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了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想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确实如此,就拿我带的班级来说,独生子女居多,52个学生,大部分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具有强烈逆反心理的学生,每班都有好几个,并且这种学生在班上极具影响力。如果班主任没有管理好此类学生,则一个班的班风就可想而知了,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呢?所谓逆反心理,用教育学理论来说,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饱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念。这种心理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大都头脑灵活,自尊心强,心里既恼火嘲笑,又担心冷落。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骄横的样子,内心却很自卑;或外表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态度,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渴望受到尊重的火种。这种矛盾的复杂心理表现在外就是对抗行为。对此类学生,如果老师“恨铁不成钢”采取粗暴简单、强制威吓的办法,只能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抗;即使他们当时在老师的威严之下妥协,那也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但是,青少年的思想、心理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只要在他们的逆反心理形成初期,及时发现、处理得当,这种心理是可以消除的,对抗行为也会随之消失。以下是我在对具有逆反心理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传统师道尊严观念,主动与学生交友
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与学生交友,是解开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心结的金钥匙,也是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方式。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部分是因学校、家庭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产生误解,学习上压力过大造成的。对于这类学生,我认为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能囿于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而应该是平等真诚的朋友关系。通过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交友,把他们所厌恶的高压强制和一味的说教抛开,而是以朋友的身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人非草木,熟能无情,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二、发现“闪光点”,鼓励学生成才
人的意识离不开大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其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差异,应该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而不是发展弱勢。特别是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他们内心蕴藏着进步的“火种”,但他们的优点往往被外在的表现所掩盖。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优势,让他们内心的“火种”放射光芒,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成才。譬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也许是表现欲太强的缘故,养成多嘴多舌的不良习惯,经常沖撞老师,成为人见人嫌的学生,你越说他,他就越和你作对。作为班主任,我通过对他的观察,发现了他的优点:反应灵敏,别人未曾想到的他先想到,有些话如果在另一环境中(如课后)说,还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抓住一个时机,找他散步、谈心,并把他的优点指出来。他没有想到一直被老师厌恶的坏习惯却被老师看成是优点,经老师一说,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在此基础上,我再晓以厉害,告诉他祸从口出,多嘴多舌的不良习惯将会给他以后步入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后来,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情上与老师产生了共鸣。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还以他的反应灵敏,经常给我出点子,成了我的“小军师”。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平行影响”作用
集体的“平行影响”有时能产生老师与学生单独谈心所达不到的效果,对逆反心理的学生尤其明显。这些学生自尊心强,形成逆反心理后,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非常敏感,甚至于有时你不是说他,他也会认为你在说他。而由于他们对老师的对抗行为,同学们对他们也会产生反感,使他们感到在集体面前失去了自我。基于这些原因,对他们更需要通过集体的力量,让他们在集体中重新找到自尊,恢复自信,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如我在工作中,根据他们的长处,安排他们担任班干部,开始不给他们定下条条框框,只在班上强调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学习对象。有进步就当众表扬鼓励,出现问题就私下指出,其他同学在老师的暗示下也积极配合,使他们无形之中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的信任和鼓励,最终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运用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逐渐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养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四、促使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现代社会,家长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尤为迫切。但有些家长的期望值大大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导致学生承受能力差,刚愎自用,甚至走向犯罪的强烈的逆反心理。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前几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血案,浙江省中学生因考试成绩的排名退步,竟然用榔头砸死自己的亲生母亲。血的代价不得不让我们敲响家庭教育的警钟,让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一种平和的学习氛围,不为逆反心理的形成创造条件。
五、建立教育档案,实行跟踪教育
因为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都有屡说屡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行为,所以对于他们,需要我们更有耐心,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真正转化的目的。为了使教育不会空洞、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我们就必须给他们建立教育档案,实行跟踪教育。
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呢?所谓逆反心理,用教育学理论来说,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饱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念。这种心理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大都头脑灵活,自尊心强,心里既恼火嘲笑,又担心冷落。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骄横的样子,内心却很自卑;或外表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态度,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渴望受到尊重的火种。这种矛盾的复杂心理表现在外就是对抗行为。对此类学生,如果老师“恨铁不成钢”采取粗暴简单、强制威吓的办法,只能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抗;即使他们当时在老师的威严之下妥协,那也只是表面现象,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但是,青少年的思想、心理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只要在他们的逆反心理形成初期,及时发现、处理得当,这种心理是可以消除的,对抗行为也会随之消失。以下是我在对具有逆反心理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改变传统师道尊严观念,主动与学生交友
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与学生交友,是解开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心结的金钥匙,也是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新方式。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部分是因学校、家庭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产生误解,学习上压力过大造成的。对于这类学生,我认为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能囿于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而应该是平等真诚的朋友关系。通过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交友,把他们所厌恶的高压强制和一味的说教抛开,而是以朋友的身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人非草木,熟能无情,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二、发现“闪光点”,鼓励学生成才
人的意识离不开大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其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差异,应该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而不是发展弱勢。特别是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他们内心蕴藏着进步的“火种”,但他们的优点往往被外在的表现所掩盖。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优势,让他们内心的“火种”放射光芒,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成才。譬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也许是表现欲太强的缘故,养成多嘴多舌的不良习惯,经常沖撞老师,成为人见人嫌的学生,你越说他,他就越和你作对。作为班主任,我通过对他的观察,发现了他的优点:反应灵敏,别人未曾想到的他先想到,有些话如果在另一环境中(如课后)说,还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抓住一个时机,找他散步、谈心,并把他的优点指出来。他没有想到一直被老师厌恶的坏习惯却被老师看成是优点,经老师一说,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在此基础上,我再晓以厉害,告诉他祸从口出,多嘴多舌的不良习惯将会给他以后步入社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后来,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情上与老师产生了共鸣。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还以他的反应灵敏,经常给我出点子,成了我的“小军师”。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平行影响”作用
集体的“平行影响”有时能产生老师与学生单独谈心所达不到的效果,对逆反心理的学生尤其明显。这些学生自尊心强,形成逆反心理后,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非常敏感,甚至于有时你不是说他,他也会认为你在说他。而由于他们对老师的对抗行为,同学们对他们也会产生反感,使他们感到在集体面前失去了自我。基于这些原因,对他们更需要通过集体的力量,让他们在集体中重新找到自尊,恢复自信,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如我在工作中,根据他们的长处,安排他们担任班干部,开始不给他们定下条条框框,只在班上强调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学习对象。有进步就当众表扬鼓励,出现问题就私下指出,其他同学在老师的暗示下也积极配合,使他们无形之中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的信任和鼓励,最终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运用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逐渐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养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四、促使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现代社会,家长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尤为迫切。但有些家长的期望值大大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导致学生承受能力差,刚愎自用,甚至走向犯罪的强烈的逆反心理。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前几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血案,浙江省中学生因考试成绩的排名退步,竟然用榔头砸死自己的亲生母亲。血的代价不得不让我们敲响家庭教育的警钟,让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一种平和的学习氛围,不为逆反心理的形成创造条件。
五、建立教育档案,实行跟踪教育
因为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都有屡说屡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行为,所以对于他们,需要我们更有耐心,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真正转化的目的。为了使教育不会空洞、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我们就必须给他们建立教育档案,实行跟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