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教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类主题占了一定比重。如何准确把握这类主题的育人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一直是广大品德课教师的一个困惑。
一、穿越,心想事难成
在一次小学品德学科“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来自不同学校的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南湖游船》的第一课时。教材中简单讲述了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共产党人指明了一个方向,接着讲述了召开中共“一大”的过程,阐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最后是故事《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这一课是品德学科历史类课型中比较典型的一课,不仅有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同时缺乏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因而在教学上突出了三大难题。
问题一:现实生活VS儿童生活
师:同学们,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景音乐下欣赏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盛况的图片。两千多名党员代表着全国七千多万名党员来到首都北京商讨党和国家大事,共同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师:可又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拥有七千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最初却诞生在一条小小的游船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翻开历史,去寻找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足迹。教者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党的“十七大”召开的盛况,追溯到中共“一大”,通过共产党员的数量的前后对比,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去学习发生在90年前的历史事件。但对于学生来说,党的“十七大”依然是一个陌生的事物,用一个不熟悉不了解的事件带动另一个更为陌生的历史事件的学习,留给学生的除了“陌生”就是“一头雾水”。
问题二:历史事件VS学习内容
对一历史事件学习哪些内容且达到怎样的“度”才是适合学生的?从“国内”“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共“一大”的历史背景。首先通过“军阀混战”的录像揭示当时有着干旱、地震等天灾,更有着军阀混战的人祸,导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人们苦苦思索着:“中国又将走向何处去?”接下来老师的一段陈述告诉学生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最后出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各个共产主义小组分别成立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白:那么多共产党小组分布在大江南北,他们盼望着中国有一天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这个教学过程中,教者采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将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产物、百姓的要求,代表了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的意愿。教者希望将历史知识讲深讲透,所以不遗余力,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然而这些背景知识,没有学生的已有认知作为基础,不仅没有讲深讲透,相反不仅让学生感觉到晦涩难懂更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一片模糊。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将整个历史事件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做必要的删选。
问题三:历史知识VS道德情感
学习历史知识与激发道德情感如何平衡?在课堂上,教者出示了一个小组合作的思考题:关于一大的思考: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参加中国一大的共有13人,但为什么书上只出现了8个人?陈独秀并没有来参加中共一大,为什么选他为中央局书记?
历史自古以来都是“大浪淘沙”。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共产党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利益。13个代表中,有的指挥失误,有的叛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会经历挫折,会走弯路,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也会走上歧路。因此,要通过思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的意识,共产党的发展史并不是没有瑕疵,只看到辉煌的一面。但是,这两个问题是否有合作探究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能否在讨论中得出什么结论?事实证明,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呈现的资料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思辨能力的形成应基于学生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培养。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还不强,随着对历史、对社会的不断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至少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上才有必要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就应该进行正面教育,在他们稚嫩的头脑中树立中国共产党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对党的热爱之情。
二、生活,历史的映射
这一课是品德学科历史类课型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相隔遥远,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情感?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让历史和生活紧密相融。
(1)利用家长资源初步了解党组织。历史类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如果教师能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和校长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然后问:“除了你的老师和校长是共产党员,你还知道,你身边的爸爸妈妈、邻居当中,还有谁也是共产党员?”一名学生说:“我的爷爷是在抗美援朝当志愿军的时候入的党。”另一名学生说:“我的叔叔2000年才入党,是我们镇的镇长看重他推荐他入党的,因为他工作很出色。” 学生一下子说出来好多身边熟悉的共产党员。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共产党员”,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让“共产党员”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2)利用音像资源学习历史事件。在历史类课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对历史认识水平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对陌生的历史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用动态的音、形、画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促使学生理解和感染,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在《南湖游船》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老师出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各个共产主义小组分别成立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短短一年之內就成立了许多共产主义小组,虽然只有五十多人,但却分布在大江南北。中共一大的召开,就是将这些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这是每个共产党人的迫切希望。接下来,老师播放了“中共一大”视频,这里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缓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回到了90年前的那条游船。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东方红》的旋律激起了对伟人的崇敬;《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辉煌时刻。通过动态的文字,动感的画面以及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解说,一幅幅历史画面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3)利用生活资源加深对党的认识。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在《南湖游船》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后,教师拿出随身携带的公交卡,请学生畅谈常州公交事业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学生不仅知道乘车只要六毛钱、学生三毛钱、年满七十的老人免费,还知道常州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实现了快速公交、村村通等;接着,老师还请同学看看自己手里的免费书本,知道了国家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这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真正为百姓办实事,而这一切,正是源自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这个教学过程,注重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生动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了鲜明而直观的认识,更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实现了品德课程“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新理念。
(4)利用时事资源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是品德学科历史类课文教学永恒不变的一个主题。教师如果能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地引入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实例,就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课堂上,在沉重而低缓的音乐声中,老师出示了“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惨痛景象,而后,展现武进区对口援建的绵竹市金花镇的新城新貌,强烈的对比震撼了所有学生的心灵。接下来,老师播放了一段来自中央电视台关于“利比亚撤侨行动”的新闻。通过以上时事新闻,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在人民遭受灾难时,无数共产党人承担着最危险、最繁重的工作任务,奋力开拓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广大受灾群众最可靠的领路人、最信赖的贴心人。学生饱含真情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此时,老师及时引导,把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换成实际行动,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是我们目前最为迫切的爱国主义。时事新闻与历史事件的紧密结合,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使学生与历史产生了共鸣,挖掘出了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把整个课堂延伸得更广、更深,也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
综上所述,品德学科历史类课文的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内心体验,让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彰显生命张力。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一、穿越,心想事难成
