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核电站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我国公众对核电的认知,分析影响公众对核电认知的相关因素,提出消除公众核恐慌,提高公众对核电认知程度的方法,促进中国核电的发展。
关键词:核电;公众;认知
1.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以及工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电力短缺。火电作为当前主要发电方式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来遏制环境的恶化,缓解电力紧张的趋势。核能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其清洁性及高效能性相比其他新能源更为突出,但该能源的有效利用却受到公众态度的制约,形成该态度的主要原因与公众对于核电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影响公众认知的因素出发,分析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来提高公众对核电的认知程度。
2.公众对核电的认知程度
提起核电站,当前公众的主要认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词汇:核爆炸,灾难,原子弹,辐射等负面印象,却很少有人想到核能发电,清洁、高效等正面词汇。即使是一位即将到核电站工作的毕业生甚至会在学校的内部论坛上咨询:在核电站工作对以后的生育有无影响?会不会生出怪胎?曾有人在网上做过调查显示对本地建核电站,公众反对的比例高达67%,很多当地民众担心当地水源或农作物遭到辐射而坚决反对,只有一位学核电设备制造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工作的网友对家乡建核电站持赞成意见,“不会有安全问题,而且核电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个机会。”而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这些事例及数字表明中国民众对核电的认知程度还在萌芽状态。
3.影响公众认知的相关因素
(1)对核的第一印象
提起核电,公众第一印象就是爆炸,辐射。这一印象主要是在了解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的情况下获取的。正如清华大学王侃教授所认为的一样,如果核的第一次出现不是以原子弹的形式出现,而是首先告诉大家核是可以发电的,之后再扔原子弹,情况会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公众之所以谈核色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核在人类的应用中,第一次出现是以军事应用的面貌出现的,所以一般人一提到核就首先想到原子弹,想起爆炸后惨烈场面及其后续严重的影响。中国当前大部分人对于核乃至核电的了解仍然是这种情况,在没有新资料获取的情况下,第一印象就对其主观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点毋庸置疑。
(2)后期信息获取
除了对核的第一印象之外。随着网络等信息交流方式的逐渐现代化及便捷化,从1957年欧洲核反应堆事故,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失水事故,到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这些逐渐被公众所了解,并加深其“核恐慌”。
(3)信息易接受程度及残留印象
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方面而言,一般灾难性的话题或者被冠以夸张描述,造成公众紧张的话题更容易吸引读者眼球,并加深其印象,虽然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但相比其他其残留印象会更为长久,而媒体在这一环节中只夸大描述而不对其深层原因作深刻剖析直接导致公众对该事件的认知局限在事件表象上。
(4)对核电概念的模糊化
核能发电作为新兴发电方式,其基本原理并不被很多人所了解。因此才出现等同于原子弹爆炸的误解。据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对核能问题“只是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71%的人认为我国核能科普知识“很少”或“比较少”。这些直接导致了公众认知与当前核能应用程度的严重脱节,而这种脫节具体表现就是:一个停留在原子弹,另一个已经到达民用发电的层次。
(5)自身受益性
核电作为新兴能源发电方式,其在国内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还很低,公众从中还没有感觉到自身受益的大小,当一件事情和自身受益程度关联不大的情况下,其可接受性必然会很差。这也是我国当前核电发展的现状,其所占比例过低使得公众关注程度不高,势必导致认知程度的下降。
除以上因素外,地区差异、职业差异、专业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都对认知程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4.提高公众对核电认知程度的途径
(1)基础教育
全球正面临能源短缺,核能作为新兴能源的代表,必将在不久成为主流能源,因此对核知识的普及教育迫在眉睫,以适应将来中国核能利用的需要。目前国内基础教育领域还未有效开展此类与核相关知识的介绍,几乎没有儿童知道核能发电及相关的基本知识,这对未来核能的利用无疑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
(2)企业宣传,政府支持
核电企业作为核能利用的受益者,也是最有效的沟通者,应责无旁贷担当起企业宣传,核电宣传的重任。其中宣传方式可以采用在可接受范围内开放核电旅游,目前大亚湾核电已开展此方式进行企业宣传和核电知识普及,让各行业人士有机会到核电感受核电所带来的清洁,高效,让公众在身心放松情况下消除由于误解带来的“核恐慌”。除了外围环境感受之外,对核电内部结构的了解也势在必行,南方周末记者2006年参观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站时,即发现其有一个全天候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无需任何申请,都可以去参观、体验。
