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考古发掘中,潍坊地区出土的文物颇丰,其中不乏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它们承载着极丰富、极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等信息,成为人类流传、赏鉴、研讨的宝贵财富。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是我们用探索与研究替代它们发声,用他们身上的故事讲述数千年前文物之美和工匠之心。本期,记者与您一同了解属于潍坊本土的“潍坊宝藏”,为您讲述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
唯一一个以“潍坊”命名的
古生物化石——潍坊象
40年前,当时潍县望留公社武家村大队的社员们正在村子附近打井。当挖到9米深的时候,忽然有人从挖出的土里发现了一些动物骨头类的东西。后经专家考古挖掘,精心清理,深埋地下约20万年的一具巨型的大象化石便在1979年3月逐渐露出了真容,再一次重见天日。
它体形庞大,保存着近乎完整的头骨、门齿、肋骨等,仅门齿的最大长度就有3.05米,肋骨长1.27米,相当于一名小学生的身高。经专家考证,认为其可能为60多岁的雄性原齿象属晚期古生物化石,生存于距今约20万年至1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代表了比南方象、非洲象等更为进步的原齿象属晚期的一个新种类,因此将其定名为“潍坊象”,这也是出土至今唯一一个以“潍坊”命名的古生物化石。
潍坊象的发现对于了解原齿象属晚期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潍坊地区当时温暖湿润、深林草原密布的生态环境也提供了直接佐证。
潍坊市博“镇馆之宝”——唐代大铁佛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曾任密州太守,后来卸任之际,行至潍州路遇风雪,于是便留宿潍县石佛寺过了一个除夕夜。当年苏东坡借宿的石佛寺就是今天潍县人口中俗称的南寺。
南寺是潍县最早最大的佛教圣地,建造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开始设立僧会寺成为聚居僧众的寺院。如此的香火重地,却因为一尊铁佛的迁入,改了整个寺院的名字。1591年,石佛寺寺僧觉清、正强见寺院颓旧,决意重修,在潍县知县张问达主持下,寺院不日便修葺一新。同时,将外地废寺中一尊神秘的唐代大铁佛迁入寺中,铁佛的迁入使该寺名声大振,进香许愿者络绎不绝,寺院由石佛寺改名铁佛寺。当年随着铁佛寺被毁,千年古刹化为烟云,直到1978年工人在挖防空洞时,发现了深埋地下几百年的大铁佛,随后铁佛运至博物馆保护起来。
如今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更拥有新的身份——唐代大铁佛,是潍坊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它高达3米,重约5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唐代铁佛中年代最早、佛体最大的一尊。远看,高峻威严;近看,慈祥端坐,双目微合,三重腮设计体现了唐代审美风格。今天的铁佛寺荡然无存,唯有铁佛吉星高悬、佛光普照,诉说着潍坊佛教的历史兴衰和前世今生。
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罍
当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彩陶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在落日的余晖中默默坚守着它最后的光辉,在遥远的东方,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制陶工艺,却被认为是真正代表了陶器制作的巅峰时刻。这就是流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制作工艺。在寿光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有这样一件黑陶器:它陶质细腻,几无瑕疵;它器形规整,厚薄均匀;观之,若有玉之光华,似有瓷之坚硬,像有漆之乌泽,它就是黑陶罍。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黑陶晷,1977年11月出土于火山埠遗址。卷沿、口微侈,高颈、折肩、最大腹径偏于下部,小平底。泥质黑陶。高31.4厘米,口径11厘米。这件罍的陶土经过特殊的加工,陶质非常细腻,质地坚硬。器壁厚薄均匀,器表通体光滑。虽埋于地下4000余年,但至今仍黝黑有光泽。其底部有清晰的同心圆,腹部有快轮加工形成的数周轮旋纹理,表明4000多年前,寿光的先民已经熟练的使用快轮制作陶器。在1982年这件黑陶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龙山文化黑陶,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它代表着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岱地区以磨光黑陶为代表的陶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时,有这样一批陶工,他们生产的陶器美轮美奂,精细至极,但绝非任何人都可以享用。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预示着文明社会的脚步正慢慢地走近。
寓意高洁的《峭壁兰图》和《难得糊涂》碑
《峭壁兰图》是郑板桥存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也是潍坊市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画面的左上角是大面积的悬崖峭壁,于石缝间画兰草五丛,右下角画散石一组,兰花两丛。整个画面左高右低,上呼下应。兰花秀雅高洁,仅寥寥数笔便展现了其独具的婀娜之美,悬崖峭壁更是朴茂凝重。画中郑板桥题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壁蕊亦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郑板桥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兰花来比喻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同样是兰花,同样接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难道还要有上下、高低和贵贱之分吗?
