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社会阶级的缩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31年,人类试图阻止全球变暖,发射人造冷却剂CW-7之后不久,世界进入了冰川时代,生命灭绝殆尽。城市雪地中一个挂坠疯狂抖动起来,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打破了冰川时代特有的生命沉寂。在冰川灾难中幸存下来的3000人登上了一辆如同诺亚方舟式的列车,列车依靠着永动机绕着地球不停地行驶,威尔福特工业开发的列车实现了小循环封闭式的自然生态系统技术,使人类得以在这么冷酷的天气中生存下去,而且创造了严格的列车等级秩序,一部列车就是整个人类阶级社会的缩影。而幸运登上这列诺亚方舟式列车的人们,车上一无所有导致的饥饿,又使得这幸运又是不幸的开始。为了生存、为了利益、为了维护统治,人性的扭曲与复杂在这个仅仅拥有18节车厢的列车上显露无疑。
  一、 人类社会阶级的缩影
  “人类社会是被构建的文明”[1],电影《雪国列车》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重现。在这列长长的车厢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就是人类社会阶级赤裸裸的缩影。
  在梅森“义正词严”的7分钟演讲中,表明秩序是铁定的:“从一开始,秩序由车票决定,头等厢、经济厢、蹭车的,永恒的秩序由神圣的引擎决定。”车尾也就是蹭车的,象征着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幸运的登上了末班列车,但是他们要面对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饥饿。在长久缺乏食物的日子里,人们为了生存下去开始了最初的自相残杀,食弱者。当车厢里的人口数量能够不破坏车内的生态生态平衡时,统治者威尔福特站了出来,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慈悲,给这些可怜的底层者提供口味糟糕的蛋白质块。列车车厢的排列顺序本身就具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排列顺序分别为:底层、监狱、军队、食物区、隔离室、水源、植物温室、海盐生态区、肉类区、学校、商店、美容院、游泳池、桑拿馆、夜店、吸毒室、引擎室。18节车厢浓缩了人类的社会阶级状况。蛋白质生产车厢象征着给底层社会提供生活最低保障的最下服务阶层,维护列车秩序的车厢象征着国家的暴力机器,他们在最底层的边缘,他们的生命同样不值一提,植物区和水族馆,象征着中级阶层,高级乘客车厢象征着高富有阶层,不难发现,越往前走,人们越堕落,引擎车厢象征着最高阶级社会统治者,一直控制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头等车厢的少数象征人类社会少数统治者,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对车厢中的人们从儿童时期就以教育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不断地洗脑,以促使他们一直屈从于少数独裁者意志下的政治生态。列车二号人物梅森的发言也着重强调了在阶级社会中秩序的重要性,她说:“帽子戴在头上,鞋子穿在脚上,你总不能把鞋子穿在脑袋上吧。”大独裁者威尔福特也把他强大的统治观念灌输给车厢中各个“阶层”的人:“列车就是整个世界,一节一节车厢连接起来就是人类社会,若想维持社会的合理运转,则必须要遵循永恒的秩序与规则。”像人类社会阶级中的少数统治者一样,头等车厢的威尔福特等人拥有唯一的话语权,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让车上所有人尤其是尾等车厢的最底层人相信,只有在这个由永动机维持下的火车里,人才能活下去,存在才具有意义,并使这一信条从儿童阶段就培养灌输下去。他们试图通过一些“历史事件”让所有人明白:反抗或者出逃列车它意味着死亡。“七号暴乱”是“统治”历史上首次的叛乱,逃出列车的人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自由甚至连生命也被冰封在恶化的寒冷世界中,7座被冰封的雕像如同一张王牌规训着那些企图反抗的底层人民。
  单从色彩上说,整部影片尾等车厢主要运用了黑、白、灰三种主要色调,而接近头等车厢的少数利益既得者们却用了明媚艳丽的彩色系,导演对色彩的恰当运用也体现出社会阶级地位的不平等。
  二、 人性的扭曲与复杂
