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在赫尔辛基市,无意中发现一所别致的教堂。这座名字超长的坦佩利奥基奥教堂(Temppeliaukionkirkko),颠覆了笔者所有关于教堂的固有印象。这是一座被建筑在岩石之中的教堂。
没错,确实是建筑在岩石“之中”。站在教堂外,看不到尖顶,也看不到钟楼,只能看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凸起在坦佩利岩石广场上。如果不是看到标识,直到笔者攀上岩石,看到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时,都还没有注意到,这里居然有一座教堂。教堂入口是一条延伸进入岩石内部的隧道,教堂内部墙面仍为原有的岩石,圆顶加盖在岩石之上,由放射状的梁柱支撑,同时镶上透明玻璃。自然采光效果极佳,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正身处岩石内部。
芬兰的医疗产业,就像这座教堂一样别致。参观芬兰医疗产业的相关企业,就像在参观创意展,即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能发现新奇和有趣的事物。
而且,在与医疗产业相关研究机构、企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们流露出的某种中国情结。对不少芬兰医疗企业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销售市场之一。
新奇又好玩的医疗高科技产品
在芬兰的整个行程中,笔者最常做出的动作就是——摸着下巴,发出惊叹:“真有意思!”在参观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过程中,笔者有幸进入Biobank生物样本库参观。这里为赫尔辛基大学的医疗、生物研究机构,以及诊所乃至个人提供血液、尿液、新鲜肿瘤组织等生物样本的收集、储存、建档服务。这家生物样本库的负责人Kimmo Pitkanen先生说:“只有最新鲜的、完美保存的,且被有效、系统管理的生物样本,才能够为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由于出色的流程设计,Biobank能够做到将合作研究机构或医疗诊所采集到的新鲜标本,在11分钟内妥善进行储存,并建立相关档案。”
在感叹Biobank高效与有序的同时,笔者被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吸引了。在Biobank位于地下三层的样本库储藏室,排列着10个巨大的、由液氮保持低温状态的生物样本储藏罐。这些都由电脑进行自动温度控制,冰冷生硬的大冷罐,却因为他们身上贴着的标签而充满了“喜感”——每一个冷罐,都被Biobank的工作人员起了“爱称”。每个大罐子都贴有以雪(Snow)开头的名签,笔者走了一圈,发现这些罐子分别叫雪球(Snowball)、雪堡(Snowcastle)、雪花(Snowflake)、雪人(Snowman)、白雪公主(Snowwhite)……想到工作人员在存取样本时可能会说“这份样本是雪人看守的”或“那份样本放在雪堡里”,笔者不禁感慨,就连最冰冷的工作,也可以被芬兰人创造出温暖的趣味。
另一件“有意思”的设备,就是赫尔辛基大学医院BioMag实验室工程中心生产的,可以通过干扰大脑内信息传导通路来研究大脑各部位功能的神奇仪器。这是一种经颅磁刺激仪,通过对大脑各区域之间连接通路进行磁干扰,可以临时阻断这些通路,通过观察这些大脑区域被阻断时人的反应,可以帮助学者们理解该大脑区域的功能。
在笔者的“强烈要求”下,BioMag主管Jyrki Make先生还亲自坐上仪器,经过精确地头颅测量和定位,技师将磁刺激探头贴在Makela先生的头部,指向预定的干扰位置,并且要求Makela先生开始反复指向自己的鼻子,再伸直胳膊。这时,技师开始对Makela先生的大脑施加磁场干扰,效果立刻显现出来。Makela先生的胳膊和手指开始不听使唤,指向鼻子的手指一下戳到额头,一下戳到嘴……结束演示后,Makela先生解释说,这种设备的原理是通过磁场干扰大脑的特殊部位,将原本大脑发出的指令破坏掉,这样手运动到半途中失去了目的,动作就会乱掉。这样我们就知道,刚才干扰的部位是负责大脑中计划性运动的部位。“而且可以证明,这种经颅磁刺激对人体安全无害,影响只是一次性的,我可以亲自证明这—点。”从仪器上起身的Makela先生特意一边说着,一边在笔者面前往返走了个直线,还摆了个芭蕾的动作。
最令笔者惊叹的医疗产品创意与设计,来自一家小公司——只有15名员工的Icare公司。
笔者对Icare的第一印象是,这家企业太“专注”了。之所以说它专注,是因为这家企业只注重一个领域,那就是眼压测量。不过,可不要以为专注意味着死板,这家企业所生产的Icare系列回弹式眼压测量装置,已经因其创新性的测量方式,震惊了整个眼压测量领域,甚至青光眼诊断与治疗领域。
Icare区域市场总监Joonas Ihalainen先生手持一个长30厘米左右,外形类似字母“F”,看起来很像超市扫码器的设备。用“F”上端的突出部位轻轻抵住笔者的额头,“F”中间的突出部位对准笔者的眼睛,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设备上的液晶窗口就已经显示出了笔者的眼压数据。
