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了创新能力的含义及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认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现状 问题 创新
一、引言
素质教育,一种提高教育对象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新兴教育模式,重视人的各方面发展,在学校教育的理念中逐步代替了脱离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考试、分数为目地的教育行为。创新教育,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达成共识的,创新的含义,本身与“应试教育、守成教育”相对立,不但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对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突破与超越上。
二、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我校课题组对我市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表明,当高职生的创新素质有喜有忧,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2)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高职生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就会使灵感成为现实。(3)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
2.2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现状可以发现,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以下三种破坏作用:①功能固着。在学习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性。②权威迷信。有调查显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③思维惰性。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它不但养就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了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①见树不见森林。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②学不致用。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进而增强了思维的惰性。
三、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开展创新教学
3.1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创新的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与时间。具体来说,解放学生大脑,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解放学生双手,就是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解放学生眼睛,就是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的能力;解放学生嘴巴,就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解放学生空间,就是鼓励他们投身社会实践;解放学生时间,就是提倡讲究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六大解放”的提出,为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作为学习,应按照这一教学思路安排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成立兴趣小组,为学生们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为学生减轻负担、注重创新奠定基础。
3.2依托常规管理活动,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1)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来营造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如:每周的班团主题班会活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引导。(2)以创新沙龙和金点子创意论坛作为平台,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训练,探索培养学生创新习惯、创新品格锻炼方法和组织形式。(3)积极组织和充实创新社团,培养学生中的创新骨干,为创新大赛和创新活动储备骨干人才。
3.3 借助教师创新工作室,完善创新教育培养方案
(1)结合学校优才培养计划和创新教育任选课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形式,指导全校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任选择课学习创新知识,效果更好。(2)建立以教师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以服务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科技创新为内容的,师生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研究。(3)总结师生合作、学生间的协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等共同参与,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术攻关为特色的案例,充实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计划,指导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顶顶岗实习工作开展。
3.4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一是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强化科学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新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地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如建立科普宣传栏、设置科技网站和栏目、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知识大赛、科技制作发明展览、科技科普讲座等活动。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及内容,培养大学生甄别、预测、评价、批判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有效实施科学素质教育。了解掌握科技史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三是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科学素质。
四、结语
总之,高等院校担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要积极探索、研究、践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2020年跨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 陈耀辉,游金辉.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23):182.
[3] 刘树君,张立.科学史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从萨顿谈起[J].继续教育研究,2010,(7):156-158.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现状 问题 创新
一、引言
素质教育,一种提高教育对象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新兴教育模式,重视人的各方面发展,在学校教育的理念中逐步代替了脱离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考试、分数为目地的教育行为。创新教育,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达成共识的,创新的含义,本身与“应试教育、守成教育”相对立,不但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对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突破与超越上。
二、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我校课题组对我市几所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表明,当高职生的创新素质有喜有忧,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2)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高职生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就会使灵感成为现实。(3)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
2.2 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现状可以发现,造成目前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以下三种破坏作用:①功能固着。在学习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性。②权威迷信。有调查显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这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③思维惰性。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它不但养就了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了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①见树不见森林。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②学不致用。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进而增强了思维的惰性。
三、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开展创新教学
3.1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创新的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与时间。具体来说,解放学生大脑,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解放学生双手,就是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解放学生眼睛,就是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的能力;解放学生嘴巴,就是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解放学生空间,就是鼓励他们投身社会实践;解放学生时间,就是提倡讲究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时间。“六大解放”的提出,为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作为学习,应按照这一教学思路安排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成立兴趣小组,为学生们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为学生减轻负担、注重创新奠定基础。
3.2依托常规管理活动,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1)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来营造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如:每周的班团主题班会活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引导。(2)以创新沙龙和金点子创意论坛作为平台,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训练,探索培养学生创新习惯、创新品格锻炼方法和组织形式。(3)积极组织和充实创新社团,培养学生中的创新骨干,为创新大赛和创新活动储备骨干人才。
3.3 借助教师创新工作室,完善创新教育培养方案
(1)结合学校优才培养计划和创新教育任选课培养方案,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形式,指导全校广泛开展创新活动。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任选择课学习创新知识,效果更好。(2)建立以教师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以服务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科技创新为内容的,师生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研究。(3)总结师生合作、学生间的协作、校企合作、校所合作等共同参与,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术攻关为特色的案例,充实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计划,指导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顶顶岗实习工作开展。
3.4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一是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强化科学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新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地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如建立科普宣传栏、设置科技网站和栏目、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知识大赛、科技制作发明展览、科技科普讲座等活动。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及内容,培养大学生甄别、预测、评价、批判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有效实施科学素质教育。了解掌握科技史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三是激发大学生自我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科学素质。
四、结语
总之,高等院校担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要积极探索、研究、践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2020年跨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 陈耀辉,游金辉.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23):182.
[3] 刘树君,张立.科学史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从萨顿谈起[J].继续教育研究,2010,(7):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