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描绘了美国的“爵士时代”,即20世纪20年代时繁荣时期,也深刻反映了美国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中,盖茨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但他的梦境最终破灭。作者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巧妙地使用了二元对立的叙事技巧。这一叙事技巧在加剧冲突和凸显盖茨比人生历程中的悖论式逐梦中得以成功运用,其中的悖论式逐梦反映了一战后美国人在物质追求与精神坚守间的失衡。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二元对立 叙事 悖论式逐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文學生涯中最伟大的成就,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菲茨杰拉德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尼克,讲述杰伊·盖茨比使用金钱可以买到体面的浪漫幻想,以及他梦想中的与“黄金女郎”黛西的爱情。Dedria Bryfonski认为:“就像他的大多数著名作品一样,这部小说审视了爵士乐时代的那一代人对财富、幸福和其难以捉摸的美国梦的追寻,也揭示了那一代人对错误价值观的坚守所造成的后果。”a
诗人艾略特被这部小说深深打动,并认为这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盖茨比从辉煌的崛起到最终失败的经历,成为关于美国梦的警世故事。Rubinstein, Annatte指出:“它不仅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好的小说,而且是重要的美国经典。”b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梦”的主题研究、象征艺术研究,以及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等。本文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分析人物的心路历程,并围绕《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悖论式逐梦展开研究。
一、文学中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所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也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Julian Wolfrey将二元对立定义为“任何在文学理论话语中出现对立的一对术语”。c在结构主义中,二元对立视作是解释人类思维、文化和语言的基本结构的有用而有力的工具。
早期,二元对立原则主要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领域被用于分析语言的深层结构,之后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另辟蹊径,将二元对立与诗歌分析相结合。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在挥霍无度地消费大量产品和财富的同时也对价值观和道德的迷失和错位感到沮丧,反映了人们在当时社会背景环境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二元对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在“爵士时代”社会生活的典型缩影。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中一系列精湛的语言描述塑造人物形象,构建故事情节,这些叙事语言并非是自由发挥,随意组合,而是在二元对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从而呈现完整的故事发展脉络。盖茨比并未清晰地认知与正视现实,相反却沉浸于幻想之中,梦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突出了盖茨比的悖论式逐梦最终犹如海市蜃楼般虚幻缥缈。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二元对立解析
(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二元对立
盖茨比拥有大量的财富,豪华的别墅和奢侈品。每个人都高兴地来参加他的派对,羡慕他的财产,想和他成为朋友,甚至黛西也注意到他并且再次爱上了他。物质层面的成就给盖茨比带来了希望。小说以尼克作为第一人称的回忆视角讲述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盖茨比追求心中女神黛西的过程。然而,在他为保护黛西不受事故的伤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后,黛西和她的丈夫一起去了另一个城市,而盖茨比却被人误杀了,他赢得黛西的梦想破灭了。此外,盖茨比死后,没有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尽管数以千计的人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来他的别墅参加宴会。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善行,尤其是那些自发的、没有期望的善行,而令人悲伤的是黛西对盖茨比的死并没有感到悲伤或遗憾。盖茨比在财富上是成功的,附有上层社会的标签。盖茨比书房里储存的大量书籍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这些书从未被打开过。房间的装饰衬托出盖茨比精神世界的停滞和苍凉,体现出盖茨比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中的二元对立。
(二)梦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
梦想与现实的对比是本书的一个突出主题。盖茨比梦想实现物质的富有,渴望追求爱情。对于盖茨比而言,黛西是纯洁圣洁的理想形象,也是盖茨比眼中青春与力量的梦幻。盖茨比之前没有娶她,是因为在过去他没有贵族的家庭背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更加努力地工作,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来挣足够的钱。盖茨比认为把她赢回来的方法是拥有大量的财富,让她有安全感。财富可以抹去他和黛西过去五年的生活,让他们重新回到原点。盖茨比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黛西的爱。事实上,黛西更注重金钱而不是爱情。一开始,她认为盖茨比来自富裕家庭,和盖茨比有过一段感情,但当她意识到盖茨比不能提供给她想要的奢华生活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汤姆做她的丈夫。当盖茨比带着他的财富再次出现时,她似乎被感动了,并试图恢复与盖茨比的关系,而对她的丈夫没有任何愧疚。Stanley Cooperman指出:“盖茨比生活在一个畸形的社会,威尔逊和盖茨比这样的人在现代美国的荒原上最终被毁灭,正是汤姆·布坎南这样肉欲横流的现实主义者得以容纳和生存。”d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不仅相信真爱,而且还爱着一个他认为是理想的,但实际上离他的生活太遥远的人。由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故事的结局注定是不完美的。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悖论式逐梦
