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客》自创刊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厚爱,来信、来电咨询投资理财问题的读者渐多。为更好反馈广大读者,《投资客》根据2012年读者来信、来电咨询内容,征求了100名投资理财资深人士的宝贵意见,精心挑选了五个2013年投资者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进行广泛调查和信息收集后,本期针对这五个焦点投资理财问题,为读者进行深入解读。
你的财富能跑赢高通胀吗?
如何在高通胀中找准投资方向?
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部分经济学家表示通货膨胀是2013年中国经济令人担忧的一个主要问题。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力争控制在3.5%左右,高于2012年2.6%的同比涨幅。3月14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当前央行依然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前两年而言政策力度中性偏紧,而且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以高度警惕未来阶段的通胀风险。这无疑进一步佐证了2013年宏观调控核心目标的转变:由稳增长逐渐转向控通胀。
2013年推动物价上行的主要因素
一、投资膨胀预期。从经济结构看,投资担纲2013年经济增长的主力,无可厚非。但“新城镇化”成为地方政府再度开足投资马力的最佳借口。地方大干快上的冲动又在蠢蠢欲动。贵州、湖北、湖南、河南、新疆、甘肃等省公布的2013年投资增速目标都在30%以上,河南甚至超过40%。中国经济重走投资拉动的老路引发广泛担忧。
二、房价续涨预期。通胀预期总是会通过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发泄出来的。由于房地产具有投资和消费等多重属性,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国家统计局3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6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有66个,无疑撕裂了预期的最后防线。未来还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原本只是在一二线城市比较严重的房价泡沫化问题,是否进一步蔓延到三四线中小城镇。
三、政策放松预期。国际上,日本政府将全球竞争性贬值货币战争推向全新“高度”的流动性泛滥大环境。国内看,市场普遍预计将释放新一轮刺激政策。得益于新投资计划和消费稳步增长等因素,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和银行新增贷款均将继续保持一定幅度增长。2013年抗通胀有哪些投资渠道
债券型基金市场依然可期。今年以来,流动性宽松推动债市、股市“股债双牛”,未来债券市场表现是否依然可期?东吴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丁蕙认为,目前经济复苏虽仍有隐忧,但资金仍具推动力,因此债市还有上涨空间。资金面宽松因素支持今年债券市场进一步上涨。只有当实际看到通胀数据向上时,才可能出现调控拐点,可能会在下半年。
信托市场高回报也有高风险。信托公司是境内唯一可以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信托可以通过贷款、股权、权益、购买债券等进行投资运作,其中一些投资市场是普通投资者不能进入的。跨市场套利机会的存在也是信托重要的高收益来源。2012年,集合信托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全年共有66家信托公司参与了集合信托的发行,共成立集合信托产品4799款,环比增长15.03%,增速环比回落113.32个百分点,合计募集资金9734.95亿元,环比增长35.80%,增速环比回落71.31个百分点。信托市场收益状况依然可观,根据平安信托《2012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在一片惨淡的投资市场中,约3/4的信托产品投资者实现了9%以上的平均年化收益。信托投资领域中房地产减少,基础设施大增。
2012年,信托风险暴露较多,这种情况可能延续到2013年,保兑付仍然是各信托公司短期内主要任务。
银行理财收益率恐将继续下滑。2012年的银行理财市场,虽说整体收益率不断下降,亦屡屡出现丑闻事件,但依然难掩其耀眼的光芒。以全年发售产品的金额计算,银行理财无愧于财富管理的“老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4.1%。按银行类型划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介于4%-4.5%区间。股份制银行方面,光大银行以5.46%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其次为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中平均收益率水平前三名分别为重庆三峡银行、重庆银行和湖北银行,收益率分别达5.58%、5.38%和5.34%。
2013年,“老大”是否会继续称霸?趋势又将如何?民生银行理财师程玉兰认为“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有望继续保持较大的发行规模,但收益率上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保持在4%-6%就已经很不错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商业银行仅发行的53款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也不过5%。
四、另类投资市场“泡多水深”。虽然艺术品投资在前两年被炒得“沸沸扬扬”,投资界一派火爆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景象从2012年就开始回落,从成交额度来说,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春季艺术品市场全面回调,2012年上半年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为281.60亿元,与2011年同期数据相比下降了34.27%。到了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只有68.99亿元,同比下降41%,艺术品投资已是风采难再。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机构把艺术品投资打入了“冷宫”。
“由于价值过度放大,艺术品的投资已经开始出现疲软状态。”中伦基金道出了艺术品投资的弊病。一位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艺术品的估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最适合圈钱。根据《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拥有“不保真”免责条款的权利,因此对艺术品的鉴定颇多猫腻。“因为艺术品估值的随意性,使得现在艺术品存在鉴定难、估值难、存管难、市场流转难的问题,并不适合作为金融类的标的资产。”这就意味着,艺术品的价格有被炒高的嫌疑。宏信证券的黄伟认为,“艺术品估值已经处于较高的位置,现在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因此不适合在2013年进行投资。”般若理财服务中心的吴闻君也表示,“当代艺术品的升值其实只是一部分人炒高价格所致,实际上并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本刊总结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在通胀背景下,你的财富在你工作、吃饭、睡觉的时候悄然蒸发,通胀就像一支隐形的手,无时无刻不再窃取你兜里的财富。
一个聪明的理财者不会在通胀中将财富存在银行,而是会寻觅更好的投资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收益最优平衡点,让自己的财富跑赢通货膨胀。本刊特约专栏作家李群峰博士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他从许多资料上查询了1978年的单品价格,包括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6大类,然后和现在的价格相比,估算出31年间,货币贬值了50倍,换算成通货膨胀率的话为每年14%。这意味着找不到每年10%以上的投资品种,就败给通货膨胀了。
IPO重启对股市是福是祸?
