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展的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电子资源服务已经完全改变了大学图书馆的使用模式[1]。目前,高校图书馆采购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近年来大学图书馆图书经费中用于购买电子资源的费用预算逐年上升[2]。随着对电子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图书馆管理者就需要知道提供给读者的电子资源质量和利用情况,这使得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很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相关机构都开始进行电子资源使用评价工作。对电子资源的利用过程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比较,就成为大学图书馆管理中巫待解决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评价和管理电子资源的办法正成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挑战[3]。因此,关于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相关研究成为了近年来图书馆学领域备受关注且有极强实践意义的一个热点问题[4]。国外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评价已有一定研究,开展了一些相关项目。国内数字图书馆处于初建阶段, 对资源建设、技术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关注得较多,对数字资源使用评价问题却不够重视[5]。
1、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基本方法
目前数字资源评估多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来测评达到目标的程度。常用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分析法、使用成本分析法、用户满意度分析法[16]。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电子资源的评估方法。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资源使用评价不仅在标准和指标上发生了变化,评价方法也有了发展[2]。
(1) E-metrics方法
近年来国外一些数字图书馆开展了研究,目的是建立数字资源评价的构架及评价的标准和准则。E-metrics是一种计量方法,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检验网站通行数据的一种工具。它从量的角度
测量电子商务网站的成效,记录网站的通行数据。利用web-server的109file分析数据,它可以使电子商务的企业从一个客观的、较系统的角度来观察网站的业绩,了解网站使用者的行为,确定网站是否吸引使用者访问,评定网站经营策略是否合适等[2] [17]。
(2)统计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图书馆各种统计资料、数据,对电子资源的使用加以评价。这些统计资料和数据一般包括各类型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数据(亦称为访问统计据)和购买价格。使用统计数据直接反映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而利用率与使用成本的低正是评价电子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统计分析法成为研究者们用来定量测评电子资源使用的重要方法。杨沛超、蒋颖利用各类型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数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18]。李洪通过分析深圳大学图书馆的部分网络数据库的使用率和成本—效益的比较,对该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还有研究者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特定数据库的使用情况[14]。
(3)用户满意度评价法
用户满意度评价法是电子资源评价中较常用的简易方法。电子资源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用户,因此,在评价电子资源的过程中,用户最有发言权。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或Web调查表,或者与用户面谈交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一些比较简单的评价指标,由用户对电子资源质量的高低和服务的好坏等满意程度进行定性的评价,最后得到不同用户群体的满意程度情况的评判结论和分析结果报告。用户满意度评价法易于实施,对电子资源进行简单的用户满意程度测评是可行的,若进行电子资源的全面绩效评价,由于电子资源在内容、类型、格式等诸多方面非常专业和学术,加之数据量庞大,资源的利用更加复杂,当评价指标中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时,普通用户很难给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也无法了解需要改进的服务与用户期望服务之间的差距。
集美大学图书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师生对于该图书馆的部分电子资源的使用评价。[19]甘利人等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测评理论模型和数据库网站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展开用户调查,了解用户在使用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时的满意度评价。[20]
(4)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理论和技术,已经在众多学科的资源评估、绩效评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的应用则有利于对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给予客观描述,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具有科学性[21]。甘利人等在对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加以研究时,就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方法。他们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构建数据库用户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各级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用户满意度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0]。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部分研究者仅使用统计分析法,也有部分学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克服单一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所得结论也更为科学。
2、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对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估研究才刚刚兴起,现有的一些研究也只是基于某种角度建立了一些评价指标,还没有成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这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9]。下面主要就电子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一比较。
(1)E-metrics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2]:①潜在顾客率;②招揽时间;③潜在顾客转化率;④长客保持率;⑤顾客忠诚度;⑥平均逗留时间;⑦放弃率;⑧顾客损耗率;⑨顾客变动率;⑩更新。
(2)肖瓏和张宇红从数字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使用情况、价值与成本核算、出版商/数据库商的服务、存档6个方面给出了评估内容和评价指标,每个指标下又有若干具体的二级指标。这是国内最早提出的比较完整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由于积累和实践尚嫌不足,其应用还都是单方面的[10]。
(3)张李义的《高校图书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针对商业数据库提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使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数据库内容、检索系统功能、使用情况、数据库的性能价格比、数据库服务等5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12]。
