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校企合作中顶岗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过程跟踪管理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实时动态地掌握学生实习变化,加强和规范了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高了顶岗实习质量,保证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达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0-02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校企合作是产教结合的基本途径,产教结合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体制基础,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通过校企合作,借鉴企业优秀文化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利用企业生产资源充实学校实习实训条件,聘请企业生产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根据企业生产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从而有效地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难题,促进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对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岗位实习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文化背景和资源,把以教学为主的课堂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岗位经验的企业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简称16号文)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难以与行业企业实施深度合作,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与员工培训意识,而且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对校企合作基本停留在简单的选择人才戓寻找技术开发产品的层面上,基本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无法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内力不足。很多企业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生存竞争阶段,只对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市场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而且大部分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更无力甚至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自身的组织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包括教务处和就业办公室在内的校内职能部门,无法对全院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宏观管理。
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对学生择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学生就业前通过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工学结合,了解企业,了解社会,培养主动适应各行业各种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对于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计划,有些学校采取“2+1”的模式,有些学校安排在第六学期。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尽管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但大部分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对实习地点没有统一安排,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造成学校教师指导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使学生的实习不同程度地脱离学校的监管。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依然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见识式”的实训教学与“放羊式”的顶岗实习阶段。
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很长时间脱离学校的理论学习环境,学生交替扮演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角色,并同时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繁重的岗位劳动、陌生的人际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各种无法预测的事件,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学习、角色和心理上的诸多不适应,有的学生甚至违反企业的纪律,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学校的声誉。 实习地点的分散性、实习过程不可预知性是教学管理的难点。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及时反馈实习过程的信息,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辅导,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地监控,成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过程跟踪管理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项目,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与学院合作的企业以及学院应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于加强和规范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意义。
(一)平台的构成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采用多角色和多功能的模式对企业、教师和学生实行跟踪管理。角色的分配包括超级管理员,院系管理员、班主任(或辅导员)、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等。平台包含企业登记、实习申请、顶岗实习、实习总结、短信平台、论坛和实时交互等功能模块。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流程图如下图3-1所示:
(二)平台实现
1、企业/教师/学生互动
为企业、校内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进行多对多的语音/视频/文本交流,还能够进行PowerPoint讲稿播放和图片演示共享,语音留言和附件上传等。
2、短信平台
短信平台为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提供畅通地沟通渠道。企业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和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沟通,这样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企业指导教师也可以更方便地向校内指导教师反映学生实习中的情况,家长可以及时和校内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最新的动态。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向指导教师提交周工作日志、月工作日志,或者就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问,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可以在平台中进行解答,也可以将问题的解答采用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学生。
3、企业登记
企业在平台中登记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简介、企业岗位信息以及企业的有关资格证明文件信息等。
4、实习申请
对学生正式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管理,包括学生填写顶岗实习申请和实习登记表,阅读岗前培训和有关实习管理制度等;学校教师审批学生的实习申请,指定实习企业、实习岗位和企业指导教师等。
5、顶岗实习
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包括学生提交周工作日志、月工作日志、教师布置的阶段性课题反馈、问题以及课题交互讨论等;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日志和问题进行批阅、打分、回复和审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勤登记和查询统计管理等。
四、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顶岗实习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顶岗实习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有力保障。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认真分析企业、学校和学生等三方的关注焦点,建立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全面过程跟踪管理,才能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继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0-02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校企合作是产教结合的基本途径,产教结合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体制基础,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关键。通过校企合作,借鉴企业优秀文化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利用企业生产资源充实学校实习实训条件,聘请企业生产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根据企业生产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从而有效地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难题,促进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对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岗位实习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文化背景和资源,把以教学为主的课堂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岗位经验的企业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简称16号文)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难以与行业企业实施深度合作,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与员工培训意识,而且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对校企合作基本停留在简单的选择人才戓寻找技术开发产品的层面上,基本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无法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内力不足。很多企业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生存竞争阶段,只对那些能够给企业带来市场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而且大部分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更无力甚至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自身的组织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包括教务处和就业办公室在内的校内职能部门,无法对全院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宏观管理。
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对学生择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学生就业前通过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工学结合,了解企业,了解社会,培养主动适应各行业各种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对于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计划,有些学校采取“2+1”的模式,有些学校安排在第六学期。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尽管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但大部分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对实习地点没有统一安排,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造成学校教师指导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使学生的实习不同程度地脱离学校的监管。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依然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对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见识式”的实训教学与“放羊式”的顶岗实习阶段。
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很长时间脱离学校的理论学习环境,学生交替扮演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两个角色,并同时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繁重的岗位劳动、陌生的人际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各种无法预测的事件,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学习、角色和心理上的诸多不适应,有的学生甚至违反企业的纪律,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学校的声誉。 实习地点的分散性、实习过程不可预知性是教学管理的难点。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及时反馈实习过程的信息,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辅导,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地监控,成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过程跟踪管理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项目,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与学院合作的企业以及学院应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于加强和规范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意义。
(一)平台的构成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采用多角色和多功能的模式对企业、教师和学生实行跟踪管理。角色的分配包括超级管理员,院系管理员、班主任(或辅导员)、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等。平台包含企业登记、实习申请、顶岗实习、实习总结、短信平台、论坛和实时交互等功能模块。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流程图如下图3-1所示:
(二)平台实现
1、企业/教师/学生互动
为企业、校内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进行多对多的语音/视频/文本交流,还能够进行PowerPoint讲稿播放和图片演示共享,语音留言和附件上传等。
2、短信平台
短信平台为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提供畅通地沟通渠道。企业指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和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沟通,这样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企业指导教师也可以更方便地向校内指导教师反映学生实习中的情况,家长可以及时和校内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最新的动态。对于无法上网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向指导教师提交周工作日志、月工作日志,或者就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问,校内和企业指导教师可以在平台中进行解答,也可以将问题的解答采用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学生。
3、企业登记
企业在平台中登记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简介、企业岗位信息以及企业的有关资格证明文件信息等。
4、实习申请
对学生正式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管理,包括学生填写顶岗实习申请和实习登记表,阅读岗前培训和有关实习管理制度等;学校教师审批学生的实习申请,指定实习企业、实习岗位和企业指导教师等。
5、顶岗实习
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包括学生提交周工作日志、月工作日志、教师布置的阶段性课题反馈、问题以及课题交互讨论等;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日志和问题进行批阅、打分、回复和审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勤登记和查询统计管理等。
四、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顶岗实习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顶岗实习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实习质量的有力保障。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认真分析企业、学校和学生等三方的关注焦点,建立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全面过程跟踪管理,才能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继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