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歌曲在20世纪由西方传入中国,经近代音乐先驱们的学习、借鉴、融合,将中国的时代和民族特色加以运用,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萧友梅等人作为第一批留洋回来的音乐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其中艺术歌曲《问》旋律短小精炼,词曲结合完美,令人回味。
关键词:萧友梅;艺术歌曲;演唱探究
一、萧友梅简介
萧友梅一生奉献于音乐教育工作,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声乐作品是他最主要的,也是成就最为突出的创作领域。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星空》等作品,是中国近代较早的艺术歌曲。萧友梅早年加入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先生,曾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东京音乐学校、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与蔡元培先生共同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他对欧洲的作曲技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他的歌曲创作改变了学堂乐歌主要以西方歌曲曲调填词创作的方式,使我国近代的歌曲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萧友梅的歌曲创作主要还是运用欧洲功能和声为主导的传统歌曲创作手法。作品结构短小,和声简练,旋律和节奏进行比较平稳,曲式上多采用上下对称的方整型的结构,并且每首歌曲都配有伴奏。他许多歌曲的词作者都是著名词作家易伟斋先生。萧友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更是一位爱国者。他始终关注民族命运的安危。他曾创作过乐曲《国难歌》和《国耻》。“九一八”事变后的,萧友梅主持的国立音樂专科学校就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富有强烈的民族感和正义感,其艺术歌曲《问》深刻的体现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心。
二、歌曲简介
艺术歌曲《问》是由萧友梅先生根据他的老搭档易韦斋先生的词作谱而成,首次出版于1922年的《今乐初集》,萧友梅先生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各种体裁的歌曲,这首《问》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影响较大。这首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为当时动乱不安的社会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和期望,以及对当时山河破碎的祖国所表现出来的忧虑和苦闷。全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向众人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的发问,激起人们不甘沉沦,勇于抗争的情绪。可以说这首作品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三、《问》的艺术特色
在创作过程中,萧友梅主要运用欧洲基本的功能和声为主导的传统歌曲创作手法:和声简练,旋律和节奏行进比较缓慢。在歌曲《问》的钢琴伴奏中我们可以看到,右手基本是重复歌曲主旋律的支持型写作方法,左手贯穿式的采用八分音符形式的分解和弦演奏,使作品的形象主题更加集中明确。
四、《问》的演唱探究
整首作品篇幅短小简练,全曲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主要由四个乐句加一个尾声构成,调式为G大调,但就歌词而言,在演唱这首艺术歌曲时,不仅要把握好声音的质量和流畅,更重要的是理解歌曲深层次的内涵,作者问的是家仇国恨,问的是民族的兴亡,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我们应该用一种沉重厚实的音色来表达此歌曲。
小结
萧友梅先生的《问》,虽短小简单却令人值得回味,笔者在多次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愈加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慨、忧虑和苦闷,其歌词和旋律结合完美,是声乐学习者值得学习的曲目。
作者简介:
刘茂林,1994.11,男,汉,江苏淮安,硕士,声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关键词:萧友梅;艺术歌曲;演唱探究
一、萧友梅简介
萧友梅一生奉献于音乐教育工作,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声乐作品是他最主要的,也是成就最为突出的创作领域。萧友梅的《问》、《南飞之雁语》、《星空》等作品,是中国近代较早的艺术歌曲。萧友梅早年加入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先生,曾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东京音乐学校、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与蔡元培先生共同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他对欧洲的作曲技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他的歌曲创作改变了学堂乐歌主要以西方歌曲曲调填词创作的方式,使我国近代的歌曲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萧友梅的歌曲创作主要还是运用欧洲功能和声为主导的传统歌曲创作手法。作品结构短小,和声简练,旋律和节奏进行比较平稳,曲式上多采用上下对称的方整型的结构,并且每首歌曲都配有伴奏。他许多歌曲的词作者都是著名词作家易伟斋先生。萧友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更是一位爱国者。他始终关注民族命运的安危。他曾创作过乐曲《国难歌》和《国耻》。“九一八”事变后的,萧友梅主持的国立音樂专科学校就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富有强烈的民族感和正义感,其艺术歌曲《问》深刻的体现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心。
二、歌曲简介
艺术歌曲《问》是由萧友梅先生根据他的老搭档易韦斋先生的词作谱而成,首次出版于1922年的《今乐初集》,萧友梅先生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各种体裁的歌曲,这首《问》曾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影响较大。这首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为当时动乱不安的社会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和期望,以及对当时山河破碎的祖国所表现出来的忧虑和苦闷。全曲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向众人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的发问,激起人们不甘沉沦,勇于抗争的情绪。可以说这首作品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三、《问》的艺术特色
在创作过程中,萧友梅主要运用欧洲基本的功能和声为主导的传统歌曲创作手法:和声简练,旋律和节奏行进比较缓慢。在歌曲《问》的钢琴伴奏中我们可以看到,右手基本是重复歌曲主旋律的支持型写作方法,左手贯穿式的采用八分音符形式的分解和弦演奏,使作品的形象主题更加集中明确。
四、《问》的演唱探究
整首作品篇幅短小简练,全曲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主要由四个乐句加一个尾声构成,调式为G大调,但就歌词而言,在演唱这首艺术歌曲时,不仅要把握好声音的质量和流畅,更重要的是理解歌曲深层次的内涵,作者问的是家仇国恨,问的是民族的兴亡,所以在演唱过程中我们应该用一种沉重厚实的音色来表达此歌曲。
小结
萧友梅先生的《问》,虽短小简单却令人值得回味,笔者在多次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愈加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慨、忧虑和苦闷,其歌词和旋律结合完美,是声乐学习者值得学习的曲目。
作者简介:
刘茂林,1994.11,男,汉,江苏淮安,硕士,声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