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对盖茨比的人物形象予以多维度刻画,深入细致地描绘他的生活过往经历和微妙的人际关系,此中呈现的悖论式逐梦隐喻其梦想的虚幻。正如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反映的那般,张中载认为:“新世界的一颗清新、翠绿的胸膛曾低声迎合人类最后也是最伟大的梦想。”e盖茨比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却没有实现梦想,因为他的追求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他陷入了一个悖论,即他试图通过理想化的唯物主义来实现梦想。盖茨比纯粹的梦想在一个机器化大生产和炫耀性消费的时代是难以实现的。盖茨比一生都在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的失败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的精神信念危机。盖茨比人生的悖论式逐梦反映了当时部分美国人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两难选择。 菲茨杰拉德对小说人物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且在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即身处于所谓“爵士时代”的人们物质状况与精神生活。小说中的盖茨比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追逐经济自由却依靠非法生意而发财暴富,体现了美国在一战后的急剧膨胀;盖茨比渴望收获爱情,幻想可以和黛西拥有美好的未来,却最终被黛西无情地利用和伤害,反映了人们在精神追求层面的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贯穿于盖茨比的悖论式逐梦,也预示着其梦想的幻灭。由此可见,个人梦想的实现与当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一旦脱离社会现状,个人梦想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难以实现的幻想。
四、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风貌。菲茨杰拉德认为这是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奇迹的年代,又是一个充满嘲讽的年代。作者在此小说中鞭辟入里的叙述是当时社会背景环境的形象写照。在美国历史上那个华而不实的“爵士时代”,充满朝气活力與青春希望的年轻人面对物质的繁荣而陷入迷惘。《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了一战之后美国青年的状态,他们厌倦战争,并对未来感到困惑。正如盖茨比想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但他的精神却空虚无助,不堪一击,其悖论式逐梦反映了美国梦在一个空前繁荣和物质过剩时代的解体。盖茨比的悲剧式人生结局反映出了美国社会中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截然反差。《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当时美国历史与现实的投影,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a Dedria Bryfonski, Phyllis Carmel Mendelso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M]. Michigan:Gale Research Company, 1978:146.
b Rubinstein, Annatte.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458.
c Julian Wolfreys, Ruth Robbins, Kenneth Womack. Key Concepts in Literary Theory [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17.
d Stanley Cooperman. The Novels of F.Scott Fitzgerald: A Study Guide[M]. New York:Monarch Press, 1996:47.
e 张中载:《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页。
参考文献:
[1] F.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M]. Qingdao:Qingdao Publishing House, 2003.
[2] 夏忠宪.《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感官叙事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5).
[3] 袁晓艳,尹静静. 论西方的二元对立模式[J]. 时代文学, 2007(1).
[4] 吴建国. 菲茨杰拉德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作 者: 艾娜,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汉翻译。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二元对立 叙事 悖论式逐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文學生涯中最伟大的成就,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经典。菲茨杰拉德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尼克,讲述杰伊·盖茨比使用金钱可以买到体面的浪漫幻想,以及他梦想中的与“黄金女郎”黛西的爱情。Dedria Bryfonski认为:“就像他的大多数著名作品一样,这部小说审视了爵士乐时代的那一代人对财富、幸福和其难以捉摸的美国梦的追寻,也揭示了那一代人对错误价值观的坚守所造成的后果。”a
诗人艾略特被这部小说深深打动,并认为这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盖茨比从辉煌的崛起到最终失败的经历,成为关于美国梦的警世故事。Rubinstein, Annatte指出:“它不仅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好的小说,而且是重要的美国经典。”b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梦”的主题研究、象征艺术研究,以及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等。本文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分析人物的心路历程,并围绕《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悖论式逐梦展开研究。
一、文学中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所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也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Julian Wolfrey将二元对立定义为“任何在文学理论话语中出现对立的一对术语”。c在结构主义中,二元对立视作是解释人类思维、文化和语言的基本结构的有用而有力的工具。
早期,二元对立原则主要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领域被用于分析语言的深层结构,之后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另辟蹊径,将二元对立与诗歌分析相结合。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在挥霍无度地消费大量产品和财富的同时也对价值观和道德的迷失和错位感到沮丧,反映了人们在当时社会背景环境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二元对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在“爵士时代”社会生活的典型缩影。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中一系列精湛的语言描述塑造人物形象,构建故事情节,这些叙事语言并非是自由发挥,随意组合,而是在二元对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从而呈现完整的故事发展脉络。盖茨比并未清晰地认知与正视现实,相反却沉浸于幻想之中,梦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突出了盖茨比的悖论式逐梦最终犹如海市蜃楼般虚幻缥缈。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二元对立解析
(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二元对立
