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诺贝尔奖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to20099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94岁的人生中,一共给中国媒体贡献了两个新闻:2007年爆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2013年11月17日的讣闻。
  作为一个其实很有故事的人,她却成了历任文学奖得主中最让出版商头疼的:为人太低调,讨厌被曝光;作品晦涩,一般读者看不懂——当年获奖消息一出,国内出版商兴冲冲赶印了几万册,结果亏死了。后来一调查才知道,其新作《TheCleft》在英国只有1500本的惨淡销量。
  不过古怪异类到极致也能被人记住。比如她对诺贝尔文学奖前所未有的嫌弃以及她因获奖而断送了创作灵感的遗憾,就一直是粉丝的谈资。
  颁给将死之人的奖
  2007年10月11日,全世界的焦点瞩目于诺贝尔奖的宣布,热门人选莱辛眼里却只有儿子彼得。她陪患病的彼得在医院里度过了难得的母子时光后,继续做普通主妇该做的事:去市场买点食材,完成晚餐任务。
  拎着购物袋慢悠悠地踱回家,离家门还有几十米远时,莱辛意外发现自己所住的西汉普斯特德家外堵满了一帮记者。纳闷间,最外围的一位美国记者在余光中发现了她,冲着同伴尖叫:“她回来了!”便举着话筒冲她奔来,高声喊道:“夫人,你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现在是什么感受?”
  莱辛叹口气,这口气沉重极了,一半是因为难以置信,一半是因为她绝望地意识到自己这一天算是毁了。
  她放下购物袋,叉开双腿顺势坐在门廊的台阶上,理一理灰白的长发,开始了一场简陋的记者招待会。“天哪,我是不是应该更兴奋一点?”她一边抚顺宝蓝色的粗布长裙,把松垮垮的格子上衣拢紧一些,一边对着面前的镜头、话筒发挥英国人的冷幽默,布满皱纹的脸上并不见喜悦,以手扶额的姿态透露出老太太对这个奖项的头疼。
  “我想他们之所以要把这个奖颁给我,是因为我已经88岁了。他们不可能把诺贝尔奖给一个死去的人,所以他们就想,最好现在就把奖颁给我,以免某天我就突然死去。”
  我不稀罕你
  88岁,怎么都得看透人生了。有些东西你憧憬,人家不甩你;你不要了,上赶着要送你。这和谈恋爱是一个道理。
  莱辛也幻想过自己万一有幸获得诺贝尔奖的盛景。某次参加某个圈内的大型晚宴,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位评委恰好坐在她旁边,她瞬间激动,琢磨着怎么和对方攀谈,如果相谈甚欢是不是能增加点印象分。但交谈了两句就被对方泼了一盆冷水,“你永远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我们不喜欢你。”
  其实,在英国文学界莱辛很有资历。她得过各国文学奖,如英国布克奖、奥德利国家文学奖等。但诺贝尔文学奖有政治偏好,偏爱史诗般的作品,莱辛被贴上的各种标签都不是他们的菜:反殖民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神秘主义者。
  知道自己没戏,反而可以专心创作。结果自己不渴望了,诺贝尔文学奖却主动送上门。莱辛自认心胸狭窄,对那次晚宴上的冷遇耿耿于怀多年,声称年寿已高、疾病缠身,拒绝出席了当年12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就是一个大麻烦
  和证书一起颁发的150万美元奖金,虽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莱辛的境遇:她一生穷困潦倒,著作总是叫好不叫座。突然天降横财,和常人一样激动一番后,她又开始嫌弃财富带来的麻烦,“我讨厌和税务官打交道。”
  不研究怎么避税就要上交重税,她果断将烫手山芋扔了出去,将钱全部分给后辈以弥补多年来对孩子们的亏欠。
  但麻烦并没结束。可以安静写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出版商试图趁诺贝尔奖正热时,挽救莱辛惨不忍睹的销售量,给她安排了一连串活动通告。无休止地上节目、采访、拍照,88岁的莱辛即便身体还能承受,情绪却几度险些崩溃。