这简直太神奇了!笔者曾在医院就职,所以清楚目前测量眼压,即便使用非接触式眼压测量仪,也需要患者在一台很大的仪器前固定住头部,睁大眼睛,忍受住被高压气体直吹眼球的不适;如果使用一些旧型号的接触式眼压测量设备,还需要经过麻醉才能为患者测量眼压……而在Icare的这个小设备面前,这一切都被颠覆了。
仔细观察后,笔者发现,这款设备对准眼睛的突出部位,是一个中空的小管道。在测量前,Ihalainen先生在管道中插入了一根探钆形态类似大头钆探针对准眼睛的尾部膨大成一个小球。
据Ihalainen先生介绍,这款设备被称为“回弹式眼压计”。这根仅重26.5毫克的探针就是整个设备的核心。Icare应用专利技术设让让探针插入眼压计后被磁化。测量的刹那,仪器内螺线管产生瞬时磁场,使磁化的探针以0.2米/秒的速度朝向眼角膜运动,探针尾端的小球轻轻撞击角膜表面、减速、回弹,眼压计可以监测到回弹的探针引起的螺线管电压变化,最后将整合信息转换成眼压读数。整个测量过程,在0.1秒内就完成了。一般人几乎毫无感觉,即便能感觉到,也只是一瞬间非常轻微、如蚊翅拂过的触感。 “安全、快速正是Icare产品的特色,”Ihalainen先生说,“它非常便携,使用简单,又毫无痛苦。即便是小孩子’也可以通过Icare的产品很方便快捷地为其测量眼压。”
仅这一款产品,2013年已为Icare贡献了近1.4亿欧元的销售额。
创意者的中国“情结”
“你们好,我能说一点中文。”Planmeca公司出口业务经理AnttiEskelinen递来的名片上写着他的中文名字——安提。
“想到芬兰,就会想到诺基亚。此外,就像Hackman餐具、iittala玻璃器皿、Suunto专业运动手表,以及我们Planmeca公司的产品一样,芬兰产品总能让人联想到简单、巧妙,同时又务实、耐用。”Antti说,“芬兰的创新,是以简单为最基本原则。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关键问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事方式。”
Planmeca位于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牙科设备生产制造私营企业,2013年的销售额约为6.5亿欧元。目前它的第一大销售市场是美国,中国排在第二位。1997年,Plarmaeea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产品已经覆盖了中国所有省市。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Planmeca正将先进的CAD/CAM数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控制系统应用到牙科影像及治疗设备中。此类设备可以利用数字影像技术为患者的口腔状况建造3D模型,并且根据这一模型为患者订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打造高适合度的义齿,还可以通过3D打印等接口为患者提供更多口腔治疗选择。
此外,Planmeca旗下的Planmed医学影像仪器公司,还向中国提供具有国际专利技术的乳腺x线摄影系统。其“乳房柔性拖带增视”系统以及方便目视操作的“10°偏转”系统,都将卓越品质与精巧设计相结合,大大增加乳房检视范围的同时,既减少患者痛苦,又方便医师操作。
“现在我们50%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国市场。”Antti说,“中国客户所购买的产品档次正在逐步提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
与Planmeea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不同,Mylab公司是坦佩雷市的一家IT企业,业务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信息系统服务,其在芬兰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0%以上。
“正因为我们已经基本统领了整个芬兰的市场,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拓展国际市场。”Mylab公司市场经理Jukka Kalliosaari说。从2003年开始,Mylab就在关注中国市场,并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兰博医信。其从院内到区域的多种医疗机构及实验室专业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中国20余家以军队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
