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辱骂殴打、拍摄裸照、捆绑烫伤、械斗伤人……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从2013年至今,有关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公开报道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
是什么让天真的孩子变成了“暴徒”?第一,法律意识的淡薄。据调查,多数孩子认为自己未成年,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不用负法律责任。第二,社会“道德滑坡”。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据调查,孩子的毕业留言册上,同学们的近期心愿中超过四分之一是与金钱和物质满足相关的。第三,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书籍、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场面,以暴制暴、拉帮结派的江湖规矩,潜移默化地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形成用暴力解决冲突、矛盾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据调查,目前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一些施害青少年的行为就是对暴力场面的效仿。第四,不健全的人格心理。一些青少年心理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看谁不顺眼就教训谁。一些孩子不思学习,把获取金钱当作一种自我证明的手段,甚至用暴力手段敲诈勒索同学,模仿成人吃喝玩乐、打架斗殴。第五,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暴力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暴力的种子,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一些家长“宁做狼,不做羊”、“不能吃亏”、“不受欺负”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笔者认为,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首先应建立“三个机制”:第一,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控制机制。目前我国校园周边环境普遍较差,有网吧、游戏厅、出租屋、流动小商贩等。学校要主动联合当地政府、公安(派出所)、城管、文化、卫生、村委会(居委会)等进行检查整改,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周边的危险人员进行管控,消除治安隐患,营造良好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并将这种管理常态化。第二,建立情报搜集和通报机制。在日常防范工作中,学校要建立和健全“安全信息網”,广泛地收集情报信息资料,对渉校矛盾、学生纠纷、周边治安状况、社情民意舆情等了如指掌,发现不稳定因素和可能形成极端事件的苗头倾向,及时通报预警,将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第三,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学校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做出不同的预案,建立建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其次,还应落实“五项制度”:第一,“一岗双责”制度。学校的每个教职员工,既要对自身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本职范围内的各项安全工作负责。“一岗双责”不能停留在纸上,要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贯彻在安全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岗位责任人因失职或违规、疏于管理、未恪尽职守等情况,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安全教育制度。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到有主管、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有考核。主管部门要利用校会、集会、板报、橱窗、广播、LED显示屏等宣传安全知识,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辩论赛、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演讲赛、安全演练等活动,使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自救能力得到提高。班主任应把安全教育课作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心得。第三,值班巡逻制度。学校要实行校领导带班、中层领导领班、教职工值班三级分工、老师值班与班主任值班相配合的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对校园内部各“部位”,尤其是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排查安全隐患,制止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第四,惩处教育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也只有8种严重犯罪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教育部日前联合多个部委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第五,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制度。学校要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协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强化家庭教育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避免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学校加强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切实贯彻教育部印发的《意见》,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治和减少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是什么让天真的孩子变成了“暴徒”?第一,法律意识的淡薄。据调查,多数孩子认为自己未成年,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不用负法律责任。第二,社会“道德滑坡”。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据调查,孩子的毕业留言册上,同学们的近期心愿中超过四分之一是与金钱和物质满足相关的。第三,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书籍、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场面,以暴制暴、拉帮结派的江湖规矩,潜移默化地危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形成用暴力解决冲突、矛盾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据调查,目前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一些施害青少年的行为就是对暴力场面的效仿。第四,不健全的人格心理。一些青少年心理狭隘、自私、唯我独尊,看谁不顺眼就教训谁。一些孩子不思学习,把获取金钱当作一种自我证明的手段,甚至用暴力手段敲诈勒索同学,模仿成人吃喝玩乐、打架斗殴。第五,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暴力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暴力的种子,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一些家长“宁做狼,不做羊”、“不能吃亏”、“不受欺负”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笔者认为,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首先应建立“三个机制”:第一,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控制机制。目前我国校园周边环境普遍较差,有网吧、游戏厅、出租屋、流动小商贩等。学校要主动联合当地政府、公安(派出所)、城管、文化、卫生、村委会(居委会)等进行检查整改,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周边的危险人员进行管控,消除治安隐患,营造良好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并将这种管理常态化。第二,建立情报搜集和通报机制。在日常防范工作中,学校要建立和健全“安全信息網”,广泛地收集情报信息资料,对渉校矛盾、学生纠纷、周边治安状况、社情民意舆情等了如指掌,发现不稳定因素和可能形成极端事件的苗头倾向,及时通报预警,将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第三,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学校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做出不同的预案,建立建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其次,还应落实“五项制度”:第一,“一岗双责”制度。学校的每个教职员工,既要对自身业务工作负责,也要对本职范围内的各项安全工作负责。“一岗双责”不能停留在纸上,要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贯彻在安全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岗位责任人因失职或违规、疏于管理、未恪尽职守等情况,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安全教育制度。学校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到有主管、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有考核。主管部门要利用校会、集会、板报、橱窗、广播、LED显示屏等宣传安全知识,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辩论赛、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演讲赛、安全演练等活动,使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自救能力得到提高。班主任应把安全教育课作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心得。第三,值班巡逻制度。学校要实行校领导带班、中层领导领班、教职工值班三级分工、老师值班与班主任值班相配合的工作制度。值班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对校园内部各“部位”,尤其是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排查安全隐患,制止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第四,惩处教育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也只有8种严重犯罪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教育部日前联合多个部委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第五,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制度。学校要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协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强化家庭教育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避免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学校加强与社会宣传部门的联系,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切实贯彻教育部印发的《意见》,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治和减少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