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互联网+新阶段,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主战场。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新形态,给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新挑战,务必引起组织高度重视,要认真研究,强化举措,全力推进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
2015年0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布,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以之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1何为互联网+?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构成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
1.2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和途径,正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
1.2.1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人们思想交汇、情感碰撞、信息传播、情绪宣泄的重要阵地。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虚拟性强、互动性高的鲜明特点,也成为对内、对外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和信息途径。
1.2.2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网络在保持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传输渠道的基础上,能把传统传输渠道和新兴渠道有机融合起来,通过移动客户端、论坛、及时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等渠道传输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益更高,影响趋于深层次和多方面。
1.2.3网络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工具。“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处处都是舆论场,国家、民族、政治、意识容易淡化,思想容易波动,对组织的政策影响力逐渐增大。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运用网络渠道,有效整合资源,才能使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3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各级领导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组织发展壮大重要举措之一。当前,不同思想意识间的碰撞愈加激烈,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断出现新苗头、新情况、新问题,较之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有明显的新特点。
1.3.1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灌输力度持续减弱。网络活动空间强调受众的自由平等,参与者拥有极大的主动权。网络无法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硬性进课堂、进头脑接受渐进式教育,不可能下达硬性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进入组织成员的头脑遇到了新挑战。
1.3.2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主动权趋于下降。网络中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大于被动性,可以主动寻找信息,选择、接受信息,发布和交流信息,还可以影响他人。教育者原有的主动和优势地位大为下降,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带来难度。
1.3.3思想政治工作可控性降低。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得益于周密计划,然而在非现实的面对面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对象难以辨别自己认知程度和真实问题,正反的案例、观点、思想和舆论同时出现和汇集,使网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控更加难以预料。
2.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实现“四个全面”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实现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需要通过开展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但目前在互联网+新形态下,思想政治工作面对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2.1西方意识形态多方渗透。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流量的优势地位控制着强大的国际互联网,垄断着国际新闻发布渠道和几乎整个世界舆论,企图通过政治、文化渗透改变我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思想观念。这种渗透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造成一定侵害。
2.2网络舆论管控难度增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组织面临的社会环境持续演变,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利益主体冲突加大,思想意识碰撞激烈,互联网为这些冲突与碰撞的情感宣泄开辟了新渠道,这样一个时空无限制、道德无约束的环境,让部分人无形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管控难度。
2.3网络话语权正遭受冲击。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当代中国战略新布局中重要的内容,治党就得先治人,治人就得先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得牢牢掌握话语权。网络言论自由化、多元化的倾向十分明显,特别是互联网上非官方的舆论和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较大冲击,组织的权威话语权受到挑战。
3.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各级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辩证看待网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作为,善于发现挑战中蕴含的的机遇。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做网络时代的旁观者,要积极关注和研究网络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亲历其中共享一手资讯,获取切身体会,正面积极引领,从而化责任为行动,化挑战为机遇。
3.1搭建平台,抢占思想宣传制高点。各组织在内部网站要开通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链接,要开通覆盖全体成员的公众或官方微博、微信等,丰富内容和服务形式,保障人力,加大软、硬件投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运营,建成深受成员喜欢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3.2全员参与,融入网络激发正能量。组织的各级领导、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党员,人人都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及时开通个人微博、微信,积极参与组织公众平台建设,以身作则,引领正确的方向,激发正能量。
3.3强化服务,注重凝聚成员合力。积极构建网络服务员工平台,探索建立基于网络信息收集、回应、疏导机制,提高服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覆盖面,以快速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组织文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凝聚成员人心。
4. 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互联网+新形态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还要注重处理好几个关系。
4.1研究处理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新形态下,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切实加大“网上做”的力度,但不能忽视“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两者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取代。
4.2研究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尽管在大力开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方式,但以往经过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方法仍然具有生命力,需要繼承和发扬。同时,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4.3研究和处理好内外资源的问题。要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建立横向覆盖各领域、纵向贯通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用最先进的理论、最优质的资源、最鲜明的特色、最专业的技术打造思想教育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杨文会,男,44岁,工商管理硕士,现供职于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任人事劳资科副科长。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
