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我刚开始工作时,接手的第一门课是中文系的写作实践课,叫作“写作夏令营”,课程很短,但很活跃,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梦”的讨论。讨论的开始自然是创意写作式的,在很多创意写作的课程和教材中,书写梦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前置教学环节,劳丽·拉姆森的梦境与自动书写、于尔根·沃尔夫的梦境回忆、茱莉亚·卡梅隆的“晨记”等等,都是利用夢境来让学生对灵感、创意、故事等基本元素有实质性的把握感,把写作初期的茫然、纷乱与虚无缥缈在一定程度上落到实处,从而顺利地开始他们的写作生涯。
很快讨论就进行到了“意义”上。将我的梦境记录下来,究竟有什么意义?除了进行叙述与创意的训练,我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该如何使用这些梦境,或者如何使用梦境叙事?被作家们广泛运用的梦境描写,也来自他们曾经做过的梦吗?最终的结论落在了弗洛伊德的论述中:“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弗洛伊德在此提到的是神话,而我们在课堂上的讨论结果则对此进行了一点小小的整合,创作者所写的梦境,是他个人现实生活与所处整体文化交织所诞生的隐喻,是以幻想的角度照进现实的光。
梦之所以为创作者所青睐与利用,可能归根究底还是想要以意象的形式和奇崛的故事诗化地展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折射与思考。因此梦境不仅可以成为创作者与现实相对照的一套隐喻系统,也同样能够在故事结构上以“套盒”的形式使创作者的叙事文本更加丰富和立体。梦境在文学实践上的功能是明确的,因此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是使用较为频繁的创作技巧,且出现在他们作品中的梦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当他们将自己下意识获得的梦境变成自觉的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却免不了要落入一些俗套,比如使用较为常见的意象如月亮、道路、森林、旷野等,或是将梦中的故事、人物、景物与现实世界一一对应,紧密联结,使得梦境部分过于紧张而失掉了其本身自由的气质,又或是完全陷入意识流的旋涡,使得他们笔下的梦境过分晦涩、混沌、不知所云。想要在作品中用好“梦”,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复杂的事情,叙事作品中成功的梦境,不仅仅在于它与对照组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不仅仅在于梦境本身的华丽效果与奇幻光晕,更在于创作者应当在写作时时刻牢记的梦境的根本,也就是杨劼在《普通小说学》中所提到的“梦化的意志”。这证明了创意写作前置训练中记录梦境练习的合理性,它重现创作者最重视的现实议题,暗示创作者所受到的文化规训,打开创作者进入自我精神世界的途径,启发梦境作为隐喻素材库的功能。并且一定量的梦境记录,可以让创作者了解梦境的呈现法则,视角、时间、场景、人物等叙事元素,使梦境成为完整的叙事结构。
西北大学王施然同学的《鹿鹿安的梦》虽然是一部戏剧,从“幕”的角度利落地切割了她故事中梦的部分与现实的部分,但从整体上看,它仍然是一部有想法的梦境与现实交叠的作品。从意象与隐喻的角度看,王施然设计了隐喻性的人物,代表叛逆与自由的狼先生,代表规整与权威的兔小姐,一方面凸显了鹿鹿安在成长中的自我纠缠,另一方面也在部分对应着现实中的父亲与母亲。同时她还设计了多次出现的向日葵花海作为主要的意象,和人物一样,这个意象也拥有两面性,它既是梦境中的惩罚之地,也是鹿鹿安在现实生活中的向往之地,相比起许多本科生的创作,王施然的设计是更复杂的。从结构上看,王施然设置了三重“套盒”,一重是现实,由鹿鹿安和她的父母的故事构成,一重是梦与现实的交接处,由鹿鹿安和她的玩偶的故事构成,第三重是梦境,由鹿鹿安、狼先生和兔小姐的故事构成,通过唯一的进入密码,也就是向日葵花海串联嵌合在一起,她童话式的语言形式与主角鹿鹿安的年纪身份相匹配,使这个梦境拥有了较为合理恰当的叙事语言。王施然的故事主题不算十分深刻,但已充分展示出她对自我成长、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我们也能从她的文本中看到她的创作背景,兔小姐与狼先生身上“疯狂动物城”的烙印,玩偶故事对“小红帽”的改写等等,展示了她运用文化素材的能动性与组合本体喻体的灵敏触觉,希望她今后能够写出更加盛大、成熟的故事。
