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弘扬民间艺术,高校作为传播民间艺术的最佳载体,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民间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高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并总结出高校民间艺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民间艺术;教育
一、民间艺术的教育现状
民间艺术是反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精神载体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民间艺术却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一些人的眼中,民间艺术是“古老”的艺术,是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不相称的,且当代的艺术家们大都喜欢模仿西方艺术,将我们民族的艺术放置一边。在这样的社会发展下,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开始变窄,有的已面临消亡的危机。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意识到民间艺术消亡的危机,国务院也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改变目前的现状。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使民间艺术得以长久的发展下去,高校教育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现代教育属于批量生产的类型,而民间艺术的传承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或家族延续,传播类型的不同使得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另外,高校教育运用的是西方教育的模式,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对民间艺术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目前来看,民间艺术的教育开始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并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培养范围中,但大部分的家长都把民间艺术的教育作为一种兴趣的培养,不会将其作为长久的教育方向。而中学阶段,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也只是高考的内容。大学作为传承民间艺术的最佳摇篮,教育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首先,高校教育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课程内容方面,都属于规范性的教学,即使是不同层次、不同地区,教学模块都是基本相同的。而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无法适应现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其次,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以教师授课,而民间艺术这种从生活中获得艺术创造的形式是与当前的教育无法匹配的。第三,民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灵感的结晶,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而高校学生普遍的作业模仿与抄袭现象,如何能够掌握民间艺术的精髓。
二、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途径
我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要想使民间艺术彻底融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去,就不能只在表面作文章,不能觉得学生学到一两样技巧就算是得到了艺术的精髓,而是要在艺术的修养上让学生懂的如何运用民间艺术来进行创新。這才是高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真谛,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也要始终围绕它来展开。
第一,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对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沿革和门类等知识的补充是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民间艺术往往再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只有先对民间艺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透过艺术表象了解到文化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承担起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
第二,在传授民间艺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同学在长时间的知识了解过程中产生乏味感,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授时把知识转化成案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民间艺术知识,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针对民间艺术持续性的特点,高校应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设立选修课程,或成立民间艺术展览馆,招聘一批专修民间艺术的师资,为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提供相应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社会各界民间艺术的研究者、爱好者来交流学习。高校还可以邀请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可以直面交流,亲身感受传统艺术,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注重民间艺术的创作课程,定期举办校园民间艺术作品展,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作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主动搜集与翻阅大量的关于民间艺术的资料,这种主动的对于知识的探索,不但能够提升对于知识的积累,而且有利于学生熟记艺术的发展脉络。另外,高校可以自行组织学生参加本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这是学习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写生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为艺术创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高校教学领域
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规律,即艺术教学缺乏个性,因此,民间艺术的融入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对于种类众多的民间艺术,全部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也是不现实的,学生在四年的时间中是无法承担如此重的学习任务的。这就要求高校可以根据民间艺术的地域性或高校自身特点有目的地选择艺术形式,取民间艺术之精华,实现与高校课程的对接,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实现高校特色化课程,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二)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作用
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高校教育的力量,将民间艺术融合到高校教育中去,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且学生在自身的创作中加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能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平台,起到培养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以及传播者。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年轻的一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早已丢弃传承“古老”民族艺术的使命,而民族艺术也在被遗弃的过程中正在慢慢消亡。将民族艺术融入到高校教育中,既有利于引起高层次社会人才的重视,又能实现高校对于文化的传承,并能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力量。
(三)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体现了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积淀的过程,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中需要不断的创新。将民间艺术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可以丰富现代艺术的创作思维模式,扩展艺术情感在创作中的深度。另外,通过对民间艺术造型特征、色彩表现、创作思维的了解,可以在自己的创作中加入这些元素,以达到新的创作形式的出现,从而起到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往更合理、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高校是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渠道,将民族艺术的精华列入教学内容中,既能成为高校教育的特色,又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做贡献。同时,厚重的文化积淀是支撑现代艺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我国文化的精髓,进而使民间艺术得以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颖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10(11).
[2]唐家路.民间艺术与素质教育随想[J].设计艺术,2000(3).
[3]赖守亮.民族民间艺术拯救中的误区[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9).
