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州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的空间保护模式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广州城市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探讨其边缘区历史村落的空间有效保护模式。从合理利用是最佳空间保护途径的观点出发,针对村落内部历史元素破碎的客观事实,提出空间“再生模式”,即通过将现存历史元素的重新整合形成完整网络体系,将该类历史文化遗产有机和谐的融入城市,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历史村落;空间保护模式;城市边缘区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当前诸多城市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城市空间急速拓展、郊区用地不断内化的重要生长阶段,作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积淀的广州亦不例外。城市建成区面积急速扩大,城郊村落不断被城市吞噬后,向“城中村”或“城边村”转变,其中部分文化遗产保存丰富的村落在强势市场经济冲击、规划控制滞后等多方作用力下,空间形态异质化严重。因此,都市历史村落如何保护与利用问题尤其凸出,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前沿的边缘区地带,其历史村落处于城市化影响的敏感地带,空间的保护利用则更值得探究。
  
  一.广州历史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广州历史村落由于其所处区位与社会环境,使其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岭南特征,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宗祠为核心构建的村落整体空间体系
  村落保留民居大多为宗族制度较为兴盛的明清时期所建(清朝居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聚族而居特质在空间关系中表现明显,具体体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村落整体格局。宗祠是村民共同拥有和经营的“公共空间”,是举办祭祖、庆典等活动的场所,基本都以姓氏命名,而且随着村落各支系的发展壮大,各支系又有其各自的支祠,依此不断衍化(图1)。
  (2)巷道构建的村落骨架
  由于广州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巷道的走向布置一般顺应夏季主导风向,借助两侧建筑的遮阴作用,窄而深的巷道即形成了“冷巷”,巷道搭建的网络关系形成最典型的村落梳式布局(图1)。除了梳式布局,在广州最为典型的还有水乡村落,民居则沿河涌或水塘呈垂直巷道布置方式,以取得水面清凉的微气候条件。
  
  (3)岭南民居与特色景观元素构建的村落风貌
  广州地区气候炎热,风雨常至,民居则一般采用小天井大进深、布局紧凑的平面形式。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为三间两廊式,多采用青砖砌筑以及人字型或镬耳山墙,青砖民居构成了历史村落风貌的视觉主体。
  除此之外,村落内还存在众多点缀性的景观元素,如古树、桥、塔及碉楼、蚝壳屋等(图2),由于數量有限,或横或纵的为历史村落拓展了三维空间感,成为重要的可意向节点。
  
  二.广州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的保存概况
  
  处于边缘区的历史村落由于当前市场改造动力不足以及建房政策束缚(宅基地的批准受限),村民为改善自身居住环境进行了建(构)筑的翻新与改造,以现代化材料与建造工艺原地造屋、铺设路面,最终导致村落内部新旧建筑交杂、历史建筑零碎,整体风貌格局已被初步破坏,这是边缘区历史村落的典型存在状态。
  
  三.广州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的再生空间保护模式
  
  作为城市建设前沿地带的历史村落,博物馆式的封存保护或是任其自由发展都终将无法抵御城市化的外部压力,因此,笔者认为其最佳保护方式应该是激发村落活力并体现内在价值,途径是使之具备对外展示功能。
  (1)空间再生概念的提出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个体与个体形成联系时,其整体的能力要大于个体之和。基于历史村落内目前普遍的零碎状态,整体保护改造困难亦不切实际,因此,对于城市边缘区内的历史村落应该从现存的历史元素基础上进行,在充分保护现有历史元素基础上,对传统的村落氛围进行发掘与重塑,将已经零碎的历史元素之间重新建立联系,修复原有已失去的联系,使其形成更为强大的整体效力,这正是空间再生模式的重要内涵(图3)。
  (2)再生空间保护体系的内容
  根据历史村落的空间形态与物质构成分析,村落基本可以划分为“点”、“线”、“面”这样三类,即“点”为建(构)筑物、开敞空间,“线”为街巷空间和水道,“面”为建筑群体,且三者之间又有相互构成的关系,它们都是村落的历史元素。
  表1历史村落的空间保护体系
  
  
  (3)再生空间保护体系的评价与构建
  
  图4历史村落保护体系中的评价与再生对策示意
  (注:数值为各因子在评价中的比重)
  
