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世界形势复杂而多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以及不良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践行形成巨大挑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从典型示范、社会实践、理论引导、文化传承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7)02-0068-0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来源于实践和时代的需要,它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和自然的过程。作为为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及其关系的准则,社会自组织理论认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组织行为是分散的、无序的、零乱的和多样的自发过程,而社会准则可以将这种无序的和零乱的活动由无序性转变为有序性。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则要经过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的长期认知和认同,从而变为一种集体默认,具有长期性。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和对外开放的推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始滋生和蔓延,这是我国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党中央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在全国各条战线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5年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方案”的出台提供了重要支撑,因为它是党中央发布的第一个规划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的重要文件。“85方案”圍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这两类课程展开,它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发展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98年,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中宣部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它强调“两课”的主渠道地位,并规定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共同理想,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2002年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为复杂多样的文化环境。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更加凸显;在国际上,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频繁。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批评从未停止,“中国崩浪论”和“中国威胁论”最为突出。我国社会思想领域,“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極与消极的思想相互交织”。党中央坚持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2005年,教育部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依据〉实施方案》,即“05方案”,该方案指出要充实和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教育方式、方法上,“05方案”强调要不断创新。
党的十八指出,当今世界形势复杂而多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文化多样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时代背景之一。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拜金主义、传统道德、流行文化、享乐主义是对当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几种文化观念,这些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并有可能造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条件、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体现,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核心价值观也各有其特点。纵观世界,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不是武力,而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短语凝练概括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提到,是党在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化,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期望,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重大问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践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深刻问答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一重大问题。 二、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相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一,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确立反映全国56个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实践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刘云山指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2]。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习近平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和灿烂文明,长时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十七世纪以后至新中国成立,由于专制主义的统治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日渐衰落,任人宰割,民不聊生,四分五裂,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志士仁人的强烈愿望和共同期盼。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完成,1978年为开端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征程。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概念由此提出,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旗帜。
中国梦内涵丰富,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等内容。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于世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当今的时代是开放时代、信息时代,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想对中国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西化、分化中国,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也对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会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個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意识形态吸引力等“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软实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會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诸多新问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促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科学指南
我们处在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管哪一个国家,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立足之地,必须拥有和强化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就一个国家来说,核心价值观不能是多元的、百家争鸣的状态,而必须是一元的,国民高度认同,并物化到全体国民的言谈举止之中。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习近平说:“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大学生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滋养心灵,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存在的不足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上显著的优势,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凭借其文化产品和信息量的优势,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主导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灌输西方价值观念。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着力进行“西化”的对象。西方敌对势力“一方面继续借助书籍、报刊、大学讲坛、文艺作品等传统渠道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制作视频节目、建个人博客、微博等新技术手段,扩大传播渠道和范围”。这必然给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冲击。新时期新阶段,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4]。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一部分高校思想工作没有到位。《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之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只有抓住“三观”才能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抬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植根于封建社会的土壤,因而它也有带封建主义特征的消极的思想观念。邓小平强调指出:“宗法观念的余毒决不能轻视”[5]。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处于第一阶段的共产主义,“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6],时至今日,“官本位”、“特权思想”“家长制”等现象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它们必然在一定程度削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新时期新阶段,不良文化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挑战。2013年,《人民日报》以“文化世象警惕不良文化趋向”为主题,刊发了几篇系列文章,对以丑为尚、网络暴力、浮奢之风、比坏心理、价值迷失等不良文化进行了深刻剖析与批评。有些媒体迎合部分人群低级趣味和需要,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植染色情暴力,给大学生“三观“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不良文化其根源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经济利益,有的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放弃社会责任,突破道德底线,暗示、诱导和宣扬着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冲击。
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从内心认同和接受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列宁指出,“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7]习近平则勉励“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8]“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大学生仅仅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要善于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实处,化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正能量。