为何股市对IPO重启如此敏感
3月7日中午收盘后,一则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消息称,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称3月31日之后,原则上IPO就可以发行了。午后复盘,市场急速跳水。证监会紧急辟谣称,IPO须在财务自查阶段和抽查阶段完成后才重启,市场随后有所企稳。业内人士昨天对记者指出,从市场表现看显示投资者对IPO重启仍然心怀恐惧,管理层对影响股市的重大事项需要给出明确预期,这样对股市的稳定才有帮助。
股市对IPO重启敏感的原因
一是IPO重启时,是否能确保发行价不虚高,市场对此仍有疑问。截至2月底IPO再审企业仍近870家,IPO堰塞湖水位不降反涨,当初人们预想IPO财务核查将吓退一大批发行人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出现。二是目前影响股市估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IPO必然导致市场股票供应增加,即使发行量不大,但对投资者心理和预期影响却巨大。三是股市多空双方借题发挥。股指期货已经推出,而随着各类机构进入期指市场的规则出台,不少主力资金开始进入期货市场,这将导致多空双方利用市场信息,放大起助涨助跌效应,由此股市在不确定性消息影响下暴涨暴跌
上海一家私募投资总监赵先生坦言“从IPO重启时间的澄清前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股市依然是政策市,管理层的一言一行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近年来有关转融券、国际板等消息不断,尤其是国际板将推出的消息每出一次市场大跌一次,给投资者带来了很深的伤害;股市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而我们的管理层总是遮遮掩掩,只是动不动什么都表示没有时间表,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希望未来管理层对涉及股市的重大事项如IPO、国际板等能够给出明确的预期和时间表,这样才有利于稳定市场的预期,不管涨跌投资者也可以有明确的操作策略来对应。”
IPO重启后的股市展望
正方:ipo会使市场短期压力大增。民生证券黄常忠认为,IPO 重启改变原本趋于平衡稳定的供求关系,资金的分流效益影响到资金的转移。其次,货币政策的微调本身会导致流动性的局部变化,现在IPO 可能会加大资金供求变化。因此,黄常忠认为,短期来看,IPO重启是对本轮反弹的最严峻考验。黄常忠指出,虽然历史也有统计,IPO 重启不会改变中长期趋势,但目前看来,宏观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缓慢、银行信贷增速趋于稳定,在此背景下,市场供给预期增加,市场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没有确立,短期压力陡升。
反方:IPO不会对股市产生实质影响。中信证券经理高占军对IPO重启会影响市场的运行趋势这一说法不甚认同。高占军指出,市场走势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IPO只是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在短期内会让市场产生股票供给增加的预期,但实际上资金状况、经济走势、企业盈利、国际影响及后势政策变化等因素,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因此“市场的变化还要全面地看,不能仅仅局限于IPO”。
华西证券经理张兰女士也认为,仅凭IPO本身是不能改变市场趋势的。在2006年至2007年市场处于旺势的时候,IPO热没有改变牛市上涨的趋势;而当2008年熊市叫停IPO的时候,政府这一断腕之举也没能阻止股市下跌。张兰称:“认定IPO会左右市场表现,是一个很荒谬的论断。”张兰女士指出,只有市场表现会影响IPO操作空间,而并非由IPO影响市场的走向。正如之前的历史经验,IPO“不能把牛市打下来,也不能把熊市推上去”。
本刊总结
据情况收集,排队等待IPO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消费行业,IPO重启对以上行业影响可能相对较大。目前阶段,如果由市场自我决定IPO开关,那么新股可以永无休止发行下去,而市场可能会由此越走越低。因此,由行政管理部门来代为管控IPO开关,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行政部门在行政管控IPO开关时,应尽量减轻其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为此,首先要对IPO出台更为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核查打假制度,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以真正提高制度的震慑力和有效性,防止发行人包装上市圈钱,减少IPO包装对市场的威胁;在全面治理推动市场健康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候应将IPO重启开关权交还给市场,实现IPO行政管控的最终退出。其次,在目前市场过渡期,也应减轻IPO开关行政干预的人为随意性,什么时候IPO暂停或重启,要参照市场指标来行政调控,有了这样的机制,投资者也就会有个稳定预期,由此可以减少市场暴涨暴跌。
环保概念股面临哪些风险?