  韩国导演奉俊浩的电影像《江汉怪物》《杀人回忆》《母亲》等,一直坚持的主题是对人性的扭曲与复杂的剖析和讽刺,同样,《雪国列车》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在这个唯一支撑人能够活下去的封闭车厢中,充斥着人性的扭曲与复杂。为了维持人口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威尔福特制造了一系列的阴谋,在尾等车厢里,一无所有,在生存面前,人类已经顾不得所谓的文明而退化到最为原始的动物状态——弱肉强食。作为革命的领导者柯蒂斯心中有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那就是他曾经为了活下去吃过弱者。“生存还是毁灭?”[2]在生存面前,人性早已扭曲。之后底层人口数量在不影响车内平衡的情况下,“仁慈”的威尔福特统治者提供给他们由蟑螂做成的口感极差的蛋白质块。在这一系列的不公平待遇下,尾等车厢中的底层人民决定反抗,由柯蒂斯做领导者带领他们杀进头等车厢找威尔福特报仇。那时的柯蒂斯复仇的决心是坚定的,对威尔福特的仇恨是深刻的,一路冒死也要冲到头等车厢的勇气曾经感动了多少人,但是当威尔福特建议柯蒂斯成为新一任车长时,柯蒂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犹豫了,当他站在引擎中心时不知所措,心中复仇的决心已经动摇。当尤娜朝他要火柴引爆列车时,他做出的手势是拒绝的。由此可见人性是多么的复杂,尤其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已很难保持它原有的那份单纯。还有二号女部长梅森,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因为一只鞋子的反抗便要使反抗者的肉体遭致最冷酷的“冻刑”。在梅森那里人性早已扭曲不堪,她永远信奉和维护的是威尔福特及其永动机,她一系列的行为表达出她对威尔福特及其永动机的永远的崇拜和尊敬。但是当她被革命者俘虏后,为了保命,她居然轻易地就抛弃了对威尔福特的痛恨,并希望革命者们冲到头等车厢杀了威尔福特。人性的扭曲及其复杂在二号女部长梅森身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还有那个舍己为人关键时刻自断手臂以挽救被食婴儿的智慧老者吉列姆,他的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光芒曾经温暖了尾等车厢所有的底层人。人们尊称他为先知,而后在威尔福特的叙述中得知,正是他和列车独裁者威尔福特里应外合制造了这一次又一次的动乱,以维护列车里的人口数量保持平衡,维护他自己的既得利益。电影的结尾吉列姆真让人大跌眼镜,感叹人性在利益面前的扭曲、复杂的可怕。还有那个表面上性格温柔的怀孕女教师,为了维护威尔福特的权威以稳定自己的利益现状,竟在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时从鸡蛋篮里掏出手枪射杀以柯蒂斯为领导的反抗者。
  这些人在最初都坚定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但是在越来越秩序化的社会下,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为了对少数统治者的维护及膜拜,最后仅有的人性彻底扭曲,也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列车上的人亦即现实社会中的人,制度下人性的扭曲及其复杂随处可见,只不过当今社会披着文明的外衣罢了。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新媒体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实,新媒体与影视文化产业的结合程度也越来越紧密。从全国到地方,新媒体正在以狂飙突进式的发展速度进入到影视文化产业中,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模式和文化产业运营模式。  新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在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方面给予用户良好的感官体验和互动交流,是其受宠的重要原因。当代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朝着视听及触摸感官全面融合的方向飞速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高,20M光纤入
十余年前,我自镇江得一女史画——陶索卿《墨梅图》。该图为纸本水墨。作者自图面左下部侧出梅干、梅枝若干,或横卧,或上挺,或曲转渐升,或旋而骤降,或紧而密,或松而疏,纯任天然,无丝毫刻意之态。花朵花瓣取空钩白描与淡墨晕点两种,相分相合,互为映衬,若手足姊妹。用笔柔而挺,柔不弱,挺不霸,雅淡自如,恰在妙处。  究其技法,与冬心、两峰略有似处,却并不在此须眉师生之下,当与方白莲并驾。  画右侧作者以纤笔小
本刊讯 为弘扬徐悲鸿先生的艺术和精神,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吴地文化,建设文化名城无锡,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等共同承办的徐悲鸿艺术展馆开馆仪式于2009年4月11日下午在无锡博物院举行,同时还举行了《徐悲鸿弟子暨中国书画名家展》和《盛世丹青》“百米长卷”书画笔
