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经济在悄然变化”、“规模庞大的中国经济正经历重大转型”……在国际观察家眼中,如今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引擎迭代、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伴随中国政府加速落实各项改革创新措施,中国新经济已渐入佳境,悄然崛起成为对冲下行压力、护盘兜底的新兴力量,为中国经济图景透射下六大闪光点……
创新执政思路 力推自我革命
“新经济”带动下的新产业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其活力与能量超出想象。而这种“新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长壮大,与不断创新发展的执政思路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正如中国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安塔利亚峰会上所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坚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是中国经济信心的一个重要来源。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下属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预测,未来几年,尖端创新将显著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构成。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推动自我革命、创造有利政策环境的能力。几年来的经济成绩已经证明,在培育和扶持新经济方面,中国决策者有“志”亦有“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此后,中国领导人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十三五规划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一系列理论创新拓展了整个中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边界。
“互联网+”升温 经济形态更新
2015年“双十一”,24小时,仅在阿里巴巴一个平台,网购规模就达到912亿元,令世界惊叹。逾千万家网店,上千家物流公司,数千万人就业,新经济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外贸业态,跨境电商的发展也渐成燎原之势,为中国外贸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全球贸易价值链。
在“互联网+”等新经济引擎的助推下,中国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增速超过16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未来3年增长率或达94%。
电商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认为,伴随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未来中国电商发展将更加开放和多元。有赖于中国政府创造的利好大环境,众多电商企业赢得了走出国门、打通全球供应链,实现双向流通的历史机遇,让中国企业有机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成长为全球竞争者。
促进电子商务等中国新经济代表行业的大发展,给全社会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人群带来“第一推动力”,有效激发了经济活力。有外媒把中国政府近年倡导的“互联网+”称为开启中国新经济的“密钥”。
可以说,下一轮全球经济大增长的源头必来自于创新,哪个国家能占领创新制高点,能形成新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占得下一轮大增长的先机。对正在结构转型、提质增效的中国经济来说,“互联网+”无疑是打造中国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抓手。
新旧动能转换 为增长筑底护盘
对中国经济而言,新和旧并非割裂对立,而是彼此联通、相互促进。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学家》上撰文所言:“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寻找新的增长点,也包括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英国投资咨询机构伊科斯崔特公司创始人史密斯指出,服务业的命运与制造业密切相关。伴随“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的不断落实推进,中国的“旧经济”部门完全可以凤凰涅槃、历久弥新,并催生更多生产服务型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对此,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超深有体会。他说:“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企业正焕发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建成多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为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资源、形成新型产业链打下基础。可以说,新技术带来了新需求、新价值,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通过优胜劣汰、升级迭代、吐故纳新,中国经济正呈现出一派积极进取的新气象,在激发增长、创造就业、带动创新、助推环保等诸多方面展现巨大能量。中国新经济的勃兴态势,值得全世界点赞与期待。
“双创”脉动正劲 激发年轻动力
哲人有言,高超的治理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实际上,驾驭新经济的国家宏观政策亦应如是。国务院2016年6月份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给全社会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人群带来“第一推动力”。如今中国创客已如雨后春笋,初创类企业可谓百舸争流。
视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小军是一个“80后”的草根创客,他的公司业务十分“酷”,主攻虚拟视觉效果增强技术。他告诉记者:“现在创业环境好、门槛低,创业氛围浓厚,我们对以创业谋求美好未来的信心很足。”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高科技出口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亚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说,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智能手机甚至高铁都已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从事高科技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也从2000年的不足1万家增至近3万家。
在中国政府制定创新战略、营造创新氛围基础上,中国企业也将创新视为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在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12月初发布的最新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五十强榜单中,中国有三家企业入围,分别是腾讯、华为和联想。该项目负责人安德鲁·泰勒说:“中国企业创新的速度正在提升,占据的比例也在提升。”
绿风扶摇鹏正举 新能源释放新动能
近年来,中国加大能源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国际观察家看来,这也将成为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力量。
西弗吉尼亚大学中美能源中心副主任孙庆云博士谈到,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布局绿色产业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改变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他认为,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潜力巨大,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家庭,都有降低能耗的潜力,通过对一些高能耗的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能源效率,将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看好绿色产业的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弗格斯·格林。他认为,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已经形成了具有强劲增长力和创新力的行业。他同时坚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经济,在治理污染和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将毋庸置疑为中国未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格林援引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数据说,到2020年,排放控制和高效燃煤电厂及供应商将创造逾100万个岗位,可再生能源可创造逾400万个新岗位。
结构调整渐次优化 新经济与时间赛跑
2015年11月,中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1.7%和11.7%。
法国巴黎银行在一份研报中说,虽然近年来中国一些传统经济部门出现调整,但中国电商销售收入正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电影票房收入年均增速则超过40%,新型商业和文化产业开始迅猛发展。
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认为,目光停留在过去,显然无法纵览中国经济全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当前的诸多新意。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瀚纳仕中国区执行总监兰熙蒙说:“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迁离中国,但众多创新型高科技公司的涌现,最终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从而弥补了这些空缺。有数据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正在发生可喜变化,新经济正与时间赛跑。”
