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必须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发现体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由此,该文提出相应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以便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丰富和创新现代化体育教学。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b)-0137-02
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高校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不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思想为培养良好的技术。以确保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成绩。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
2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理论教学课时少、授课质量差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而且所占的课时相对于来说较少。考试制度也不是很健全。体育老师往往都是注重技能的教学,甚至有的老师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对授课技巧的研究。这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由此也阻碍了教师对体育理论教学的开展。
2.2 高校体育教学课时和课外活动设施欠缺
目前有许多高校体育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充足,再加上课时的安排有时候会导致很多班级一起上体育课,还有就是一些公共体育设施会受到外界的因素损坏。这对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了很严重的影响。
2.3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而言,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对其进行评判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其一,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过于单一。其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所设置的评价内容往往更重视考试、技术与结果。从而忽略了教育、兴趣及过程;也忽略了体育意识及体育精神的灌输与培养。其三,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上面比较单调。忽视了开展体育教学的最初目的。过于重视了学生在实际体育活动中的水平是否真的到达了某一个标准。显而易见,这样的评价方法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也极其不合理。
2.4 高校体育教学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体育科学教学的核心力量。体育教师教学的技能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学历结构层参差不齐。整体的学历较低,本科学历所占的比重较多,而硕士以及博士学历的人员较少。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的体育改革有很大的影响。
(2)教师的年龄老龄化。随着高校对招聘教师的制度越来越严格,新一代的年轻力量受很多条件的限制,例如:从业人员的证书限制、学历限制等等因素,导致进入高校教学相对来说较难。因此,部分学院的体育教师年龄趋向老龄化。
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分析
3.1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现在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几乎没有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唯一能锻炼的时间就只有体育课上。所以,教师应该在体育课上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自主的学习空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实践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理论方面的内容。因为体育课程安排较少,教师可以采用报告讲座的形式进行理论授课。这样既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充分利用体育馆,增加体育器械设施
对体育场与体育馆的设施与器械设备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学校要强化使用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建立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学校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等的安全正确使用。其次,建立检查制度,对体育器材、设备设施要经常检查;体育器材要由专人管理,体育设备设施要由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坚决消除体育器材、体育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最后,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设备设施的教育,使学生养成安全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设备设施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体育自护能力。这样就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充分发挥和实现体育馆各项设施的各项功能。
3.3 建立合理的体育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首先,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学习评价应该把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单一学习,还要重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校特色和优势,针对在校学生运动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真正做到将时间让给学生,将空间留给学生,将自由还给学生。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享受、人人成功的目的。效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3.4 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
(1)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首先,将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统筹安排,全面推进。由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学历结构进行核实,在不影响正常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等。最后,对于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的教师,学校将按有关政策予以鼓励。
(2)补充新生力量。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对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在教师的聘用过程中要增加高学位中青年教师数量,确保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能够与时俱进,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摒弃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教师应该继续注重教育实践,并强化从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使之上升为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因为教育实践及其由此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它与教育科学理论构成了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4 结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体质基础上。体育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另外一方面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总体来说,体育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及品德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当前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一个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而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达到增强教学的目的。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帮助学生把体育的学习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尝试,大胆创新,争取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更多深层次、前沿性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獻
[1] 王国强,田爱梅.试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0):31-32.
[2] 吴丽萍.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新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60-61.
[3] 林克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8(3):64.
[4] 王宗平.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C]//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1994.
[5] 程毅.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变革[J].体育与科学,2006,27(1):95-96.
[6] 栾丽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5(4):72-74.
[7] 雷哲.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2):58-62.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b)-0137-02
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高校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不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思想为培养良好的技术。以确保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成绩。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重教学形式、轻教学效果。
2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理论教学课时少、授课质量差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而且所占的课时相对于来说较少。考试制度也不是很健全。体育老师往往都是注重技能的教学,甚至有的老师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对授课技巧的研究。这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由此也阻碍了教师对体育理论教学的开展。
2.2 高校体育教学课时和课外活动设施欠缺
目前有许多高校体育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充足,再加上课时的安排有时候会导致很多班级一起上体育课,还有就是一些公共体育设施会受到外界的因素损坏。这对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了很严重的影响。
2.3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而言,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对其进行评判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其一,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过于单一。其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活动中所设置的评价内容往往更重视考试、技术与结果。从而忽略了教育、兴趣及过程;也忽略了体育意识及体育精神的灌输与培养。其三,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上面比较单调。忽视了开展体育教学的最初目的。过于重视了学生在实际体育活动中的水平是否真的到达了某一个标准。显而易见,这样的评价方法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也极其不合理。
2.4 高校体育教学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体育科学教学的核心力量。体育教师教学的技能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当前高校体育教学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学历结构层参差不齐。整体的学历较低,本科学历所占的比重较多,而硕士以及博士学历的人员较少。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的体育改革有很大的影响。
(2)教师的年龄老龄化。随着高校对招聘教师的制度越来越严格,新一代的年轻力量受很多条件的限制,例如:从业人员的证书限制、学历限制等等因素,导致进入高校教学相对来说较难。因此,部分学院的体育教师年龄趋向老龄化。
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分析
3.1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现在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几乎没有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唯一能锻炼的时间就只有体育课上。所以,教师应该在体育课上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自主的学习空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有实践的内容,而且还包括理论方面的内容。因为体育课程安排较少,教师可以采用报告讲座的形式进行理论授课。这样既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充分利用体育馆,增加体育器械设施
对体育场与体育馆的设施与器械设备应该进行科学的管理。首先,学校要强化使用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建立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学校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等的安全正确使用。其次,建立检查制度,对体育器材、设备设施要经常检查;体育器材要由专人管理,体育设备设施要由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坚决消除体育器材、体育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最后,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设备设施的教育,使学生养成安全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设备设施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体育自护能力。这样就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充分发挥和实现体育馆各项设施的各项功能。
3.3 建立合理的体育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首先,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学习评价应该把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运动技能的单一学习,还要重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校特色和优势,针对在校学生运动的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真正做到将时间让给学生,将空间留给学生,将自由还给学生。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享受、人人成功的目的。效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3.4 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
(1)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首先,将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统筹安排,全面推进。由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学历结构进行核实,在不影响正常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等。最后,对于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的教师,学校将按有关政策予以鼓励。
(2)补充新生力量。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对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在教师的聘用过程中要增加高学位中青年教师数量,确保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能够与时俱进,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摒弃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教师应该继续注重教育实践,并强化从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使之上升为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因为教育实践及其由此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它与教育科学理论构成了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4 结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体质基础上。体育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另外一方面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总体来说,体育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及品德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当前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一个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而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达到增强教学的目的。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帮助学生把体育的学习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尝试,大胆创新,争取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更多深层次、前沿性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獻
[1] 王国强,田爱梅.试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0):31-32.
[2] 吴丽萍.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新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60-61.
[3] 林克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8(3):64.
[4] 王宗平.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C]//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1994.
[5] 程毅.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变革[J].体育与科学,2006,27(1):95-96.
[6] 栾丽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5(4):72-74.
[7] 雷哲.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