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挑战更不能让劳资新法打折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危机来袭,一些企业遭遇困境的背景下,久经争议的劳动合同法再次变得脆弱起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试图出台劳动合同法的地方解释。年初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政府可以适当引入小企业豁免机制,以降低解雇成本,以此降低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劳动合同法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应首保企业暂停实施;甚至有极端者认为应该修改该法。
  强大的倒逼力量迫使立法机关出面表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正面回应,明确表示: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经受了实践的考验,不会因金融危机而修改。
  大家知道,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劳资双方及其代言人、相关部门及其代言人之间持续交锋,多方角力使其出台困难重重,也使这部法律制定更加科学民主,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收到意见191849件,这一数字创造了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普通劳动者的诉求正是通过此次“全民立法”得到了全面释放。终以145票赞成、没有反对票和弃权票通过。劳动合同法开明宗义阐明终极目标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中国立法史上,劳动合同法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立法标本,面对强势的资本、利益集团,面对“撤资”等现实压力,立法者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远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立法的精神,义无反顾地关怀弱势群体的权益,这是立法理念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可在一些人眼里,法律有时就像一个被随意打扮的小女孩,可以不断变换形象出现在法治的舞台上。众所周知,立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不同利益群体通过博弈、妥协、让步,最终达到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形成共识。新法施行前,资方不给员工缴社会保险费,辞退无需经济补偿,用工成本节省,何乐而不为。可殊不知,这样以牺牲工人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正因为如此,劳动合同法千呼万唤终破茧而出。熟料生不逢时,刚一实施适逢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作为利益最大化的资方找到抵制该法的口实,一些地方政府从地方主义出发亦推波助澜,视法律如儿戏。法的民主性、科学性,说到底就是代表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劳动合同法既然是法律,便不可以随便讨价还价甚至大打折扣。事实上,在金融风暴下,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最大冲击在于原来那些出口导向的企业一下失去了外部市场,失去了订单,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因为有了劳动合同法的法律保障,虽然有金融危机,我们的劳动关系基本上还是稳定和有序的,应该说这部法律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企业困境与该法无关。
  危机来临,作为个体的劳动者远比拥有实体的企业更加脆弱和不堪一击。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劳动合同法恰恰应该为劳动者守护好权益的底线,共克时艰,不能动辄给劳动合同法打折。假如因为经济不景气就可以随意凌驾于法律之上,甚至削弱劳动合同法的效力,谁能保证明天会不会连“血汗工厂”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打“救市”的旗号而被容忍和原谅呢?不难看出,假如法律法规这条底线可以被随意突破,或是动辄被打折扣的话,其后果不仅是让法律的权威性扫地,更将直接导致社会的失衡失序。
  特殊时期,道貌岸然打着正义的幌子,行一己私欲,无视正义与良知。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终究不能得逞。法律不能朝令夕改,即使金融危机也不例外,体现法律的神圣与尊严,彰显法为民立、以人为本,亦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无胸水肺癌病人胸腔游离癌细胞的存在及相关病理因素,及肺癌胸腔冲洗液细胞学(PLC)研究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8.7~1999.2治疗无胸水、无远处转移的原发性肺癌 58例.每个病例均收集开胸后 (A液)、关胸前 (B液)胸腔冲洗液;其中47例收集JSS法所获液体(C液).所得液体经处理后涂片病理检验.数据行χ2统计.结果 A液阳性6例 (10.34% ),同肿瘤N分期、TNM分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