学会理性跟风
今年两会上,“美丽中国”、“环境保护”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不仅备受环保行业专业人士关注,就连体育明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也感慨到:“我现在不仅不敢看天,连地都不敢看。”年初以来持续的雾霾天气和地下水受工业排水污染事件曝光等环保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频繁的环境污染事件倒逼政府加大对环保问题的重视,2月份以来多个环保政策相继出台,两会公布的中央预算显示,2013 年节能环保支出2101.27 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8.8%,环保行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环保行业迎来空前利好。 环保概念股面临的机遇
“环保”概念股是指主板市场中涉足环境保护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 垃圾回收 环保产品生产等。今年2月,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环保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对火电、钢铁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实施特别排放限值;要求2013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六项指标监测;出台《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提出防治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建议措施。
本刊认为,四大热点议题应引起投资者注意:1.提高脱硝补贴水平;2.完善水价调整机制;3.落实垃圾发电上网电价;4.推进环保企业税收。本刊推荐关注烟气脱硝、工业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此外,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力度有望加大,相关大气污染防治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先河环保、聚光科技、雪迪龙是大气监测设备商;龙净环保专业除尘和脱硫脱硝;国电清新主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三维丝生产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高性能高温滤料;科林环保生产除尘设备。
至于危险废物处理的投资机会,本刊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布,为促进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我国危废处理能力与危废产量存在较大缺口,“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危险废物处理的投资力度。到2015年,危废年利用处置量比2010年增加75%以上,达4069万吨。涉足危废处理领域的企业有东江环保和桑德环境。
环保概念股面临的风险
一是存在估值过高风险。环保板块一直是两市估值较高的板块之一,大幅上涨后估值更高,市盈率普遍达到40倍,如三维丝、易世达等企业市盈率更是高达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证指数平均市盈仅为12.84倍。近期几家大型环保企业的业绩快报并不出彩,估值上面临较大的压力,企业的成长性或被超估。
二是财政吃紧或将抑制投入。环保的最大投入是政府,赚政府的钱比较容易,但目前的情况是,四万亿投资让地方政府背负了较重债务,地方政府财政普遍紧张。在警示环保股的风险时,本刊认为,土地财政吃紧和地方政府意愿或支付能力下降,环保项目进展慢于预期将是主要风险。
三是面临阶段性调整风险。本刊认为环保行业公司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加上板块估值水平较高,可能迎来阶段性调整。此外,环保股暴炒的是“两会”预期,难以排除“见光死”风险。
本刊总结
目前来看,环保股仍是一个高成长和极具潜力的行业板块,本刊认为就环保行业的成长性来看,目前的估值并不夸张,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按照发达国家经验,环保投入占GDP 的比例不低于3%才能显著改善环境,而国内到2015 年这一比例预计只能达到1.5%,提升空间很大。随着污染事故的不断爆出,环境问题的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倒逼环境治理投入持续增加,环保行业将长期处于高增速通道。但与此同时,要警惕政府财力不足和行业分化风险,阶段性调整和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白酒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
你能否抄到白酒股的底
2012年下半年以来,整个白酒行业遭遇滑铁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0%。春节、国庆旺季,一二线白酒品牌集体表现不佳,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量价齐跌,53度飞天茅台由最高的2300元降至1500元,降幅达35%,茅台股价也由最高时的每股262.7元跌破170元,跌幅超过35%。2013年,白酒行业利空因素能否完全消化,白酒股是否能触底反弹成为投资者迫切希望探究的问题。
白酒行业利空因素展望
