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实践者的道路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以撒:1953年生于福建泉州,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朱以撒书唐诗小楷》《书法创作论》《中国历代行草书讲评》《书法审美表现论》《中国书法名作100讲》《古典幽梦》《俯伸之间》《纸上思量》等,合著10余部。
  
  邓石如一直是人们研究清代书法不可绕过的人物之一。论述一个书法家的成就,通常要联系到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地位及关系。因为从个体性文艺原理出发,社会关系是个体实践关系的社会形式,个体无论如何也跳不出社会,个体实践关系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社会关系的整合。这使我们回首书法史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书法家都是一些有着社会地位的人士,他们有比平常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更优越的学习修练的条件、更易于成名成家的渠道,这些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助益,使一个书法家易于被肯定、认同,声名推向更大的空间,成为彪炳史册的人物,这几乎是惯常的事实。邓石如却不在此列。一个在野的书家,一生布衣而无仕途的经历,他能成为书法史上的人物,也是很鲜有的例子。
  只能从审美这个角度出发。
  每一个艺术追求者都有自己的审美方向,这个方向在长期的坚持下,在学习创作过程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种个人的审美情怀。一方面,书法家要从自己的主观条件出发,在现实中选择与个人特点相适应的书风来进行加工;另一方面,他的主观意向又必须通过和客观对象的强化和巩固,继而化为个人的书法特点,为世人所识。在邓石如身上,有一种很明显的艺术审美癖性,突出地表现为追求的目的很一致,尽管不断有推移,却都执着于古厚、质朴、大气、尚力这些审美范畴。它突出地表现了邓石如在学习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从邓石如的学术活动中,可以开列出一长串碑版,从这些碑版上看到他追求的美学特征。邓石如效法过李斯、李阳冰、《天发神谶》《三公山》《开母石阙》《之罘》《石鼓》《敦煌太守》《国山》《城隍》《三坟》以及三代钟鼎、秦汉瓦当碑额、六朝镜铭、钱币文字。这些古人碑版都散发着古朴厚重的气息或刚健坚硬的韵致。取法的定位,是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关键的一步。可以看出邓石如并没有取法晋人一路的清秀飘逸书风。这一类风格并非没有审美价值,它的美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具体到一个书法家,取舍的心态就显得十分明显。从邓石如的学书经历来看,对这一类古风十足的碑版的选择是原发性的。是一个人我行我素,倚仗个人的情性进行艺术追求,显示出强烈的主动性。这种持守的实践活动的长期积累,形成了邓石如最深刻的需要,即创造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有针对性地追求那些永恒的因素。从众多书法家的学习过程来看。如果展开,是一幅差异甚远的画图,有的是寻寻觅觅、移步换景的追求,有的是频繁更替、浅尝辄止的追求,有的则止于一碑一帖的追求,有的随书风潮流而动,成为趋时贵书的典型。每一种寻求方式都有个人的理解在内,正是许多不同的个体实践关系的总结,构成了社会实践关系的向前发展,不断被调整、取舍、浮沉、隐显。在一个走向帖学不振的书学时代,邓石如一直大量地取法秦汉,在碑学上锐意深入,以至于达到常人难以进入的深度。
  生长于穷乡僻壤,加上布衣一生,邓石如的学习思想肯定与仕途中人有很大的差异,更多地无所顾忌,更多地从自我感受出发,在感知对象、贮存信息、定向选择、判断理解上更多地不被牵绊,也就使创作活动有了赖以产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梁巘初见邓石如的印及小篆,有一个认识是“此子未谙古法”,亦有认为其“不合六书”。从审美心理结构来说,未谙古法和不合六书都是不及法度的一个标志,是不符合艺术共同持守的法则的。这里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邓石如的出身寒微,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长期地独立临写,缺乏参照和比较,因此审美心理结构缺乏充实、改善、重构的条件。这的确是邓石如所在的社会阶层的一个缺陷,所以是一种个人唯意志的学习过程,只是个人对自我的肯定和印证。其次是这种地位身份也造成了邓石如审美心理建构的自觉,在审美中一以贯之,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充分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秦汉碑刻这些客观对象经过自身审美实践的内化,不管内化得合乎法则与否,毕竟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积极表现。