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交往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要介绍了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交往能力,仅供参考。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培养幼儿 欣赏能力 交往能力
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1、从寻找声音的活动中培养对声音的敏锐性。大自然有各种美妙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孩子们的耳里是神奇又美妙的。刚进幼儿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当孩子在哭闹时,有什么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呢。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水龙头没关紧,有“滴答滴答”水声;钢琴上的台钟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音乐区的小铃,会发出“叮~叮~”的声音;刮风了,会发出“呼~呼~”的声音……这些奇妙的声音在幼儿的耳中都是那么美妙。通过寻找声音,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兴趣浓了,时不时听见幼儿轻轻的说:“我听见XX声音喽”经常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了强烈的敏感。
2、不同的音乐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音乐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生活常规培养中,幼儿对老师的指令有时不能很好的接受,当我发现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时,听到摇篮曲他们就会不有自主的做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同时自己也安静下来。受此启发,我在让幼儿排队时,用《火车快飞》的音乐,让后幼儿迅速变成“小火车:我说:”快,我们的火车要开了“幼儿立刻就排好了队伍,在以后的排队活动中,我只要一弹这首音乐,幼儿就主动上来排好了队伍。我又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听到这个音乐就朝前坐好,跟着音乐拍手,就象老师在敲小铃一样。通过训练以后,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旧能根据音乐的要求来做,不在需要老师大声说了。同时,在幼儿休息和进餐时,我都给幼儿放优美的轻音乐,既能稳定幼儿情绪,又能促进幼儿的食欲。
3、选择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纳性。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如在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欣赏《小燕子》这首曲子,幼儿都说很好听,是小鸟飞来了,而且立刻做出了鸟飞的动作,而且动作优美,当幼儿男孩子在乱蹦乱跳时,有的女孩就会说:“不能这样,小燕子要飞的还漂亮的,要轻轻的”;当我放到热情奔放的音乐时,幼儿个个扭头扭腰,跳起了欢快的动作,而且还在大声说笑,尽情发泄,就连平时不怎么言语的章婧尧、刘超等小朋友也在活动室中间蹦跳起来……。当幼儿听到《共产儿童团》的音乐时,立刻做出了解放军的动作,敬着军礼,很神气的走着。嘴里还不时的说着:“我是解放军”。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现。
对于幼儿来说,生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同时也为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
1、首先让幼儿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许多幼儿在交往中常常发生争吵,究其原因在于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只想要别人尊重自己,而没想到自己先要尊重别人。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幼儿自己分配音乐作品中的角色,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成功与失败,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尊敬的道理。如:在音乐游戏《蝴蝶找花》中,可以让幼儿自己结伴并分配角色,让幼儿充分理解相互尊敬的道理。教师可在一旁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幼儿积极的交往,适时引导解决冲突。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请幼儿谈谈他们是如何商量角色的,玩的是否开心,及时表扬在活动中尊重他人、乐于谦让的幼儿,并可请在交往中获得成功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2、帮助不同特点的幼儿学会交往。由于社会及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性格,有的比较大方、活泼,有的比较内向、胆小。对那些胆小、羞怯,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给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其交往信心。如请他们做邀请者,提出和哪些幼儿在一起唱歌、表演等,对那些参加音乐活动积极性较高,接受能力教强的幼儿,一方面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表演、去创造,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会接纳别人,带动能力差的同伴共同表演。对于少数攻击性强、情绪时高时低的幼儿,及时表扬、肯定其好的动作、表情,并示范给同伴看,树立其在同伴中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新的要求。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请幼儿交流各种不同的交往方法,评出朋友多的幼儿。
3、学会用表情和动作与人交流。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如在音乐游戏“三只熊”中,教师可以要求幼儿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中的缓慢、轻快活泼、快速热烈。乐曲第一段,可以让幼儿跟着音乐学大熊走路,要求边走边友好地向朋友打招呼,表现出与他人相互点头、微笑、招手,做出亲热交谈的样子。幼儿跟着熊跳舞时,可安排两人一对,做出各种不同的配合方式。在跳音的部分,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手、肩膀、腿、屁股等部位轻轻碰伙伴三下。在这种无声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幼儿在这种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与人相协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培养幼儿 欣赏能力 交往能力
