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教学科目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受重视,教师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学生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质量较差,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匮乏。新课改以后,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还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向前发展。在此教育背景下,高中的地理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教师既要让学生应对考试,还要引导学生熟悉的应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为切入点,对其在高中教育中的有效培养途径与手段,做细致的探究分析,期望为带动学生地理学识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其终身发展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20-01
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推进,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也从传统的应试技巧能力,向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方面转变。当前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求知与探索能力的教学锻炼,以促进其能力全面发展与终身进步。这其中注重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学生能力成长的关键,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与应用日渐突出,令高中生具备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素养能力。因此本文以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为研究出发点,就其具体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做详细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带动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地理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地理知识后所形成的以地理观念看待、解决问题的心理意识,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部分,其也是高中学生必须具体的、推动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适应力进步的重要能力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理论,其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相结合,生成了三大核心素养。即地理核心观念,地理核心能力与地理核心知识。换言之学习地理学科,就是获取地理知识,建立地理观念与培养地理能力,进而构成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1.构建地理课程知识体系,启发学生能力成长。
地理学科的课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能力成长,与终身进步的地理知识技能,让学生由对知识概念的学习,转化为对能力运用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令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求知意识与能力上的成长。高中地理学科教育不仅应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概念,还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学会运用地理观念看待、分析与解决事物问题,由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的地理观念与地理能力,并进一步建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构建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在看待雾霾问题时,就不会仅从雾霾的危害方面做分析,还会从雾霾的产生区域与空间分布、雾霾的地理特性、雾霾的成因与具体整治应对措施等角度予以研究,以整体性的地理思维意识对待、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就应构建地理课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概括性的地理概念,扩展到学习具体的学科思想与运用方法,以地理学科的本质特性出发,在为学生构建地理学科知识联系与内在结构进程中,指引学生运用自身思维探究、解决知识问题,进而为其培养地理学科独有的空间观念、人地联系意识等,进而从地理知识学习角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从教材目录中提炼出主体学识,再将各章节单元知识与主题学识相衔接,同时绘制知识联系图或思维导图,将地理原理、概念与具体事实性知识技能向结合,在知识体系构建中促进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的成长,以有效建立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与教材知识内容相结合,树立学生正确地理核心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育进程中,应注意引领学生運用地理核心观念认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相关问题,通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运用与自主探索求知,由此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地理价值与思维观念,带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从课本教材中挖掘地理核心观念,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在对学生的讲解传授中带出地理核心观念,令学生不断吸收理解地理核心知识,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地理核心观念。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使用对不同地理思考观念的比对与评判、自我反思认识等方式,推动学生建立起对人地关系、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提升,由此培养出学生科学合理的人口、资源与人地关系等观念,进而形成地理核心观念,为学生掌握地理核心能力打下思维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变化”一节时,为有效培养学生人口观的地理核心观念,教师在课堂可首先阐述当前我国已步入人口发展日趋复杂的局面,其明显特征有:人口总体素质水平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较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出生人口中性别比较高并难以降低,国内流动迁移人口数量持续提升,贫困人口逐步下降但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等。之后由学生将自己在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人口的资料数据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由学生对我国人口所存在的问题做探讨发言,形成初步的人口观意识与结论。之后由教师对学生总结出的人口观念做点拨与修正,为学生指引出正确、科学的人口观,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观念,促进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教育技术在不断地革新,3S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都是比较好的信息技术平台,如果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势必会给地理教学以巨大的促进。信息技的应用能让地理知识、现象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从而极大地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掌握地理核心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素养,这将有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现代教学中的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与学习方法。而且,微课视频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家里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时点击浏览,不同地域的学生只要条件具备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地理教学课堂时空更为广阔。
结束语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课程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构建、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为其今后社会发展与终身进步所实施的必备途径。对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以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观念与地理核心能力三方面入手。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学识,还应在教育中带动学生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其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明红.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5,23:15-18.
[2]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09:24-26.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20-01
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推进,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也从传统的应试技巧能力,向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方面转变。当前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求知与探索能力的教学锻炼,以促进其能力全面发展与终身进步。这其中注重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学生能力成长的关键,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与应用日渐突出,令高中生具备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素养能力。因此本文以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为研究出发点,就其具体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做详细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带动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地理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地理知识后所形成的以地理观念看待、解决问题的心理意识,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部分,其也是高中学生必须具体的、推动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适应力进步的重要能力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理论,其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相结合,生成了三大核心素养。即地理核心观念,地理核心能力与地理核心知识。换言之学习地理学科,就是获取地理知识,建立地理观念与培养地理能力,进而构成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1.构建地理课程知识体系,启发学生能力成长。
地理学科的课程教育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能力成长,与终身进步的地理知识技能,让学生由对知识概念的学习,转化为对能力运用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令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求知意识与能力上的成长。高中地理学科教育不仅应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概念,还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学会运用地理观念看待、分析与解决事物问题,由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的地理观念与地理能力,并进一步建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构建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在看待雾霾问题时,就不会仅从雾霾的危害方面做分析,还会从雾霾的产生区域与空间分布、雾霾的地理特性、雾霾的成因与具体整治应对措施等角度予以研究,以整体性的地理思维意识对待、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就应构建地理课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概括性的地理概念,扩展到学习具体的学科思想与运用方法,以地理学科的本质特性出发,在为学生构建地理学科知识联系与内在结构进程中,指引学生运用自身思维探究、解决知识问题,进而为其培养地理学科独有的空间观念、人地联系意识等,进而从地理知识学习角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从教材目录中提炼出主体学识,再将各章节单元知识与主题学识相衔接,同时绘制知识联系图或思维导图,将地理原理、概念与具体事实性知识技能向结合,在知识体系构建中促进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的成长,以有效建立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与教材知识内容相结合,树立学生正确地理核心观念。
教师在课堂教育进程中,应注意引领学生運用地理核心观念认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相关问题,通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运用与自主探索求知,由此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地理价值与思维观念,带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从课本教材中挖掘地理核心观念,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在对学生的讲解传授中带出地理核心观念,令学生不断吸收理解地理核心知识,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地理核心观念。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使用对不同地理思考观念的比对与评判、自我反思认识等方式,推动学生建立起对人地关系、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提升,由此培养出学生科学合理的人口、资源与人地关系等观念,进而形成地理核心观念,为学生掌握地理核心能力打下思维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变化”一节时,为有效培养学生人口观的地理核心观念,教师在课堂可首先阐述当前我国已步入人口发展日趋复杂的局面,其明显特征有:人口总体素质水平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较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出生人口中性别比较高并难以降低,国内流动迁移人口数量持续提升,贫困人口逐步下降但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等。之后由学生将自己在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人口的资料数据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由学生对我国人口所存在的问题做探讨发言,形成初步的人口观意识与结论。之后由教师对学生总结出的人口观念做点拨与修正,为学生指引出正确、科学的人口观,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观念,促进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重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教育技术在不断地革新,3S技术、大数据、云平台等都是比较好的信息技术平台,如果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势必会给地理教学以巨大的促进。信息技的应用能让地理知识、现象更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从而极大地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掌握地理核心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获取地理知识的信息素养,这将有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现代教学中的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与学习方法。而且,微课视频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家里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时点击浏览,不同地域的学生只要条件具备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地理教学课堂时空更为广阔。
结束语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课程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构建、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为其今后社会发展与终身进步所实施的必备途径。对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以地理核心知识、地理核心观念与地理核心能力三方面入手。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学识,还应在教育中带动学生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其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明红.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5,23:15-18.
[2]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0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