“恶”是文学艺术中的常见主题。《踏血寻梅》以2008年香港援交少女被杀的恶性案件为蓝本进行改编,对底层人物的窘迫人生进行了人文关怀,但这种关怀在对“恶”的展示和常规根源追溯中显得后劲不足。  一、“恶”的窥视和奇观化呈现  《踏雪寻梅》的反悬疑和诗篇式结构为人乐道。虽然影片在内容上刻意回避了悬疑片的叙事,但在形式上却依然采用了悬疑片所偏好的窥视镜头和奇观化呈现。  窥视癖(Voyeurism)是在
一、 发展传播学参与式传播理论要点  “发展传播”一般被解释为运用现代的和传统的传播技术,以促进和加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过程。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关于发展的新思维,参与式发展传播认为,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缺乏发展项目所针对的人民的介入,是许多发展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它否定了传者导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学范式,将传播看作一个参与者之间共享信息的过程,消解了传者与受者的区别。同时对大众媒介的
在动画电影竞争激烈的今天,皮克斯的创意和技术总能让其突出重围,其动画制作的水平也让别的公司望其项背。而这部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联合出品的《飞屋环游记》,再一次证明了动画制作的实力。电影从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寻梦的故事,但是皮克斯依靠自己精湛的动画技术给其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纯净的天空、绚烂的气球房子、独特的动画角色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梦幻而且震撼的视觉冲击,也极大地突出了电影的主题表达。电影的成功除
《达·芬奇密码》改编自丹·布朗的同名悬疑推理小说,该小说一经出版即占据各大畅销书榜首,被译为4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内容囊括悬疑、侦探、阴谋、背叛等多种风格特色,而由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充分尊重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演绎,广为卖座流传。  《达·芬奇密码》由文学到电影的成功转型与读者的拥护、有力的宣传以及演员的精湛演技密切相关,而最重要的,需须归因于其相互关联又错综复杂的密码带动着故事情节的高潮不断,充
20世纪后期,由于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中国书坛出现了一股反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的革新潮流。以王学仲先生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学者和书法理论家纷纷撰文,提出中国书法应适应时代,突破传统观念,千百年来汉字书法艺术在用笔、结体、章法以及书写材料和审美意识等方面,不应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应该摆脱前人的窠臼束缚,勇于创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等新的主张。一时各路俊杰“揭竿”而起,整个书坛一时弥漫着清明、新鲜而自
[摘要] 《青春禁忌游戏》这部话剧以教育为主题,寓意深刻,发人深省。透过戏剧看社会可发现,该剧反映的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社会问题,对我国当前所遇的社会问题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青春禁忌游戏》 俄罗斯戏剧 社会 教育    《青春禁忌游戏》(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编剧是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拉苏莫夫斯卡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真艺术的存在是人性的价值能够被肯定的方式之一。但什么是“真艺术”?却是很难被打消的疑问。  艺术这种现象,与时势、权力、意识形态、市场和文化战争纠缠的太紧密。在意识的层面,功利的意义上,那些都是更为强大的东西,左右着人们的判断取舍。所以在“当下”的时态中,艺术的行情实际上常常是以喧嚣声的高低来调节的。艺术的热点越来越多,热点的有效周期也越来越短促,人们已经不能耐心地等待岁月的陈酿,“可乐式”的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