2015年0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公布,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以之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1何为互联网+?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构成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
1.2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对象和途径,正有力地推动着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发展。
1.2.1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人们思想交汇、情感碰撞、信息传播、情绪宣泄的重要阵地。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虚拟性强、互动性高的鲜明特点,也成为对内、对外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和信息途径。
1.2.2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网络在保持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传输渠道的基础上,能把传统传输渠道和新兴渠道有机融合起来,通过移动客户端、论坛、及时通讯工具、微信朋友圈、微博、博客等渠道传输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面更广、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效益更高,影响趋于深层次和多方面。
1.2.3网络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工具。“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处处都是舆论场,国家、民族、政治、意识容易淡化,思想容易波动,对组织的政策影响力逐渐增大。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运用网络渠道,有效整合资源,才能使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3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各级领导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动组织发展壮大重要举措之一。当前,不同思想意识间的碰撞愈加激烈,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不断出现新苗头、新情况、新问题,较之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有明显的新特点。
1.3.1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灌输力度持续减弱。网络活动空间强调受众的自由平等,参与者拥有极大的主动权。网络无法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硬性进课堂、进头脑接受渐进式教育,不可能下达硬性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进入组织成员的头脑遇到了新挑战。
1.3.2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主动权趋于下降。网络中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大于被动性,可以主动寻找信息,选择、接受信息,发布和交流信息,还可以影响他人。教育者原有的主动和优势地位大为下降,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带来难度。
1.3.3思想政治工作可控性降低。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得益于周密计划,然而在非现实的面对面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对象难以辨别自己认知程度和真实问题,正反的案例、观点、思想和舆论同时出现和汇集,使网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控更加难以预料。
2.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实现“四个全面”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实现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需要通过开展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但目前在互联网+新形态下,思想政治工作面对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2.1西方意识形态多方渗透。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流量的优势地位控制着强大的国际互联网,垄断着国际新闻发布渠道和几乎整个世界舆论,企图通过政治、文化渗透改变我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思想观念。这种渗透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造成一定侵害。
2.2网络舆论管控难度增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组织面临的社会环境持续演变,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利益主体冲突加大,思想意识碰撞激烈,互联网为这些冲突与碰撞的情感宣泄开辟了新渠道,这样一个时空无限制、道德无约束的环境,让部分人无形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加大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管控难度。
2.3网络话语权正遭受冲击。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当代中国战略新布局中重要的内容,治党就得先治人,治人就得先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得牢牢掌握话语权。网络言论自由化、多元化的倾向十分明显,特别是互联网上非官方的舆论和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较大冲击,组织的权威话语权受到挑战。
3.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各级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辩证看待网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积极作为,善于发现挑战中蕴含的的机遇。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做网络时代的旁观者,要积极关注和研究网络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亲历其中共享一手资讯,获取切身体会,正面积极引领,从而化责任为行动,化挑战为机遇。
3.1搭建平台,抢占思想宣传制高点。各组织在内部网站要开通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链接,要开通覆盖全体成员的公众或官方微博、微信等,丰富内容和服务形式,保障人力,加大软、硬件投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运营,建成深受成员喜欢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
3.2全员参与,融入网络激发正能量。组织的各级领导、管理者、思想政治工作者、党员,人人都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及时开通个人微博、微信,积极参与组织公众平台建设,以身作则,引领正确的方向,激发正能量。
3.3强化服务,注重凝聚成员合力。积极构建网络服务员工平台,探索建立基于网络信息收集、回应、疏导机制,提高服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覆盖面,以快速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组织文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凝聚成员人心。
4. 互联网+新形态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互联网+新形态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还要注重处理好几个关系。
4.1研究处理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新形态下,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切实加大“网上做”的力度,但不能忽视“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两者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取代。
4.2研究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尽管在大力开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方式,但以往经过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方法仍然具有生命力,需要繼承和发扬。同时,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4.3研究和处理好内外资源的问题。要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建立横向覆盖各领域、纵向贯通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用最先进的理论、最优质的资源、最鲜明的特色、最专业的技术打造思想教育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杨文会,男,44岁,工商管理硕士,现供职于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任人事劳资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