音乐欣赏,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使幼儿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并使他们初步发展起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1、从寻找声音的活动中培养对声音的敏锐性。大自然有各种美妙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孩子们的耳里是神奇又美妙的。刚进幼儿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当孩子在哭闹时,有什么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呢。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水龙头没关紧,有“滴答滴答”水声;钢琴上的台钟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音乐区的小铃,会发出“叮~叮~”的声音;刮风了,会发出“呼~呼~”的声音……这些奇妙的声音在幼儿的耳中都是那么美妙。通过寻找声音,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兴趣浓了,时不时听见幼儿轻轻的说:“我听见XX声音喽”经常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了强烈的敏感。
2、不同的音乐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音乐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生活常规培养中,幼儿对老师的指令有时不能很好的接受,当我发现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时,听到摇篮曲他们就会不有自主的做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同时自己也安静下来。受此启发,我在让幼儿排队时,用《火车快飞》的音乐,让后幼儿迅速变成“小火车:我说:”快,我们的火车要开了“幼儿立刻就排好了队伍,在以后的排队活动中,我只要一弹这首音乐,幼儿就主动上来排好了队伍。我又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听到这个音乐就朝前坐好,跟着音乐拍手,就象老师在敲小铃一样。通过训练以后,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旧能根据音乐的要求来做,不在需要老师大声说了。同时,在幼儿休息和进餐时,我都给幼儿放优美的轻音乐,既能稳定幼儿情绪,又能促进幼儿的食欲。
3、选择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纳性。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如在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欣赏《小燕子》这首曲子,幼儿都说很好听,是小鸟飞来了,而且立刻做出了鸟飞的动作,而且动作优美,当幼儿男孩子在乱蹦乱跳时,有的女孩就会说:“不能这样,小燕子要飞的还漂亮的,要轻轻的”;当我放到热情奔放的音乐时,幼儿个个扭头扭腰,跳起了欢快的动作,而且还在大声说笑,尽情发泄,就连平时不怎么言语的章婧尧、刘超等小朋友也在活动室中间蹦跳起来……。当幼儿听到《共产儿童团》的音乐时,立刻做出了解放军的动作,敬着军礼,很神气的走着。嘴里还不时的说着:“我是解放军”。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现。
对于幼儿来说,生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同时也为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
1、首先让幼儿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许多幼儿在交往中常常发生争吵,究其原因在于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只想要别人尊重自己,而没想到自己先要尊重别人。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幼儿自己分配音乐作品中的角色,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成功与失败,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尊敬的道理。如:在音乐游戏《蝴蝶找花》中,可以让幼儿自己结伴并分配角色,让幼儿充分理解相互尊敬的道理。教师可在一旁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幼儿积极的交往,适时引导解决冲突。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请幼儿谈谈他们是如何商量角色的,玩的是否开心,及时表扬在活动中尊重他人、乐于谦让的幼儿,并可请在交往中获得成功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2、帮助不同特点的幼儿学会交往。由于社会及家庭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性格,有的比较大方、活泼,有的比较内向、胆小。对那些胆小、羞怯,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向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给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其交往信心。如请他们做邀请者,提出和哪些幼儿在一起唱歌、表演等,对那些参加音乐活动积极性较高,接受能力教强的幼儿,一方面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表演、去创造,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会接纳别人,带动能力差的同伴共同表演。对于少数攻击性强、情绪时高时低的幼儿,及时表扬、肯定其好的动作、表情,并示范给同伴看,树立其在同伴中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对他提出新的要求。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请幼儿交流各种不同的交往方法,评出朋友多的幼儿。
3、学会用表情和动作与人交流。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如在音乐游戏“三只熊”中,教师可以要求幼儿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中的缓慢、轻快活泼、快速热烈。乐曲第一段,可以让幼儿跟着音乐学大熊走路,要求边走边友好地向朋友打招呼,表现出与他人相互点头、微笑、招手,做出亲热交谈的样子。幼儿跟着熊跳舞时,可安排两人一对,做出各种不同的配合方式。在跳音的部分,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手、肩膀、腿、屁股等部位轻轻碰伙伴三下。在这种无声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樂趣。幼儿在这种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与人相协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