一、严控“三公”消费影响还将持续。严控“三公”消费、军委“禁酒令”、各级政府严禁“奢华”消费等政策的陆续公布,对于高端白酒来说可谓噩梦连连,禁酒政策能否持续严格执行成为白酒企业能否企稳的关键。本刊认为,新届政府要树立和维护廉政形象,严禁公款高端白酒消费恐将成为长期政令。另据观察,海南省近日推出了首个地方版“禁酒令”,禁酒规定更多更细,其它地区或将陆续仿效,对白酒行业而言,无疑会雪上加霜。
二、“黑天鹅”事件将逐渐淡化。2012年,“购买散酒门”、“酒精勾兑门”、“塑化剂风波”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对白酒行业造成打击,本刊认为此类利空事件在2013年将逐步消化,对于高端白酒行业的影响将更小。但谁也不敢保证2013年会不会再飞出几只“黑天鹅”。
三、经销商大量存货有待消化。任何一个行业都畏惧库存,只有白酒不怕——在过去的“黄金十年”,白酒行业在计划配额渠道模式下高速狂飙,那个时候,囤货是经销商们最时髦的词。如今,往日“坐地涨价”的库存成为了经销商的烦恼。据本刊记者调查,成华区一家五粮液的经销商王先生正面临存货积压问题,王先生的仓库里,还摆放着约100件五粮液1618,正是2012年的计划配额,春节后的一个多月,他仅仅卖出去5件酒,只有以往正常销量的两成。
白酒行业依然有亮点
一、白酒行业具有较高的毛利率。据2012年财报统计,A股14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66.62%,其中贵州茅台最高,达92.01%,余下依次为酒鬼酒77.71%、山西汾酒76.13%、古井贡74.27%、青青稞酒67.47%、泸州老窖66.65%。高毛利率成为白酒行业优秀业绩的重要保证。2012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业绩依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两家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1.44亿元和97.9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50%。
二、白酒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流动性。白酒行业普遍拥有大量现金和预收货款,现金流十分充裕。此外,白酒行业中长期负债较少,财务成本长期为负数。优秀的流动性使得白酒行业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平安渡过市场低迷期不成问题。
三、中端品牌或受市场亲睐。本刊认为高端白酒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受政府高端消费限制政策的影响,白酒需求或将快速转移至中高端产品,2013年酒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终端零售价在100—400元的中高端白酒有望获得相对更快的增长。贵州白酒交易所发行经理陈涛认为,茅台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稳量,然后再想办法把中低端产品的份额搞上来。虽然茅台现在往中端发力有点难度,但是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高端品牌由于此前的产品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发力中端有一定优势,由于高端白酒不好卖,大家现在都往白酒的腰部价格冲刺,未来中端白酒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刊总结
白酒行业已难以重拾“黄金十年”的辉煌,高端品牌将迎来价值回归,中端品牌将迎来发展机遇。目前,上市白酒企业股价已基本消化了诸多利空因素,未来投资价值依赖业绩状况,价值增长将趋于平稳。需要补充的是,白酒行业利空因素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可能在2013年才能充分体现。
大小非减持是股价上涨的拦路吗?
咱们散户斗不赢但躲得起
3月上半月,共有116只个股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总减持额为52.48亿元;与此同时,有36只个股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增持额为6.26亿元;总体来看,3月以来5%以上的重要股东净减持额46.22亿元,日均净减持额5.14亿元。从个股来看,减持金额最大的三只个股为上海新梅、青青稞酒和ST泰复,分别被减持5.87亿元、5.14亿元和3.45亿元。从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生物行业减持最多。“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对数以千万计散户投资信心是重大打击,市场在波动敏感期谈“非”色变。
本刊总结
“大小非”减持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付“大小非”减持没有好的办法。近几年监管层推行并放任“造富”运动,股市的“大小非”多如牛毛,单是2009年年底至今,创业板就上市了355家公司,获利几倍十几倍的“大小非”不计其数,亿万富翁成批制造并陆续“释放”。因为是赚爆,减持动力十分强劲。
几年熊市,小散户们亏损累累,但“大小非”富翁成批出笼。仅仅今年,万丰兴业有限公司分5笔交易减持7800万股朗源股份,套现3.5亿元,为创业板减持股份数最多的公司;其余套现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阳光电源、乐普医疗、东方财富、香雪制药等17家公司。套现千万级别的多到难以计算。小散们怎么办?有分析师建议,一是回避有大笔减持“劣迹”的股票,二是投资前一定要了解对象企业“大小非”状况,采取理性回避战术。除此以外,小散户们别无他法。
你的财富能跑赢高通胀吗?
