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积累中实现学生的发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这是自古以来教育的目标,中外教育概莫能外。苏联上世纪中叶的教育,在这方面是很有成就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在教育让学生获得发展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实践和经典的论述。苏霍姆林斯在他的著名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中就谈到“发展学生思维”、通过劳动使学生获得“智力发展”、掌握知识与学生的“一般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赞科夫更是竭尽毕生精力研究“教学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的教育家也非常关注教育让学生获得发展的问题,这从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可见一斑。全国解放以后的教育方针,基本上以毛泽东的指示为准:教育要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方针表述上有些变化:教育要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都认为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发展”,这只怕是从政治家、教育家到一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哪位专家,也没有哪部专著,对于学生的“发展”从内涵到外延上作过令人信服的阐述。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一般发展,就是不断地去掌握知识”;赞科夫说:“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包括“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由旧的质状态到新的更高的质状态的上升运动”。他还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赞科夫认为,发展的要点是质变,是新事物的产生;学生的发展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个方面。这些见解,无疑都有道理,甚至很经典。但是,读完这些文字,我们对于“学生发展”的确切含义,仍然没有明确的概念。查《现代汉语词典》,“发展”的解释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这个解释好像包含有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我们平时说到“发展”,一般指进步、提高,也有量和质两个维度。因此,本文讨论学生的语文发展,也在这两个维度上展开,即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知识的增多和能力、情志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又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发展,需要有途经和方式,笔者认为,语文积累就是一个很必要很重要的抓手。
   一、学生点点滴滴的语文积累,就是一步一步的发展,丰厚的积累就是良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般认为,学生的语文积累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积累(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文化积累(文化常识和情志观念)和生活积累(亲历和见闻)。这任何一个方面知识的增加就是有所发展。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说过:写作需要平时的积累,“写一篇东西乃至一部大著作虽然是一段时间的事,但大部分是平时积累的表现。平时的积累怎样,写作时候的努力怎样,两项相加,决定写成的东西怎样。”他还举例子说:“写东西需要谈到某些草木鸟兽的形态和生活,或者某些人物的状貌和习性,是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认识来写呢,还是现买现卖,按临时去观察和认识的来写呢?回答大概是这样:多半依据平时的观察和认识……咱们本来就需要懂得某些草木鸟兽,熟悉某些人物的。而写东西需要谈到那些草木鸟兽那些人物,那日积月累的成绩就正好用上了。”我们平时往往是依据“成品”(作品)来评定某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作品质量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就高;作品的质量提高了,就表明作者的写作(创作)水平提高了。而这水平的提高,绝不仅指写作技巧而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活积累”。这是我们对叶先生论断的感受和延伸。可见,积累的丰富与否,决定着写作水平的高下,决定着写作水平是否在提高。阅读积累不也是这样吗?人们常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说的就是阅读积累帮助了写作。
   我们平常说到“发展”,大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似乎发展是虚泛的,抽象的,难以捉摸、难以考量的。其实,正像任何事物会变化一样,语文发展也是有其量的变化、形的变化的。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只能识得1800个常用汉字,而到了四年级则能识得2500个常用汉字,他的语文是不是进步了、发展了?学生在六年级时只能背诵70首古代诗歌,到了九年级可以背诵100首古代诗歌,我们当然也认为他的语文进步了、发展了。还例如,读初中时,还只知道中国的孔子、孟子、李白、杜甫和张衡、祖冲之、徐霞客,知道他们的姓名、生活时代、思想和精神;到了高中,了解了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了解了他们的姓名、国度、思想和成就,我们同样认为,这个同学的文化积累有了扩充,有了发展。这样的认识,既符合“发展”的特征,又利于“积累”的训练和考量。
   关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日积月累,很多老师摸索出了不少的办法。这里特别提出两种方法,供大家借鉴。一是“每课5分钟”,每节语文课开课5分钟,让学生开展积累活动,掌握一个成语(来历、意义、运用等),背诵一首古诗,评介一句名言,等等;二是“每天500字”,这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方法,每天让学生自由写作500字,可以是知识,可以是见闻,可以是阅读摘抄和思考。这两种方法都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好做,教师好查。
   二、积累的过程就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生具有深厚的积累,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良好的积累习惯,二是正确的积累方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当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顺序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大脑皮层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种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就是习惯。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也是这样形成的。首先,它需要有语文积累的意识,即有语文积累的心理趋向,有愿望,甚至有目的;其次,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动力定型的形成,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同懈怠、放弃抗争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同主观和客观的困难斗争的过程,只能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形成良好语文积累习惯的过程,就是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意志不断坚定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
   语文积累讲究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这里不谈具体的操作方法,只谈谈理解和整合。
   理解和积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记忆和积累,理解是积累的前提;积累的过程可以加深理解,抄写、吟诵的过程往往能使学习内容理解得更为通透。积累可以使理解能力不断得到发展。比如记诵宋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你不能通过想象,理解其中的四个意象和它们的姿态、色彩、神韵,以及上下联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很难牢固地识记;而当你反复吟诵这两句诗,它所展现出的那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景,就会栩栩如生地呈现眼前。这是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有体会的。