盖茨比拥有大量的财富,豪华的别墅和奢侈品。每个人都高兴地来参加他的派对,羡慕他的财产,想和他成为朋友,甚至黛西也注意到他并且再次爱上了他。物质层面的成就给盖茨比带来了希望。小说以尼克作为第一人称的回忆视角讲述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盖茨比追求心中女神黛西的过程。然而,在他为保护黛西不受事故的伤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后,黛西和她的丈夫一起去了另一个城市,而盖茨比却被人误杀了,他赢得黛西的梦想破灭了。此外,盖茨比死后,没有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尽管数以千计的人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来他的别墅参加宴会。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善行,尤其是那些自发的、没有期望的善行,而令人悲伤的是黛西对盖茨比的死并没有感到悲伤或遗憾。盖茨比在财富上是成功的,附有上层社会的标签。盖茨比书房里储存的大量书籍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这些书从未被打开过。房间的装饰衬托出盖茨比精神世界的停滞和苍凉,体现出盖茨比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中的二元对立。
(二)梦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
梦想与现实的对比是本书的一个突出主题。盖茨比梦想实现物质的富有,渴望追求爱情。对于盖茨比而言,黛西是纯洁圣洁的理想形象,也是盖茨比眼中青春与力量的梦幻。盖茨比之前没有娶她,是因为在过去他没有贵族的家庭背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更加努力地工作,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来挣足够的钱。盖茨比认为把她赢回来的方法是拥有大量的财富,让她有安全感。财富可以抹去他和黛西过去五年的生活,让他们重新回到原点。盖茨比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黛西的爱。事实上,黛西更注重金钱而不是爱情。一开始,她认为盖茨比来自富裕家庭,和盖茨比有过一段感情,但当她意识到盖茨比不能提供给她想要的奢华生活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汤姆做她的丈夫。当盖茨比带着他的财富再次出现时,她似乎被感动了,并试图恢复与盖茨比的关系,而对她的丈夫没有任何愧疚。Stanley Cooperman指出:“盖茨比生活在一个畸形的社会,威尔逊和盖茨比这样的人在现代美国的荒原上最终被毁灭,正是汤姆·布坎南这样肉欲横流的现实主义者得以容纳和生存。”d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不仅相信真爱,而且还爱着一个他认为是理想的,但实际上离他的生活太遥远的人。由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故事的结局注定是不完美的。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悖论式逐梦
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对盖茨比的人物形象予以多维度刻画,深入细致地描绘他的生活过往经历和微妙的人际关系,此中呈现的悖论式逐梦隐喻其梦想的虚幻。正如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所反映的那般,张中载认为:“新世界的一颗清新、翠绿的胸膛曾低声迎合人类最后也是最伟大的梦想。”e盖茨比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却没有实现梦想,因为他的追求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他陷入了一个悖论,即他试图通过理想化的唯物主义来实现梦想。盖茨比纯粹的梦想在一个机器化大生产和炫耀性消费的时代是难以实现的。盖茨比一生都在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的失败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的精神信念危机。盖茨比人生的悖论式逐梦反映了当时部分美国人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两难选择。 菲茨杰拉德对小说人物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且在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即身处于所谓“爵士时代”的人们物质状况与精神生活。小说中的盖茨比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追逐经济自由却依靠非法生意而发财暴富,体现了美国在一战后的急剧膨胀;盖茨比渴望收获爱情,幻想可以和黛西拥有美好的未来,却最终被黛西无情地利用和伤害,反映了人们在精神追求层面的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贯穿于盖茨比的悖论式逐梦,也预示着其梦想的幻灭。由此可见,个人梦想的实现与当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一旦脱离社会现状,个人梦想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难以实现的幻想。
四、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风貌。菲茨杰拉德认为这是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奇迹的年代,又是一个充满嘲讽的年代。作者在此小说中鞭辟入里的叙述是当时社会背景环境的形象写照。在美国历史上那个华而不实的“爵士时代”,充满朝气活力與青春希望的年轻人面对物质的繁荣而陷入迷惘。《了不起的盖茨比》反映了一战之后美国青年的状态,他们厌倦战争,并对未来感到困惑。正如盖茨比想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但他的精神却空虚无助,不堪一击,其悖论式逐梦反映了美国梦在一个空前繁荣和物质过剩时代的解体。盖茨比的悲剧式人生结局反映出了美国社会中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截然反差。《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当时美国历史与现实的投影,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a Dedria Bryfonski, Phyllis Carmel Mendelso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M]. Michigan:Gale Research Company, 1978:146.
b Rubinstein, Annatte.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458.
c Julian Wolfreys, Ruth Robbins, Kenneth Womack. Key Concepts in Literary Theory [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17.
d Stanley Cooperman. The Novels of F.Scott Fitzgerald: A Study Guide[M]. New York:Monarch Press, 1996:47.
e 张中载:《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1页。
参考文献:
[1] F.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M]. Qingdao:Qingdao Publishing House, 2003.
[2] 夏忠宪.《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感官叙事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5).
[3] 袁晓艳,尹静静. 论西方的二元对立模式[J]. 时代文学, 2007(1).
[4] 吴建国. 菲茨杰拉德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作 者: 艾娜,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汉翻译。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