(4)盛小平从数字资源构成角度出发,分别对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这类研究既包括了对电子资源质量的评价,又包括对电子资源服务绩效的评估,是对电子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23]。
(5)刘锦山在参照ISO11620对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评估项目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有读者满意度、目标读者使用率、读者人均服务成本、目标读者人均使用次数、数据库次均服务成本、数据可得性、读者所需数据可得性、数据库使用率、平均利用次数、全文利用成本、数据库可用性、人均全文下载量、平均被引频次15个指标[24]。
(6)向阳从数字资源的基本情况、成本、售后服务、使用等4个方面设立了3级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2个指标组成。这套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数字资源本身的质量评估[26]。
(7)索传军的《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一文,从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构建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12个具体的绩效指标,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每个指标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它侧重于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重评估数字资源的效率与效能[27]。
(8)肖珑、李浩凌徐成在CALIS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论述了CALIS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列出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及指标属性,并针对这套指标体系的应用层面、应用方法提出了应用指南[11]。
(9)徐革的《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对电子资源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数据库内容、数据库检索系统、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成本和数据提供商服务五个方面构建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25个指标组成,并进行了模糊权重研究[25]。
3、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现状与研发方向
从研究的内容看,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电子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的评估工作,对电子资源使用评价也有涉及,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研究,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研究等,并且基本上没有突破国外的研究成果,多是对其成果的介绍。而国外则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侧重于应用和对实践的指导。例如,他们对于评价指标的获取、统计分析和验证研究较为深入具体。同时,国外许多研究是通过绩效评估来验证信息资源质量的,进而实现对其质量的管理,而不是单纯地应用某个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从研究者看,国内的研究以个人(文献)研究居多,研究者多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教学人员和图书馆馆员,其研究成果大多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和设想,无法为我国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第一手数据,并进行有说服力的指导。国外的研究以项目研究居多,通常由特定的机构或联盟来实施,具备组织大规模数据收集和调查的能力。研究者既有相关领域的学者,又有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馆员,有良好的信息交换和学术讨论的机制,其研究较国内更深入,成果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较大。[2] [5]
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并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空间。面对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电子资源和资源建设经费相对紧缺的现状,图书馆如何选择经济适用、使用价值高的电子资源显得十分重要。图书馆界已经认识到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重要性,但是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电子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尤其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和分析,以及反复实践与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大规模电子资源的引进和建设的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进一步普及与使用,图书馆界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必将积累更多的经验[2] [5]。
参考文献
[1]吕旭霞.国内外电子资源使用与绩效评估研究述评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5):83-86.
[2]胡燕菘.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评价研究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61-63.
[3]刘文梅.国外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述评[J].津图学刊,2003,(6):37-43.
[4]史继红.国外电子资源使用绩效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7):120-122.
[5] 唐琼.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3): 35-42
[7]李亮先. 数字资源的评估研究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1): 24-27
[8]彭小平.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统计与决策, 2008(1): 62-64
[9]索传军,王建朋.国外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研究述评[J].图书馆,2006,(6):43-46.
[10]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35-42.
[11]肖珑,李浩凌,徐成. CALIS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指南[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 (3): 2-8
[12]张李义.高校图书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66-69.
[13]尹源.Science Direct数据库的使用评价[J].中华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03(5):49-50.
[14]李洪.高校用户对国外网络数据库的使用统计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6):210-212,166
[15]李锐.高校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78-81.
[16]郑章飞.国内数字资源评估研究评述.高校图书馆工作[J].2008(6):8-12.
[17]詹丽萍.E-metrics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评估的应用.htttP://pl05.lib.netu.edu月M丫2001eonferenee/p改1-1.Pdf
[18] 楊沛超,蒋颖.创新发展数字的哲学社会科学图书馆[J].中国教育网络,2005(7):40-42
[19]徐晓津等.集美大学图书馆外文数据库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39-41.