敏锐的海外观察家看到,中国新经济已经开启新的消费时代。麦肯锡公司高级合伙人乔纳森·韦策尔说:“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证据,表明中国的消费型经济正在起飞。”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的斯蒂芬·罗奇则认为:“构筑可能是21世纪全球最宏大消费传奇的基本材料现在(在中国)已经到位。”(本文参考新华社等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 王碧清
创新执政思路 力推自我革命
“新经济”带动下的新产业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其活力与能量超出想象。而这种“新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长壮大,与不断创新发展的执政思路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正如中国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安塔利亚峰会上所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坚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是中国经济信心的一个重要来源。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下属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预测,未来几年,尖端创新将显著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构成。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推动自我革命、创造有利政策环境的能力。几年来的经济成绩已经证明,在培育和扶持新经济方面,中国决策者有“志”亦有“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此后,中国领导人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十三五规划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一系列理论创新拓展了整个中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边界。
“互联网+”升温 经济形态更新
2015年“双十一”,24小时,仅在阿里巴巴一个平台,网购规模就达到912亿元,令世界惊叹。逾千万家网店,上千家物流公司,数千万人就业,新经济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外贸业态,跨境电商的发展也渐成燎原之势,为中国外贸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全球贸易价值链。
在“互联网+”等新经济引擎的助推下,中国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增速超过16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未来3年增长率或达94%。
电商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认为,伴随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未来中国电商发展将更加开放和多元。有赖于中国政府创造的利好大环境,众多电商企业赢得了走出国门、打通全球供应链,实现双向流通的历史机遇,让中国企业有机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成长为全球竞争者。
促进电子商务等中国新经济代表行业的大发展,给全社会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人群带来“第一推动力”,有效激发了经济活力。有外媒把中国政府近年倡导的“互联网+”称为开启中国新经济的“密钥”。
可以说,下一轮全球经济大增长的源头必来自于创新,哪个国家能占领创新制高点,能形成新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能占得下一轮大增长的先机。对正在结构转型、提质增效的中国经济来说,“互联网+”无疑是打造中国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抓手。
新旧动能转换 为增长筑底护盘
对中国经济而言,新和旧并非割裂对立,而是彼此联通、相互促进。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学家》上撰文所言:“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寻找新的增长点,也包括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英国投资咨询机构伊科斯崔特公司创始人史密斯指出,服务业的命运与制造业密切相关。伴随“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的不断落实推进,中国的“旧经济”部门完全可以凤凰涅槃、历久弥新,并催生更多生产服务型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对此,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超深有体会。他说:“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企业正焕发新活力。目前,公司已建成多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为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资源、形成新型产业链打下基础。可以说,新技术带来了新需求、新价值,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通过优胜劣汰、升级迭代、吐故纳新,中国经济正呈现出一派积极进取的新气象,在激发增长、创造就业、带动创新、助推环保等诸多方面展现巨大能量。中国新经济的勃兴态势,值得全世界点赞与期待。
“双创”脉动正劲 激发年轻动力
哲人有言,高超的治理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实际上,驾驭新经济的国家宏观政策亦应如是。国务院2016年6月份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给全社会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人群带来“第一推动力”。如今中国创客已如雨后春笋,初创类企业可谓百舸争流。
视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小军是一个“80后”的草根创客,他的公司业务十分“酷”,主攻虚拟视觉效果增强技术。他告诉记者:“现在创业环境好、门槛低,创业氛围浓厚,我们对以创业谋求美好未来的信心很足。”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高科技出口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亚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说,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智能手机甚至高铁都已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从事高科技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也从2000年的不足1万家增至近3万家。
在中国政府制定创新战略、营造创新氛围基础上,中国企业也将创新视为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在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12月初发布的最新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五十强榜单中,中国有三家企业入围,分别是腾讯、华为和联想。该项目负责人安德鲁·泰勒说:“中国企业创新的速度正在提升,占据的比例也在提升。”
绿风扶摇鹏正举 新能源释放新动能
近年来,中国加大能源改革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国际观察家看来,这也将成为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力量。
西弗吉尼亚大学中美能源中心副主任孙庆云博士谈到,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布局绿色产业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改变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他认为,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潜力巨大,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家庭,都有降低能耗的潜力,通过对一些高能耗的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能源效率,将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看好绿色产业的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弗格斯·格林。他认为,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已经形成了具有强劲增长力和创新力的行业。他同时坚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经济,在治理污染和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将毋庸置疑为中国未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格林援引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数据说,到2020年,排放控制和高效燃煤电厂及供应商将创造逾100万个岗位,可再生能源可创造逾400万个新岗位。
结构调整渐次优化 新经济与时间赛跑
2015年11月,中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1.7%和11.7%。
法国巴黎银行在一份研报中说,虽然近年来中国一些传统经济部门出现调整,但中国电商销售收入正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电影票房收入年均增速则超过40%,新型商业和文化产业开始迅猛发展。
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认为,目光停留在过去,显然无法纵览中国经济全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当前的诸多新意。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瀚纳仕中国区执行总监兰熙蒙说:“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迁离中国,但众多创新型高科技公司的涌现,最终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从而弥补了这些空缺。有数据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正在发生可喜变化,新经济正与时间赛跑。”
敏锐的海外观察家看到,中国新经济已经开启新的消费时代。麦肯锡公司高级合伙人乔纳森·韦策尔说:“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证据,表明中国的消费型经济正在起飞。”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的斯蒂芬·罗奇则认为:“构筑可能是21世纪全球最宏大消费传奇的基本材料现在(在中国)已经到位。”(本文参考新华社等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