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二三团(位于塔城地区乌苏市车排子镇),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及数部繁体字版散文集。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花地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当下的书籍,我已经很少翻看了。有些书就像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看似完美无瑕,实则空洞无物。无非就是取一个哗众取宠的名字。来一个吸人眼球的开头,七拼八凑出一个“我的朋友”的故事,再加上类似“活着真好”的结尾。遇上李娟,我暗自窃喜了很久。一口气看完了她的所有作品。合上书,连我这种习惯于从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也哑口无言、连连点头。
生于四川的李娟,小时候便随外婆和妈妈到新疆的阿勒泰生活,她们逐牧民而居,牧民逐水草而居,像四季交替冬去春来一样自然。她们开着小卖部,做着当地牧民的生意,卖烟酒、油盐、鸡蛋、糖果,兼做裁缝,还管修鞋。那个时候,阿勒泰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阿勒泰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空气是透亮的,如天堂一般宁静。一个小女孩,如同一朵娇弱的花,在那样的环境长大,怎么能不出落得单纯而自然呢?
李娟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也非写作科班出身,完全是凭借“天才”和个人经验在写作。她的故事并不曲折离奇,文字也不华丽,真诚是她最大的特点。她就像个有点神经质的唠叨小姑娘,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事无巨细地讲给读者听。她写过很多东西,马牛羊、杂货铺、荒野、草垛、院墙、星辰、蓝天白云、河流野革、乡村舞会,亦有调皮的小孩、睿智的老人、美丽的妇女、健壮的男人,一切一切,通通有味、有趣。比如一个“欠债”的小事,她能写得让人捧腹大笑。李娟的母亲在小小的信用社里奇迹般贷到了三千块巨款,但多年未还,原因是行长调走,加之李娟家不停搬家。很久以后,信用社的一个工作人员到夏牧场走亲戚,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不小心撞进了李娟家……结果莫名其妙地把债还清了。
在阿勒泰,李娟的生活就是围绕着妈妈、外婆以及当地的牧民。她可劲儿地睁大眼睛记录着生活的一切。当然,她写得最多的还是母亲,一个真实、幽默、对生活有独特见解的妇女,也是李娟口中的“老人家”。“老人家”很幽默,气定神闲,无坚不摧,十项全能,武断大条,“虐待”动物,与女儿相爱相杀。李娟笔下的“老人家”总是充满孩子气:经常埋怨自己家的狗为什么不笑(狗也很无辜啊);年初一的早上,家人吃饱穿暖后,去寒风凛冽的荒野散步(敢情是去探险);总是钓不到鱼,气得把鱼竿掰断,发誓再也不钓鱼了(发誓之后,还是会钓鱼);仗着自己会汉语,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之间乱做翻译,还创造出了无数新词汇,极大地误导了当地人民对汉语的理解……“老人家”还极其富有“爱心”,看见一只被冬天的严寒冻掉了毛的鸡在夏天被蚊子咬得可怜,转过身就用自己裁缝的手艺给它做了一身衣服,又费劲地给它穿到身上。结果那只鸡很痛苦,食也不吃,鸣也不打,一心跟那身衣服过不去。最后。那只鸡和一根木头较了半天劲,总算把那身衣服脱了,才又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老人家”一直居住在村里,花不了什么钱,又经常随牧民搬家,也不方便去银行存钱。因此,“老人家”藏钱的本领可谓高深莫测,门背后架着碎麦子麻袋垛的木板下有一只破纸箱,上面是几件旧衣服,里面有钱;仓库尽头通向鸡窝的门背后有一个放钉子和螺帽的锈铁盆,里面有个塑料袋,装着钱;鸡圈西墙角的铁皮炉子后有一个大灰坑,里面有一大包零钱……然而,有一次,“老人家”忘了自己把钱藏在哪儿了。于是在门边找钱的时候就抱着门哭,在炉子后面找的时候就抱着炉子哭……每天要哭好几遍。终于有一天,“老人家”一觉睡醒。火光一闪:藏垃圾筐里了!