人的活动特征有两个。一是外部活动。二是内部活动。邓石如的外部活动是被局限的,32岁前也未见其有拜师学艺的记录,一直处于自学阶段,也就使其内部活动尤其主动、积极,依照个人对古法的理解来进行,是否合审美目的性,是从自我出发而认识的。包世臣认为邓石如“少产僻乡,鲜所闻见”,为外在条件所限,自然有不利之处,尤其是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那么,从艺术实践中来认识、复观自己,确认自己的本质力量,这是邓石如自身所能做到的。在这一阶段,邓石如所用之功主要是技巧上的锤炼,手上功夫逐步加深,使秦汉书风的厚实、质朴、坚韧打烙在笔端。
  环境系统因素的不可忽视,在于一个书法家需要寻找和构造一个审美场,使自己的审美创造,获得外界优化的评价。一个书法家的审美活动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中,与客观对象发生的信息交流与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每一个书法家在个人审美实践中孜孜以求时,也在寻找和发现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宋人苏辙就有此感慨,其19岁前,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志气。后来他见识日益增长,过秦、汉之故都,观终南山、华山、嵩山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雄伟,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巨丽;得见翰林欧阳修,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邓石如与苏辙有相似之处,是后来的交游提升了邓石如的书法艺术格调、境界。从芜湖、巢县、寿州、宁国逐渐拓展至徽州、扬州、江宁、山东一带,甚至远至京汉。结识了如金榜、张惠言、曹文埴、陆锡熊、刘墉、翁方纲等名流。与这些名流的结识给邓石如一个全新的审美空间、审美视野,其中有提携推扬使邓书声名逐渐传播的,也有予以否定的,如翁方纲就认为邓石如不至其门力诋之。这些都表明其审美环境已经获得改变,信息更新、眼界开拓、胸怀渐广。和前期相比,邓石如进入了一个开阔地带,充分地利用了这个空间的有利条件,展开新的艺术道途。
  一介布衣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有其利必有其弊。弊在一个人所需要的物质之欲,间接地渗透、影响、改造,无形而强大,在浑然不觉中被扭曲、改变。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认为,一个人“入京以后,角逐名场,奔走衣食”。这也是一种难以觉查的精神气候,甚至可以以某种方式和力量来改变一个人的审美走向和表现方式。邓石如与其他书家的不同 之处在于忘情于朝市之上,甘心于林泉之下,不知钟鼎为何物,冠冕为何制,翛然以游,陶然而醉,安贫乐道,以浮云富贵之意而自足。邓石如交游中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搜寻古人金石之迹为己用。如果说在不同领域的姚鼐、袁牧、叶天赐、程瑶田、毕三泉、罗聘给了他文学修养上的影响,那么,与曹文埴、毕沅的交往,则完全可以为官,可以为幕僚,改变贫穷的生存方式。但是邓石如无论交往对象为何,都是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实践,无意于仕途、无意于功名。邓石如交友的目的、愿望也较简单、纯粹,不为人事牵绊,是以艺术为前提的。环境因素对于书法家的制约有双重性,尤其是观念道德、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这些软约束因素,可能使书法家放弃自己的审美理想,纳入一般的、庸常的审美轨迹,使个体的审美理想发生严重的危机。其时帖学式微,紧抱帖学不放的文人学士依然众多,所谓的规范化、模式化使创作生机萎缩,难以自生自救。作为平民书法家的邓石如,他的身份也使他离这种审美潮流较远,且无意于亲炙。他所获取的学识、技巧,都是为自己的审美理想服务的,并不将个人的学书实践纳入既成的社会审美规范中,成为个体的无功利的、唯意志的艺术生活。
  邓石如书法对书法史的贡献,最重要的就是拓展了书法语言的表现功能。李斯、李阳冰的篆书以笔调宛转匀称、清劲圆美著称,是篆书语言的典范。所谓玉箸篆,它的成熟完美,同样是一种审美高度,是不易抵达的。但是李斯、李阳冰篆书的不足,也在于过分周正,缺乏运动态势,表现手法过于一致,以至于有单调之嫌。书法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传递艺术信息,是以艺术信息的丰富为目的的。书法语言对于欣赏者而言,有陌生和熟悉两种类型。人的视觉完全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形式,过于熟悉的、没有变化趋向的,则往往给视觉一种老化的印象。而陌生的语言特征,更具有个性化、主观化的倾向,也就更有被关注和探讨的可能。