关键词:高校;民间艺术;教育
一、民间艺术的教育现状
民间艺术是反映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精神载体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民间艺术却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一些人的眼中,民间艺术是“古老”的艺术,是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不相称的,且当代的艺术家们大都喜欢模仿西方艺术,将我们民族的艺术放置一边。在这样的社会发展下,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开始变窄,有的已面临消亡的危机。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意识到民间艺术消亡的危机,国务院也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改变目前的现状。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使民间艺术得以长久的发展下去,高校教育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现代教育属于批量生产的类型,而民间艺术的传承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或家族延续,传播类型的不同使得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另外,高校教育运用的是西方教育的模式,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对民间艺术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目前来看,民间艺术的教育开始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并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培养范围中,但大部分的家长都把民间艺术的教育作为一种兴趣的培养,不会将其作为长久的教育方向。而中学阶段,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也只是高考的内容。大学作为传承民间艺术的最佳摇篮,教育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首先,高校教育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课程内容方面,都属于规范性的教学,即使是不同层次、不同地区,教学模块都是基本相同的。而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无法适应现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其次,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以教师授课,而民间艺术这种从生活中获得艺术创造的形式是与当前的教育无法匹配的。第三,民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灵感的结晶,是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而高校学生普遍的作业模仿与抄袭现象,如何能够掌握民间艺术的精髓。
二、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途径
我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要想使民间艺术彻底融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去,就不能只在表面作文章,不能觉得学生学到一两样技巧就算是得到了艺术的精髓,而是要在艺术的修养上让学生懂的如何运用民间艺术来进行创新。這才是高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真谛,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也要始终围绕它来展开。
第一,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对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沿革和门类等知识的补充是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民间艺术往往再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只有先对民间艺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透过艺术表象了解到文化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认同,承担起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
第二,在传授民间艺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同学在长时间的知识了解过程中产生乏味感,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失去学习兴趣。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授时把知识转化成案例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民间艺术知识,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针对民间艺术持续性的特点,高校应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设立选修课程,或成立民间艺术展览馆,招聘一批专修民间艺术的师资,为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提供相应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社会各界民间艺术的研究者、爱好者来交流学习。高校还可以邀请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可以直面交流,亲身感受传统艺术,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四,注重民间艺术的创作课程,定期举办校园民间艺术作品展,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作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主动搜集与翻阅大量的关于民间艺术的资料,这种主动的对于知识的探索,不但能够提升对于知识的积累,而且有利于学生熟记艺术的发展脉络。另外,高校可以自行组织学生参加本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这是学习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写生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为艺术创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高校教学领域
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规律,即艺术教学缺乏个性,因此,民间艺术的融入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对于种类众多的民间艺术,全部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也是不现实的,学生在四年的时间中是无法承担如此重的学习任务的。这就要求高校可以根据民间艺术的地域性或高校自身特点有目的地选择艺术形式,取民间艺术之精华,实现与高校课程的对接,从而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实现高校特色化课程,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二)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作用
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高校教育的力量,将民间艺术融合到高校教育中去,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且学生在自身的创作中加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能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提供平台,起到培养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以及传播者。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年轻的一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早已丢弃传承“古老”民族艺术的使命,而民族艺术也在被遗弃的过程中正在慢慢消亡。将民族艺术融入到高校教育中,既有利于引起高层次社会人才的重视,又能实现高校对于文化的传承,并能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力量。
(三)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体现了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积淀的过程,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中需要不断的创新。将民间艺术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可以丰富现代艺术的创作思维模式,扩展艺术情感在创作中的深度。另外,通过对民间艺术造型特征、色彩表现、创作思维的了解,可以在自己的创作中加入这些元素,以达到新的创作形式的出现,从而起到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往更合理、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高校是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渠道,将民族艺术的精华列入教学内容中,既能成为高校教育的特色,又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做贡献。同时,厚重的文化积淀是支撑现代艺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民间艺术,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我国文化的精髓,进而使民间艺术得以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颖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10(11).
[2]唐家路.民间艺术与素质教育随想[J].设计艺术,2000(3).
[3]赖守亮.民族民间艺术拯救中的误区[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