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呈现在国内外广大读者面前的近60万字的《马克思传》,是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花费50年艰辛劳动,精雕细刻撰著而成的卓有见地、风格独具、光彩夺目的精品。这部鸿篇巨著,为中国和世界知识文化宝库增添了一块瑰宝,为中国学术理论界增加了一份新荣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史填补了一项空白,是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能够如此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入微地再现革命家、科学家马克思伟大而光辉一生的传记,萧灼基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人。
全书章章有创新节节都精彩,展现给我们的若是赏心悦目的画卷的话,那么第八章和第九章就是作者浓墨重彩之处,是“皇冠上的明珠”,是对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工人阶级圣经”的精美诠释。
在这里,我们把初读这两章的感受和学习心得较为详细地谈谈,借以同读过《马克思传》这部分内容的读者进行交流。
作者在第八章以“塑造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一词,恰当地囊括在《资本论》的异常艰苦的创作历程,凭借作者雄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大量相关资料,娓娓地廓清马克思塑造完整艺术品的全过程。经济科学和其他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绝不会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因而在阐述马克思《资本论》写作过程时开宗明义地从“钻研经济和历史资料”启航,重点叙述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博览与摘录大量经济历史文献,记下拥有1 250多页的被称作《伦敦笔记》的24本笔记。《伦敦笔记》同马克思建筑经济科学大厦进程的关系,作者采用的前人未曾采用过的独特的阐述方式进行表述:《伦敦笔记》(简称笔记)摘录的统计资料和文献,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史和现实经济运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笔记》所摘录的通货膨胀原理和银行理论论战材料,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提供了参考;《笔记》使我们能够清楚看到马克思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笔记》为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一系列重要经济理论观点形成的清晰图景(如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源泉、工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等);《笔记》中以《反思》为题的手稿,包含着再生产理论、危机理论、货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等深刻见解;《笔记》表明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为《资本论》的创作占有了充分的相关材料。
按照研究的时序和历史逻辑,有了充分的经济与历史资料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就是“设计科学大厦的蓝图”。
照马克思看来,一部科学著作,就应在它的结构和体系上,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体现出来,特别是要把一切有关的篇章框架预先设计出来。马克思说过:“科学和其他建筑师不同,它不仅画出空中楼阁,而且在打下地基之前就造起大厦的各层住室。”马克思于1862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不久,决定把自己的著作改名为《资本论》。从1857年开始,他多次调整,进行《资本论》结构的设计,1866年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最终确立《资本论》的四卷结构。《马克思传》用较少的篇幅叙述了:“第一册资本生产的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继而萧灼基教授遵循马克思设计思路对“五篇结构”、“六册结构”和“四卷结构”几种不同结构方案分别作了明细的阐述,解析几种方案的区别及其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如何由“六册结构”向“四卷结构”溶化。这是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四卷结构”是“六册结构”总体方案的压缩,又是“六册结构”中第一分册第一篇“资本一般”的扩展。这样就把读者引领进马克思研究途程,而不是径直介绍“四卷结构”。已经把马克思对几种结构方案不断修改,使其逐步完备的具体过程交代给读者了,这时再用评析性语言指明了了解这一过程意义之所在:“马克思对自己经济学著作的写作计划和结构方案的不断修订,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是多么严肃认真;表明了在建筑《资本论》这座科学殿堂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多么艰苦的思想劳动;也表明了像任何伟大著作诞生一样,《资本论》体系的形成,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作者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提示读《马克思传》应该学习和领悟什么。
作者对每部手稿写作时间、理论内容以及科学价值,均作出了细致描述。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传》对马克思三部手稿的详尽考察和精辟概述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萧灼基教授为什么对《资本论》科学大厦冠以“精心设计”四个大字的蕴意。
第一部《资本论》即《经济学手稿》完成于1857年7月至1858年6月,包括四个部分,有50印张的庞大篇幅。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这部手稿的主要部分。在《草稿》中,马克思第一次较完整地论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第一次把资本划分为C和V,进一步研究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第一次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分析了利润和利润率,利润率平均化,初步确立了平均利润理论。马克思用历史唯物论的历史观,预言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等等。《资本论》第一稿基本上论述了《资本论》体系,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闻名于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传记作者仍用评析式的文字画龙点睛地指出,《草稿》(1857—1858)“表明,马克思‘已经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工作,独立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一生中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后的第二个伟大的发现。正是这一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导言》写于1857年8月末,是《经济学手稿(1857—1858)》,是《资本一般》的导言,也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总的导言。就基本内容看,⑴《导言》第一次详尽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不是“生产一般”或“一般生产”,而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生产方式。《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或某一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必须研究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联系。社会生产过程是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⑵《导言》第一次精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叙述方法有别于研究方法。科学的叙述方法,必须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的抽象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规定;研究方法“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简言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整个政治经济研究全过程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是逻辑发展与历史进程的统一。萧灼基教授进一步提出:“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指逻辑反映历史过程的趋势。