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重视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朗读上,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关键词】强化 阅读 兴趣
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尝试成功,激发兴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等心理特点,让学生课前试读,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首先个人试读。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自己大胆试读。先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再一句一句慢慢地读,最后把课文试读两三遍,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教室里个个读得认真,读得投入。接着,同桌合作对读。小学生的好胜心强,谁也不甘示弱,在合作对读中,个个心明眼亮,对方读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听得清清楚楚。通过试读、对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流利了,个个跃跃欲试。“会读这篇课文的小朋友举手!”“唰”的一声,小手如林,老师用赞扬、喜悦的目光扫视着整个教室,张张小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连忙抓住这一契机,让不同层次的同学试读,我从声音响亮,有胆量,读得正确有感情,普通话标准等各方面充分肯定他们。
二、创设情趣,培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一节课40分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大约15~20分钟,如果在教学中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紧张思考,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习自然会十分被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创设情趣,让学生去想象情景,再现生动的画面。如《爱爸爸妈妈》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爸爸在灯下看报,田方送上一杯热茶。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送”字是这段的关键词,我问同学们这个字可以换上什么字?学生回答说:“端”。“端”和“送”用哪个更好呢?我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热烈地讨论,学生明白“送”体现了田方主动为爸爸倒茶,表達了爱爸爸的情感。在深入理解这个词后,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想象,田方给爸爸送上一杯热茶时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爸爸接过茶又会对田方说什么,田方的心情又如何?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争着说,抢着说,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了,枯燥的文字变得情趣盎然了。趁着这势头,我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第一句叙事,平稳一点儿读。第二句把“送”字读重点儿。第三句读得欢快、愉悦。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反复朗读,把田方悄悄为爸爸倒茶,热爱爸爸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从而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形式多样,巩固兴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如果教师不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性,每篇课文都是齐读、自由读,或叫班里朗读最好的几名同学读,久而久之,学生对朗读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葆兴趣,必须因材施读。如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同桌帮读,像《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种对话多、情趣浓的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读;像《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株紫丁香》这种短小诗歌让学生比赛读;像《匆匆》这种内容较深奥的课文就要老师范读;有些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表演性强的内容就让学生演读;像《观潮》这种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课文就该让学生齐读。如《桂林山水》这种优美的写景课文就适合配乐朗读。在变换形式朗读中,挖掘作品的情感,发挥语言内在的魅力,在朗读过程中感知感悟,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即“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四、课外阅读,拓展兴趣
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学我布置家长每天为孩子读一两个故事,两个月后,学生学完了拼音,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两个故事给家长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结合教材,及时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触类旁通。如:学了李白的思乡诗《静夜思》后,我及时向学生提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有关思乡的诗,还让学生自己收集思乡诗,再举办思乡诗的朗诵会,学生学习背诵古诗的劲头足了。学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后,让学生自己去课外读物里找类似的童话故事来阅读。我每星期还拿出一节语文课或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或举行朗读比赛,或举行讲故事比赛,或介绍最近读过的一本好书。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真是一举多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到书海中徜徉,到知识宝库里去拾珠采贝。只要孩子爱上了阅读,他们定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J].人民文学,2010.
[2]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桂花,江西省泰和县实验小学,邮编:343700
【关键词】强化 阅读 兴趣
我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尝试成功,激发兴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等心理特点,让学生课前试读,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首先个人试读。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自己大胆试读。先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再一句一句慢慢地读,最后把课文试读两三遍,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教室里个个读得认真,读得投入。接着,同桌合作对读。小学生的好胜心强,谁也不甘示弱,在合作对读中,个个心明眼亮,对方读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听得清清楚楚。通过试读、对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流利了,个个跃跃欲试。“会读这篇课文的小朋友举手!”“唰”的一声,小手如林,老师用赞扬、喜悦的目光扫视着整个教室,张张小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连忙抓住这一契机,让不同层次的同学试读,我从声音响亮,有胆量,读得正确有感情,普通话标准等各方面充分肯定他们。
二、创设情趣,培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一节课40分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大约15~20分钟,如果在教学中设计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紧张思考,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习自然会十分被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创设情趣,让学生去想象情景,再现生动的画面。如《爱爸爸妈妈》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爸爸在灯下看报,田方送上一杯热茶。爸爸笑了,田方也笑了。”“送”字是这段的关键词,我问同学们这个字可以换上什么字?学生回答说:“端”。“端”和“送”用哪个更好呢?我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热烈地讨论,学生明白“送”体现了田方主动为爸爸倒茶,表達了爱爸爸的情感。在深入理解这个词后,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想象,田方给爸爸送上一杯热茶时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爸爸接过茶又会对田方说什么,田方的心情又如何?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争着说,抢着说,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了,枯燥的文字变得情趣盎然了。趁着这势头,我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第一句叙事,平稳一点儿读。第二句把“送”字读重点儿。第三句读得欢快、愉悦。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反复朗读,把田方悄悄为爸爸倒茶,热爱爸爸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从而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形式多样,巩固兴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如果教师不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性,每篇课文都是齐读、自由读,或叫班里朗读最好的几名同学读,久而久之,学生对朗读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葆兴趣,必须因材施读。如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同桌帮读,像《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种对话多、情趣浓的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读;像《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株紫丁香》这种短小诗歌让学生比赛读;像《匆匆》这种内容较深奥的课文就要老师范读;有些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表演性强的内容就让学生演读;像《观潮》这种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课文就该让学生齐读。如《桂林山水》这种优美的写景课文就适合配乐朗读。在变换形式朗读中,挖掘作品的情感,发挥语言内在的魅力,在朗读过程中感知感悟,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即“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四、课外阅读,拓展兴趣
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学我布置家长每天为孩子读一两个故事,两个月后,学生学完了拼音,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两个故事给家长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结合教材,及时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触类旁通。如:学了李白的思乡诗《静夜思》后,我及时向学生提供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有关思乡的诗,还让学生自己收集思乡诗,再举办思乡诗的朗诵会,学生学习背诵古诗的劲头足了。学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后,让学生自己去课外读物里找类似的童话故事来阅读。我每星期还拿出一节语文课或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或举行朗读比赛,或举行讲故事比赛,或介绍最近读过的一本好书。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真是一举多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到书海中徜徉,到知识宝库里去拾珠采贝。只要孩子爱上了阅读,他们定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争光.少年张冲六章[J].人民文学,2010.
[2]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桂花,江西省泰和县实验小学,邮编:34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