奥尔基洛托核电站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在建造该核电站时,他们就举办了很多公众和企业的交流会,参与者可以随意表达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能接受到项目的最新信息,了解核电站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这相比于单一的说教式宣传更有公众说服力,而这些宣传方式及宣传资源的建立都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3)核电站的信息公开透明化
长久以来,核电给公众一种神秘的印象。即使发生类似“大亚湾燃料棒轻微损伤事件”这样的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心理,加上国内部分媒体在宣传此类事件时缺乏实际调查,为吸引读者眼球故意夸大事件影响。因此只有核电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更好消除公众误解,减少公众恐慌。法国核安全局副局长阿兰·史密特总结的经验就是“透明、再透明”。十几年来法国核安全局一直对公众出版发行《核安全监督》月刊,精确记载着全国所发生的每一起核故障,哪怕是包括工作人员没有穿规定的制服等极其微小的失误也会记录在案,而且公众可在网上查到相关内容。“我们注意到,在事故信息完全公开后,企业和居民的互信反而加强了。事实证明,更透明的信息公开有助于普及核领域知识、消除公众的核恐惧心理。”阿兰·史密特说。显然,公开和透明是打消公众恐慌情绪的必然出路,然而,正如信息公开在其他领域所遭遇到的困难一样,核电方面的公开、透明之路也绝不轻松。
5.结语
影响公众对核电认知的主要因素除包括对核的第一印象,后期信息获取,信息接收程度及残余印象,核电概念模糊化及自身收益性大小外还与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联。只有正确分析公众核恐慌心理的根源,通过基础教育,企业宣传及信息透明化等措施来提高公众对核电认知程度,才能更好消除公众疑虑,增强其对核电认同感,才能为当前国内核电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满足中国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海东,孟登科. “如何让核不再神秘”—专访国家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长周士荣. 南方周末.2010-06-30.
[2] 张晓东,杜云贵,郑永刚编著.“核能及新能源发展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陆玮,唐炎钊,杨维志等.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诊断及对策研究-广东核电公众接受性实证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21-23.
[4] Slovic P,Peters E.The importance ofworldview in risk perception[J]. Risk Decision and Policy,1998,3(2):165-170.
[5] Hank Jenkins-Smith,Gilbert W,Bassett Jr.Perceived risk and uncertainty of nuclear waste:differences among science,business,and environmental group members [J].Risk Analysis,1994,14(5):851-856.
关键词:核电;公众;认知
1.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以及工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电力短缺。火电作为当前主要发电方式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来遏制环境的恶化,缓解电力紧张的趋势。核能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其清洁性及高效能性相比其他新能源更为突出,但该能源的有效利用却受到公众态度的制约,形成该态度的主要原因与公众对于核电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影响公众认知的因素出发,分析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来提高公众对核电的认知程度。
2.公众对核电的认知程度
提起核电站,当前公众的主要认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词汇:核爆炸,灾难,原子弹,辐射等负面印象,却很少有人想到核能发电,清洁、高效等正面词汇。即使是一位即将到核电站工作的毕业生甚至会在学校的内部论坛上咨询:在核电站工作对以后的生育有无影响?会不会生出怪胎?曾有人在网上做过调查显示对本地建核电站,公众反对的比例高达67%,很多当地民众担心当地水源或农作物遭到辐射而坚决反对,只有一位学核电设备制造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工作的网友对家乡建核电站持赞成意见,“不会有安全问题,而且核电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个机会。”而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这些事例及数字表明中国民众对核电的认知程度还在萌芽状态。
3.影响公众认知的相关因素
(1)对核的第一印象
提起核电,公众第一印象就是爆炸,辐射。这一印象主要是在了解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的情况下获取的。正如清华大学王侃教授所认为的一样,如果核的第一次出现不是以原子弹的形式出现,而是首先告诉大家核是可以发电的,之后再扔原子弹,情况会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公众之所以谈核色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核在人类的应用中,第一次出现是以军事应用的面貌出现的,所以一般人一提到核就首先想到原子弹,想起爆炸后惨烈场面及其后续严重的影响。中国当前大部分人对于核乃至核电的了解仍然是这种情况,在没有新资料获取的情况下,第一印象就对其主观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点毋庸置疑。
(2)后期信息获取