在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价值澄清”模式、“体谅关心”模式、“社会行动”模式、“榜样示范”模式,对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借鉴与启示意义。“价值澄清”模式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拉斯思、哈明和西蒙等。这一模式的基本前提假定价值观是相对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靠灌输与传授,而是帮助社会成员澄清自身的价值观。“价值澄清”模式由立足实践、接纳实然、激发思考、提高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立足于青少年的生活实践是“价值澄清”模式的基本前提,接纳价值观的实然状况是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激发青少年自主思考是该模式的基本方法,促进青少年能力的提高是“价值澄清”模式的最终目标。
“体谅关心”模式产生 20 世纪 60 -70 年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麦克菲尔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诺丁斯。这种模式认为,使青少年快乐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礎,引导青少年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为青少年设计体谅情境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社会行动模式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欧美各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纽曼。该模式主张通过实施行动训练,提高青少年对环境的胜任能力。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历史时代,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9]。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许昌学院的实际,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以下几点理论思考:
(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思想教育活动都包括受教育者的内化和外化两个环节,如果亲身经历,没有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在高校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支持下,“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三者的需要密切结合,不断创造出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途径、新模式,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载体。
(二)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传播正能量
网络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在中国飞速发展,网络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高等学校不仅要坚持正常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教育领域,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网”、许昌学院先锋网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宣传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窗口。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其形式新颖、传播速度快,普及率高,要加强大学生使用的引导和管理。 (三)发挥高校各种理论社团的宣传作用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往往存在“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学生参与度低等缺点,加上手机吸引了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时常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这是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价值观的选择性得到极大提高,而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原则下自己组织的学习团体,因而较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清華大学的“学生求是学会”、许昌学院的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由于经常开展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四)树立先进典型,形成主流价值观示范效应
2005年中央16号文件指出,宣传、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其中,“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为贯彻16号文件相关精神,2005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适时开展。该评选活动着眼于激励大学生励志图强,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践表明,这项评选活动由于采取了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因为树立先进典型活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巨大影響作用,因而它日益成为引导大学生践行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171.
[2]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7.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7]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9.
[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3-05-05(2).
[9]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
责任编辑:张明明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7)02-0068-0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来源于实践和时代的需要,它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和自然的过程。作为为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及其关系的准则,社会自组织理论认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组织行为是分散的、无序的、零乱的和多样的自发过程,而社会准则可以将这种无序的和零乱的活动由无序性转变为有序性。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则要经过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的长期认知和认同,从而变为一种集体默认,具有长期性。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和对外开放的推进,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始滋生和蔓延,这是我国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党中央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在全国各条战线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5年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方案”的出台提供了重要支撑,因为它是党中央发布的第一个规划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的进行的重要文件。“85方案”圍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这两类课程展开,它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发展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98年,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中宣部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它强调“两课”的主渠道地位,并规定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共同理想,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2002年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为复杂多样的文化环境。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更加凸显;在国际上,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频繁。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批评从未停止,“中国崩浪论”和“中国威胁论”最为突出。我国社会思想领域,“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極与消极的思想相互交织”。党中央坚持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2005年,教育部召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依据〉实施方案》,即“05方案”,该方案指出要充实和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教育方式、方法上,“05方案”强调要不断创新。
党的十八指出,当今世界形势复杂而多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文化多样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时代背景之一。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拜金主义、传统道德、流行文化、享乐主义是对当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几种文化观念,这些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并有可能造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条件、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体现,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核心价值观也各有其特点。纵观世界,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不是武力,而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短语凝练概括新时期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深刻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提到,是党在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化,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期望,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重大问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践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深刻问答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一重大问题。 二、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相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一,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确立反映全国56个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实践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刘云山指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2]。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习近平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和灿烂文明,长时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十七世纪以后至新中国成立,由于专制主义的统治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日渐衰落,任人宰割,民不聊生,四分五裂,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志士仁人的强烈愿望和共同期盼。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完成,1978年为开端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征程。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概念由此提出,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旗帜。
