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实施首先表现为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当根据地理学科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当今,在信息化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在教学中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其潜能才是最为关键的。同样,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而我们教师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让他们自主学习,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真正让我们的学生思考力得以培养。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谈其体会:
一、调整好地理教学的角度
目前,地理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概念、事实与规律的记忆,忽视教学中的高层次的思维训练与发展,传统课堂效能低下、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无序、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单一。笔者认为,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难题的一把钥匙,它要求我们把教学角度调整为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方法意识,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从培养思考能力到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施展才智的平台。只有这样,整个课堂学习活动始终是在教师主导下紧张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又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由教师一人或个别精英学生唱独角戏的格局,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沉闷呆板而变为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知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发展时期。尤其是初中学生,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基础、智力不同,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是难于实现和谐发展的。这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有教师的指导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非常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提倡从学生的生活和情景中引出知识,所以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角度,把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思考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变单纯的知识教学为学会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生长的过程。
二、创造好地理教学的氛围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衡量教学艺术的效果如何,主要看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因此他坚决主张:“要一切教育有乐趣。”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中不断获取新知。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笔者认为:首先应在导入上求新。一个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顺利地自然地把注意转移到教学活动中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且能引发愉悦的学习心理,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思维的全新境界。其次,教师在授课中可通过激情的言语、表情、举止、态度等有声的、无声、有形的、无形的方式传播给学生,用激情沟通和维系学生的情绪,才能有效地把抽象的概念、理论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就可能将地理知识系统地、具体地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由于教师注重创设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就可以带动课堂的活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活跃,促使学生知识和思考能力的协同提高。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除了师生间的知识对流外,还有情感的对流。情感的渗透对认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地理教学中,要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除了上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还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在尊重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去引导,要善于开展师生的平等对话活动。师生不分尊卑,没有主次,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观点,要向学生示以关怀、信任的信号,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和谐、愉快、亢奋的氛围中,有效地激发潜在的思考能量。
三、释放学生自主学习能量
我们认为,新课程的改革,使课堂不应是“寂寞沙洲冷”,而应是师生的“动感地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在课前交流预习环节预设课时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当堂学习步骤;其次教师要指导自学,根据当堂学习目标及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思考题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独立、紧张、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开展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参与欲望、竞争意识,让学生的潜能、思考力得以充分的展现。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认为还要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去吸取新的知识。我们再也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者形象。所以,我们强调要释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量,就是要贯彻新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深思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四、打开地理教学思考闸门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个是思考,一个是剑,而思考比剑还有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些有利时机,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尤其是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来回答,从而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采取这样的方法,让我们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接受碰撞。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我们认为,叩开学生的思考大门,让学生通过思维的去获得知识,这是每个教师心向往之的教育境界。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图、挂件、多媒体等形式,活跃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由此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思考力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培养,要善于把彩和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展,充分发展,让学生的思考力强劲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
一、调整好地理教学的角度
目前,地理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概念、事实与规律的记忆,忽视教学中的高层次的思维训练与发展,传统课堂效能低下、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无序、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单一。笔者认为,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难题的一把钥匙,它要求我们把教学角度调整为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方法意识,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从培养思考能力到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施展才智的平台。只有这样,整个课堂学习活动始终是在教师主导下紧张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又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由教师一人或个别精英学生唱独角戏的格局,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沉闷呆板而变为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知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长发展时期。尤其是初中学生,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学生基础、智力不同,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是难于实现和谐发展的。这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有教师的指导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非常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提倡从学生的生活和情景中引出知识,所以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角度,把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思考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变单纯的知识教学为学会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生长的过程。
二、创造好地理教学的氛围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衡量教学艺术的效果如何,主要看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因此他坚决主张:“要一切教育有乐趣。”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中不断获取新知。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笔者认为:首先应在导入上求新。一个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顺利地自然地把注意转移到教学活动中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且能引发愉悦的学习心理,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思维的全新境界。其次,教师在授课中可通过激情的言语、表情、举止、态度等有声的、无声、有形的、无形的方式传播给学生,用激情沟通和维系学生的情绪,才能有效地把抽象的概念、理论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就可能将地理知识系统地、具体地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由于教师注重创设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就可以带动课堂的活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活跃,促使学生知识和思考能力的协同提高。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除了师生间的知识对流外,还有情感的对流。情感的渗透对认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地理教学中,要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除了上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还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在尊重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去引导,要善于开展师生的平等对话活动。师生不分尊卑,没有主次,不要轻易否认学生的观点,要向学生示以关怀、信任的信号,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和谐、愉快、亢奋的氛围中,有效地激发潜在的思考能量。
三、释放学生自主学习能量
我们认为,新课程的改革,使课堂不应是“寂寞沙洲冷”,而应是师生的“动感地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在课前交流预习环节预设课时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当堂学习步骤;其次教师要指导自学,根据当堂学习目标及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思考题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独立、紧张、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开展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参与欲望、竞争意识,让学生的潜能、思考力得以充分的展现。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认为还要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去吸取新的知识。我们再也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者形象。所以,我们强调要释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量,就是要贯彻新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深思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四、打开地理教学思考闸门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个是思考,一个是剑,而思考比剑还有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些有利时机,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尤其是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来回答,从而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采取这样的方法,让我们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接受碰撞。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我们认为,叩开学生的思考大门,让学生通过思维的去获得知识,这是每个教师心向往之的教育境界。
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图、挂件、多媒体等形式,活跃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由此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思考力的形成,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培养,要善于把彩和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展,充分发展,让学生的思考力强劲生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