邓石如的篆书是一种多元素的综合体,所学之多,融合之畅,的确少见。如他所陈:“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补,《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由此观邓石如之篆,并非一家之篆。包世臣认为:“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而纵横捭阖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额文为近。”而邓石如的隶书,虽然取法于汉,却又不全为汉隶法书之,又得力于洛派魏碑,劲峭奇崛,刚挺硬朗,起伏跌宕。篆中有隶,隶中有篆,隶法之篆,篆意入隶。相互融贯,此长彼消,形味兼擅。加上邓石如用纸用墨产生墨色的千湿浓淡层次之变,使书法语言的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我们欣赏邓石如的篆隶作品,无论形、味都体现了一种综合的多元状态,其中就有许多笔法异于既往者,如笔锋逆纸行,笔毫平铺于纸,使笔毫四面圆足,线条浑厚,如逆水行舟着力。而逐步顿挫行笔,笔画有金石剥泐感,加之饱墨酣畅注入,更见深沉凝重。邓石如的书法有很强的定向性,譬如以篆隶为主,具有强烈尚力的式样,但在字里行间叉传递和以往篆隶所不同的信息,这就是技巧对技巧的独特运用。把通常欣赏篆隶的一般感受改变了,一点一画,一波一磔,都渗透着个性、思想、情感。开秦汉篆隶新风的邓石如笔下,有了让欣赏者去想像、体验、意会的那一部分,这正是书法家最值得珍视的部分。如前所说,邓石如所求的“气”“补”“神”“致”“变”“体”,就有欲言而莫可告语的独特美感。对于一个人掌握的技巧而言,是有层次之分的,只有从一般技巧到特殊的技巧,再到独特的技巧的过程,才可能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力。相比于篆隶,邓石如的楷书和行草书就显得逊色,没有那么多可品可味之处,它们是邓石如书艺的附加部分,说明了一个个性独立的书法家,他的敏感部分是有疆域的,他的技巧的表现力也是有限的。他对篆隶书法语言拓展的那一部分,被历史铭记。
  邓石如,作为碑学革新运动的前锋,未必是先知先觉,但是打开了效法前人的另一扇大门、另一种审美风格,使学习书法的空间豁然开朗。那些来自秦汉北朝的碑刻,绝少翻刻;而绝壁之造像,拓本如新;出土墓志,宛若新制,远胜帖之双钩摹刻已形神走失。邓石如的成功,改变了传统书学的效仿方向,使后来者的审美生活,加强了对于民间书法遗产、民间书法家的重视和评价。客观地对待名家之作以外的审美范畴,走出审美认识的狭隘和肤浅。显然,这是一个新鲜的、被忽视的世界,由于邓石如的成功而打开。
  邓石如是书法史上值得研究的一个个案。论说邓石如的书法创作,必须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审美方式之中,探究其在效法过程中的独到方式,在复杂的精神劳动中进行真实的体验,积聚审美感受量,不断加深对于书法某种局部的真切认识。邓石如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也置身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下,保持一个书法家审美的真实性、一贯性,显示着一个书法家的人格力量。书法家的审美意识及其表现,是书法创作的核心问题,邓石如在这方面为后人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路径,可资效仿,展示了一个书法家审美理想实现的清晰轨迹。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12年4月10日下午,由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文联主办的“书画玉峰——昆山书画院玉峰题材创作研究展”和《书画玉峰》首发式在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隆重举行。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杭颖,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勇,市人大副主任李修昌,市政协副调研员花敏先以及来自江浙沪多所艺术院校、书画院的书画家和学者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昆山市文联主席莫全明、昆山书画院院长顾工、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徐惠泉、昆山市委宣传部长
期刊
万玉龙 1963年生于江苏淮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古楚印社社长,淮安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主任,淮阴师范学院特聘兼职书法(篆刻)讲师。  万玉龙先生出道较早,与当年那些昙花一现的朋友相比,他如今仍是圈子内活跃的人物。“活跃”不是指他喜好应酬,长袖善舞;相反,他那“不随世俗任孤行”(林散之先生语)的倔强劲是出了名的。我所说的“活跃”,是指他不时推出新作,引发书法坛热烈地评说——这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