中国梦内涵丰富,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等内容。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于世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当今的时代是开放时代、信息时代,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想对中国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西化、分化中国,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也对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会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個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价值观、道德准则、意识形态吸引力等“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软实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會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诸多新问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促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四)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科学指南
我们处在一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管哪一个国家,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立足之地,必须拥有和强化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就一个国家来说,核心价值观不能是多元的、百家争鸣的状态,而必须是一元的,国民高度认同,并物化到全体国民的言谈举止之中。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习近平说:“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作为青年的优秀代表,大学生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滋养心灵,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三、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存在的不足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上显著的优势,大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凭借其文化产品和信息量的优势,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主导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灌输西方价值观念。中国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着力进行“西化”的对象。西方敌对势力“一方面继续借助书籍、报刊、大学讲坛、文艺作品等传统渠道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制作视频节目、建个人博客、微博等新技术手段,扩大传播渠道和范围”。这必然给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冲击。新时期新阶段,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4]。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一部分高校思想工作没有到位。《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之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只有抓住“三观”才能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抬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植根于封建社会的土壤,因而它也有带封建主义特征的消极的思想观念。邓小平强调指出:“宗法观念的余毒决不能轻视”[5]。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处于第一阶段的共产主义,“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6],时至今日,“官本位”、“特权思想”“家长制”等现象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它们必然在一定程度削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新时期新阶段,不良文化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挑战。2013年,《人民日报》以“文化世象警惕不良文化趋向”为主题,刊发了几篇系列文章,对以丑为尚、网络暴力、浮奢之风、比坏心理、价值迷失等不良文化进行了深刻剖析与批评。有些媒体迎合部分人群低级趣味和需要,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植染色情暴力,给大学生“三观“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不良文化其根源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经济利益,有的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放弃社会责任,突破道德底线,暗示、诱导和宣扬着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冲击。
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们才能从内心认同和接受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列宁指出,“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7]习近平则勉励“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8]“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大学生仅仅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要善于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实处,化成推动社会前进的正能量。
在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价值澄清”模式、“体谅关心”模式、“社会行动”模式、“榜样示范”模式,对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借鉴与启示意义。“价值澄清”模式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拉斯思、哈明和西蒙等。这一模式的基本前提假定价值观是相对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靠灌输与传授,而是帮助社会成员澄清自身的价值观。“价值澄清”模式由立足实践、接纳实然、激发思考、提高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立足于青少年的生活实践是“价值澄清”模式的基本前提,接纳价值观的实然状况是这一模式的基本原则,激发青少年自主思考是该模式的基本方法,促进青少年能力的提高是“价值澄清”模式的最终目标。
“体谅关心”模式产生 20 世纪 60 -70 年代,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麦克菲尔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诺丁斯。这种模式认为,使青少年快乐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礎,引导青少年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为青少年设计体谅情境是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社会行动模式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欧美各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纽曼。该模式主张通过实施行动训练,提高青少年对环境的胜任能力。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历史时代,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9]。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许昌学院的实际,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以下几点理论思考:
(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思想教育活动都包括受教育者的内化和外化两个环节,如果亲身经历,没有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在高校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支持下,“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三者的需要密切结合,不断创造出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途径、新模式,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载体。
(二)占领新媒体宣传阵地,传播正能量
网络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在中国飞速发展,网络在高校师生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高等学校不仅要坚持正常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教育领域,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网”、许昌学院先锋网为大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宣传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窗口。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其形式新颖、传播速度快,普及率高,要加强大学生使用的引导和管理。 (三)发挥高校各种理论社团的宣传作用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往往存在“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学生参与度低等缺点,加上手机吸引了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时常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这是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价值观的选择性得到极大提高,而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原则下自己组织的学习团体,因而较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清華大学的“学生求是学会”、许昌学院的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由于经常开展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四)树立先进典型,形成主流价值观示范效应
2005年中央16号文件指出,宣传、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其中,“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为贯彻16号文件相关精神,2005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适时开展。该评选活动着眼于激励大学生励志图强,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践表明,这项评选活动由于采取了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因为树立先进典型活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巨大影響作用,因而它日益成为引导大学生践行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171.
[2]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7.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
[7]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9.
[8]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3-05-05(2).
[9] 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
责任编辑: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