[20]甘利人,马彪,李岳蒙.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研究.情报学报,2004(5):524-530
[21]洪颖 李培. 网上学术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4):55-58
[22]李浩凌,肖珑,徐成.用户满意度调查法在数字资源评估中的运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
[23]盛小平.数字图书馆馆藏评价[ 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47(5): 40-43
[24]刘锦山.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研究[EB/OL]. http: //www.libnet. sh. cn/yjdd/list. asp? id=1010[2009-4-24]
[25]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6]向阳.数字资源评估调研及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05, 49(5): 33-36
[27]索传军.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5): 5-9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电子资源服务已经完全改变了大学图书馆的使用模式[1]。目前,高校图书馆采购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近年来大学图书馆图书经费中用于购买电子资源的费用预算逐年上升[2]。随着对电子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图书馆管理者就需要知道提供给读者的电子资源质量和利用情况,这使得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很多国家的图书馆和相关机构都开始进行电子资源使用评价工作。对电子资源的利用过程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比较,就成为大学图书馆管理中巫待解决的问题。寻求有效的评价和管理电子资源的办法正成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挑战[3]。因此,关于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相关研究成为了近年来图书馆学领域备受关注且有极强实践意义的一个热点问题[4]。国外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评价已有一定研究,开展了一些相关项目。国内数字图书馆处于初建阶段, 对资源建设、技术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关注得较多,对数字资源使用评价问题却不够重视[5]。
1、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基本方法
目前数字资源评估多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来测评达到目标的程度。常用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分析法、使用成本分析法、用户满意度分析法[16]。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电子资源的评估方法。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资源使用评价不仅在标准和指标上发生了变化,评价方法也有了发展[2]。
(1) E-metrics方法
近年来国外一些数字图书馆开展了研究,目的是建立数字资源评价的构架及评价的标准和准则。E-metrics是一种计量方法,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检验网站通行数据的一种工具。它从量的角度
测量电子商务网站的成效,记录网站的通行数据。利用web-server的109file分析数据,它可以使电子商务的企业从一个客观的、较系统的角度来观察网站的业绩,了解网站使用者的行为,确定网站是否吸引使用者访问,评定网站经营策略是否合适等[2] [17]。
(2)统计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图书馆各种统计资料、数据,对电子资源的使用加以评价。这些统计资料和数据一般包括各类型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数据(亦称为访问统计据)和购买价格。使用统计数据直接反映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而利用率与使用成本的低正是评价电子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统计分析法成为研究者们用来定量测评电子资源使用的重要方法。杨沛超、蒋颖利用各类型电子资源的使用统计数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18]。李洪通过分析深圳大学图书馆的部分网络数据库的使用率和成本—效益的比较,对该馆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还有研究者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特定数据库的使用情况[14]。
(3)用户满意度评价法
用户满意度评价法是电子资源评价中较常用的简易方法。电子资源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用户,因此,在评价电子资源的过程中,用户最有发言权。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或Web调查表,或者与用户面谈交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一些比较简单的评价指标,由用户对电子资源质量的高低和服务的好坏等满意程度进行定性的评价,最后得到不同用户群体的满意程度情况的评判结论和分析结果报告。用户满意度评价法易于实施,对电子资源进行简单的用户满意程度测评是可行的,若进行电子资源的全面绩效评价,由于电子资源在内容、类型、格式等诸多方面非常专业和学术,加之数据量庞大,资源的利用更加复杂,当评价指标中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时,普通用户很难给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也无法了解需要改进的服务与用户期望服务之间的差距。
集美大学图书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师生对于该图书馆的部分电子资源的使用评价。[19]甘利人等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测评理论模型和数据库网站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展开用户调查,了解用户在使用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时的满意度评价。[20]
(4)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理论和技术,已经在众多学科的资源评估、绩效评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的应用则有利于对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给予客观描述,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具有科学性[21]。甘利人等在对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加以研究时,就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方法。他们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构建数据库用户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各级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用户满意度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0]。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部分研究者仅使用统计分析法,也有部分学者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克服单一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所得结论也更为科学。
2、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对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估研究才刚刚兴起,现有的一些研究也只是基于某种角度建立了一些评价指标,还没有成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这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9]。下面主要就电子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一比较。
(1)E-metrics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2]:①潜在顾客率;②招揽时间;③潜在顾客转化率;④长客保持率;⑤顾客忠诚度;⑥平均逗留时间;⑦放弃率;⑧顾客损耗率;⑨顾客变动率;⑩更新。
(2)肖瓏和张宇红从数字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使用情况、价值与成本核算、出版商/数据库商的服务、存档6个方面给出了评估内容和评价指标,每个指标下又有若干具体的二级指标。这是国内最早提出的比较完整的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由于积累和实践尚嫌不足,其应用还都是单方面的[10]。
(3)张李义的《高校图书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针对商业数据库提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使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数据库内容、检索系统功能、使用情况、数据库的性能价格比、数据库服务等5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12]。
