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中对于素质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素质教育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说是起始学科,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逐渐改善教学方式,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水平。下文将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来进行分析,探究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方式
一、重视学生的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创新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里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关注,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建设加强数学效果的目标。教师需要具备寻找学生思维的亮点的眼睛,不可以随便去否定学生的想法的正确与否,应该要依照学生的想法仔细去思考其可行性的高低,亦或者是来对学生的错误想法开展合理的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然后可以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使其获得广阔的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地方。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生活中的负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1和-0.5的大小的时候,学生根据对比大小的方式根据数字进行比较,由于1比0.5大,学生可能会觉得-0.5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学生将这两个数值代入生活中来进行思考。这种方法非常的有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引导大家根据这位学生的想法进行思考,并对他敢于提出想法的勇气进行鼓励。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创新的自信,激励学生多去创新,还可以保护学生创新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构建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大部分都是和生活实践相关,并且教学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处理实践问题,这也是创新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里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生活情境:我们班里面一共由50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0名,女生有30名,现在我们学校要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择5名男生和5名女生参与合唱,那么男生和女生被抽中的可能性有多少呢?经过设立这样的生活实践情境,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可以让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经过这样的实践融入,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激励学生多提问,引导学生合作处理问题
多问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态度,数学问题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一种研究、疑惑、怀疑的学习态度,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地出发点。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经过合作的方式研究处理问题,让学生确切地指导准确的思维方向,能够更进一步的把握学习到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百分数》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要多激励学生来对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来提出各种问题。有些同学提问“饮料中经常会写到添加5%或者8%的果汁之类的,那么数值越大是不是代表添加的越多?”教师对于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势来得到最好的看法。学生们觉得百分数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添加了一百份里的份数越多那么肯定表示数量越大。在处理这类问题后,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接着提问,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典型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解决,让学生全面地体现自我的创新思维,积极找寻处理问题的方式。
四、学生参加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要注重理论的使用,其次还需要注重探究和发现的整个程序。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包含的联系,以及经过“再创造”的方式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找寻教学的着手带你,以及根据教学资料,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构建全面的教学活动。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长方体》这一课来说,教师教学要根据下列程序开展:
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先布置学生相关的任务,要其准备好教学工具,制作好长方体,之后教师要根据自己制作的微课可见来展现长方体的剖开图,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组成。
第二,教师让学生经过研究对比,认识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体积和容积和其几个面的图像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第三,推到得出计算供使: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底面积×高,长方体容积=a×b×c,a,b,c依次为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研究,来对比不同方式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自我操作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进行研究,并且经过对应的判断和推导,从而锻炼了其思维。
总结: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发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并且落实于教学实践,通过有效地教学措施来保证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佚名.探究小學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方式[J].考试周刊,2018(62):89-89.
[2]杨代琴.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7):128.
[3]何晶.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36-237.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方式
一、重视学生的观念,帮助学生构建创新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里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关注,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建设加强数学效果的目标。教师需要具备寻找学生思维的亮点的眼睛,不可以随便去否定学生的想法的正确与否,应该要依照学生的想法仔细去思考其可行性的高低,亦或者是来对学生的错误想法开展合理的指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然后可以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使其获得广阔的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地方。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生活中的负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1和-0.5的大小的时候,学生根据对比大小的方式根据数字进行比较,由于1比0.5大,学生可能会觉得-0.5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学生将这两个数值代入生活中来进行思考。这种方法非常的有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引导大家根据这位学生的想法进行思考,并对他敢于提出想法的勇气进行鼓励。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创新的自信,激励学生多去创新,还可以保护学生创新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构建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大部分都是和生活实践相关,并且教学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处理实践问题,这也是创新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里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生活情境:我们班里面一共由50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0名,女生有30名,现在我们学校要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择5名男生和5名女生参与合唱,那么男生和女生被抽中的可能性有多少呢?经过设立这样的生活实践情境,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可以让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经过这样的实践融入,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激励学生多提问,引导学生合作处理问题
多问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态度,数学问题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一种研究、疑惑、怀疑的学习态度,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地出发点。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经过合作的方式研究处理问题,让学生确切地指导准确的思维方向,能够更进一步的把握学习到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百分数》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要多激励学生来对生活中发现的“百分数”来提出各种问题。有些同学提问“饮料中经常会写到添加5%或者8%的果汁之类的,那么数值越大是不是代表添加的越多?”教师对于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势来得到最好的看法。学生们觉得百分数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添加了一百份里的份数越多那么肯定表示数量越大。在处理这类问题后,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接着提问,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典型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解决,让学生全面地体现自我的创新思维,积极找寻处理问题的方式。
四、学生参加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要注重理论的使用,其次还需要注重探究和发现的整个程序。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包含的联系,以及经过“再创造”的方式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找寻教学的着手带你,以及根据教学资料,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构建全面的教学活动。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长方体》这一课来说,教师教学要根据下列程序开展:
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先布置学生相关的任务,要其准备好教学工具,制作好长方体,之后教师要根据自己制作的微课可见来展现长方体的剖开图,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组成。
第二,教师让学生经过研究对比,认识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体积和容积和其几个面的图像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第三,推到得出计算供使: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底面积×高,长方体容积=a×b×c,a,b,c依次为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研究,来对比不同方式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自我操作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进行研究,并且经过对应的判断和推导,从而锻炼了其思维。
总结: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发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并且落实于教学实践,通过有效地教学措施来保证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佚名.探究小學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方式[J].考试周刊,2018(62):89-89.
[2]杨代琴.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7):128.
[3]何晶.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