   整合就是整理组合,就是梳理融汇。要形成有效积累,就不能让积累的东西成为散兵游勇,而要进行分类、同化,使之固定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分类属于类属学习,带有发现学习的性质。学生首先必须运用已经学得的知识,判断新学的知识属于何种类别,然后再予以接纳。例如积累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理解了、背熟了这句名言,也还是不够的,只有把它放在“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和“积极有为的抱负”的类属中,才有可能融汇。同化则属于接受学习,它需要学生积极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内容联系起来,使二者既分化又融合贯通,以便日后的某个时刻可以再现并运用。还是以范仲淹的名句为例,只有把“先忧后乐”的名言同化到“伟大抱负”一类名言警句——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陆游“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中,构成派生的(“伟大抱负”)或相关的(三例名言)等关系,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积累。不善于或者不习惯整合,是很多学生积累低效或者误认为积累无用的很重要的原因。
   由此可见,无论是理解还是整合,都需要学生的思维参与,需要学生已有知识的参与,都是新积累的语文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思维能力也发展了。
   三、引导学生实现语文积累由量到质的飞跃,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
   荀子在《劝学》中说过一段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他用比喻的方法,阐明了积累的三个阶段。首先是数量的增加:土的堆积,水的汇聚,善行的累积,形成量的变化。然后是初步质变:“山”已经不是简单的土的增高,“渊”已经不是简单的水的增多,“德”更不是简单的做过几件善事;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所得的性质已经开始变化。最后是深层质变:风雨从山间兴起,蛟龙从深渊腾飞,高尚的精神、圣明的思想从道德养成中得到培养和形成,新的知识和认识产生了,更高的境界出现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或创新。荀子的本意不一定如此,但我们可以从他的名言中引发这样的联想和启示。
   于漪老师曾经谈到她的教学体会:“重视积累,该背诵的要一丝不苟地背诵,腹中就不会空空,语言就不会干瘪无味。学生有了点文化底气,课堂上学习起来就生动活泼,常常有神来之笔,也常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中。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对学生说:‘一提到春,你们脑中会立刻涌现出怎样的图景?请用一个诗句来描绘。’学生兴奋极了,从口中滔滔滚滚流出‘万紫千红总是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吹面不寒杨柳风’、‘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潮带雨晚来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平时没有上百首诗词打底,一时就难以脱口而出。积累不仅指背诵一些诗文,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积淀文化、积淀精神。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名句都是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精魂所在,年青时记诵在胸,刻骨铭心,身体力行,一辈子受用不尽。”
   学生从背诵、积累一些诗文名句,到上课时能够适时引用,能够围绕主题描绘春的图景,这已经是在调动积累、运用积累了。如果说积累是输入,是吸收,那运用就是输出,是表达了。从形成积累到运用积累无疑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至于从名言警句中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魂”,并且身体力行,终身受用,那更是从积累起步,进而陶冶精神情操,以至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调动积累,运用积累,乃至发展积累,充分发挥积累的效用,就能达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规则之后,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在阅读后续的文本时,尝试运用这些规则去处理新的语境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心理学把这种方法叫做迁移。
   学生从自然现象中了解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去思考其中启迪人心的东西:月有阴晴圆缺与人的失败成功,峭壁上的青松与人的生存环境,春花秋实与客观规律,河道蜿蜒与社会发展,等等,这叫大自然的启示。
   学生在教科书中学习、积累了很多古圣今贤的言论、观点,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评头品足,质疑问难。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没有片面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古人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是古人说的,古人对读书究竟持什么态度?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爱氏的话,该如何理解?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师生共同努力,由积累走向发展就有着广阔的空间。
   赞科夫说:知识与发展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发展不能在真空里进行,学生的发展是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掌握知识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上的进步又应当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赞科夫的观点并没有过时。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创新方法的同时,重新关注和深入探究一下一些耳熟能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如怎样通过加强语文积累,促进学生的语文发展乃至一般发展之类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通联:武汉市江夏一中]
其他文献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上语文课,可讲可学的内容有很多。为了顾及“两性”学科特点,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课堂一度呈现出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这让语文教学变得不堪重负。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四个复杂:目标复杂、内容复杂、环节复杂、手段复杂。一堂课,课内课外皆要顾,眉毛胡子都想抓,上得枝繁叶茂、千头万绪,分不清主次轻重,搞得学生一
一、疏影横斜《享受教育——那些美丽的瞬间》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汲安庆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选集.是他对自己以往从事中学教育之旅的一次回眸.一次梳理,一次重温。汲老师以一
课堂教读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品味、品足语言的真味,让他们的生命和心灵无数次地为课文语言的表现力而震惊甚至震撼.进而彻底激活他们对母语的真爱。
《师说》“其可怪也欤”句的译文可谓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常见的就有以下五种:①这真值得奇怪啊!②真可(或“值得”)奇怪啊!③这不是很奇怪吗?④难道不值得奇怪吗?⑤“哪里值
结合当前形势,分析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普特南通过探究唯名论和实在论对于逻辑中类的存在与否的不同态度,批判了唯名论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实在论逻辑观。指出逻辑必然会指称类,这对于认识不同的逻辑观有很重要的启示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三省八县的结合部,文化习俗呈现多样化特征,方言也不统一。莲花山位于金寨县境的中部偏东,较好地保存了当地古老而又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方言俗语。莲花山方言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