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数学老师问7岁的阿拉乌:“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语文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体育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阿拉乌想了一会儿,十分有把握地回答:“四个!”
数学老师非常沮丧,她原以为这么简单的问题,是不会有人答错的。她想,或许阿拉乌没有听清楚,于是她又缓慢而清楚地重复这个问题,这一次,阿拉乌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他郑重地扳着手指,将这个问题算了又算,最后有些迟疑不定地回答:“四个。”
数学老师非常失望,但她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她想起阿拉乌喜欢吃草莓,如果用草莓代替苹果,或许会让阿拉乌的注意力更集中一些。于是她又微笑着问阿拉乌:“如果我给你一颗草莓,语文老师给你一颗草莓,体育老师给你一颗草莓,你一共有几颗草莓呢?”数学老师说完看着阿拉乌,她显得比阿拉乌还要紧张。
阿拉乌这回很快答道:“三颗。”
数学老师开心地笑了,她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成功。她循序渐进,又一次问道:“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语文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体育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
阿拉乌这次回答得更快:“四个!”
数学老师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怎么回事,阿拉乌?!”她失去耐心了,声音中流露出不快。
阿拉乌小声答道:“因为我的口袋里已经有一个苹果了。”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老师的尴尬在于事先并不知道学生已经拥有了什么(在这里,指的是已经拥有的苹果)。引用到知识教学中,教师如果事先不知道学生已经拥有了什么(在这里,指的是已经拥有的知识),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难免出现类似的尴尬。
对于“什么是一堂好课”的追问,我们已经从唯“本”(教教材所有的内容)、唯“我”(教教者所长的内容)、唯“他”(教教参所定的内容)走向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那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起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从教师“备课先备人”开始。
一、重视学生的先知先觉
如果把备课比喻成“裁缝做衣服”,那么研究学生就是“量尺寸”。现实的情形是许多教师已经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人情化,但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依然存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同步、不合拍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所考虑学生的“情况”,往往凭借经验假设,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学情就可能不同,教师照搬以往的经验,往往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況,绝不能想当然,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间,通过事先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动态,确定他们“心里”的教学内容,才能制定出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然而,许多教师备课时怕麻烦,只是简单地把自己想象成学生,自唱自演,形成一份教学设计,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再次成为空谈。于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教与学之间的摩擦现象或脱钩现象,让教师措手不及或不知所措。
【问题案例】学生为何听得一知半解
今年我先接手三(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三(2)班的张老师生病请假,所以三(2)班的语文也暂由我代。
在上“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转换这部分内容时,在给三(1)班上课的过程中,我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最简单的方法:先把“把”和“被”前后的名词交换,再把“把”和“被”互换。我发现很多同学听得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下课后,我找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情况,得知班里许多同学已经知道了方法,觉得不用再学,所以对老师的讲解缺乏兴趣。但是,也有个别同学没掌握,因为接受能力较弱,在听我讲解方法后还是半懂不懂。
上述案例之所以出现“很多同学对这一内容没什么兴趣,对我的讲解个个听得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其根本原因是我在做教学设计时闭门造车,虽然有时会想到学生,但更多的是凭借以往对学生的认识和心理学上的一般规律做出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超常”行为缺乏了解。其实,“超常”行为在聪明的学生身上经常发生,有经验的教师总会考虑到这一点,在没有进行学情调研的情况下,他们会预备另一份教案应对。
我们要知道学生已经有什么,还想要什么,仅仅靠教师自己暗自揣测是不行的,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个性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想法往往不同,而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说出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真正明白学生的心理,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在课前接触学生,通过询问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之后做的教学设计才有针对性,备课才能真正备到学生心里去,这样的教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案。
二、摸清学生的先知先觉
对于诸如学生超越教师预料的先知先觉,如果教师后知后觉,那教学就会很被动,长此以往,就会陷入学生越来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所以,积极的做法就是教师在备课前多进行学情调查,读懂学生,用实践指导备案,从而备出符合学生心意的教学设计。
因此,在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后,在接下来三(2)班的课堂上,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想方设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改进案例】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我先出示“把”字句,让学生试着改成“被”字句,才刚说完要求,很多学生就举起手来要求回答问题,只有三四个同学没举手。
生:把“把”前后的名词互换,再把“把”改成“被”。
生:我不用方法,就按我们平时说话的方法就行了。
看到学生们交流热烈,我趁势引导:“你们同桌之间出题互考一下吧!”话刚说完,他们就提起笔出题互考。看到许多同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知道他们都掌握了;看到有几个同学很认真地对同桌讲解,我欣喜有人充当小老师。这时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主场。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当节课的知识点,而且学得很开心,我的课也上得很轻松。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让学生先吐为快的做法还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问题。对学生已知已会的,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或让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生”)讲给老师或同学(特别是一部分“学困生”)听。
总之,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唯此,方能做到教之以法。
数学老师问7岁的阿拉乌:“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语文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体育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阿拉乌想了一会儿,十分有把握地回答:“四个!”
