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饰”一词虽然出现不久,但文饰技术本身却已拥有着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长的历史。
文饰,源于文身,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最初的形式,至今作为一种文化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凡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的时代产物,我们称作“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及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饰,为何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个组成部分?且听专家—说究竟。
乔台山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中以民间文化为主。民问文化中,又以民俗、手工艺、民间文学为主,其中美容、化妆、首饰、服饰等属于民俗和手工艺范畴。古代美容、化妆、首饰、服饰相当大部分属于宫廷艺术,或者说贵族艺术。
文饰的“前世今生”
文饰到底从何而来,“文饰”一词又诞生于何时?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看看文饰的前世和今生。
“文饰”一词虽然出现不久,但文饰技术本身,却已拥有着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长的历史。说起文饰的历史,就要从文身说起了。早在石器时代,古人就会用白泥、颜料或者粘土、油脂、植物汁液,在身上、脸上画出纹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可怕,来驱赶野兽,狩猎时做伪装用。后来随着等级制和图腾崇拜的出现,在身上涂画本部落的图腾也逐渐成为风尚和习俗。
随着原始工具的进步,人们发现涂抹在身上的颜料或者泥土,很容易干裂、脱落,很不舒服,而且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在身上,经常需要补画。一个偶然的发现,激发了古人的灵感,他们开始利用鱼刺、兽骨做针,沾上那些天然色素丰富的植物汁液或矿石颜料,刺入皮肤进行绘图和刻印,这就是最古老的的刺青文身术,也是文饰最原始的形式。
随着人类逐步向文明社会发展,剌青这项古老的图腾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的文身艺术走上了两条不一样的路。西方的文身依旧保持着图腾的观念,而且小画面、小范围的文身逐渐兴起,和传统的大画面文身并驾齐驱。而中国文身则被认为是一种野蛮的表现,只有习武之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武才会文身,而将文身的古老技艺和文化保留下来的,只有闽、粤、桂、川等一些少数民族。那时爱美的女士们,要修饰自己的眉毛或者嘴唇,还是依靠木炭棒或者红纸进行修饰。
后来,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中国大地上席卷之后,中国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一些迂腐思想被逐渐涤荡,文身也逐渐从阴暗的历史角落走了出来,见了阳光。但是千年来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国人看到文身时还是恻目不己。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西方传来的技术,刺激了国内文身的发展,让古老的刺青术演变成正规、系统的现代技术,也产生了一批早期的文饰人才,为文饰真正的全面发展真正打好了基础。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文饰家族最重要的一个成员一一文眉技术诞生了。一批文饰工作者,对于长久以来眉毛修饰只能依靠眉笔等工具,而且修饰后易掉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文身技术的原理应用到改善眉毛上,于是就依照原始的文身方式,把文身针绑在筷子上,用针沾好色料后,根据自己的眉型缺陷,对眉毛进行了修饰,这就是最初的文眉。随着修饰效果被更多的人认可,文眉的技术也被推广,文饰从萌芽期的的文身阶段,进步到初级阶段——文眉时期。
80年代中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文饰业也逐步进入科技时代,文饰机的发明和推广,让一直以来手工为主的文眉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安全,让文饰作品的质量也更加稳定、更加正规化。后来到了90年代,文饰迎来了“绣眉时期”。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新世纪,文饰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文饰用的色料、文饰機、文饰工具更新换代,新的技术——飘眉也应运而生。文饰工作者们结合几十年从业经验,提炼和整合化妆造型与传统文饰的优势,科学提出和发展了持久造型行业体系,为文饰行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平台,为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文饰的新时代也随之到来。
专家观点
关于文饰起源至今有很多争议,但我认为文饰起源不可能只有一个源头,文饰起源是多元的,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早、外国晚;只宜说有些文饰(包括技法、材料)在中国出现早,并在某朝某代传到某个外国、某个地区,外国某种文饰出现早于中国,并在某个年代传入到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宣讲中华文饰源于夏商周,盛于汉唐。许多化妆术都随日本遣唐使传到日韩,至今仍保留着,而我们却失传了,但并不能否认日韩在此之前也有文饰存在。再如,印度、阿拉伯地区的染料很早就传到了中国。所以,我建议学术界不要过多地将精力放到争议谁早谁晚的问题上,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看中西方等多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发展,毕竟文化的多样性有益于全球的和谐,有益于社会的稳定。