如何在高通胀中找准投资方向?
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部分经济学家表示通货膨胀是2013年中国经济令人担忧的一个主要问题。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力争控制在3.5%左右,高于2012年2.6%的同比涨幅。3月14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当前央行依然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前两年而言政策力度中性偏紧,而且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以高度警惕未来阶段的通胀风险。这无疑进一步佐证了2013年宏观调控核心目标的转变:由稳增长逐渐转向控通胀。
2013年推动物价上行的主要因素
一、投资膨胀预期。从经济结构看,投资担纲2013年经济增长的主力,无可厚非。但“新城镇化”成为地方政府再度开足投资马力的最佳借口。地方大干快上的冲动又在蠢蠢欲动。贵州、湖北、湖南、河南、新疆、甘肃等省公布的2013年投资增速目标都在30%以上,河南甚至超过40%。中国经济重走投资拉动的老路引发广泛担忧。
二、房价续涨预期。通胀预期总是会通过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而发泄出来的。由于房地产具有投资和消费等多重属性,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国家统计局3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6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有66个,无疑撕裂了预期的最后防线。未来还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原本只是在一二线城市比较严重的房价泡沫化问题,是否进一步蔓延到三四线中小城镇。
三、政策放松预期。国际上,日本政府将全球竞争性贬值货币战争推向全新“高度”的流动性泛滥大环境。国内看,市场普遍预计将释放新一轮刺激政策。得益于新投资计划和消费稳步增长等因素,2013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和银行新增贷款均将继续保持一定幅度增长。2013年抗通胀有哪些投资渠道
债券型基金市场依然可期。今年以来,流动性宽松推动债市、股市“股债双牛”,未来债券市场表现是否依然可期?东吴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丁蕙认为,目前经济复苏虽仍有隐忧,但资金仍具推动力,因此债市还有上涨空间。资金面宽松因素支持今年债券市场进一步上涨。只有当实际看到通胀数据向上时,才可能出现调控拐点,可能会在下半年。
信托市场高回报也有高风险。信托公司是境内唯一可以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信托可以通过贷款、股权、权益、购买债券等进行投资运作,其中一些投资市场是普通投资者不能进入的。跨市场套利机会的存在也是信托重要的高收益来源。2012年,集合信托市场增长明显放缓,全年共有66家信托公司参与了集合信托的发行,共成立集合信托产品4799款,环比增长15.03%,增速环比回落113.32个百分点,合计募集资金9734.95亿元,环比增长35.80%,增速环比回落71.31个百分点。信托市场收益状况依然可观,根据平安信托《2012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在一片惨淡的投资市场中,约3/4的信托产品投资者实现了9%以上的平均年化收益。信托投资领域中房地产减少,基础设施大增。
2012年,信托风险暴露较多,这种情况可能延续到2013年,保兑付仍然是各信托公司短期内主要任务。
银行理财收益率恐将继续下滑。2012年的银行理财市场,虽说整体收益率不断下降,亦屡屡出现丑闻事件,但依然难掩其耀眼的光芒。以全年发售产品的金额计算,银行理财无愧于财富管理的“老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4.1%。按银行类型划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介于4%-4.5%区间。股份制银行方面,光大银行以5.46%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其次为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中平均收益率水平前三名分别为重庆三峡银行、重庆银行和湖北银行,收益率分别达5.58%、5.38%和5.34%。
2013年,“老大”是否会继续称霸?趋势又将如何?民生银行理财师程玉兰认为“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有望继续保持较大的发行规模,但收益率上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保持在4%-6%就已经很不错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商业银行仅发行的53款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也不过5%。
四、另类投资市场“泡多水深”。虽然艺术品投资在前两年被炒得“沸沸扬扬”,投资界一派火爆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景象从2012年就开始回落,从成交额度来说,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春季艺术品市场全面回调,2012年上半年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为281.60亿元,与2011年同期数据相比下降了34.27%。到了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只有68.99亿元,同比下降41%,艺术品投资已是风采难再。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机构把艺术品投资打入了“冷宫”。
“由于价值过度放大,艺术品的投资已经开始出现疲软状态。”中伦基金道出了艺术品投资的弊病。一位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艺术品的估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最适合圈钱。根据《拍卖法》规定,拍卖公司拥有“不保真”免责条款的权利,因此对艺术品的鉴定颇多猫腻。“因为艺术品估值的随意性,使得现在艺术品存在鉴定难、估值难、存管难、市场流转难的问题,并不适合作为金融类的标的资产。”这就意味着,艺术品的价格有被炒高的嫌疑。宏信证券的黄伟认为,“艺术品估值已经处于较高的位置,现在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因此不适合在2013年进行投资。”般若理财服务中心的吴闻君也表示,“当代艺术品的升值其实只是一部分人炒高价格所致,实际上并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本刊总结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在通胀背景下,你的财富在你工作、吃饭、睡觉的时候悄然蒸发,通胀就像一支隐形的手,无时无刻不再窃取你兜里的财富。
一个聪明的理财者不会在通胀中将财富存在银行,而是会寻觅更好的投资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收益最优平衡点,让自己的财富跑赢通货膨胀。本刊特约专栏作家李群峰博士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他从许多资料上查询了1978年的单品价格,包括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6大类,然后和现在的价格相比,估算出31年间,货币贬值了50倍,换算成通货膨胀率的话为每年14%。这意味着找不到每年10%以上的投资品种,就败给通货膨胀了。
IPO重启对股市是福是祸?