期刊
本刊讯2012年2月27日下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情感·形式——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胡抗美、沃兴华新近创作的120余幅作品。作品最大的宽12米,高3米,最小的仅1平方尺。开幕式由著名影视艺术家张铁林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申万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分别致辞。中国书法
期刊
林维 笔名大惟,别署崇德居主人,祖籍福建连城。199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硕士研究生班,师从闵学林、顾震岩教授,2006年毕业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攻读当代花鸟画研究博士学位,师从郭怡孮教授。油画、中国画多次参加学院、地方和全国的各类画展,国画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出版有《学院派精
期刊
昆仑堂美术馆藏有两幅《货郎图》,一幅为满清皇室后裔,与张大干并称“南张北溥”的溥心畲所作,另一幅为明代佚名画家所作。  货郎是古代绘画中的传统题材,《货郎图》主要描绘古代游走民间巷弄,专门贩卖生活用品和玩具的货郎形象。这一类题材的绘画在宋代以后的风俗画中十分流行。苏汉臣、李嵩、钱选等画家都有作品传世。这些画家常在货郎形象外,加入婴儿嬉戏的情节,增添欢乐愉悦的气氛,极具生活情趣。  溥心畲此幅《货郎
期刊
本刊讯 2012年4月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学会、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传承·拓展——程大利师生作品展”在徐州艺术馆隆重开幕。参展画家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导师程大利先生,助理导师岳黔山、郭不,班主任翁芳友,学术秘书王子龄和历届学员廖勤俭、王贵民、赖昌平、黄国民、蔡亮、田占峰、李雨阳、盛国兴、李佰虎、程阳阳、刘玉惠、蔡韬、梁成东、林慧生等16人,共150余件作品。原
期刊
董宏之 又名董洪智,号山阴子,别署二草堂,1962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澳门印社社员,上海三百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入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篆刻艺术展,中国书法群贤百家邀请展,全国百位青年书家斗方邀请展,全国陶瓷印邀请展,当代古典细朱文印邀请展,西泠印社历届书法篆刻展,上海市书法篆刻展,上海大阪篆刻展,成功、精彩、难忘庆世博上海市书协理事作品展,
期刊
书法艺术的情感内容不需要语言文字来做媒介,仅仅凭借自身的形式(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组合关系)就能得到表现,感动自己,并且感动他人。但是,书法又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它的造型元素是汉字,汉字本身都有意义,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一定的内容,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结果使一件作品具有了两种内容,一种是书法的,一种是文字的,如果能将这两种内容结合起来,无疑会大大提高书法艺术的表现性。李泽厚先生在《
期刊
吴悦石 1945年生于沈阳。少年时开始学习中国画,曾得到画坛耆宿的亲授,为著名国画家王铸九、董寿平入室弟子。青年时代开始遍游天下,深入生活,写生创作。1980年开始在北京、南京、哈尔滨、深圳、山东以及新加坡、台湾、日本、香港、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80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美国洛杉矶亚洲艺术研究中心等地
期刊
当前的美术史研究,一种是另辟新径,不受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以至艺术非艺术的局限,走向了视觉文化研究;另一种是研究文本,不去研究美术史本身,而去研究前人对美术史的记载与著述。这些新的变化,这些开拓或者跨界,无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激发了治学的创造性。  但是,只研究文本,不再去研究实际发生的美术史,可能是一个致命的缺欠。因为,美术史的对象,与一般的历史不同,不光是文字载籍,更重要的进入过历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