参观Mylab公司研发部门时,笔者遇到公司几位年轻的研发人员正在办公室里轻松地讨论产品创意。他们有的坐在自制的摇椅里,有的干脆坐在桌子上,气氛放松而活跃。看到笔者,他们热情的迎上来。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都能说一些中文。“我前几个月刚去过长沙,下个月还要去上海。”其中一位年轻研发人员说,“中国有许多想法独特的人,从他们身上我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曾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你们来的正巧,我正在准备下午就出差去中国”,“我能讲一些中文”,“我有个中文名字”……在走访各家芬兰医疗产业相关企业时,笔者总能听到这样的言语。
“芬兰的医疗产品企业非常重视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在与芬兰贸促会(FiHTA)主管Terhi Kajaste女士的交谈中,她说,2013年芬兰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年销售总额为20亿欧元,出口额为16.5亿欧元。“芬兰与中国的距离有6000公里,但并不影响中国市场对芬兰的吸引力。对于多家芬兰的医疗设备和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市场,仅次于芬兰本土或者美国。”
Kajaste女士还讲到,芬兰的医疗产业以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虽然会将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与创新之中,却难以承担推广和营销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往往是企业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后,以被大企业并购告终。结果是,企业虽然赚到了钱,“芬兰创造”的品牌却—直未能叫响。
不过,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芬兰的医疗产业,芬兰的许多企业也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
“我们正在申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注册许可,已进展到最后阶段,预计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即可在中国上市。”Icare公司首席执行官Timo Hilden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没错,确实是建筑在岩石“之中”。站在教堂外,看不到尖顶,也看不到钟楼,只能看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凸起在坦佩利岩石广场上。如果不是看到标识,直到笔者攀上岩石,看到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时,都还没有注意到,这里居然有一座教堂。教堂入口是一条延伸进入岩石内部的隧道,教堂内部墙面仍为原有的岩石,圆顶加盖在岩石之上,由放射状的梁柱支撑,同时镶上透明玻璃。自然采光效果极佳,令人丝毫感觉不到正身处岩石内部。
芬兰的医疗产业,就像这座教堂一样别致。参观芬兰医疗产业的相关企业,就像在参观创意展,即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能发现新奇和有趣的事物。
而且,在与医疗产业相关研究机构、企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们流露出的某种中国情结。对不少芬兰医疗企业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销售市场之一。
新奇又好玩的医疗高科技产品
在芬兰的整个行程中,笔者最常做出的动作就是——摸着下巴,发出惊叹:“真有意思!”在参观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过程中,笔者有幸进入Biobank生物样本库参观。这里为赫尔辛基大学的医疗、生物研究机构,以及诊所乃至个人提供血液、尿液、新鲜肿瘤组织等生物样本的收集、储存、建档服务。这家生物样本库的负责人Kimmo Pitkanen先生说:“只有最新鲜的、完美保存的,且被有效、系统管理的生物样本,才能够为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由于出色的流程设计,Biobank能够做到将合作研究机构或医疗诊所采集到的新鲜标本,在11分钟内妥善进行储存,并建立相关档案。”
