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微观上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将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它为人们的未来建立了一个“安全网”,使得居民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降低预防性储蓄。从宏观上看,实行具有收入均等化效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总消费量,相应减少总储蓄量。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储蓄率;边际消费倾向;社会保障财富;负效应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财政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丧失劳动能力
(老、弱、病、残)或劳动机会(失业)因而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提供生活保障的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工伤保障制度,遗属抚恤制度等。国民储蓄有家庭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三个来源可分为两大类:私人部门储蓄和公共部门储蓄。
在以私有产权为主的国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并属于私人部门储蓄,而在共有制为主的经济中,企业储蓄属于公共部门储蓄。家庭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占最大比例,本文将在理解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社会保障与储蓄的理论出发点是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它们可统称为前瞻性的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theory)引入Yp: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观察的家庭的平均收入(在一个简单两期模型中Yp即为当前收入和将来收入的某种平均数)。它的意义在于:如果从某一短期看,收入变量可能会有较大波动,但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看问题,收入变量可能是相对稳定的。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生命过程抽象为工作和退休两个阶段,人们在年轻时获得收入并且进行储蓄以备老年退休后使用。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一国储蓄与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关系。
同时,一般来说人们的收入总是可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因此从消费理论出发结合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完全可以有效分析储蓄变量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行为的五种效应
(一)财富替代效应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保证社会各收入阶层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稳定的消费水平(它允许人们可以从制度安排中取得养老金等补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无疑将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个人实现跨期消费规划所要进行的储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资源储蓄仍然存在,但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安全网”,是居民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降低预防性储蓄。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富替代效应,有些文章中也称之为“资产替代效应”。
众所周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国家通过企事业单位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养老等服务的福利制度,这种制度对于有资格享受它的城镇居民来说是一种相比现在要完善而普遍得多的保障体系,它引起的财富替代效应是很显著的。下面有一组对比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1957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6亿元,2000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增至64332;人均储蓄存款由年末余额1.5元,增至2000年的5082元;而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57年为235元,2000年为628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之比,1957年为64%,2000年为81%——显然,储蓄率降低了。
(二)收入分配效应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以税的形式从富人那里获得部分收入作为救济穷人的基金,所以它有收入分配的作用。然后,福利经济学家们的观点认为:同样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因此,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必然不同,即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a+bY中,穷人的系数b要大于富人的系数b。故实行具有收入均等化效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总消费量,总储蓄量相应减少。
(三)退休效应
退休效应将使居民可能选择较短的工作期和较长的退休期,即提前退休(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往往有财富审查程序,人们要获得保障就必须少提供劳动)。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个人纯消费时间也延长了,这就要求人们工作期间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以保证退休后有宽裕的生活来源。
(四)遗赠效应
假定人们都有为了子女留下遗产的动机,那么当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效果上将子女的收入分配给父母使用而产生代际不公平时,仁慈的长辈很可能愿意省下一部分作为给予子女的馈赠,为此增加储蓄。当然,这一效应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遗赠动机的强弱就很不相同,比如东方民族普遍有较高的遗赠动机,同样,遗产税的征收与否会影响到遗赠效应的大小。
(五)收入扣除效应
从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角度看,以社会保险为例,个人和企业各负担一半,而且其征收具有强制性。以上海地区的四金为例:四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 四金个人承担的部分:以工资为基数,养老保险个人交8%,医疗保险个人交2%,失业保险个人交1%,公积金个人交7%,总计达18%这,是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强制性扣除,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费需求的规模。
以上五种效应的前两种(A、B)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储蓄具有负效应,后三种(C、D、E)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储蓄也有正效应,总效应到底是正还是负,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其争论的焦点是最重要的三种微观性质的重要效应:财富替代效应、退休效应、遗赠效应,到底是财富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还是退休效应和遗赠效应占主导地位?(A?C+D)。为了进一步探究正负效应的影响,回答以上问题,大量的实证分析得以展开了。
三、实证研究及结论
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费尔德斯坦(Feldstein)研究社会保障四十多年,他的实证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尽管关于他选用的数据存在许多争议。