为何股市对IPO重启如此敏感
3月7日中午收盘后,一则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消息称,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称3月31日之后,原则上IPO就可以发行了。午后复盘,市场急速跳水。证监会紧急辟谣称,IPO须在财务自查阶段和抽查阶段完成后才重启,市场随后有所企稳。业内人士昨天对记者指出,从市场表现看显示投资者对IPO重启仍然心怀恐惧,管理层对影响股市的重大事项需要给出明确预期,这样对股市的稳定才有帮助。
股市对IPO重启敏感的原因
一是IPO重启时,是否能确保发行价不虚高,市场对此仍有疑问。截至2月底IPO再审企业仍近870家,IPO堰塞湖水位不降反涨,当初人们预想IPO财务核查将吓退一大批发行人的结果似乎并没有出现。二是目前影响股市估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IPO必然导致市场股票供应增加,即使发行量不大,但对投资者心理和预期影响却巨大。三是股市多空双方借题发挥。股指期货已经推出,而随着各类机构进入期指市场的规则出台,不少主力资金开始进入期货市场,这将导致多空双方利用市场信息,放大起助涨助跌效应,由此股市在不确定性消息影响下暴涨暴跌
上海一家私募投资总监赵先生坦言“从IPO重启时间的澄清前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股市依然是政策市,管理层的一言一行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近年来有关转融券、国际板等消息不断,尤其是国际板将推出的消息每出一次市场大跌一次,给投资者带来了很深的伤害;股市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而我们的管理层总是遮遮掩掩,只是动不动什么都表示没有时间表,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希望未来管理层对涉及股市的重大事项如IPO、国际板等能够给出明确的预期和时间表,这样才有利于稳定市场的预期,不管涨跌投资者也可以有明确的操作策略来对应。”
IPO重启后的股市展望
正方:ipo会使市场短期压力大增。民生证券黄常忠认为,IPO 重启改变原本趋于平衡稳定的供求关系,资金的分流效益影响到资金的转移。其次,货币政策的微调本身会导致流动性的局部变化,现在IPO 可能会加大资金供求变化。因此,黄常忠认为,短期来看,IPO重启是对本轮反弹的最严峻考验。黄常忠指出,虽然历史也有统计,IPO 重启不会改变中长期趋势,但目前看来,宏观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缓慢、银行信贷增速趋于稳定,在此背景下,市场供给预期增加,市场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没有确立,短期压力陡升。
反方:IPO不会对股市产生实质影响。中信证券经理高占军对IPO重启会影响市场的运行趋势这一说法不甚认同。高占军指出,市场走势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IPO只是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在短期内会让市场产生股票供给增加的预期,但实际上资金状况、经济走势、企业盈利、国际影响及后势政策变化等因素,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因此“市场的变化还要全面地看,不能仅仅局限于IPO”。
华西证券经理张兰女士也认为,仅凭IPO本身是不能改变市场趋势的。在2006年至2007年市场处于旺势的时候,IPO热没有改变牛市上涨的趋势;而当2008年熊市叫停IPO的时候,政府这一断腕之举也没能阻止股市下跌。张兰称:“认定IPO会左右市场表现,是一个很荒谬的论断。”张兰女士指出,只有市场表现会影响IPO操作空间,而并非由IPO影响市场的走向。正如之前的历史经验,IPO“不能把牛市打下来,也不能把熊市推上去”。
本刊总结
据情况收集,排队等待IPO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消费行业,IPO重启对以上行业影响可能相对较大。目前阶段,如果由市场自我决定IPO开关,那么新股可以永无休止发行下去,而市场可能会由此越走越低。因此,由行政管理部门来代为管控IPO开关,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行政部门在行政管控IPO开关时,应尽量减轻其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为此,首先要对IPO出台更为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核查打假制度,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以真正提高制度的震慑力和有效性,防止发行人包装上市圈钱,减少IPO包装对市场的威胁;在全面治理推动市场健康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候应将IPO重启开关权交还给市场,实现IPO行政管控的最终退出。其次,在目前市场过渡期,也应减轻IPO开关行政干预的人为随意性,什么时候IPO暂停或重启,要参照市场指标来行政调控,有了这样的机制,投资者也就会有个稳定预期,由此可以减少市场暴涨暴跌。
环保概念股面临哪些风险?