由于历史的发展是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常常是曲折和跳跃式的,历史的发展规律往往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偶然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因此,逻辑的叙述不能处处追随历史的足迹。”《总导言》“精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在处理马克思生平事业历史过程和重要历史文献关系上,恰到好处地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坚持逻辑发展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但又不完全机械地依照时间顺序,有时把内容相关的事件、文献和马克思的活动,适当集结在一起,从而使重点突出,叙述更富有说服力、吸引力。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第一次科学表述》一节中,《马克思传》写道,1859年马克思在德国柏林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对社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学观点。有重大意义的经济学观点是指:⑴包括货币理论在内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及其二者的关系);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货币理论。货币不是物,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一定的社会关系;⑶阐述了唯物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指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它的胚胎里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已经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第一次科学表述,意义非常重大:商品、货币原理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
《资本论》第二部手稿,是马克思从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写成的一部新的经济学手稿。它包括23册1 472页,200个印张。在这部手稿中:⑴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劳动力商品学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劳动力价值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与工资的关系);⑴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⑶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隶属和实际上隶属;⑷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二卷有关内容)和资本的具体形式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论》第三卷大部分内容)。这部手稿研究了《资本论》理论部分和历史部分所有主要问题,找到了阐述这一复杂理论的严整结构和科学形式,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论》第三部手稿(1863年8月至1867年9月),包括《资本论》理论部分的三大卷手稿,是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的最后准备工作。《马克思传》用七页的篇幅,用翔实的材料,概括了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第三卷(《两个过程的统一或资本的利润、利息》)手稿的全貌。这份第一次从总的联系中考察了全部资本主义生产,完全驳倒了全部官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于1867年,马克思已经完成了《资本论》全部问题的研究,建立了严整的《资本论》体系。作者指出:“第三部手稿篇幅巨大,内容丰富,理论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作者在《马克思传》第九章开头,以显著的位置、较多的文字从五个方面探索了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和撰写《资本论》的动因:其一,为了捍卫“政治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利益”,反对封建贵族和土地所有者对广大农民的盘剥。其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牢固的基础。其三,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运动规律,使人们透过资本主义的表面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其四,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为无产阶级政党获得科学上的胜利,只有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才能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只有从理论上批判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论调,才能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扫清道路。其五,为了指导“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者总结以上“五为”,动情地指出,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萧灼基教授以马克思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严谨刻苦的研究创作精神、顽强的毅力、高尚的人格为人们树立人生事业的楷模。在《马克思传》中多次讲到马克思带着病痛撰写手稿,他在“长期营养不良、夜间紧张工作,病痛复发严重,差一点送了命的情况下对《资本论》第一卷进行修改和润色”,“他对写作抱着极端严肃认真的态度,他对自己的著作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并且在全部著作没有完成之前,决不把任何一部分先行发表”。马克思纵然博学多闻,才高八斗,但如果没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勇攀科学高峰的毅力,是绝不会建造起科学大厦《资本论》的。试想,在学术理论界有多少人能够为完成一部著作花费40年时间,研读1 500种以上书籍,并对70多位经济学家的著作作过详细摘要?正如作者所说,马克思的成功“除了马克思罕见的天才条件以外,主要是靠非凡的勤奋获得的”。《马克思传》是学习《资本论》的最佳教材,对提高干部队伍、理论队伍、青年一代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初读《马克思传》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我们在几十年的理论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生涯中,曾阅读过弗·梅林的《马克思传》、保尔·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列昂捷也夫著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王亚南著的《〈资本论〉研究》、郭大力的《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马健行、郭健严的《〈资本论〉创作史》等,这些都对《资本论》的创作过程、结构体系和内容作过研究和阐述,对我们学习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的创立经过、结构和内容,有不少指导和启迪。这些研究成果同萧灼基教授的《马克思传》第八章也有某些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相对而论,萧灼基教授撰著的第八章内容更加充实,创新性更显著,特点更突出。
《马克思传》的创作中整体体现出创新性。
第一,《马克思传》结构构建科学、独特、新颖。整体结构创新,打破了已往传记的结构模式。全书13章。从创意的特色上看,“它以马克思生平历史为纬,以重大历史文献为经,二者彼此交织,浑为一体”。从篇幅上看,第八章和第九章约占全书的1/6,从作者耗费的巨大劳动看,这两章的写作却占全书所耗精力的一半。
作者创造性地总结了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结构处理上时时都遵循的三个“如何”(《马克思传》,318页)的原则,又创造性地运用此三个“如何”的原则撰写了《马克思传》,将四卷3 000多页的《资本论》只浓缩为28页书稿,全面、系统、科学、精练地概括了《资本论》的观点。语言简练,化深奥为通俗。作者忠实原著,突出精华,言简意赅,层层深入,对范畴、原理、规律的含义、内在的逻辑关联,特别的条理周密,表现其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融会贯通。