费尔德斯坦假设个人一年的消费是年初财产数、全年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财富(social security wealth ,SSW)等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分析1930年到1992年间的相关数据,他获得了此函数的表达式,其中SWW项的系数为0.028,这是一个正数,说明在其他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随着SSW的上升(即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消费(C)上升而储蓄(S)下降。打个粗略的比方,设某年社会保障财富额为160000亿元,0.028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使储蓄额减少了4480亿元。由此费尔德斯坦认定:A、C、D三种效应中财富替代效应占了主导地位,即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的关系呈负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回减少储蓄。
国外其他学者如Hubbard,Munnell,Danzig等人的研究也支持费尔德斯坦的结论,只是在对负效应的大小的估计上存在不同意见(普遍认为费尔德斯坦的SSW系数偏大)。
我国的学者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也得出支持性结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二者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居民储蓄率,1989至2001年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每提高1%,居民的储蓄率将下降1.779%。
以下是根据我国历年相关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
求得X与Y的相关系数:r≈0.49(属于显著相关)。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推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于是,相反地,我国居民储蓄就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
四、补充说明
本文使用“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年增长率”及“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实证分析的直接对象的理由是:第一,由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平均储蓄倾向(两者和为1);第二,使用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年增长率能很好地规避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对结论的干扰;第三,使用相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比使用绝对数与相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五、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是负相关的关系了,但是,事实上还必须看到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有其复杂性,因为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有时会超出一般性的抽象,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原因就在于储蓄不仅受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因素的影响,它时刻处于如利率等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中。更为精确的理论还有在不断探索中。
另外,还可以得到启示,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也要有助与调动人们储蓄的积极性。为此,社会保障制度只应该给人们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果人们想进一步改善生活,那么劳动者不仅应当好好劳动,争取多得一点收入,还应当好好节俭,争取多储蓄一点。勤俭是人类的美德,社会如果不能养成勤俭的风气,则资本不能积累,财富不能增加,生产不能发展。有些人好吃懒做,偏好吃光用光,重要原因之一是认为自己的生老病死反正都有国家或社会保障着,不用自己操心。
参考文献:
1、杜莉,胡庆康.现代公共财政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李洁明.统计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剑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M].人民出版社,2001.
8、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储蓄率;边际消费倾向;社会保障财富;负效应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财政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丧失劳动能力
(老、弱、病、残)或劳动机会(失业)因而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提供生活保障的制度,包括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工伤保障制度,遗属抚恤制度等。国民储蓄有家庭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三个来源可分为两大类:私人部门储蓄和公共部门储蓄。
在以私有产权为主的国家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并属于私人部门储蓄,而在共有制为主的经济中,企业储蓄属于公共部门储蓄。家庭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占最大比例,本文将在理解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社会保障与储蓄的理论出发点是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和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它们可统称为前瞻性的消费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theory)引入Yp: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观察的家庭的平均收入(在一个简单两期模型中Yp即为当前收入和将来收入的某种平均数)。它的意义在于:如果从某一短期看,收入变量可能会有较大波动,但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看问题,收入变量可能是相对稳定的。莫迪里阿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生命过程抽象为工作和退休两个阶段,人们在年轻时获得收入并且进行储蓄以备老年退休后使用。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一国储蓄与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关系。
同时,一般来说人们的收入总是可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因此从消费理论出发结合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完全可以有效分析储蓄变量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行为的五种效应
(一)财富替代效应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保证社会各收入阶层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稳定的消费水平(它允许人们可以从制度安排中取得养老金等补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无疑将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个人实现跨期消费规划所要进行的储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资源储蓄仍然存在,但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安全网”,是居民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降低预防性储蓄。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富替代效应,有些文章中也称之为“资产替代效应”。
众所周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国家通过企事业单位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养老等服务的福利制度,这种制度对于有资格享受它的城镇居民来说是一种相比现在要完善而普遍得多的保障体系,它引起的财富替代效应是很显著的。下面有一组对比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1957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6亿元,2000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增至64332;人均储蓄存款由年末余额1.5元,增至2000年的5082元;而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1957年为235元,2000年为628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之比,1957年为64%,2000年为81%——显然,储蓄率降低了。