  可惜世上有种东西叫合约。当初因为讨厌麻烦,与出版商签的合同几乎没怎么讨价还价,现在对方拿着白纸黑字让她履行义务,她没钱违约。
  她只能诉苦。在节目中,莱辛祖母孩子似地撅嘴抱怨,诉说自己获奖后的不幸,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场灾难。“我的泉思已经在不停被打扰中枯竭了。”她刚刚开始创作回忆录《阿尔弗雷德与艾米丽》,这是一部以父母的经历为原型的小说,但现在她开始担心自己再写不出来。
  莱辛的担忧一语成谶,《阿尔弗雷德与艾米丽》成为了她的封笔之作。
  这一生,我来过,享受过
  莱辛和诺贝尔文学奖的纠葛却远不如她的情史丰富。虽然25岁后就再未踏入婚姻,但她照样能享受性和爱情。
  在自传《影中漫步》中,她坦白自己有一段时间乐于和不同的男人调情,演员肯尼思·泰南是其中之一。某个夜晚,当她走出浴室,发现卧室里的墙壁打开,上面挂满了鞭子,肯尼思靠在墙上,向她投来挑逗的眼神。随后发生的一切,刺激程度可想而知。
  追求刺激另类的生活,注定了她的感情永远不走平凡路。她还曾有过一个化名为杰克的亲密爱人,对方有家庭和子女,她仍把这段婚外情视为跟婚姻一样严肃的关系,公然与之谈恋爱,坦然享受性带给她的欢愉,对方能不能离婚娶她,从来都不重要。
  两人分手的理由也与众不同,四年后当莱辛的事业渐入佳境,杰克提出分手了:“你不爱我,你只关心你的写作。”
  这多委屈啊,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整夜整夜地写作,对爱人置之不理过,至少她比乔治·桑(法国女性小说家)好多了,“为了他,我可以放弃任何写作计划的。”
  爱得热烈,分手也坚决。对方事后后悔过,曾三次回头找她,但莱辛坚决不吃回头草,她开始写作自己真正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从此一步步走向异类文学祖母之路。
  如何成为多丽丝·莱辛
  在殖民地长大:1919年出生于英殖民地伊朗,在英国和伊朗两种社会文化中长大。
  有一个古板的母亲:13岁时因眼疾辍学,但母亲执着于将她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淑女,从英国订购大量文学名著,培养下深厚的文学素养。
  有离家出走闯荡江湖的勇气:15岁离家出走,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
  经历过两段糟糕的婚姻:19岁与弗兰克·韦兹登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嗜酒如命。23岁抛夫弃子。1年后再婚,很快又闪离。
其他文献
这个国家级计划里的每一个字我都不喜欢。我不喜欢“第二胎”这个字眼,正如我不喜欢“配偶”一样,有一种行货感。我也不喜欢“单独”这个字眼,加个条码在上面就可以上货架了。  它唯一值得我高兴的是:当别人知道我是家中长子时,大概就不会识破我的年龄了吧?  家里有两个孩子要比一个好,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我们通过生活经验就能验证这一点,家里养两只小狗,它们吃食的速度比只养一只快多了,也成长得更快。  而且,生
期刊
从没想过只要一个孩子  文/本刊记者 冯英杰 图/李 梦  独一代父母张历历和蔡宇结婚时就奔着生两个孩子的目标,“我们都在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中长大,都尝过孤单、无助的滋味。我们结婚后从没为生二胎的事儿犹豫过。”  结婚7年的两人如今有一双儿女,儿子6岁,女儿2岁半,张历历从不觉得经济是养孩子的最大问题,“教养才是。”  张历历是全职太太,这份“工作”是蔡宇的决定。大儿子一出生他便说服妻子辞去医
期刊
圆圆家的客厅里整齐地摆放着特别的“玩具”:自己捏的软陶、药瓶盖子、用麻将制作的飞行棋……“这些是圆圆的最爱,由他自己打理。”圆圆妈罗李骊介绍。  这个6岁男孩没有一点“都市病”。不喜欢玩电脑,一周只看一次电视,把任何废品当宝贝,组装制作成玩具。他像众多家长期待的乖孩子那样:动手能力强、爱做家务、喜欢分享、乐于助人……记者向罗李骊请教教育妙招,她轻松一笑,乐呵呵地讲起故事来。  名词解释  都市儿童