在一次小学品德学科“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来自不同学校的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南湖游船》的第一课时。教材中简单讲述了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共产党人指明了一个方向,接着讲述了召开中共“一大”的过程,阐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最后是故事《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这一课是品德学科历史类课型中比较典型的一课,不仅有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同时缺乏生动的历史故事情节,因而在教学上突出了三大难题。
问题一:现实生活VS儿童生活
师:同学们,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景音乐下欣赏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盛况的图片。两千多名党员代表着全国七千多万名党员来到首都北京商讨党和国家大事,共同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师:可又有谁会想到这样一个拥有七千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最初却诞生在一条小小的游船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翻开历史,去寻找9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足迹。教者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党的“十七大”召开的盛况,追溯到中共“一大”,通过共产党员的数量的前后对比,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去学习发生在90年前的历史事件。但对于学生来说,党的“十七大”依然是一个陌生的事物,用一个不熟悉不了解的事件带动另一个更为陌生的历史事件的学习,留给学生的除了“陌生”就是“一头雾水”。
问题二:历史事件VS学习内容
对一历史事件学习哪些内容且达到怎样的“度”才是适合学生的?从“国内”“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共“一大”的历史背景。首先通过“军阀混战”的录像揭示当时有着干旱、地震等天灾,更有着军阀混战的人祸,导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需要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人们苦苦思索着:“中国又将走向何处去?”接下来老师的一段陈述告诉学生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最后出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各个共产主义小组分别成立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白:那么多共产党小组分布在大江南北,他们盼望着中国有一天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这个教学过程中,教者采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手段,将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产物、百姓的要求,代表了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的意愿。教者希望将历史知识讲深讲透,所以不遗余力,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然而这些背景知识,没有学生的已有认知作为基础,不仅没有讲深讲透,相反不仅让学生感觉到晦涩难懂更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一片模糊。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将整个历史事件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做必要的删选。
问题三:历史知识VS道德情感
学习历史知识与激发道德情感如何平衡?在课堂上,教者出示了一个小组合作的思考题:关于一大的思考: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参加中国一大的共有13人,但为什么书上只出现了8个人?陈独秀并没有来参加中共一大,为什么选他为中央局书记?
历史自古以来都是“大浪淘沙”。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共产党人一定会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利益。13个代表中,有的指挥失误,有的叛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会经历挫折,会走弯路,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也会走上歧路。因此,要通过思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的意识,共产党的发展史并不是没有瑕疵,只看到辉煌的一面。但是,这两个问题是否有合作探究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能否在讨论中得出什么结论?事实证明,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呈现的资料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思辨能力的形成应基于学生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培养。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还不强,随着对历史、对社会的不断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至少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上才有必要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第一次接触中国共产党,就应该进行正面教育,在他们稚嫩的头脑中树立中国共产党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对党的热爱之情。
二、生活,历史的映射
这一课是品德学科历史类课型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相隔遥远,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情感?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让历史和生活紧密相融。
(1)利用家长资源初步了解党组织。历史类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如果教师能注意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历史就在自己身边,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和校长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然后问:“除了你的老师和校长是共产党员,你还知道,你身边的爸爸妈妈、邻居当中,还有谁也是共产党员?”一名学生说:“我的爷爷是在抗美援朝当志愿军的时候入的党。”另一名学生说:“我的叔叔2000年才入党,是我们镇的镇长看重他推荐他入党的,因为他工作很出色。” 学生一下子说出来好多身边熟悉的共产党员。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共产党员”,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让“共产党员”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2)利用音像资源学习历史事件。在历史类课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对历史认识水平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对陌生的历史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用动态的音、形、画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促使学生理解和感染,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在《南湖游船》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老师出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各个共产主义小组分别成立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短短一年之內就成立了许多共产主义小组,虽然只有五十多人,但却分布在大江南北。中共一大的召开,就是将这些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这是每个共产党人的迫切希望。接下来,老师播放了“中共一大”视频,这里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缓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回到了90年前的那条游船。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东方红》的旋律激起了对伟人的崇敬;《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辉煌时刻。通过动态的文字,动感的画面以及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解说,一幅幅历史画面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其中认知历史,感悟历史,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3)利用生活资源加深对党的认识。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在《南湖游船》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后,教师拿出随身携带的公交卡,请学生畅谈常州公交事业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学生不仅知道乘车只要六毛钱、学生三毛钱、年满七十的老人免费,还知道常州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实现了快速公交、村村通等;接着,老师还请同学看看自己手里的免费书本,知道了国家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这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真正为百姓办实事,而这一切,正是源自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这个教学过程,注重历史事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生动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了鲜明而直观的认识,更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实现了品德课程“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新理念。
(4)利用时事资源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是品德学科历史类课文教学永恒不变的一个主题。教师如果能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地引入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实例,就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课堂上,在沉重而低缓的音乐声中,老师出示了“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惨痛景象,而后,展现武进区对口援建的绵竹市金花镇的新城新貌,强烈的对比震撼了所有学生的心灵。接下来,老师播放了一段来自中央电视台关于“利比亚撤侨行动”的新闻。通过以上时事新闻,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在人民遭受灾难时,无数共产党人承担着最危险、最繁重的工作任务,奋力开拓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广大受灾群众最可靠的领路人、最信赖的贴心人。学生饱含真情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此时,老师及时引导,把学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换成实际行动,启发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是我们目前最为迫切的爱国主义。时事新闻与历史事件的紧密结合,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使学生与历史产生了共鸣,挖掘出了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把整个课堂延伸得更广、更深,也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
综上所述,品德学科历史类课文的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内心体验,让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彰显生命张力。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