数学老师非常沮丧,她原以为这么简单的问题,是不会有人答错的。她想,或许阿拉乌没有听清楚,于是她又缓慢而清楚地重复这个问题,这一次,阿拉乌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他郑重地扳着手指,将这个问题算了又算,最后有些迟疑不定地回答:“四个。”
数学老师非常失望,但她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她想起阿拉乌喜欢吃草莓,如果用草莓代替苹果,或许会让阿拉乌的注意力更集中一些。于是她又微笑着问阿拉乌:“如果我给你一颗草莓,语文老师给你一颗草莓,体育老师给你一颗草莓,你一共有几颗草莓呢?”数学老师说完看着阿拉乌,她显得比阿拉乌还要紧张。
阿拉乌这回很快答道:“三颗。”
数学老师开心地笑了,她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成功。她循序渐进,又一次问道:“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语文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体育老师给你一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
阿拉乌这次回答得更快:“四个!”
数学老师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怎么回事,阿拉乌?!”她失去耐心了,声音中流露出不快。
阿拉乌小声答道:“因为我的口袋里已经有一个苹果了。”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老师的尴尬在于事先并不知道学生已经拥有了什么(在这里,指的是已经拥有的苹果)。引用到知识教学中,教师如果事先不知道学生已经拥有了什么(在这里,指的是已经拥有的知识),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难免出现类似的尴尬。
对于“什么是一堂好课”的追问,我们已经从唯“本”(教教材所有的内容)、唯“我”(教教者所长的内容)、唯“他”(教教参所定的内容)走向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那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起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从教师“备课先备人”开始。
一、重视学生的先知先觉
如果把备课比喻成“裁缝做衣服”,那么研究学生就是“量尺寸”。现实的情形是许多教师已经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人情化,但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依然存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同步、不合拍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所考虑学生的“情况”,往往凭借经验假设,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学情就可能不同,教师照搬以往的经验,往往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要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況,绝不能想当然,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间,通过事先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动态,确定他们“心里”的教学内容,才能制定出其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然而,许多教师备课时怕麻烦,只是简单地把自己想象成学生,自唱自演,形成一份教学设计,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再次成为空谈。于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教与学之间的摩擦现象或脱钩现象,让教师措手不及或不知所措。
【问题案例】学生为何听得一知半解
今年我先接手三(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三(2)班的张老师生病请假,所以三(2)班的语文也暂由我代。
在上“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转换这部分内容时,在给三(1)班上课的过程中,我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最简单的方法:先把“把”和“被”前后的名词交换,再把“把”和“被”互换。我发现很多同学听得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下课后,我找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情况,得知班里许多同学已经知道了方法,觉得不用再学,所以对老师的讲解缺乏兴趣。但是,也有个别同学没掌握,因为接受能力较弱,在听我讲解方法后还是半懂不懂。
上述案例之所以出现“很多同学对这一内容没什么兴趣,对我的讲解个个听得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其根本原因是我在做教学设计时闭门造车,虽然有时会想到学生,但更多的是凭借以往对学生的认识和心理学上的一般规律做出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超常”行为缺乏了解。其实,“超常”行为在聪明的学生身上经常发生,有经验的教师总会考虑到这一点,在没有进行学情调研的情况下,他们会预备另一份教案应对。
我们要知道学生已经有什么,还想要什么,仅仅靠教师自己暗自揣测是不行的,不同年龄、不同经验、不同个性的人面对相同的事物,想法往往不同,而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说出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真正明白学生的心理,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在课前接触学生,通过询问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之后做的教学设计才有针对性,备课才能真正备到学生心里去,这样的教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案。
二、摸清学生的先知先觉
对于诸如学生超越教师预料的先知先觉,如果教师后知后觉,那教学就会很被动,长此以往,就会陷入学生越来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所以,积极的做法就是教师在备课前多进行学情调查,读懂学生,用实践指导备案,从而备出符合学生心意的教学设计。
因此,在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后,在接下来三(2)班的课堂上,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想方设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改进案例】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我先出示“把”字句,让学生试着改成“被”字句,才刚说完要求,很多学生就举起手来要求回答问题,只有三四个同学没举手。
生:把“把”前后的名词互换,再把“把”改成“被”。
生:我不用方法,就按我们平时说话的方法就行了。
看到学生们交流热烈,我趁势引导:“你们同桌之间出题互考一下吧!”话刚说完,他们就提起笔出题互考。看到许多同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知道他们都掌握了;看到有几个同学很认真地对同桌讲解,我欣喜有人充当小老师。这时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主场。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当节课的知识点,而且学得很开心,我的课也上得很轻松。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让学生先吐为快的做法还有利于改善传统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问题。对学生已知已会的,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或让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生”)讲给老师或同学(特别是一部分“学困生”)听。
总之,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唯此,方能做到教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