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天》之为什么要去无人区“冒险”?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被名字吸引了来看这部电影的,好奇“七十七天”“无人区”“羌塘”“无后援”“一个人”“无目的”“无充分准备”这些词组合在一起,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一个人穿越号称“世界第三极地”的藏北“羌塘”无人区,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但并没有交代清楚男主角为什么要去穿越羌塘。我就在想:人为什么要去冒险?如果是去探险,我能理解,因为带着合理的目的。
  冒险,是为了什么呢?拿自己的生命跟自己的执拗死磕,至于吗?
  如果是为了所谓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难道除了穿越无人区,就没有其他想做的事情了?
  是什么让男主角放弃现有的生活,要用77天去冒险?是美丽的风景吗?是穿越无人区之后的英雄情结吗?还是被生活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想要逃离现实,去到广阔的荒野来释放压缩扭曲的心灵呢?
  完全不得而知。
  根据影片中的一些爱情片段,试着猜想,可能是爱情遇到了挫折,失去了信心,想要来一次荒野穿越,如果死了就死了吧,如果活着出来,那么就是英雄,就可以克服内心的障碍,回归到现实生活了。
  真的如此吗?
  我不免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很多人都觉得出去旅行一趟就可以治愈现实的创伤,也有很多人是为了看看外面的风景出去旅行的,所以旅行既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逃离式的疗愈。
  我更愿意这样去看待男主角的这场无充分准备的“冒险”。
  也许冒险才能激发人的潜能,在无人区的荒野里,只有野生动物和变化无常的气候,还有随时会渴死和饿死的可能性,需要人充分调动自己的求生本能来活下去,创造性、自由度及敏感性都会得到异常发挥。
  再也没有人让你怎么做,教你怎么做,评价你做得怎么样,你只需要自己看效果如何,然后自己思考如何改进和避免问题或者灾难的再次发生。
  你可以成为一个更自由的人,有更多选择。
  再也没有人跟你竞争,跟你抢夺,你只有跟大自然竞争。你在荒野里看到人的动物性的一面,你会感觉到你和那些野生动物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因为它们也只是把你当成一种生物而已。你需要解决好防卫攻击的问题,自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不伤害野生动物,那最好。但是在生存都受到威胁的时候,人的社会性、人性可能就会被动物性所淹没。
  你可以发现自己并没有多么了不起,人类在自然面前也是有非常弱小的一面的。
  再也没有人替你料理后事,解决你未解决的问题,你要么解决问题,要么就成为被解决的问题,要么生,要么死,你会自行考虑“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你会成为一个更为自己负责任的人。
  再也没有做不完的任务等着你,你所有要做的就是活着,按计划走出来,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欣赏在现实生活世界里看不到的殊胜美景,忘却了尘世的繁杂,只跟简单、质朴、天然在一起。
  你会成为一个更放松的人。时间彷佛停止在这里。
  再也没有人为的伤害存在,这里只有大自然的肆虐,你要么认命,要么就征服自然,克服自己内心的种种恐惧与孤单。
  你有可能成为一个赢家。
  再也不需要伪装,成为一个他人眼里的“好人”。
  在荒野里,你尽可以做自己,没有人要求你,没有人讨好你,更没有人笑话你,说你不够好,说你傻、差、缺等,你只要和自己待在一起,便可以和宇宙同在。
  你会成为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再也不需要睁眼闭眼都是各种人、各种脸,被各种信息和刺激轰炸着,在荒野,你只能专注和放松,没有更多的喧嚣和污染,只有纯净和危机。
  你会成为一个更加贴近本心的人。
  有了这些理由,我可能理解了一个人为什么有如此动力去做没有充分准备的“冒险”了。
  就像电影中说的“去她妈的命运”,每一个不认命的灵魂背后都有着一颗求创造、求本真、求改变的心。
  女主角也是一样,虽然已经瘫痪截肢了,但是依旧坚强地教别人如何坚强。可是她连哭的机会都没有,连表现脆弱的时候都没有,这是现实,虽然看上去非常“高尚”,难道不是被“高尚”绑架着吗?