  对历史村落保护体系中点、线、面进行评价,按照其重要性给予三个类别的相应对策,即一级保护、二级保护和三级保护。
  一级保护是指其符合历史村落传统风貌且目前保护完好的“点”、“线”与“面”,对于此类别建(构)筑物或建筑群的再生对策,主要是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点”中的历史建筑,要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除进行内、外部原貌修复外,不得做任何变更,对于“线”、“面”,进行风貌的严格保护和控制,只可进行小规模的适宜改造,不容许任何与原有风格不符的新建设。
  二级级保护是指其风貌有所破坏的“点“、“线”与“面”,对于此类别的建筑(构)物或建筑群的再生对策,主要是进行适当的修整和改善,使已经破坏的部分重新恢复原貌。对于“点”中的历史建筑,可进行内部改造,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对于“线”、“面”,则根据传统的空间形式进行修整,改造已经遭受破坏的局部地段,对破坏风貌的部分进行适当的整治。
  三级保护是指其风貌严重破坏的“点”、“线”与“面”,对于此类别的建(构)筑物或建筑群的再生对策,可以进行重新定义,容许进行重新建设或拆除。对于“点”中的历史建筑,可以原地、异地重建,也可以直接拆除,将其材料用于其它建筑的改造,对于“线”、“面”,无法修复的部分,可以完全拆除,并结合附近整体风貌进行新建,其功能也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改变和重新定义。
  (4)中介元素在空間保护体系中的意义
  所谓中介元素,其实质就是对物质空间的改造和创造。历史元素保护网络的构建以点、线、面的评价分类作为基础,勾勒出三者联系网络中的骨架,但由于历史元素的破碎与游离,骨架相对薄弱,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和充实。因此,中介性元素或者媒介元素的应用成为必然,它是具有主动性的新元素,而且手段、方式多样,可以灵活的运用,为历史元素之间的联系起到桥梁的作用。
  中介元素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绿化公园、可以是一段路径引导,也可以是广场,甚至可以是重要构筑物的异地迁建。但是中介元素一定要能有自明性,简单的解释就是与众不同的特征,让人可以分辨和记忆的特质,只有这样其才能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产生中介的效应。
  四.小结
  点、线、面历史元素的等级构成,再通过中介元素对其之间的弱联系补充,整个历史村落更新过程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使历史村落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历史价值。
  历史村落物质空间最有效保护方式是合理的利用。在城市边缘区这个城市扩展的前沿敏感地带内尚存大量有历史价值村落的客观事实前提下,需要改变传统被动保护的方式,整合零碎的历史元素使其整体化,为其利用提供物质空间支持,这类历史文化遗产才能有机融入城市,为市民所享,才是合理的保护之道。
  
  参考文献
  [1]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陈静敏,郑力鹏.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对策初探[J].华中建筑,2007,7:135-141
  [3] 郑勇,杨宏烈.论“城中村”的改造—以珠三角诸市为例[J].城市开发,2004,10:20-23
  [4] 罗长海,彭震伟.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机制探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9,1:37-41
  [5]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68-179
  [6] 刘晖.珠三角城市边缘传统聚落形态的城市化演进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
其他文献
摘要: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政府投资的项目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设计、建设、使用;城市新区、新批经济开发区等内的新建建筑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01.10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意见》提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工程建设逐渐增多,国家对如何修建高质量道路,如何维护市政路基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路基,是道路安全使用的基础,本文就市政路基常见问题展开例举分析,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市政路基 通病 分析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并与路面共同承受车辆荷载,包括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软基处理三种形式,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了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并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提出了相关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 软土路基特点通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具有透水性差、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以及流变性导致施
期刊
[摘要]本文以贵州遵义市湘江河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了山地城市大尺度线性滨水空间不同于平原城市滨水地区的显著特征与规划要求,并针对性的提出山地城市线性滨水空间亲水性、塑造滨水空间多样性等问题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方案。  [关键词] 山地城市;大尺度线性滨水空间;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大尺度线性滨水空间规划的方法  河流是文明之源,世界上绝大
期刊
内容摘要:要想合理控制安装工程的造价,节省资金,就要做好工程预决算。本文将根据安装工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它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安装工程的各种其他因素,从取费标准,审查资料的完整与否,工程量清单的特点、所用材料的市场价格等这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安装工程;预决算;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设工程中,安装工程造价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它在整个工程的
期刊
摘要:城市形态的形成除了其先天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为活动和建设也起到很大作用。本文试以宋东京为例,阐述由上自下和由下至上的两种人为力量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同时概括宋东京对其后开封城市建设、社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两种力量;宋东京;城市建设;开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开封城市历史  开封的城市建设始于春秋,郑庄公命人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之意
期刊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今年来商品房市场出现的一些关于质量的热点问题,从中引出房屋渗漏的论文论点,然后从施工管理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 质量通病 渗漏防治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管理措施的健全  1.1、确定管理质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没有相应完善的执行标准,质量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确定“无渗漏”工程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带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并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好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主要是对生态建筑进行相关阐述,并探讨了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字: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城市地铁施工大多数位于闹市区,人流、交通和密集建筑物群,尤其需要爆破施工的基坑开挖,更要保证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及安全。通过对深圳地铁五号线长龙站主体基坑爆破开挖的研究,从爆破的布眼、装药量、爆破孔网参数、防护、监控量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及实地操作,为城市内、闹市区、密集建筑物群等的地表振动、飞石、噪音等控制爆破提供了可操作性理論及数据。  关键词:密集建筑群;基坑爆破、振动控制爆破;理论;数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依据强度补强和防止反射裂缝产生的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关键词: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沥青层 ;设计与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泥砼路面的建设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迄今为止,我国水泥砼路面通车总里程已近40万公里左右,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早期修建的水泥砼路面已接近甚至超过其使用年限。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交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