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东风,徐州市在2013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学讲计划,其基本要意在于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其中 “ 讲出来” 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 讲出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在 “讲出来”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二 理论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維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案时,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衔接性,又要有一定的阶梯性和拔高性,因此,合理设计导学案就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苏教版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一书中专题三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为例,谈谈对“常见的弱电解质一节”教学案例的设计与思考。
三 教学案例
新课导入
1.常见的弱电解质有:
2.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如何变化?各离子浓度如何变化?
3.Ka和Kb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
K不随电解质溶液的 变化而变化,而随 的升高而增大,随 的降低而减小;
4.25℃时,1mol·L-1的氨水中NH3·H2O电离度为0.42%, NH3·H2O的电离常数K=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中,由于学生上节课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已经进行学习,所以通过三个问题对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但是课堂上对于第四个问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鼓励利用互讲的方式,让基础较好的同学讲给基础较弱的同学,就使得“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得以有效开展。
新课讲授
1. 水的电离平衡
(1)描述水的电离平衡的建立:
(2)水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
①电离常数表达式:K=
②水的离子积常数(25℃时):Kw= = _________;
③纯水室温下( ℃)的数据:c(H+)=c(OH—)=
④根据《教材》p67“问题解决的数据”推导影响水的离子积的因素:
归纳总结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2. 弱酸的电离平衡
(1)一元弱酸(用HA代表)
①电离通式: ②电离常数的表示:
(2)二元及多元弱酸(用H2CO3代表)
①电离通式及电离常数的表示: ②电离特点
组内合作: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化学知识杂、散、抽象、难学、难记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化学学科的感觉。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知识点进行逐级分解,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同时,通过数据,折射出温度的变化对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将微观的变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交流讨论 结构相似的不同弱电解质,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条件下,K越大,电离(程)度就越 ;即Ka越大 性就越 即Kb越大 性就越 。请结合课本第67页表3-4中的数据,以氢氟酸、醋酸、次氯酸为例说明。
设计意图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上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轻实质的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也存在不明确性、宽泛性。还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应预先设计好讨论交流的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讨论的空间。
当堂检测
1.要使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少量CH3COONa(固) B.升高温度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水
2.为减缓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铁粉的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加入适量的 ( )
A.NaOH(固) B.H2O C.NaCl(固) D.CH3COONa(固)
3.为增大醋酸中CH3COO-的浓度,而不增大H+的浓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醋酸钠固体 C.通入氨气 D.通入少量HCl
4. 同温下100mL 0.01mol/L的醋酸与10mL 0. 1mol/L的醋酸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度 C.H+的物质的量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设计意图 学讲方式”运用要求遵循六个主要原则: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指导学法原则。鉴于目前的形式,学生在课后不会化大量时间在化学学科上,所以在新授课以前要精选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之,对于我们教师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知识素养得以提高,学生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教师要经常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在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课改的东风,徐州市在2013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学讲计划,其基本要意在于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其中 “ 讲出来” 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 讲出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在 “讲出来”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二 理论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維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案时,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衔接性,又要有一定的阶梯性和拔高性,因此,合理设计导学案就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苏教版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一书中专题三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电离平衡为例,谈谈对“常见的弱电解质一节”教学案例的设计与思考。
三 教学案例
新课导入
1.常见的弱电解质有:
2.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如何变化?各离子浓度如何变化?
3.Ka和Kb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
K不随电解质溶液的 变化而变化,而随 的升高而增大,随 的降低而减小;
4.25℃时,1mol·L-1的氨水中NH3·H2O电离度为0.42%, NH3·H2O的电离常数K=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中,由于学生上节课对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已经进行学习,所以通过三个问题对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但是课堂上对于第四个问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鼓励利用互讲的方式,让基础较好的同学讲给基础较弱的同学,就使得“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得以有效开展。
新课讲授
1. 水的电离平衡
(1)描述水的电离平衡的建立:
(2)水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
①电离常数表达式:K=
②水的离子积常数(25℃时):Kw= = _________;
③纯水室温下( ℃)的数据:c(H+)=c(OH—)=
④根据《教材》p67“问题解决的数据”推导影响水的离子积的因素:
归纳总结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2. 弱酸的电离平衡
(1)一元弱酸(用HA代表)
①电离通式: ②电离常数的表示:
(2)二元及多元弱酸(用H2CO3代表)
①电离通式及电离常数的表示: ②电离特点
组内合作: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化学知识杂、散、抽象、难学、难记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化学学科的感觉。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知识点进行逐级分解,既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同时,通过数据,折射出温度的变化对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将微观的变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交流讨论 结构相似的不同弱电解质,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条件下,K越大,电离(程)度就越 ;即Ka越大 性就越 即Kb越大 性就越 。请结合课本第67页表3-4中的数据,以氢氟酸、醋酸、次氯酸为例说明。
设计意图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上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轻实质的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也存在不明确性、宽泛性。还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应预先设计好讨论交流的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讨论的空间。
当堂检测
1.要使醋酸溶液中c(H+)/c(CH3COOH)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少量CH3COONa(固) B.升高温度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水
2.为减缓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铁粉的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加入适量的 ( )
A.NaOH(固) B.H2O C.NaCl(固) D.CH3COONa(固)
3.为增大醋酸中CH3COO-的浓度,而不增大H+的浓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醋酸钠固体 C.通入氨气 D.通入少量HCl
4. 同温下100mL 0.01mol/L的醋酸与10mL 0. 1mol/L的醋酸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度 C.H+的物质的量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设计意图 学讲方式”运用要求遵循六个主要原则: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指导学法原则。鉴于目前的形式,学生在课后不会化大量时间在化学学科上,所以在新授课以前要精选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总之,对于我们教师来讲,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知识素养得以提高,学生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教师要经常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在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