要有:1.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迫于生活压力而从事与口传文化无关的经济活动,无时间、精力和动机从事口传资源活动,导致口述资源无法有效的传承;2.年轻人对于老一辈口传资源的兴趣不高;3.口传资源的传播环境和氛围正发生改变。
(二)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市场运作过程中缺乏合作
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单独进行市场运作,运行效率通常较低,不能形成集口述传统资源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效运营模式。当前,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拥有对稀缺资源的独占性,能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益,故不愿公开分享自己所特有的口述传统资源。但是在口述传统资源市场化过程中,口述资源又较易被模仿学习,口述资源的独占优势很难长期维持,口述资源其口口相传的特点也决定其容易传播扩散,为一些口述资源投机者提供了生存土壤,盗版口述资源行为的存在挤压了正统口述资源的生存空间,从而加大了正统口述资源拥有者经营压力,难以维持自己的独占地位、市场份额和利益。
(三)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过于重经济利益而轻文化利益
在市场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商家的“断章取义”,让某些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支离破碎”,口述传统资源的开发和传承中出现“部分化”和“片面化”现象。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资本的逐利性导致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矛盾。1.人们在欣赏某种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文化时,主要以娱乐休闲体验为主,缺乏对口述传统资源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商家为迎合消费者,获取更多的收益,产品设计开发重心放在娱乐体验方面,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诠释;2.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产品的消费和体验是随性且短暂的,无法深入体会口传资源文化的奥妙,不利于吸引消费者再次消费。
(四)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失真,市场定位不清晰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们对于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需求情况欠缺数据说明;2.需求信息披露不充分,需求信息质量不高;3.需求信息的不及时性导致口述传播人或者生产者往往变成“事后诸葛”;4.没有对该市场的需求供给进行理性分析和预测;5口述传播人的信息渠道相对较少,信息较为闭塞,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的可信度,致使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的传播存在困难。
(五) 口述传统资源易遭剽窃,智慧型产权保护遇“瓶颈”
在口述传统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剽窃是保持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特色的最大困难,同时也是口述传统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口口相传的方式既能让该种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这种口述传统资源的过于泛滥,从而降低某些口述传统资源的质量和影响其市场利用价值。
三、保护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平稳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传承的辅助形式
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传承方式口口相传可视为它的一个缺陷,如何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建议是在口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形式如笔记、绘画等方式对口述文化进行记载,这些方式比较利于操作也能丰富口述文化的传承形式。而对于部分特别珍贵罕见的民间口述资源建议采取摄影、书本传记或者拍摄纪录片的方式记载下来,这将有利于该种文化资源的市场化传承和传播。
(二)鼓励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拥有者申请专利保护
由于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易遭剽窃,这将会降低整个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质量,过多相同或相近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充斥市场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并减少民间口述资源市场运作的总体效应和效益。
对于民间口述资源的拥有者,政府需要建立相应地支持体系,保障民间口述资源的有效传承,特别是鼓励和帮助资源拥有者申请专利保护。专利申请程序繁琐是专利申请人面临的一个障碍,专利申请程序需化繁为简的地方必须化繁为简,政府应该简化申请程序,减少专利申请时间。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民间传统口述文化专利所有人一定的补助,鼓励他们进行口述资源的创新和创造。
(三)建立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协调机制
在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失衡的情况下,建立两者的平衡协调机制是很有必要。对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市场化开发过程中,需要在文化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下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经济利益反哺文化利益。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政府要发挥应有作用,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形式来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该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使用的企业或者法人,政府可以根据其使用的范围和程度分别对其征收不同程度的税,转而补贴给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拥有者。
(四)深入市场调研,明确定位市场,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策略
在对传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需要对该市场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于该市场的主要顾客群体进行详细划分,着重进行对该市场感兴趣的潜在客户的调查,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市场调研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后,如何有效地向目标群体推荐和介绍该种文化是关键。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得目标客户群体成为民间口述文化的爱好者或成为可能的传承人。第二,通过市场的力量使得民间口述传统文化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从传承人(主体)→民间口述传统资源(载体)→顾客(客体)。第三,发挥教育的力量,为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输送人才,向该文化产业链的下游输送人才。
(五)提高人民的参与度
人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口述传统资源的发展,当前人们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不够,主要原因是在利用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上,没有很好的照顾到民族群众,文化开发的收益没有反哺群众。要增加人民参与度,需要分享文化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收益,打破少数人独占局面。在西南地区的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形式,争取实现旅游与该文化的充分融合,通过旅游宣传吸引顾客群体。将旅游资源和口述文化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口述传统资源独特性衍生品,实现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口述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2(20)
[2] 王景高.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2008(2)
[3] 张盼.近五年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收集情况及其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4(03)
关键词: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专利保护
一、引言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是指各民族用固定的语言、言传口授的方式,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传统仪式、诗歌传说的民间文化的保留。按内容可划分为民间历史口述资源,民间文艺口述资源,民间宗教口述资源,民族伦理口述资源和民间民俗口述资源。