  如果她可以跨越“高尚”的束缚,做一个真实的瘫痪者,允许脆弱,允许哭泣,允许无助的表达,那么她那些帮助别人的行为才是充满生命力的、真实的、无法撼动的。
  人,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让自己累得半死,死撑着也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坚强、勇敢、大义、坚毅、有为等,其实更真实地活着,更轻松地活着比做出个榜样来更重要。
  因為,人们不需要一个假英雄,一个真弱者好好地活了很多年,就是英雄,不需要刻意营造“人设”。
  我想,电影中七十七天的生命思考、哲学难题,就是关于“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想要什么”的终极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每一次遇到事情,每一次情绪沮丧,每一次走不下去卡住的时候,都需要反复问自己的问题。
  每问一次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谁”“我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对生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对周围的人、事、物有更好的选择和取舍,做出符合本心的决定,而不再期待着幸福从“有房车”“有人爱”的“二手幸福”中降临,自己能够决定的“一手幸福”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追求的。
其他文献
心理案例  经常想起老师那句话  在心理健康中心,经常会有老师陪同学生来访。现在,坐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对师生:一个女教师和一个女学生。  女教师先介绍说,这个女生懂事,听话,学习也努力,可就是非常自卑,有时候连课堂发言都困难。希望我能帮助她。接下来,我和女孩单独谈话。在我的耐心引导下,女孩慢慢抬起头,诉说了自己的故事:  是的,我是个自卑的女孩,在自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您看我身材也够高,外貌也可
期刊
李先生45岁,已经是一名病程7年的老糖友了,除了糖尿病,他还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两年前,他因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一直在我这里就诊。在妻子的配合和精心照顾下,经过调糖、降尿蛋白、降脂、减重等综合治疗,现在血糖血压血脂都达标,蛋白尿也消失了,从200斤的大胖子减到了目前的170斤。每次看到他的复查结果,我都欣慰地给他点赞,鼓励他继续保持。有次妻子替他取药时,悄悄地和我说,近两年
期刊
小李今年上研三了,学医的她除了白天在科室轮转,还要抽空整理毕业课题,晚上还要熬夜写论文,压力大得有点让她喘不过气来。最近她常常失眠,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睡着了一会儿就又醒了,根本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白天她总是无精打采,还经常出现莫名的心慌焦虑,而且近一年来小李的月经也越来越不规律。更让小李抓狂的是,身上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好多白斑,作为医学生她第一时间意识到这可能是白癜风。作为一个爱美的女孩子,小
期刊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起源于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其中,行为疗法通过干预与疾病相关的消极行为来改善精神症状。例如,对于害怕兔子的孩子,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玛丽?琼斯通过在兔子面前用糖果奖励孩子,用“吃糖果”的积极行为取代负面的恐惧行为,从而减少了他们对兔子的恐惧。然而,许多临床医生却认为行为
期刊
如果谈对自虐型人格的治疗,心理学当中的每个流派都会有不同的方式。而精神动力学的方法,则是将潜意识意识化,也就是说将来访者潜意识中存在的、却没有被自己感知和思考到的部分,呈现出来让他看到、理解和消化,从而处理成可以被接纳的部分,实现成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移情。移情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对咨询师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现实层面的投注,而是来访
期刊
高三毕业生小慧焦躁地登录网站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这时她的脑海中涌入各种意象,一会儿是自己考上了心仪学校的欢呼的图景,一会儿是自己考得一塌糊涂引来妈妈的唠叨和同学的嘲笑……就在她感到自己已经呼吸急促的時候,网页上出现了她的分数—离艺考省线仅仅差了两分。  悲伤、失望、懊恼、愤怒、焦躁不安……顿时小慧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黑暗,没有一丝的希望。她无法克制地冲着身边的妈妈发火:“都是你在考试前一天没有帮我带
期刊
精神疾病多数是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疾病,当前对躯体慢病管理、服药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精神疾病仍让人“难以启齿”,但却对健康影响巨大。治疗的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是指患者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习称患者“合作”,治疗的不依从往往导致治疗中断,严重影响了疾病的康复。  小刘(化名)与双相情感障碍共处13年,历经4次复发的她充分意识到“依从”对精神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小刘回顾自己
期刊
翻译/李婷  珍妮的老师又提醒珍妮的父母:孩子又招惹到小同学,把同学给弄哭了。这样的“告状”可不是一次两次了,珍妮妈妈终于说服了珍妮爸爸,一起去找心理专家。  下面是心理专家给出的七个正念应对策略:  1帮助孩子们去弥补而不是道歉。弥补措施比道歉本身更能有效地让孩子吸取教训。补偿行为并不是道歉,而是试图弥补和改进(即便是宪法也需要修正)。最近,听我的朋友茱莉亚谈到她两个儿子的故事,当她看到大儿子在
期刊
当孩子在发脾气时会说狠话,比如“打死某人”。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应对呢?给他讲道理,买玩具哄他开心,还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亦或是完全不理他?  儿子与姥姥的冲突  阿丽,是一个极为聪明的来访者,她也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大概在半年前,她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走入了咨询室。还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愁容。  随着咨询的深入,阿丽很快了解到,她的很多焦虑和担忧是源于自己,而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她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试着
期刊
来源:微信公众号“张德芬空间”(tefenchangpublic)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在意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个人以为:在学习、思考这些能力之外,很多父母都忘记教孩子“快乐的能力”。  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成年以后,会被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良模式”操控,以至于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  如果擁有快乐的能力,这个人的幸福感就会比较高,我想,其实大部分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幸福的吧。  然而很多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