正所谓书品、画品出于人品,《峭壁兰图》是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写照。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郑板桥写这幅字的时间大约在1752年。那年,他59岁。据说,有一天郑板桥专程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赏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中。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_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唯一一个以“潍坊”命名的
古生物化石——潍坊象
40年前,当时潍县望留公社武家村大队的社员们正在村子附近打井。当挖到9米深的时候,忽然有人从挖出的土里发现了一些动物骨头类的东西。后经专家考古挖掘,精心清理,深埋地下约20万年的一具巨型的大象化石便在1979年3月逐渐露出了真容,再一次重见天日。
它体形庞大,保存着近乎完整的头骨、门齿、肋骨等,仅门齿的最大长度就有3.05米,肋骨长1.27米,相当于一名小学生的身高。经专家考证,认为其可能为60多岁的雄性原齿象属晚期古生物化石,生存于距今约20万年至1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代表了比南方象、非洲象等更为进步的原齿象属晚期的一个新种类,因此将其定名为“潍坊象”,这也是出土至今唯一一个以“潍坊”命名的古生物化石。
潍坊象的发现对于了解原齿象属晚期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演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潍坊地区当时温暖湿润、深林草原密布的生态环境也提供了直接佐证。
潍坊市博“镇馆之宝”——唐代大铁佛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曾任密州太守,后来卸任之际,行至潍州路遇风雪,于是便留宿潍县石佛寺过了一个除夕夜。当年苏东坡借宿的石佛寺就是今天潍县人口中俗称的南寺。
南寺是潍县最早最大的佛教圣地,建造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开始设立僧会寺成为聚居僧众的寺院。如此的香火重地,却因为一尊铁佛的迁入,改了整个寺院的名字。1591年,石佛寺寺僧觉清、正强见寺院颓旧,决意重修,在潍县知县张问达主持下,寺院不日便修葺一新。同时,将外地废寺中一尊神秘的唐代大铁佛迁入寺中,铁佛的迁入使该寺名声大振,进香许愿者络绎不绝,寺院由石佛寺改名铁佛寺。当年随着铁佛寺被毁,千年古刹化为烟云,直到1978年工人在挖防空洞时,发现了深埋地下几百年的大铁佛,随后铁佛运至博物馆保护起来。
如今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更拥有新的身份——唐代大铁佛,是潍坊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它高达3米,重约5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唐代铁佛中年代最早、佛体最大的一尊。远看,高峻威严;近看,慈祥端坐,双目微合,三重腮设计体现了唐代审美风格。今天的铁佛寺荡然无存,唯有铁佛吉星高悬、佛光普照,诉说着潍坊佛教的历史兴衰和前世今生。
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罍
当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彩陶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在落日的余晖中默默坚守着它最后的光辉,在遥远的东方,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制陶工艺,却被认为是真正代表了陶器制作的巅峰时刻。这就是流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制作工艺。在寿光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有这样一件黑陶器:它陶质细腻,几无瑕疵;它器形规整,厚薄均匀;观之,若有玉之光华,似有瓷之坚硬,像有漆之乌泽,它就是黑陶罍。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黑陶晷,1977年11月出土于火山埠遗址。卷沿、口微侈,高颈、折肩、最大腹径偏于下部,小平底。泥质黑陶。高31.4厘米,口径11厘米。这件罍的陶土经过特殊的加工,陶质非常细腻,质地坚硬。器壁厚薄均匀,器表通体光滑。虽埋于地下4000余年,但至今仍黝黑有光泽。其底部有清晰的同心圆,腹部有快轮加工形成的数周轮旋纹理,表明4000多年前,寿光的先民已经熟练的使用快轮制作陶器。在1982年这件黑陶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龙山文化黑陶,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它代表着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岱地区以磨光黑陶为代表的陶器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时,有这样一批陶工,他们生产的陶器美轮美奂,精细至极,但绝非任何人都可以享用。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预示着文明社会的脚步正慢慢地走近。
寓意高洁的《峭壁兰图》和《难得糊涂》碑
《峭壁兰图》是郑板桥存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也是潍坊市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画面的左上角是大面积的悬崖峭壁,于石缝间画兰草五丛,右下角画散石一组,兰花两丛。整个画面左高右低,上呼下应。兰花秀雅高洁,仅寥寥数笔便展现了其独具的婀娜之美,悬崖峭壁更是朴茂凝重。画中郑板桥题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壁蕊亦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郑板桥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兰花来比喻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同样是兰花,同样接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难道还要有上下、高低和贵贱之分吗?
正所谓书品、画品出于人品,《峭壁兰图》是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写照。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郑板桥写这幅字的时间大约在1752年。那年,他59岁。据说,有一天郑板桥专程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赏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中。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_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