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伦理关系的认识与塑造

来源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关系既是社会关系的显性呈现,又是人的发展状况的重要标识。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程中,始终将伦理关系的改造与革新作为重要使命。具体来说,这一伦理关系塑造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早期共产党人对旧社会伦理关系的批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对伦理关系实践的适时调整,新中国成立后集体主义伦理关系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新时代共享发展伦理关系的新意涵。这一脉相承的历史过程既展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
其他文献
旅游业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增加居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并联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然而,旅游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假说始终存在争议,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在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探讨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产业转移情况和居民福利效用变化,使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并具体区分了旅游业发展对沿海发达省份和内陆欠发达省份的经济影响之间的差别。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立足国家层面,将疫情期间的新闻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当自觉承担起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任。十九大报告及其相关文件是持续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逻辑起点,教材二次开发是持续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学关注点从向上关注转为向下关注、教学侧重点从知识讲授转向思维引领、教学落脚点从认知提升转化为情感成长等是持续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一般方法,教学语言、教学媒介、理论和实践环节融合等载体的创新是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持续路径。
非常规突发事件冲击着应急管理体系并引致非预案行为出现,制度学习则是提升韧性水平的关键。聚焦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联防联控机制的响应功能及其预案优化问题,通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的文本数据库并开展内容分析,归纳出现实场景下联防联控机制的功能图景及特点,并将此与已有预案功能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新发传染病疫情响应功能在现实与文本之间的差异,通过危机学习汲取经验并优化预案体系。
儒家思想认为,人的灵魂是存在的,人去世后,身体和灵魂各有所依,身体安息在墓穴,灵魂栖息在宗庙.这是儒家礼仪制度中区分吉凶之礼的理论基础.西晋末期,胡族入侵中原,大批中原人士纷纷南迁,甚至连朝廷都迁到了建康.有的士人家人辗转迁到南方,但自己却丧身于北方的战乱,连尸体都无法找到,因此,有人主张实行招魂葬.东晋招魂葬与传统的招魂习俗不同,它是一种丧葬方式,即墓穴中没有尸体,只有灵魂.这种丧葬方式与儒家传统的形神观念发生了冲突,也对正在建设的五礼制度产生了威胁,因此受到朝廷高官大儒的猛烈抨击,遭到了被禁止的命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代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深入研究子女数量、子女质量与父母的福祉之关系,对于厘清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代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子女数量和子女质量(以子女的年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来测量)对中年和老年父母自评幸福度(以生活满意度和抑郁度来测量)的影响,其结果发现:子女数量越多,父母的生活满意度越低,抑郁度越高,多子未必多福;子女的收入水平越高,父母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抑郁度越低;
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九至十中有二十余篇文传,涉及对"弘治七子"与"嘉靖八才子"的评价,且与其《九子诗》《六十子诗》构成隐性的文本对话,呈现出一组颇具特色的作家群像,体现了较明确的当代文学史书写意识.但在嘉靖后期,一位作家要在没有接受委托的情况下,主动为同时代作家立传,其掌握的原始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书册的传播速度,李开先亦自诉其苦.故讨论其传记中的叙事技法,不应视作"独立文本"予以开放式的阐释,而应建立在与其"前文本"对勘细读的基础之上,探问作者对志状、文集、见闻等不同文献层级的差别态度.尤可注意
我国改革开放40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广谱价值论的新视角分析这一矛盾的转化,对于显化和深化对这对矛盾的认识,对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具有一定的价值。
新冠病毒的蔓延凸显了自然界对工业化发展方式的无情报复和对贪婪人性的巨大挑战,开启了“人成之为人”的第二个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摒弃物质主义和技术主义桎梏,确立人的精
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且两地的哲学也是东西方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印度的句义论和希腊的范畴论则是两地古代哲学形态中引人瞩目的理论.这两种理论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较明显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对事物本身及其属性和状态等作了明确的区分,并将实体作为句义或范畴的基础;较明显的差别点是胜论派所说句义的含义与亚里士多德所说范畴的含义不同.胜论派在实句义外设立的句义与亚里士多德在实体外设立的范畴有对应的,也有不对应的.古印度的句义论和古希腊的范畴论之间是否会有一方借鉴吸收另一方的可能?根据现有材料无法作出完全肯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