(4)盛小平从数字资源构成角度出发,分别对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这类研究既包括了对电子资源质量的评价,又包括对电子资源服务绩效的评估,是对电子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23]。
(5)刘锦山在参照ISO11620对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评估项目测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有读者满意度、目标读者使用率、读者人均服务成本、目标读者人均使用次数、数据库次均服务成本、数据可得性、读者所需数据可得性、数据库使用率、平均利用次数、全文利用成本、数据库可用性、人均全文下载量、平均被引频次15个指标[24]。
(6)向阳从数字资源的基本情况、成本、售后服务、使用等4个方面设立了3级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2个指标组成。这套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数字资源本身的质量评估[26]。
(7)索传军的《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一文,从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构建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12个具体的绩效指标,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每个指标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它侧重于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重评估数字资源的效率与效能[27]。
(8)肖珑、李浩凌徐成在CALIS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论述了CALIS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列出了完整的指标体系及指标属性,并针对这套指标体系的应用层面、应用方法提出了应用指南[11]。
(9)徐革的《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对电子资源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数据库内容、数据库检索系统、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成本和数据提供商服务五个方面构建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25个指标组成,并进行了模糊权重研究[25]。
3、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现状与研发方向
从研究的内容看,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电子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的评估工作,对电子资源使用评价也有涉及,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研究,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研究等,并且基本上没有突破国外的研究成果,多是对其成果的介绍。而国外则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侧重于应用和对实践的指导。例如,他们对于评价指标的获取、统计分析和验证研究较为深入具体。同时,国外许多研究是通过绩效评估来验证信息资源质量的,进而实现对其质量的管理,而不是单纯地应用某个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从研究者看,国内的研究以个人(文献)研究居多,研究者多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教学人员和图书馆馆员,其研究成果大多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和设想,无法为我国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第一手数据,并进行有说服力的指导。国外的研究以项目研究居多,通常由特定的机构或联盟来实施,具备组织大规模数据收集和调查的能力。研究者既有相关领域的学者,又有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的馆员,有良好的信息交换和学术讨论的机制,其研究较国内更深入,成果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较大。[2] [5]
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并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的空间。面对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电子资源和资源建设经费相对紧缺的现状,图书馆如何选择经济适用、使用价值高的电子资源显得十分重要。图书馆界已经认识到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的重要性,但是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电子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尤其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和分析,以及反复实践与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大规模电子资源的引进和建设的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的进一步普及与使用,图书馆界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必将积累更多的经验[2] [5]。
参考文献
[1]吕旭霞.国内外电子资源使用与绩效评估研究述评 [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5):83-86.
[2]胡燕菘.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评价研究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61-63.
[3]刘文梅.国外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述评[J].津图学刊,2003,(6):37-43.
[4]史继红.国外电子资源使用绩效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7):120-122.
[5] 唐琼.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3): 35-42
[7]李亮先. 数字资源的评估研究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1): 24-27
[8]彭小平.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统计与决策, 2008(1): 62-64
[9]索传军,王建朋.国外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研究述评[J].图书馆,2006,(6):43-46.
[10]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35-42.
[11]肖珑,李浩凌,徐成. CALIS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指南[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 (3): 2-8
[12]张李义.高校图书馆商业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66-69.
[13]尹源.Science Direct数据库的使用评价[J].中华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03(5):49-50.
[14]李洪.高校用户对国外网络数据库的使用统计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5(6):210-212,166
[15]李锐.高校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增刊):78-81.
[16]郑章飞.国内数字资源评估研究评述.高校图书馆工作[J].2008(6):8-12.
[17]詹丽萍.E-metrics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评估的应用.htttP://pl05.lib.netu.edu月M丫2001eonferenee/p改1-1.Pdf
[18] 楊沛超,蒋颖.创新发展数字的哲学社会科学图书馆[J].中国教育网络,2005(7):40-42
[19]徐晓津等.集美大学图书馆外文数据库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39-41.
[20]甘利人,马彪,李岳蒙.我国四大数据库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研究.情报学报,2004(5):524-530
[21]洪颖 李培. 网上学术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4):55-58
[22]李浩凌,肖珑,徐成.用户满意度调查法在数字资源评估中的运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1)
[23]盛小平.数字图书馆馆藏评价[ 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47(5): 40-43
[24]刘锦山.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研究[EB/OL]. http: //www.libnet. sh. cn/yjdd/list. asp? id=1010[2009-4-24]
[25]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6]向阳.数字资源评估调研及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05, 49(5): 33-36
[27]索传军.数字馆藏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5):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