(二)收入分配效应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以税的形式从富人那里获得部分收入作为救济穷人的基金,所以它有收入分配的作用。然后,福利经济学家们的观点认为:同样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因此,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必然不同,即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a+bY中,穷人的系数b要大于富人的系数b。故实行具有收入均等化效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总消费量,总储蓄量相应减少。
(三)退休效应
退休效应将使居民可能选择较短的工作期和较长的退休期,即提前退休(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往往有财富审查程序,人们要获得保障就必须少提供劳动)。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个人纯消费时间也延长了,这就要求人们工作期间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以保证退休后有宽裕的生活来源。
(四)遗赠效应
假定人们都有为了子女留下遗产的动机,那么当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效果上将子女的收入分配给父母使用而产生代际不公平时,仁慈的长辈很可能愿意省下一部分作为给予子女的馈赠,为此增加储蓄。当然,这一效应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遗赠动机的强弱就很不相同,比如东方民族普遍有较高的遗赠动机,同样,遗产税的征收与否会影响到遗赠效应的大小。
(五)收入扣除效应
从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角度看,以社会保险为例,个人和企业各负担一半,而且其征收具有强制性。以上海地区的四金为例:四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 四金个人承担的部分:以工资为基数,养老保险个人交8%,医疗保险个人交2%,失业保险个人交1%,公积金个人交7%,总计达18%这,是对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强制性扣除,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费需求的规模。
以上五种效应的前两种(A、B)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储蓄具有负效应,后三种(C、D、E)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储蓄也有正效应,总效应到底是正还是负,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其争论的焦点是最重要的三种微观性质的重要效应:财富替代效应、退休效应、遗赠效应,到底是财富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还是退休效应和遗赠效应占主导地位?(A?C+D)。为了进一步探究正负效应的影响,回答以上问题,大量的实证分析得以展开了。
三、实证研究及结论
哈佛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费尔德斯坦(Feldstein)研究社会保障四十多年,他的实证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尽管关于他选用的数据存在许多争议。
费尔德斯坦假设个人一年的消费是年初财产数、全年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财富(social security wealth ,SSW)等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分析1930年到1992年间的相关数据,他获得了此函数的表达式,其中SWW项的系数为0.028,这是一个正数,说明在其他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随着SSW的上升(即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消费(C)上升而储蓄(S)下降。打个粗略的比方,设某年社会保障财富额为160000亿元,0.028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使储蓄额减少了4480亿元。由此费尔德斯坦认定:A、C、D三种效应中财富替代效应占了主导地位,即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的关系呈负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回减少储蓄。
国外其他学者如Hubbard,Munnell,Danzig等人的研究也支持费尔德斯坦的结论,只是在对负效应的大小的估计上存在不同意见(普遍认为费尔德斯坦的SSW系数偏大)。
我国的学者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也得出支持性结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储蓄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二者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即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居民储蓄率,1989至2001年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每提高1%,居民的储蓄率将下降1.779%。
以下是根据我国历年相关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
求得X与Y的相关系数:r≈0.49(属于显著相关)。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推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于是,相反地,我国居民储蓄就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
四、补充说明
本文使用“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年增长率”及“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实证分析的直接对象的理由是:第一,由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平均储蓄倾向(两者和为1);第二,使用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年增长率能很好地规避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对结论的干扰;第三,使用相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比使用绝对数与相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更有实际意义。
五、结论
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是负相关的关系了,但是,事实上还必须看到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有其复杂性,因为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社会保障与储蓄的关系有时会超出一般性的抽象,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原因就在于储蓄不仅受社会保障制度一个因素的影响,它时刻处于如利率等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中。更为精确的理论还有在不断探索中。
另外,还可以得到启示,就是社会保障制度也要有助与调动人们储蓄的积极性。为此,社会保障制度只应该给人们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如果人们想进一步改善生活,那么劳动者不仅应当好好劳动,争取多得一点收入,还应当好好节俭,争取多储蓄一点。勤俭是人类的美德,社会如果不能养成勤俭的风气,则资本不能积累,财富不能增加,生产不能发展。有些人好吃懒做,偏好吃光用光,重要原因之一是认为自己的生老病死反正都有国家或社会保障着,不用自己操心。
参考文献:
1、杜莉,胡庆康.现代公共财政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我国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李洁明.统计学原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剑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M].人民出版社,2001.
8、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