二、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正逐渐减少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是指那些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传播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此,我们仅对有广泛的文化传播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进行市场运作分析。
在传承过程中,许多经典的口传资源已经消失了。比如说藏族口传文化是藏族先民几千年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他们所了解的知识、经验和信仰不断传承下来的。藏族口传文化已兴盛数千年,口传资源采取的是口传身授的方式,付诸文字记录的少之又少,随着口述艺人的驾鹤仙去,许多口述资源因后继无人而成为历史的绝响。在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口传资源消失速度愈发加快,原因主要有:1.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迫于生活压力而从事与口传文化无关的经济活动,无时间、精力和动机从事口传资源活动,导致口述资源无法有效的传承;2.年轻人对于老一辈口传资源的兴趣不高;3.口传资源的传播环境和氛围正发生改变。
(二)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市场运作过程中缺乏合作
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单独进行市场运作,运行效率通常较低,不能形成集口述传统资源产品开发、设计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效运营模式。当前,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经营者拥有对稀缺资源的独占性,能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利益,故不愿公开分享自己所特有的口述传统资源。但是在口述传统资源市场化过程中,口述资源又较易被模仿学习,口述资源的独占优势很难长期维持,口述资源其口口相传的特点也决定其容易传播扩散,为一些口述资源投机者提供了生存土壤,盗版口述资源行为的存在挤压了正统口述资源的生存空间,从而加大了正统口述资源拥有者经营压力,难以维持自己的独占地位、市场份额和利益。
(三)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过于重经济利益而轻文化利益
在市场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商家的“断章取义”,让某些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支离破碎”,口述传统资源的开发和传承中出现“部分化”和“片面化”现象。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资本的逐利性导致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矛盾。1.人们在欣赏某种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文化时,主要以娱乐休闲体验为主,缺乏对口述传统资源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商家为迎合消费者,获取更多的收益,产品设计开发重心放在娱乐体验方面,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诠释;2.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产品的消费和体验是随性且短暂的,无法深入体会口传资源文化的奥妙,不利于吸引消费者再次消费。
(四)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失真,市场定位不清晰
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人们对于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需求情况欠缺数据说明;2.需求信息披露不充分,需求信息质量不高;3.需求信息的不及时性导致口述传播人或者生产者往往变成“事后诸葛”;4.没有对该市场的需求供给进行理性分析和预测;5口述传播人的信息渠道相对较少,信息较为闭塞,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口述传统资源市场信息的可信度,致使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的传播存在困难。
(五) 口述传统资源易遭剽窃,智慧型产权保护遇“瓶颈”
在口述传统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剽窃是保持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特色的最大困难,同时也是口述传统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口口相传的方式既能让该种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这种口述传统资源的过于泛滥,从而降低某些口述传统资源的质量和影响其市场利用价值。
三、保护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平稳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传承的辅助形式
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传承方式口口相传可视为它的一个缺陷,如何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建议是在口述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形式如笔记、绘画等方式对口述文化进行记载,这些方式比较利于操作也能丰富口述文化的传承形式。而对于部分特别珍贵罕见的民间口述资源建议采取摄影、书本传记或者拍摄纪录片的方式记载下来,这将有利于该种文化资源的市场化传承和传播。
(二)鼓励民间口述传统资源拥有者申请专利保护
由于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易遭剽窃,这将会降低整个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质量,过多相同或相近的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充斥市场会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并减少民间口述资源市场运作的总体效应和效益。
对于民间口述资源的拥有者,政府需要建立相应地支持体系,保障民间口述资源的有效传承,特别是鼓励和帮助资源拥有者申请专利保护。专利申请程序繁琐是专利申请人面临的一个障碍,专利申请程序需化繁为简的地方必须化繁为简,政府应该简化申请程序,减少专利申请时间。政府可以适当给予民间传统口述文化专利所有人一定的补助,鼓励他们进行口述资源的创新和创造。
(三)建立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协调机制
在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失衡的情况下,建立两者的平衡协调机制是很有必要。对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市场化开发过程中,需要在文化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下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经济利益反哺文化利益。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政府要发挥应有作用,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形式来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该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使用的企业或者法人,政府可以根据其使用的范围和程度分别对其征收不同程度的税,转而补贴给民间口述传统资源的拥有者。
(四)深入市场调研,明确定位市场,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策略
在对传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需要对该市场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于该市场的主要顾客群体进行详细划分,着重进行对该市场感兴趣的潜在客户的调查,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市场调研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后,如何有效地向目标群体推荐和介绍该种文化是关键。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和渠道,使得目标客户群体成为民间口述文化的爱好者或成为可能的传承人。第二,通过市场的力量使得民间口述传统文化形成良性的产业链,从传承人(主体)→民间口述传统资源(载体)→顾客(客体)。第三,发挥教育的力量,为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输送人才,向该文化产业链的下游输送人才。
(五)提高人民的参与度
人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口述传统资源的发展,当前人们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不够,主要原因是在利用民间口述传统资源上,没有很好的照顾到民族群众,文化开发的收益没有反哺群众。要增加人民参与度,需要分享文化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收益,打破少数人独占局面。在西南地区的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形式,争取实现旅游与该文化的充分融合,通过旅游宣传吸引顾客群体。将旅游资源和口述文化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口述传统资源独特性衍生品,实现文化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口述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2(20)
[2] 王景高.口述历史与口述档案[J].档案学研究,2008(2)
[3] 张盼.近五年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收集情况及其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