第二,传与论同步,书写人物生平事业的同时阐述他同时期的思想理论,多种文体并用,既有文艺描写,也有历史分析,又有理论概括。例如,1847年8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参加区部活动,开展共产主义宣传。8月底成立德意志工人协会,从12月下旬开始在协会作多次政治经济学讲演,后来集成《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马克思离开巴黎,1850年6月被获准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阅读与写作,马克思写下24本《伦敦笔记》,其中凝练成若干经济学理论观点。1857年马克思在处境异常困难的条件下,还坚持每天多半工作到早晨4点钟,写成一部《经济学手稿(1857—1858)》,第一次对劳动价值论作出较完整的阐述。在将读者引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生动、形象地了解认识马克思生平事业的同时,引人入胜地、生动而有效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论与史结合——对《资本论》这部“完整的艺术品”专题研究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创造史的阐述相结合。《马克思传》把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同《资本论》创作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萧灼基教授独树一帜,把《资本论》创作史划分为三个阶段:⑴1843—1849年是创作《资本论》的准备阶段,马克思经济学说基本形成;⑵1850—1865年,写作《资本论》三部手稿,马克思经济学说基本建立;⑶1866—1883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是马克思经济学说广泛传播阶段。作者的历史分期,不同于列昂捷也夫的划分,也有别于国内学者孙开镛等的划分,堪称一次新发现,是一重大突破。
第四,每个理论概括都有创新。作者不是简单地复述《资本论》的现成论断,而是着重考究论断中深邃的内涵。介绍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内容,用“商品二重论、劳动二重论、货币资本论、资本本质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无产阶级贫困化论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论”等“八论”,就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正文798页的高深难懂的理论原理简明准确地介绍给读者了。介绍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保持着上述的写作风格,以“生产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等六条纲目,完整精确地廓清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正文562页篇幅的全部精华。把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核心内容概述为“利润论、生产价格论、商业资本论、借贷资本论、级差地租论、绝对地租论”等“六论”,非常清晰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正文对1 002页巨大篇幅的所有理论原理。同样,对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的三个分册的内容逐一认真地评介,指明这是一部“理论批判与创新完美结合的卓越著作”。
萧灼基教授以惊人超凡的毅力,呕心沥血50年完成的《马克思传》,堪称撰著《马克思传》的中国第一人。能够构筑成这部精品,绝非轻而易举,是由多种重要因素耦合的结果。首要因素是作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伟人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他从青年学生时代起,每天清晨坚持饭前书写三千字文稿,立志“把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为终生任务”。在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也不论他的教学科研、社会工作如何繁重、生活的艰苦和病痛都丝毫没有动摇过他的夙志。其次,是他的睿智和勤奋执著。萧灼基教授以顽强的毅力通读了巨帙厚著的5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阅读了列宁相关著作和国内外有关文献数十部篇,他在精细审视鉴别的条件下吸纳可资采用的观点和素材。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达到痴迷的程度、甚至“文革”期间在牛棚中,他还强烈要求并获准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书。第三,他万里跋涉到欧洲,到马克思曾经学习、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尽可能寻找马克思遗留下来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历史性文化资源,为撰写传记积淀下珍贵的思想材料和新鲜感悟。第四,他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践履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的鲜明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国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他一方面,竭尽全力为之提供智力支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他认为,改革开放后,《资本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有所变化,必须把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提到突出的地位。他以《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借贷资本的原理为指导,于1981年发表了《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1989年和1991年相继发表了对改革开放具有深刻意义的《商品经济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等创新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勇于回应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理论等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后,国内某些人有意无意地贬低乃至丢掉“老祖宗”阐明的科学理论,例如,有的人片面强调劳动力是生产要素,而对劳动力更是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源泉避而不谈,实质上就是要用“生产要素”论替代劳动价值论,进而把我国现阶段收入差别的扩大,简单地归结为“生产要素占有的不均衡”,不正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剥削的事实。他在实践中深切感受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坚定了“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传》”的信心。
我们要学习他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坚定信仰、勇于创新、勇于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
总之,这部重要著作的出版,实现了萧灼基教授“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传》”的愿望,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宝库增添了“新的馆藏”,更使我们引发了很多很多联想:和当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今天的“地球村越来越小”,但马克思揭示的历史规律和人类使命并没有过时;沿着马克思指引的前进方向,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足迹,理论就不再是灰色的,会永远显示其生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每一个人都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奋斗吧!
袁 晶 明,女,汉,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中外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经济研究导刊》杂志主编。著作、编译:《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业企业管理》、《美育基础知识》、《财富首脑译丛》等。在《学习与探索》杂志发表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国际化》,在《理论探讨》杂志发表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人性价值》、《东北地区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的对策研究》,在《中外企业家》杂志发表了《如何获得风险基金 风险机构在创投中的作用—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潘刚:勇立潮头的乳业少帅》、《董文标与民生银行》等七十多篇经济问题、企业家专访文章。参加国家科技部项目《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政策与环境系统研究》课题、参加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我省资源型城市全面小康建设研究报告》课题。作为副主编参编萧灼基教授主编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金皮书《经济分析与展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