除了对核的第一印象之外。随着网络等信息交流方式的逐渐现代化及便捷化,从1957年欧洲核反应堆事故,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失水事故,到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这些逐渐被公众所了解,并加深其“核恐慌”。
(3)信息易接受程度及残留印象
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方面而言,一般灾难性的话题或者被冠以夸张描述,造成公众紧张的话题更容易吸引读者眼球,并加深其印象,虽然会随着时间逐渐淡化,但相比其他其残留印象会更为长久,而媒体在这一环节中只夸大描述而不对其深层原因作深刻剖析直接导致公众对该事件的认知局限在事件表象上。
(4)对核电概念的模糊化
核能发电作为新兴发电方式,其基本原理并不被很多人所了解。因此才出现等同于原子弹爆炸的误解。据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对核能问题“只是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71%的人认为我国核能科普知识“很少”或“比较少”。这些直接导致了公众认知与当前核能应用程度的严重脱节,而这种脫节具体表现就是:一个停留在原子弹,另一个已经到达民用发电的层次。
(5)自身受益性
核电作为新兴能源发电方式,其在国内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还很低,公众从中还没有感觉到自身受益的大小,当一件事情和自身受益程度关联不大的情况下,其可接受性必然会很差。这也是我国当前核电发展的现状,其所占比例过低使得公众关注程度不高,势必导致认知程度的下降。
除以上因素外,地区差异、职业差异、专业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都对认知程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4.提高公众对核电认知程度的途径
(1)基础教育
全球正面临能源短缺,核能作为新兴能源的代表,必将在不久成为主流能源,因此对核知识的普及教育迫在眉睫,以适应将来中国核能利用的需要。目前国内基础教育领域还未有效开展此类与核相关知识的介绍,几乎没有儿童知道核能发电及相关的基本知识,这对未来核能的利用无疑会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
(2)企业宣传,政府支持
核电企业作为核能利用的受益者,也是最有效的沟通者,应责无旁贷担当起企业宣传,核电宣传的重任。其中宣传方式可以采用在可接受范围内开放核电旅游,目前大亚湾核电已开展此方式进行企业宣传和核电知识普及,让各行业人士有机会到核电感受核电所带来的清洁,高效,让公众在身心放松情况下消除由于误解带来的“核恐慌”。除了外围环境感受之外,对核电内部结构的了解也势在必行,南方周末记者2006年参观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站时,即发现其有一个全天候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无需任何申请,都可以去参观、体验。
奥尔基洛托核电站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在建造该核电站时,他们就举办了很多公众和企业的交流会,参与者可以随意表达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能接受到项目的最新信息,了解核电站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这相比于单一的说教式宣传更有公众说服力,而这些宣传方式及宣传资源的建立都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3)核电站的信息公开透明化
长久以来,核电给公众一种神秘的印象。即使发生类似“大亚湾燃料棒轻微损伤事件”这样的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心理,加上国内部分媒体在宣传此类事件时缺乏实际调查,为吸引读者眼球故意夸大事件影响。因此只有核电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更好消除公众误解,减少公众恐慌。法国核安全局副局长阿兰·史密特总结的经验就是“透明、再透明”。十几年来法国核安全局一直对公众出版发行《核安全监督》月刊,精确记载着全国所发生的每一起核故障,哪怕是包括工作人员没有穿规定的制服等极其微小的失误也会记录在案,而且公众可在网上查到相关内容。“我们注意到,在事故信息完全公开后,企业和居民的互信反而加强了。事实证明,更透明的信息公开有助于普及核领域知识、消除公众的核恐惧心理。”阿兰·史密特说。显然,公开和透明是打消公众恐慌情绪的必然出路,然而,正如信息公开在其他领域所遭遇到的困难一样,核电方面的公开、透明之路也绝不轻松。
5.结语
影响公众对核电认知的主要因素除包括对核的第一印象,后期信息获取,信息接收程度及残余印象,核电概念模糊化及自身收益性大小外还与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联。只有正确分析公众核恐慌心理的根源,通过基础教育,企业宣传及信息透明化等措施来提高公众对核电认知程度,才能更好消除公众疑虑,增强其对核电认同感,才能为当前国内核电发展营造更好的氛围,满足中国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海东,孟登科. “如何让核不再神秘”—专访国家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长周士荣. 南方周末.2010-06-30.
[2] 张晓东,杜云贵,郑永刚编著.“核能及新能源发展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 陆玮,唐炎钊,杨维志等.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诊断及对策研究-广东核电公众接受性实证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21-23.
[4] Slovic P,Peters E.The importance ofworldview in risk perception[J]. Risk Decision and Policy,1998,3(2):165-170.
[5] Hank Jenkins-Smith,Gilbert W,Bassett Jr.Perceived risk and uncertainty of nuclear waste:differences among science,business,and environmental group members [J].Risk Analysis,1994,14(5):85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