学会理性跟风
今年两会上,“美丽中国”、“环境保护”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不仅备受环保行业专业人士关注,就连体育明星全国政协委员姚明也感慨到:“我现在不仅不敢看天,连地都不敢看。”年初以来持续的雾霾天气和地下水受工业排水污染事件曝光等环保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频繁的环境污染事件倒逼政府加大对环保问题的重视,2月份以来多个环保政策相继出台,两会公布的中央预算显示,2013 年节能环保支出2101.27 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8.8%,环保行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环保行业迎来空前利好。 环保概念股面临的机遇
“环保”概念股是指主板市场中涉足环境保护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 垃圾回收 环保产品生产等。今年2月,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环保部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对火电、钢铁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实施特别排放限值;要求2013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六项指标监测;出台《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提出防治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建议措施。
本刊认为,四大热点议题应引起投资者注意:1.提高脱硝补贴水平;2.完善水价调整机制;3.落实垃圾发电上网电价;4.推进环保企业税收。本刊推荐关注烟气脱硝、工业污水处理、垃圾发电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此外,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力度有望加大,相关大气污染防治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先河环保、聚光科技、雪迪龙是大气监测设备商;龙净环保专业除尘和脱硫脱硝;国电清新主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三维丝生产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高性能高温滤料;科林环保生产除尘设备。
至于危险废物处理的投资机会,本刊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布,为促进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我国危废处理能力与危废产量存在较大缺口,“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危险废物处理的投资力度。到2015年,危废年利用处置量比2010年增加75%以上,达4069万吨。涉足危废处理领域的企业有东江环保和桑德环境。
环保概念股面临的风险
一是存在估值过高风险。环保板块一直是两市估值较高的板块之一,大幅上涨后估值更高,市盈率普遍达到40倍,如三维丝、易世达等企业市盈率更是高达七八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证指数平均市盈仅为12.84倍。近期几家大型环保企业的业绩快报并不出彩,估值上面临较大的压力,企业的成长性或被超估。
二是财政吃紧或将抑制投入。环保的最大投入是政府,赚政府的钱比较容易,但目前的情况是,四万亿投资让地方政府背负了较重债务,地方政府财政普遍紧张。在警示环保股的风险时,本刊认为,土地财政吃紧和地方政府意愿或支付能力下降,环保项目进展慢于预期将是主要风险。
三是面临阶段性调整风险。本刊认为环保行业公司普遍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加上板块估值水平较高,可能迎来阶段性调整。此外,环保股暴炒的是“两会”预期,难以排除“见光死”风险。
本刊总结
目前来看,环保股仍是一个高成长和极具潜力的行业板块,本刊认为就环保行业的成长性来看,目前的估值并不夸张,依然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按照发达国家经验,环保投入占GDP 的比例不低于3%才能显著改善环境,而国内到2015 年这一比例预计只能达到1.5%,提升空间很大。随着污染事故的不断爆出,环境问题的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倒逼环境治理投入持续增加,环保行业将长期处于高增速通道。但与此同时,要警惕政府财力不足和行业分化风险,阶段性调整和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白酒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
你能否抄到白酒股的底
2012年下半年以来,整个白酒行业遭遇滑铁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0%。春节、国庆旺季,一二线白酒品牌集体表现不佳,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量价齐跌,53度飞天茅台由最高的2300元降至1500元,降幅达35%,茅台股价也由最高时的每股262.7元跌破170元,跌幅超过35%。2013年,白酒行业利空因素能否完全消化,白酒股是否能触底反弹成为投资者迫切希望探究的问题。
白酒行业利空因素展望