在感叹Biobank高效与有序的同时,笔者被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吸引了。在Biobank位于地下三层的样本库储藏室,排列着10个巨大的、由液氮保持低温状态的生物样本储藏罐。这些都由电脑进行自动温度控制,冰冷生硬的大冷罐,却因为他们身上贴着的标签而充满了“喜感”——每一个冷罐,都被Biobank的工作人员起了“爱称”。每个大罐子都贴有以雪(Snow)开头的名签,笔者走了一圈,发现这些罐子分别叫雪球(Snowball)、雪堡(Snowcastle)、雪花(Snowflake)、雪人(Snowman)、白雪公主(Snowwhite)……想到工作人员在存取样本时可能会说“这份样本是雪人看守的”或“那份样本放在雪堡里”,笔者不禁感慨,就连最冰冷的工作,也可以被芬兰人创造出温暖的趣味。
另一件“有意思”的设备,就是赫尔辛基大学医院BioMag实验室工程中心生产的,可以通过干扰大脑内信息传导通路来研究大脑各部位功能的神奇仪器。这是一种经颅磁刺激仪,通过对大脑各区域之间连接通路进行磁干扰,可以临时阻断这些通路,通过观察这些大脑区域被阻断时人的反应,可以帮助学者们理解该大脑区域的功能。
在笔者的“强烈要求”下,BioMag主管Jyrki Make先生还亲自坐上仪器,经过精确地头颅测量和定位,技师将磁刺激探头贴在Makela先生的头部,指向预定的干扰位置,并且要求Makela先生开始反复指向自己的鼻子,再伸直胳膊。这时,技师开始对Makela先生的大脑施加磁场干扰,效果立刻显现出来。Makela先生的胳膊和手指开始不听使唤,指向鼻子的手指一下戳到额头,一下戳到嘴……结束演示后,Makela先生解释说,这种设备的原理是通过磁场干扰大脑的特殊部位,将原本大脑发出的指令破坏掉,这样手运动到半途中失去了目的,动作就会乱掉。这样我们就知道,刚才干扰的部位是负责大脑中计划性运动的部位。“而且可以证明,这种经颅磁刺激对人体安全无害,影响只是一次性的,我可以亲自证明这—点。”从仪器上起身的Makela先生特意一边说着,一边在笔者面前往返走了个直线,还摆了个芭蕾的动作。
最令笔者惊叹的医疗产品创意与设计,来自一家小公司——只有15名员工的Icare公司。
笔者对Icare的第一印象是,这家企业太“专注”了。之所以说它专注,是因为这家企业只注重一个领域,那就是眼压测量。不过,可不要以为专注意味着死板,这家企业所生产的Icare系列回弹式眼压测量装置,已经因其创新性的测量方式,震惊了整个眼压测量领域,甚至青光眼诊断与治疗领域。
Icare区域市场总监Joonas Ihalainen先生手持一个长30厘米左右,外形类似字母“F”,看起来很像超市扫码器的设备。用“F”上端的突出部位轻轻抵住笔者的额头,“F”中间的突出部位对准笔者的眼睛,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设备上的液晶窗口就已经显示出了笔者的眼压数据。
这简直太神奇了!笔者曾在医院就职,所以清楚目前测量眼压,即便使用非接触式眼压测量仪,也需要患者在一台很大的仪器前固定住头部,睁大眼睛,忍受住被高压气体直吹眼球的不适;如果使用一些旧型号的接触式眼压测量设备,还需要经过麻醉才能为患者测量眼压……而在Icare的这个小设备面前,这一切都被颠覆了。
仔细观察后,笔者发现,这款设备对准眼睛的突出部位,是一个中空的小管道。在测量前,Ihalainen先生在管道中插入了一根探钆形态类似大头钆探针对准眼睛的尾部膨大成一个小球。
据Ihalainen先生介绍,这款设备被称为“回弹式眼压计”。这根仅重26.5毫克的探针就是整个设备的核心。Icare应用专利技术设让让探针插入眼压计后被磁化。测量的刹那,仪器内螺线管产生瞬时磁场,使磁化的探针以0.2米/秒的速度朝向眼角膜运动,探针尾端的小球轻轻撞击角膜表面、减速、回弹,眼压计可以监测到回弹的探针引起的螺线管电压变化,最后将整合信息转换成眼压读数。整个测量过程,在0.1秒内就完成了。一般人几乎毫无感觉,即便能感觉到,也只是一瞬间非常轻微、如蚊翅拂过的触感。 “安全、快速正是Icare产品的特色,”Ihalainen先生说,“它非常便携,使用简单,又毫无痛苦。即便是小孩子’也可以通过Icare的产品很方便快捷地为其测量眼压。”
仅这一款产品,2013年已为Icare贡献了近1.4亿欧元的销售额。
创意者的中国“情结”
“你们好,我能说一点中文。”Planmeca公司出口业务经理AnttiEskelinen递来的名片上写着他的中文名字——安提。
“想到芬兰,就会想到诺基亚。此外,就像Hackman餐具、iittala玻璃器皿、Suunto专业运动手表,以及我们Planmeca公司的产品一样,芬兰产品总能让人联想到简单、巧妙,同时又务实、耐用。”Antti说,“芬兰的创新,是以简单为最基本原则。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关键问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事方式。”