外婆还在世的时候,李娟为外婆也写了不少文章。那个以捡破烂为生的老奶奶,做了错事被女儿和外孙女发现后,总爱吐一吐舌头。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比如外婆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下的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李娟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才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这个“活宝”一样的外婆,在生活中处处制造惊喜。小时候,外婆带李娟去学校报名,填家长姓名时,她骄傲地报上自己的名字:“秦玉珍!”对方问:“哪个玉?哪个珍?”她更骄傲地回答:“玉珍玉珍。玉就是那个玉嘛,珍就是那個珍!这个都不晓得啰。”其实她自己才不晓得,她不识字。
多亏了李娟,让我们认识了两个神一样的女人:母亲和外婆。也多亏李娟,让我们在捧腹大笑、惊叹一家人苦中作乐的本领时,不断反思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李娟不是传统文学圈里的人,她不做作,无野心,不模仿,不编造。长时间以来,写农村生活的喜欢炫耀你看我现在多厉害。终于在城市站稳脚跟;写游记的喜欢炫耀你看我有钱又闲,我的故事你也只配观望;写情感的也在炫耀,你看我阅人无数。能直抵人心。当然,在讲述曾经的生活时,总不忘刻意调动情绪、渲染气氛,煽情地诉说自己多不容易走到今天……故事讲完以后,还不会忘记感叹一下:我们都是过来人。这种变味的“忆苦思甜”,总是在无意或者刻意地秀优越感。让人极其不舒服。
我不喜欢写东西写出一派凄苦,世上受苦的人很多,但大多都默默无语。李娟从小跟着母亲四处漂离。没有接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开过店、打过工、做过衣服、补过鞋,长得又不算漂亮。住在寒风凛冽、风沙肆虐的地方。夜间大雨浇进帐篷,或大风吹跑了帐篷顶,是常有的事。真是苦极了、孤独极了。按理说。她写的应该是生活的凄苦和内心的忧郁。但这个姑娘,却把情绪控制得非常好,从来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不卑不亢,不倒卖她的生活和情绪。就算荒原上零度的大风把自己家帐篷的塑料屋顶刮跑,也不见她感叹“世界于我不公”。我非常欣赏这一点。大约越是悲苦的生活,越是得乐观坚强地投身其中吧。
出版了一些书后。李娟继续在阿勒泰生活,脚步自由,神情自由。于她而言,自由就是自然。自由就是对什么都无所谓。她不属于任何文学圈。不沾染任何文学技巧,不在任何繁华与聒噪的地方逗留,她永远是阿勒泰的李娟,荒野中自娱自乐的顽强生命,干裂的文学大地上的新鲜泉水,独一无二。
编辑/姚晟
当下的书籍,我已经很少翻看了。有些书就像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看似完美无瑕,实则空洞无物。无非就是取一个哗众取宠的名字。来一个吸人眼球的开头,七拼八凑出一个“我的朋友”的故事,再加上类似“活着真好”的结尾。遇上李娟,我暗自窃喜了很久。一口气看完了她的所有作品。合上书,连我这种习惯于从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也哑口无言、连连点头。
生于四川的李娟,小时候便随外婆和妈妈到新疆的阿勒泰生活,她们逐牧民而居,牧民逐水草而居,像四季交替冬去春来一样自然。她们开着小卖部,做着当地牧民的生意,卖烟酒、油盐、鸡蛋、糖果,兼做裁缝,还管修鞋。那个时候,阿勒泰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阿勒泰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空气是透亮的,如天堂一般宁静。一个小女孩,如同一朵娇弱的花,在那样的环境长大,怎么能不出落得单纯而自然呢?