一、严控“三公”消费影响还将持续。严控“三公”消费、军委“禁酒令”、各级政府严禁“奢华”消费等政策的陆续公布,对于高端白酒来说可谓噩梦连连,禁酒政策能否持续严格执行成为白酒企业能否企稳的关键。本刊认为,新届政府要树立和维护廉政形象,严禁公款高端白酒消费恐将成为长期政令。另据观察,海南省近日推出了首个地方版“禁酒令”,禁酒规定更多更细,其它地区或将陆续仿效,对白酒行业而言,无疑会雪上加霜。
二、“黑天鹅”事件将逐渐淡化。2012年,“购买散酒门”、“酒精勾兑门”、“塑化剂风波”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对白酒行业造成打击,本刊认为此类利空事件在2013年将逐步消化,对于高端白酒行业的影响将更小。但谁也不敢保证2013年会不会再飞出几只“黑天鹅”。
三、经销商大量存货有待消化。任何一个行业都畏惧库存,只有白酒不怕——在过去的“黄金十年”,白酒行业在计划配额渠道模式下高速狂飙,那个时候,囤货是经销商们最时髦的词。如今,往日“坐地涨价”的库存成为了经销商的烦恼。据本刊记者调查,成华区一家五粮液的经销商王先生正面临存货积压问题,王先生的仓库里,还摆放着约100件五粮液1618,正是2012年的计划配额,春节后的一个多月,他仅仅卖出去5件酒,只有以往正常销量的两成。
白酒行业依然有亮点
一、白酒行业具有较高的毛利率。据2012年财报统计,A股14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66.62%,其中贵州茅台最高,达92.01%,余下依次为酒鬼酒77.71%、山西汾酒76.13%、古井贡74.27%、青青稞酒67.47%、泸州老窖66.65%。高毛利率成为白酒行业优秀业绩的重要保证。2012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业绩依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两家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1.44亿元和97.9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均超过50%。
二、白酒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流动性。白酒行业普遍拥有大量现金和预收货款,现金流十分充裕。此外,白酒行业中长期负债较少,财务成本长期为负数。优秀的流动性使得白酒行业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平安渡过市场低迷期不成问题。
三、中端品牌或受市场亲睐。本刊认为高端白酒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受政府高端消费限制政策的影响,白酒需求或将快速转移至中高端产品,2013年酒企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终端零售价在100—400元的中高端白酒有望获得相对更快的增长。贵州白酒交易所发行经理陈涛认为,茅台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稳量,然后再想办法把中低端产品的份额搞上来。虽然茅台现在往中端发力有点难度,但是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高端品牌由于此前的产品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发力中端有一定优势,由于高端白酒不好卖,大家现在都往白酒的腰部价格冲刺,未来中端白酒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刊总结
白酒行业已难以重拾“黄金十年”的辉煌,高端品牌将迎来价值回归,中端品牌将迎来发展机遇。目前,上市白酒企业股价已基本消化了诸多利空因素,未来投资价值依赖业绩状况,价值增长将趋于平稳。需要补充的是,白酒行业利空因素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可能在2013年才能充分体现。
大小非减持是股价上涨的拦路吗?
咱们散户斗不赢但躲得起
3月上半月,共有116只个股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总减持额为52.48亿元;与此同时,有36只个股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增持额为6.26亿元;总体来看,3月以来5%以上的重要股东净减持额46.22亿元,日均净减持额5.14亿元。从个股来看,减持金额最大的三只个股为上海新梅、青青稞酒和ST泰复,分别被减持5.87亿元、5.14亿元和3.45亿元。从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生物行业减持最多。“大小非”的减持行为对数以千万计散户投资信心是重大打击,市场在波动敏感期谈“非”色变。
本刊总结
“大小非”减持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付“大小非”减持没有好的办法。近几年监管层推行并放任“造富”运动,股市的“大小非”多如牛毛,单是2009年年底至今,创业板就上市了355家公司,获利几倍十几倍的“大小非”不计其数,亿万富翁成批制造并陆续“释放”。因为是赚爆,减持动力十分强劲。
几年熊市,小散户们亏损累累,但“大小非”富翁成批出笼。仅仅今年,万丰兴业有限公司分5笔交易减持7800万股朗源股份,套现3.5亿元,为创业板减持股份数最多的公司;其余套现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阳光电源、乐普医疗、东方财富、香雪制药等17家公司。套现千万级别的多到难以计算。小散们怎么办?有分析师建议,一是回避有大笔减持“劣迹”的股票,二是投资前一定要了解对象企业“大小非”状况,采取理性回避战术。除此以外,小散户们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