很快讨论就进行到了“意义”上。将我的梦境记录下来,究竟有什么意义?除了进行叙述与创意的训练,我在未来的写作过程中该如何使用这些梦境,或者如何使用梦境叙事?被作家们广泛运用的梦境描写,也来自他们曾经做过的梦吗?最终的结论落在了弗洛伊德的论述中:“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弗洛伊德在此提到的是神话,而我们在课堂上的讨论结果则对此进行了一点小小的整合,创作者所写的梦境,是他个人现实生活与所处整体文化交织所诞生的隐喻,是以幻想的角度照进现实的光。
梦之所以为创作者所青睐与利用,可能归根究底还是想要以意象的形式和奇崛的故事诗化地展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折射与思考。因此梦境不仅可以成为创作者与现实相对照的一套隐喻系统,也同样能够在故事结构上以“套盒”的形式使创作者的叙事文本更加丰富和立体。梦境在文学实践上的功能是明确的,因此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是使用较为频繁的创作技巧,且出现在他们作品中的梦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当他们将自己下意识获得的梦境变成自觉的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却免不了要落入一些俗套,比如使用较为常见的意象如月亮、道路、森林、旷野等,或是将梦中的故事、人物、景物与现实世界一一对应,紧密联结,使得梦境部分过于紧张而失掉了其本身自由的气质,又或是完全陷入意识流的旋涡,使得他们笔下的梦境过分晦涩、混沌、不知所云。想要在作品中用好“梦”,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复杂的事情,叙事作品中成功的梦境,不仅仅在于它与对照组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不仅仅在于梦境本身的华丽效果与奇幻光晕,更在于创作者应当在写作时时刻牢记的梦境的根本,也就是杨劼在《普通小说学》中所提到的“梦化的意志”。这证明了创意写作前置训练中记录梦境练习的合理性,它重现创作者最重视的现实议题,暗示创作者所受到的文化规训,打开创作者进入自我精神世界的途径,启发梦境作为隐喻素材库的功能。并且一定量的梦境记录,可以让创作者了解梦境的呈现法则,视角、时间、场景、人物等叙事元素,使梦境成为完整的叙事结构。
西北大学王施然同学的《鹿鹿安的梦》虽然是一部戏剧,从“幕”的角度利落地切割了她故事中梦的部分与现实的部分,但从整体上看,它仍然是一部有想法的梦境与现实交叠的作品。从意象与隐喻的角度看,王施然设计了隐喻性的人物,代表叛逆与自由的狼先生,代表规整与权威的兔小姐,一方面凸显了鹿鹿安在成长中的自我纠缠,另一方面也在部分对应着现实中的父亲与母亲。同时她还设计了多次出现的向日葵花海作为主要的意象,和人物一样,这个意象也拥有两面性,它既是梦境中的惩罚之地,也是鹿鹿安在现实生活中的向往之地,相比起许多本科生的创作,王施然的设计是更复杂的。从结构上看,王施然设置了三重“套盒”,一重是现实,由鹿鹿安和她的父母的故事构成,一重是梦与现实的交接处,由鹿鹿安和她的玩偶的故事构成,第三重是梦境,由鹿鹿安、狼先生和兔小姐的故事构成,通过唯一的进入密码,也就是向日葵花海串联嵌合在一起,她童话式的语言形式与主角鹿鹿安的年纪身份相匹配,使这个梦境拥有了较为合理恰当的叙事语言。王施然的故事主题不算十分深刻,但已充分展示出她对自我成长、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我们也能从她的文本中看到她的创作背景,兔小姐与狼先生身上“疯狂动物城”的烙印,玩偶故事对“小红帽”的改写等等,展示了她运用文化素材的能动性与组合本体喻体的灵敏触觉,希望她今后能够写出更加盛大、成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