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引语中“本人”的视角和移情的转变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o57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话者的移情和主观性视角的转变是“本人”从他指到自指演变的动因.其中,从他指到自指最重要的语境是“本人”用在间接引语中,表示说话人自己,正是在间接引语中,移情和视角转换才得以实现.“本人”是一种言者代词(logophoric pronoun).“本人”指代的可及性变得越来越高,辖域越来越小,由长距离指代变成邻近指代.
其他文献
孝是《史记》思想理论基础之一.司马谈在孝思想的鼓舞之下,发誓要重建天官家世,并上继孔子《春秋》作《史记》.在临终之际,司马谈将孝的薪火传递给司马迁.孝思想虽然给司马迁带来受刑之后的精神苦痛,但也给予他发愤著书的强大思想动力.孝思想也广泛渗透到《史记》之中,司马迁常引《孝经》来评论历史人物,《史记》五种体例都贯彻了孝思想.孝对司马氏父子的人生、为官、著书都有深刻影响,是构成司马氏父子生命哲学的基本思想之一.
钱谦益素将诗文创作视为名山事业,在诗论中也透露出以诗歌来呈现或形塑自我身份的意志,自我指称词的使用则正是他通过独特的诗歌话语进行自我建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诗其人”的观念下,直接自我指称词使他本人从诗歌书写的后台转至前台,以“我”的口吻直接彰显自我个性与力量;间接自我指称词则是基于他者视野下的自我检视与社会认同,既有面向公众展演式的角色塑造,也有理想自我的建构,更有在“苦畏”语境下的自我隐匿.钱谦益的自我指称词的使用,除了语词本身作为诗歌叙述话语所具有的能指与所指意义外,还在于置自我指称于事件话语之中,“
《水浒传》中的阳谷知县是一个不应该被忽略的小人物.金圣叹认为阳谷知县“不愧进士出身”,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虽被称为“受贿不理”,但对打虎英雄武松却十分爱惜,不仅将之提拔为都头,在武松杀掉西门庆自首后,又设法周全武松使之从轻发落免于死罪.阳谷知县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而复杂.
《关雎》篇“左右流之”的“流”,毛传释为“求”.“流”用作“求”义仅此一例,“求”义也不可能由“水流”义引申出来,“求”义应该是“流”字的假借义.问题是,“流”表示“求”义时是哪个字的假借字?从文字假借之语音相同相近的要求看,从古文字的形体演变来说,从同族词的系统性探讨,从方言遗存来看,“流”应该是假借了“渌”的意义.“渌”表示从水中取物,此义正符合诗歌的语境.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作家创作了大量的神话题材文学作品.这些神话题材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从文本上看,中国现代神话题材文学具有唤醒民族共同记忆、传承神话遗产的文化价值.从创作角度来看,中国现代作家把神话题材文学创作当作了一种开展思想启蒙、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外来侵略的工具,让我们认识到虚幻的神话题材也能创作出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神话题材文学作品与原神话文本互为镜像,二者之间的异同体现了作家对原神话及其意义的阐释与评判态度,这无异于一种针对原神话的批评方式,渗透着作家的学术意识.中国现代作家
曾巩是宋代众多的《战国策》校勘整理者中贡献最大的一位,他在校理《战国策》的过程中所持的态度、所用的方法以及校勘得失都对此后《战国策》的校勘起着参照借鉴作用.他在校勘《战国策》的过程中采取了审慎的校勘态度,其秉持的阙疑慎改的校勘原则对后来的《战国策》校勘者的影响甚大.他在校勘过程中广求善本以助校勘,其所校版本在北宋众多版本中校勘最为精审,从而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校勘、刊刻的善本.曾巩校勘《战国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战国策》校勘史上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对前代散佚的《战国策》有整理保存之功;三是
新化方言情况十分复杂,特别是它的重叠构式,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表意丰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语言现象.本文主要考察新化方言中一种特殊的形容词重叠方式:BA巴 A式.具体分析它的构形形式、语法功能、表义特点,并据此推衍其从修辞到语法的发展历程,希望能以此为例显示出修辞和语法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据此解构出修辞构式向语法形式发展的动因,还原出语言发展演变的历程.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玄奘传》是佛藏史传部重要典籍,其“音义”见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三.在千年流播过程中,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讹、脱、倒等文字问题,如“83.044隋纲”例中“或作颓”之“颓”为“穨”讹,“83.009佩觹”例中“必有巾”前脱“佩”字,“83.117腴润”例中“郑注礼记腴冬气在也”乃“礼记冬右腴郑注气在下腴腹下也”之脱倒.本文通过稽考文献、寻绎文意、比照辞例,勘正其中讹文16条,脱文20条,倒文8条.
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媒体叙事方式的变革,作为传播客体的受众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从大众传播时代的单向传播,到互联网时代的交互传播,受众权利得到释放.尤其在媒体网络直播的传播语境中,受众不但通过评论和分发参与传播过程,而且通过自“导”更参与了传播内容生成,从而实现多元场景下个性化传播效果的满足.
“柳青道路”是柳青扎根陕西长安县乡村十四年创作生活的学术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概念与理论,由柳青生活道路、社会实践活动、文学人生道路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组成;以柳青的生活方式、三所学校、柳青现象、深入生活等多副面孔存在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视域中,蕴含着作家主体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三层意蕴.“柳青道路”自诞生起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六十年中几经历史起伏,遭遇不断论辩的命运,从1950年代-1970年代的文学“二革”论、19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和1990年代的“再解读”思潮到新世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