李娟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也非写作科班出身,完全是凭借“天才”和个人经验在写作。她的故事并不曲折离奇,文字也不华丽,真诚是她最大的特点。她就像个有点神经质的唠叨小姑娘,把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事无巨细地讲给读者听。她写过很多东西,马牛羊、杂货铺、荒野、草垛、院墙、星辰、蓝天白云、河流野革、乡村舞会,亦有调皮的小孩、睿智的老人、美丽的妇女、健壮的男人,一切一切,通通有味、有趣。比如一个“欠债”的小事,她能写得让人捧腹大笑。李娟的母亲在小小的信用社里奇迹般贷到了三千块巨款,但多年未还,原因是行长调走,加之李娟家不停搬家。很久以后,信用社的一个工作人员到夏牧场走亲戚,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不小心撞进了李娟家……结果莫名其妙地把债还清了。
在阿勒泰,李娟的生活就是围绕着妈妈、外婆以及当地的牧民。她可劲儿地睁大眼睛记录着生活的一切。当然,她写得最多的还是母亲,一个真实、幽默、对生活有独特见解的妇女,也是李娟口中的“老人家”。“老人家”很幽默,气定神闲,无坚不摧,十项全能,武断大条,“虐待”动物,与女儿相爱相杀。李娟笔下的“老人家”总是充满孩子气:经常埋怨自己家的狗为什么不笑(狗也很无辜啊);年初一的早上,家人吃饱穿暖后,去寒风凛冽的荒野散步(敢情是去探险);总是钓不到鱼,气得把鱼竿掰断,发誓再也不钓鱼了(发誓之后,还是会钓鱼);仗着自己会汉语,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之间乱做翻译,还创造出了无数新词汇,极大地误导了当地人民对汉语的理解……“老人家”还极其富有“爱心”,看见一只被冬天的严寒冻掉了毛的鸡在夏天被蚊子咬得可怜,转过身就用自己裁缝的手艺给它做了一身衣服,又费劲地给它穿到身上。结果那只鸡很痛苦,食也不吃,鸣也不打,一心跟那身衣服过不去。最后。那只鸡和一根木头较了半天劲,总算把那身衣服脱了,才又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老人家”一直居住在村里,花不了什么钱,又经常随牧民搬家,也不方便去银行存钱。因此,“老人家”藏钱的本领可谓高深莫测,门背后架着碎麦子麻袋垛的木板下有一只破纸箱,上面是几件旧衣服,里面有钱;仓库尽头通向鸡窝的门背后有一个放钉子和螺帽的锈铁盆,里面有个塑料袋,装着钱;鸡圈西墙角的铁皮炉子后有一个大灰坑,里面有一大包零钱……然而,有一次,“老人家”忘了自己把钱藏在哪儿了。于是在门边找钱的时候就抱着门哭,在炉子后面找的时候就抱着炉子哭……每天要哭好几遍。终于有一天,“老人家”一觉睡醒。火光一闪:藏垃圾筐里了!
外婆还在世的时候,李娟为外婆也写了不少文章。那个以捡破烂为生的老奶奶,做了错事被女儿和外孙女发现后,总爱吐一吐舌头。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乳交融。比如外婆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下的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李娟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才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这个“活宝”一样的外婆,在生活中处处制造惊喜。小时候,外婆带李娟去学校报名,填家长姓名时,她骄傲地报上自己的名字:“秦玉珍!”对方问:“哪个玉?哪个珍?”她更骄傲地回答:“玉珍玉珍。玉就是那个玉嘛,珍就是那個珍!这个都不晓得啰。”其实她自己才不晓得,她不识字。
多亏了李娟,让我们认识了两个神一样的女人:母亲和外婆。也多亏李娟,让我们在捧腹大笑、惊叹一家人苦中作乐的本领时,不断反思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李娟不是传统文学圈里的人,她不做作,无野心,不模仿,不编造。长时间以来,写农村生活的喜欢炫耀你看我现在多厉害。终于在城市站稳脚跟;写游记的喜欢炫耀你看我有钱又闲,我的故事你也只配观望;写情感的也在炫耀,你看我阅人无数。能直抵人心。当然,在讲述曾经的生活时,总不忘刻意调动情绪、渲染气氛,煽情地诉说自己多不容易走到今天……故事讲完以后,还不会忘记感叹一下:我们都是过来人。这种变味的“忆苦思甜”,总是在无意或者刻意地秀优越感。让人极其不舒服。
我不喜欢写东西写出一派凄苦,世上受苦的人很多,但大多都默默无语。李娟从小跟着母亲四处漂离。没有接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开过店、打过工、做过衣服、补过鞋,长得又不算漂亮。住在寒风凛冽、风沙肆虐的地方。夜间大雨浇进帐篷,或大风吹跑了帐篷顶,是常有的事。真是苦极了、孤独极了。按理说。她写的应该是生活的凄苦和内心的忧郁。但这个姑娘,却把情绪控制得非常好,从来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不卑不亢,不倒卖她的生活和情绪。就算荒原上零度的大风把自己家帐篷的塑料屋顶刮跑,也不见她感叹“世界于我不公”。我非常欣赏这一点。大约越是悲苦的生活,越是得乐观坚强地投身其中吧。
出版了一些书后。李娟继续在阿勒泰生活,脚步自由,神情自由。于她而言,自由就是自然。自由就是对什么都无所谓。她不属于任何文学圈。不沾染任何文学技巧,不在任何繁华与聒噪的地方逗留,她永远是阿勒泰的李娟,荒野中自娱自乐的顽强生命,干裂的文学大地上的新鲜泉水,独一无二。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