期刊
在生育观很传统的时代和地区,全国通用的生二胎办法有:  躲:怀孕时躲到外地去,尤其求子心切的夫妻,贯彻了“怀在路上,生在路上”的生育精神。等到十年一次的人口大普查时,抓紧机会给孩子上户口。  落在他人户籍下:在熟人社会的农村是非常普遍的操作手法,将超生子女落在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户口上,可用少量“好处费”代替巨额罚款。  离异,找个初婚对象:各地皆规定,因离婚再婚的,再婚前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
期刊
围观熊孩子去哪儿?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堆积如山的玩具,像蜂蜜一样让那些平时看起来乖巧可人的萌宝宝露出熊孩子的真面目。头痛欲裂的不止超市导购员,还有熊孩子的爸妈。但最坏的地方也是最好的地方,抓住机会,给熊孩子们上一堂超市教养课。  熊孩子都有个熊爸妈  别总拿“宠坏了”这个借口敷衍眼睛雪亮的观众,孩子在超市失控,关键是爸妈准备工作没做好。  制订计划。避开孩子饿着、情绪败坏,或者疲倦的时间段,以免
期刊
普者黑老奶奶用洗衣粉洗锅的举动震惊了张亮父子,一包洗衣粉搞定所有清洁工作?打住,赶紧向专业主妇看齐,把储物柜装满各式各样的清洁剂:擦玻璃的洗涤剂、洗瓷砖的洗涤液、冲洗不锈钢的清洁粉……又要生活品质,又想轻松?靠这些专业清洁剂,完全能行。  地面专用产品  1.地面防滑剂  必备指数:★★★★☆  便捷指数:★★★★★  惊喜指数:★★★★☆  如果装修时没有考虑到防滑瓷砖的耐用性,可以使用防滑剂来
期刊
每次小姨失恋,最难过的人都是我姥姥。她每次都掏心掏肺地对每个“准女婿”好,比照顾亲儿子还用心,结果每次都有缘无分。姥姥想不通,逮人就诉苦“我的前任女婿怎么是个骗色骗财的极品”,全然忘记自己当初看对方哪里都是闪光点。  老人家历经人生七十多载风雨,依然要通过抱怨揭短的方式,才能说服自己忘记前任、前前任准女婿,何况生活无定的年轻人。  当所有关系都面临突兀终止的命运时,他们难免要热捧“我的前任是极品”
期刊
《圣经》说婚姻:“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两人成为一体。”离开,再结合,这是婚姻独立的第一步。  但法律地位的独立不等于精神与情感的独立。以人譬喻婚姻。初结时,它是婴孩,刚从母体中挣脱出来,却仍有脐带连接着父母。父母给予它成长的养分,人情世故生活经验乃至夫妻相处之道,样样无微不至,唯恐疏漏。  但它终究不是完全的婴孩,两个成年人成熟的思想和亲密无间的关系组成婚姻的内核。蹒跚学步之后迎来飞速成长,
期刊
汽车安全性已不仅仅局限于机械性能和碰撞安全,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开始关注驾驶中的隐形健康问题——车内空气安全。理想中的“打开车门到北京,关上车门到北欧”到底如何实现?  看不见的毒  多环芳烃气体:阻尼片使用沥青作原材料,在座椅下紧贴钢板的沥青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害物质。  重金属:汽车方向盘、仪表板、脚垫、仪表盘、扶手、座位以及各种软硬装饰上,溴、氯两类卤素以及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大量存在。可通过呼
期刊
如果说《私人定制》是《甲方乙方2》,那么至少冯导明白了他真的不擅长贩卖“悲情”,哪怕这回来一次广告植入超过8000万的“私人定制广告联播”,也要证明冯氏喜剧还是有粉儿的。  就像所有屌丝都幻想做土豪,所有土豪都铆足劲儿跻身贵族。影片男主角秦海原本是个社会底层人,通过发明专利发了一笔横财,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他削尖了脑袋想往贵族圈子里钻。然而有钱不能改变“土”的属性,秦海以每月20万的代价接受贵族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