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
(1)做民主的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积极性的环境基础。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倡“童言无忌”,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惟此,我们的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2)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开展一些学习竞赛和学习活动。小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特点,都喜欢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己,因此,活动和竞赛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教师还可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组织一些学习活动。除传统的与音乐学科(唱一唱)、美术学科(画一画)等整合外,当前更要注重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电脑房上的数学网络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处理好活动和竞赛中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既不可样样独断、包办,也不可放任自流。如果说活动和竞赛中学生是主角、是演员的话,那教师就要积极担当好“制片人”的角色。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2)培养合作技能,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的方法。“合作意识”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初步培养: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4)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1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例如:在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达到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的目的。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四、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数学课程学习的真正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数学知识才能成为活生生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够达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境界。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让学生计算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安排学生量一量从而获取相关的数据,捕捉相关的数学信息。在统计知识的教学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及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又如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条船,你认为怎样分才合适?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真正教活。学生在生活中,在操作中学,其自主学习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五、培养意志品质,是有效的开展“自主性学习”的保证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如果学生缺乏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休的决心等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就难以开展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去独自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常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背景,经常给学生确立一个个不断通过努力不断被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实现每一个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心理。如让“跳课生”提前进行每单元的检测,并及时发给合格证书,从而养成一种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另外,“跳课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使学生容易立体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受到影响、同化,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尽量得到发挥,使其各有所得从而培养学生善始善终,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凌翠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界,(19)2010.
[3]周丽.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j].中学生导报,2011(20)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
(1)做民主的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积极性的环境基础。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倡“童言无忌”,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惟此,我们的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2)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开展一些学习竞赛和学习活动。小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特点,都喜欢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己,因此,活动和竞赛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教师还可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组织一些学习活动。除传统的与音乐学科(唱一唱)、美术学科(画一画)等整合外,当前更要注重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电脑房上的数学网络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处理好活动和竞赛中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既不可样样独断、包办,也不可放任自流。如果说活动和竞赛中学生是主角、是演员的话,那教师就要积极担当好“制片人”的角色。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2)培养合作技能,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的方法。“合作意识”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初步培养: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4)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开展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1世纪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在自愿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自己趟着过河。例如:在三年级教学“混合运算”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比较灵活地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在试做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达到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的目的。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
四、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数学课程学习的真正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数学知识才能成为活生生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够达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境界。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让学生计算操场的周长和面积,安排学生量一量从而获取相关的数据,捕捉相关的数学信息。在统计知识的教学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及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又如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条船,你认为怎样分才合适?这些实际生活问题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真正教活。学生在生活中,在操作中学,其自主学习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五、培养意志品质,是有效的开展“自主性学习”的保证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如果学生缺乏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休的决心等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就难以开展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去独自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常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背景,经常给学生确立一个个不断通过努力不断被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实现每一个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心理。如让“跳课生”提前进行每单元的检测,并及时发给合格证书,从而养成一种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另外,“跳课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使学生容易立体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受到影响、同化,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尽量得到发挥,使其各有所得从而培养学生善始善终,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凌翠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界,(19)2010.
[3]周丽.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j].中学生导报,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