文饰,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一个“产”,在这个“产”里,接力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创造力、生存力,可以激发起全民族的情感、骄傲和力量。近年兴起的“文饰”,也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同样凝聚了人类的创造力等,以传承的方式不断被继承和发展。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g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文饰,源于文身,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最初的形式,至今作为一种文化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凡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的时代产物,我们称作“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及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饰,为何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个组成部分?且听专家—说究竟。
乔台山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主要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中以民间文化为主。民问文化中,又以民俗、手工艺、民间文学为主,其中美容、化妆、首饰、服饰等属于民俗和手工艺范畴。古代美容、化妆、首饰、服饰相当大部分属于宫廷艺术,或者说贵族艺术。
文饰的“前世今生”
文饰到底从何而来,“文饰”一词又诞生于何时?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看看文饰的前世和今生。
“文饰”一词虽然出现不久,但文饰技术本身,却已拥有着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长的历史。说起文饰的历史,就要从文身说起了。早在石器时代,古人就会用白泥、颜料或者粘土、油脂、植物汁液,在身上、脸上画出纹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可怕,来驱赶野兽,狩猎时做伪装用。后来随着等级制和图腾崇拜的出现,在身上涂画本部落的图腾也逐渐成为风尚和习俗。
随着原始工具的进步,人们发现涂抹在身上的颜料或者泥土,很容易干裂、脱落,很不舒服,而且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在身上,经常需要补画。一个偶然的发现,激发了古人的灵感,他们开始利用鱼刺、兽骨做针,沾上那些天然色素丰富的植物汁液或矿石颜料,刺入皮肤进行绘图和刻印,这就是最古老的的刺青文身术,也是文饰最原始的形式。
随着人类逐步向文明社会发展,剌青这项古老的图腾艺术,也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的文身艺术走上了两条不一样的路。西方的文身依旧保持着图腾的观念,而且小画面、小范围的文身逐渐兴起,和传统的大画面文身并驾齐驱。而中国文身则被认为是一种野蛮的表现,只有习武之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武才会文身,而将文身的古老技艺和文化保留下来的,只有闽、粤、桂、川等一些少数民族。那时爱美的女士们,要修饰自己的眉毛或者嘴唇,还是依靠木炭棒或者红纸进行修饰。
后来,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中国大地上席卷之后,中国的传统观念,特别是一些迂腐思想被逐渐涤荡,文身也逐渐从阴暗的历史角落走了出来,见了阳光。但是千年来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国人看到文身时还是恻目不己。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西方传来的技术,刺激了国内文身的发展,让古老的刺青术演变成正规、系统的现代技术,也产生了一批早期的文饰人才,为文饰真正的全面发展真正打好了基础。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文饰家族最重要的一个成员一一文眉技术诞生了。一批文饰工作者,对于长久以来眉毛修饰只能依靠眉笔等工具,而且修饰后易掉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文身技术的原理应用到改善眉毛上,于是就依照原始的文身方式,把文身针绑在筷子上,用针沾好色料后,根据自己的眉型缺陷,对眉毛进行了修饰,这就是最初的文眉。随着修饰效果被更多的人认可,文眉的技术也被推广,文饰从萌芽期的的文身阶段,进步到初级阶段——文眉时期。
80年代中期,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文饰业也逐步进入科技时代,文饰机的发明和推广,让一直以来手工为主的文眉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安全,让文饰作品的质量也更加稳定、更加正规化。后来到了90年代,文饰迎来了“绣眉时期”。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新世纪,文饰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文饰用的色料、文饰機、文饰工具更新换代,新的技术——飘眉也应运而生。文饰工作者们结合几十年从业经验,提炼和整合化妆造型与传统文饰的优势,科学提出和发展了持久造型行业体系,为文饰行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平台,为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文饰的新时代也随之到来。
专家观点
关于文饰起源至今有很多争议,但我认为文饰起源不可能只有一个源头,文饰起源是多元的,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早、外国晚;只宜说有些文饰(包括技法、材料)在中国出现早,并在某朝某代传到某个外国、某个地区,外国某种文饰出现早于中国,并在某个年代传入到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宣讲中华文饰源于夏商周,盛于汉唐。许多化妆术都随日本遣唐使传到日韩,至今仍保留着,而我们却失传了,但并不能否认日韩在此之前也有文饰存在。再如,印度、阿拉伯地区的染料很早就传到了中国。所以,我建议学术界不要过多地将精力放到争议谁早谁晚的问题上,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看中西方等多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发展,毕竟文化的多样性有益于全球的和谐,有益于社会的稳定。
文饰,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一个“产”,在这个“产”里,接力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创造力、生存力,可以激发起全民族的情感、骄傲和力量。近年兴起的“文饰”,也当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同样凝聚了人类的创造力等,以传承的方式不断被继承和发展。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g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