Planmeca位于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牙科设备生产制造私营企业,2013年的销售额约为6.5亿欧元。目前它的第一大销售市场是美国,中国排在第二位。1997年,Plarmaeea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产品已经覆盖了中国所有省市。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Planmeca正将先进的CAD/CAM数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控制系统应用到牙科影像及治疗设备中。此类设备可以利用数字影像技术为患者的口腔状况建造3D模型,并且根据这一模型为患者订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打造高适合度的义齿,还可以通过3D打印等接口为患者提供更多口腔治疗选择。
此外,Planmeca旗下的Planmed医学影像仪器公司,还向中国提供具有国际专利技术的乳腺x线摄影系统。其“乳房柔性拖带增视”系统以及方便目视操作的“10°偏转”系统,都将卓越品质与精巧设计相结合,大大增加乳房检视范围的同时,既减少患者痛苦,又方便医师操作。
“现在我们50%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国市场。”Antti说,“中国客户所购买的产品档次正在逐步提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
与Planmeea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不同,Mylab公司是坦佩雷市的一家IT企业,业务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信息系统服务,其在芬兰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0%以上。
“正因为我们已经基本统领了整个芬兰的市场,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拓展国际市场。”Mylab公司市场经理Jukka Kalliosaari说。从2003年开始,Mylab就在关注中国市场,并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兰博医信。其从院内到区域的多种医疗机构及实验室专业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中国20余家以军队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
参观Mylab公司研发部门时,笔者遇到公司几位年轻的研发人员正在办公室里轻松地讨论产品创意。他们有的坐在自制的摇椅里,有的干脆坐在桌子上,气氛放松而活跃。看到笔者,他们热情的迎上来。令人吃惊的是,他们都能说一些中文。“我前几个月刚去过长沙,下个月还要去上海。”其中一位年轻研发人员说,“中国有许多想法独特的人,从他们身上我能学到很多东西。”
“我曾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你们来的正巧,我正在准备下午就出差去中国”,“我能讲一些中文”,“我有个中文名字”……在走访各家芬兰医疗产业相关企业时,笔者总能听到这样的言语。
“芬兰的医疗产品企业非常重视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在与芬兰贸促会(FiHTA)主管Terhi Kajaste女士的交谈中,她说,2013年芬兰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年销售总额为20亿欧元,出口额为16.5亿欧元。“芬兰与中国的距离有6000公里,但并不影响中国市场对芬兰的吸引力。对于多家芬兰的医疗设备和信息化服务供应商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市场,仅次于芬兰本土或者美国。”
Kajaste女士还讲到,芬兰的医疗产业以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虽然会将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与创新之中,却难以承担推广和营销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往往是企业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后,以被大企业并购告终。结果是,企业虽然赚到了钱,“芬兰创造”的品牌却—直未能叫响。
不过,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芬兰的医疗产业,芬兰的许多企业也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
“我们正在申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注册许可,已进展到最后阶段,预计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即可在中国上市。”Icare公司首席执行官Timo Hilden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