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背倚苍茫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远离喧嚣,风光秀丽,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的宫观、亭台、楼阁等古建筑群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明代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它们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迹。
整个古建筑群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被称为“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来又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规划严密,主次有序。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雄伟和岩涧的奇峭,使每个建筑都建造在峰、峦、岩、涧的合适位置上,并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集中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难能可贵的是,工匠们在修建时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他们按照明成祖朱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的要求来设计布局。所用的建筑木材不是由当地取材,而是从陕西、四川等地采买运来,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武当山的植被。
武当山古建筑的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都达到了较高的技术与艺术成就。其中著名的建筑有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等。
太和宫建在直插云霄的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在1612米的巅峰绝顶上建造壮丽的太和宫,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因此,太和宫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在真正意义上到了武当山。
太和宫主要由金殿、古銅殿等建筑组成。金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金碧辉煌,显示了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水平。
古铜殿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霄宫,又名“太元紫霄宫”,坐落在展旗峰下,占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现存建筑29栋,规模极其宏大。
紫霄宫呈对称布局,由上而下修建了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了一组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上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
南岩宫以峰峦秀美而闻名。宫内保留有南岩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南天门等建筑。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经过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
传说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这里修道。史书盛赞南岩宫是“晨钟夕灯,山鸣谷震”。在这里,把“晨钟暮鼓”写成了“晨钟夕灯”,说明当时南岩宫的布局错落有致,到了晚上,这里的灯火成了别具特色的景观。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这座建在武当山狮子峰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当今建筑学家赞誉为: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
复真观背靠狮子山,右有天池飞瀑,左接十八盘栈道,远眺似出水芙蓉,近看犹如富丽城池。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不仅创造出1.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而且建造殿宇200 余间,创造出“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等著名景观。
走进复真观的山门,便能看到在古道上依山势起伏修建的红色夹墙,长71米,这就是九曲黄河墙。进入二道山门,豁然出现一个宽阔的院落,走进去只见小院重叠、幽静典雅,前有依岩而建的“五云楼”,中有“皇经堂”“藏经阁”,后有高台之上的“太子殿”。复真观整体布局左右参差、高低错落、协调而完美。置身复真观的最高处,纵览群山,千峰竞秀,真是美不胜收。
武当山古建筑群不仅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还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在全山各宫观中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宋、元、明、清时期的碑刻,以及图书经籍等,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武当山的宫观、亭台、楼阁等古建筑群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明代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它们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迹。
整个古建筑群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被称为“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来又被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规划严密,主次有序。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雄伟和岩涧的奇峭,使每个建筑都建造在峰、峦、岩、涧的合适位置上,并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集中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难能可贵的是,工匠们在修建时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他们按照明成祖朱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的要求来设计布局。所用的建筑木材不是由当地取材,而是从陕西、四川等地采买运来,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武当山的植被。
武当山古建筑的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都达到了较高的技术与艺术成就。其中著名的建筑有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等。
太和宫建在直插云霄的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在1612米的巅峰绝顶上建造壮丽的太和宫,体现出的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气魄。因此,太和宫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在真正意义上到了武当山。
太和宫主要由金殿、古銅殿等建筑组成。金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金碧辉煌,显示了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水平。
古铜殿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霄宫,又名“太元紫霄宫”,坐落在展旗峰下,占地面积约27.4万平方米,现存建筑29栋,规模极其宏大。
紫霄宫呈对称布局,由上而下修建了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了一组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上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
南岩宫以峰峦秀美而闻名。宫内保留有南岩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南天门等建筑。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极富变化,人们带着一种“只见天门在碧霄”的幻觉,仰登天门。入南天门后,忽随山势转折急下至小天门,两座大碑亭虽耸立眼前,却完全突破了对称格局。再经过崇福岩,才到宫门——龙虎殿前。进门以后,眼界略显开阔,穿过大殿遗址,方才见到南岩石殿及相关建筑。
传说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这里修道。史书盛赞南岩宫是“晨钟夕灯,山鸣谷震”。在这里,把“晨钟暮鼓”写成了“晨钟夕灯”,说明当时南岩宫的布局错落有致,到了晚上,这里的灯火成了别具特色的景观。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这座建在武当山狮子峰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当今建筑学家赞誉为: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
复真观背靠狮子山,右有天池飞瀑,左接十八盘栈道,远眺似出水芙蓉,近看犹如富丽城池。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不仅创造出1.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而且建造殿宇200 余间,创造出“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等著名景观。
走进复真观的山门,便能看到在古道上依山势起伏修建的红色夹墙,长71米,这就是九曲黄河墙。进入二道山门,豁然出现一个宽阔的院落,走进去只见小院重叠、幽静典雅,前有依岩而建的“五云楼”,中有“皇经堂”“藏经阁”,后有高台之上的“太子殿”。复真观整体布局左右参差、高低错落、协调而完美。置身复真观的最高处,纵览群山,千峰竞秀,真是美不胜收。
武当山古建筑群不仅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还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在全山各宫观中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宋、元、明、清时期的碑刻,以及图书经籍等,这些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