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想象,思维,知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12-04
刘正涛:这篇文章我看了三遍。我有两点看法:第一,这种模式可以搞,教学的结果肯定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等方面,比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可能有欠缺,做选择题的失误可能会很大;第二,材料都很易找,对普通老师来说有示范意义,但一课时要处理这么多材料和问题,平均每则材料和每个问题只有三四分钟,可能一节课处理不完,那么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不能全面展开,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老师“独角戏”,最好能减少一些材料和问题,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周莉莉:读了这篇教学设计后,我觉得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故事(细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细节)和材料为基础,设计适于学生解答的、贴近学生经验的问题,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设计有诸多好处,文章中作者自己说了很多,我也认同,不重复了。我提出如下问题和建议:
第一,这篇设计学习百家讲坛的讲法,酷似纪连海的风格。将讲坛完全搬进课堂,是否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第二,关于问题的设计,我觉得要反思。一是:“问题和故事(细节)的结合是否有机、自然?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具有科学性?”例如,问题3、4就有点拖沓。问题6“《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就设计得很好。二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预期是怎样的?是否好回答?”例如,问题9“想想看,官吏与国君实质上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采取县制就能够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三是“问题设计的意图?”例如,问题10"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这种问法学生不好回答,不如直接问“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带了什么后果?”更好一些。再如,问题13“怎样评价商鞅?他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后一问题指向不明,有关什么的选择?
第三,这一节内容,《史记》中提供了很多材料。如果我们上别的课,老师选取材料有没有困难呢?材料哪里去找?这是老师首先碰到的问题。这一课仅从《史记》中挖掘故事和细节是否有局限?是否有除文本外的其他形式呈现材料?还有就是学生如何感知历史文本的产生?
第四,本设计中,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历史影响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本节课前面铺垫得丰富,结束部分略嫌仓促。
第五,这种教学模式应考虑教材和材料的关系?教材在课堂上起什么作用?仅让学生读几次教材是不是把教材的地位弱化了?
第六,我觉得按这样的教学模式准备教学,要分三步完成。先“粗备”,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历史思维能力的发掘点、材料的拓展点等选择出来;再“备细”,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可拓展的问题或方向,接着去寻找材料,找齐材料后根据材料打磨问题,依据“问从史出”、“问从学生的最近认知区出”;最后“备设计方案文本”,文本中又要重点注意课的“收尾”部分,要“收得住”(即能概览历史全貌、总结教材知识结构)、“上得去”(即思维水乎有提高、历史结论认识准)、“放得开”(即对学生开展新的学习具有发散作用,有继续学习的余韵)。
孙继业:这篇教学设计,故事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设计的问题层层相扣,不断深入,有利于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从人物的个性来探究历史,突破了教科书的限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实际操作中有如下方面值得探讨:
第一,本课教学对象高二学生,不是初中学生,故事偏多。对高中学生而言故事不在多少,关键是如何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理顺历史发展线索。
第二,本课设计是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为思路,但文章主要是以故事、问题为思路串成。真正的原始材料少见。建议副标题直接改为“材料与问题为思路”。按照高考能力要求,如何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目标,所以建议让学生直接从史料中提炼变法的内容与影响,然后对照教材来巩固。
第三,设计应突出重点。这样的思路应重点放在材料和问题设计上,培养通过阅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太多,这一目的不易达到,时间上得不偿失。
第四,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本课应作一小结,把本课内容与必修一二三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学习背景应联系必修一的时代特征;学习变法内容应联系必修一中的中央集权制、必修三中的法家思想、必修二中的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表现;学习影响时应联系必修一中的秦朝统一后的历史。如果学生建立了这样的串通四本书的知识结构,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表现。以上浅见仅供参考。
刘汝明:文章我读了三遍,也与任主编电话交换了看法。我谈三点:
第一,就为什么选用“故事细节材料问题”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作出说明,这非常有必要。文章指出“人物主角单一,事件发展连贯,历史记载详细,可用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言下之意是这种教学模式有它的适用范围。并指出“完全脱离教材并不是明智之举”。后面三处提到要用好教科书:导人新课时,请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了解秦国变法的决心;讲变法内容时要求学生“看教材……”;讲“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原因时,要求学生“读教材……”。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有操作性。因为教科书仍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还指出“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但对高二学生就商鞅变法“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没有分析说明,或者说没有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让人觉得后面的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似乎缺乏一点针对性。
第二,我觉得结构要作一点调整。这篇教学设计分“一、教学设计;二、设计原则;三、预期效果”三部分展开。文章总标题是“教学设计”。文章又用“教学设计”这样个词作第一个小标题,不合适。
我建议文章分两大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讲“目标设计”。把后面的“预期效果”放到“目标设计”中来讲。还应指出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商鞅变法探索出社会转型时期建设适应农耕文明的新的社会结构,为秦统一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基础。教学目标建议调整为:“理解变法的基本史实和结论”;“感知历史材料,再现想象变法的相关细节,认识变法的艰辛”;“认识变法的必要性及历史影响”。
建议文章第二部分讲“程序设计”。“设计原则”放在这部分讲,教学程序以材料、问题展开。每则材料后,要说明为什么选这些材料、故事、细节?还有没有更好的材料?这些材料为什么最合适(有没有更合适的)?这些与学生的兴趣一致吗?与教学目标一致吗?我建议课前要建立一个机制,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 和年龄特征,适当改变材料的呈现方式和问题提出方式,方便学生学习与思考,减少障碍。“故事、细节、材料”的编号,建议统一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序列,不分成“故事”、“细节”等。
问题则用①②③④⑤……序号。问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可分为:理解史实的问题、培养能力的问题、联系现实的问题、启迪人生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思考提问方式是不是最佳?因为一个规范的问题有它必备的几个要素。每个问题后,把问题与材料的关联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引发学生兴趣的点、拓展角度与方向、处理材料的方法与技巧、问题解决的能力层次与要求等,作出详细的解析。对不同层次学生也应分层要求。学生层次不同深入的程度必然不同,说明能力要求与问题设计层次性、差异性的关系。
所有材料、问题设计完成后,还要作个总结。这对别人模仿有些帮助。
类似文章的体例大致相同就行。不必明确规定要多少问题、讲多少故事或细节。有的课如果能找到两三则材料,设计两三个问题,且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成了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觉得就够了。
第三,就几处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谈点个人的看法。
故事1“魏相公叔痤赏识商鞅”和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建议去掉。这样一件事并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只能说明商鞅处事很“从容”、冷静。而不能说明商鞅“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通过故事1不能得出以上结论。我认为,应该在文章的最后找一则反映商君性格特征的材料与“故事10”、教材的“学思之窗”列出的对变法评价的观点放一起,让学生全面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故事2中“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这句没有历史感。百家讲坛中这样讲可以,历史课上这样说不好。那时可是两个国家。这则材料应结合秦孝公在三次谈话中的反应:“昏昏欲睡”、“不以为然”、“挪动双膝凑近商鞅”,缩写材料,弄简洁点。材料很是生动形象。这个材料用得好,培养了学生再现想象能力。
问题4和问题5应该合并。说到底这是个变法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问题。
故事4“城门徙木”的故事用得好,精到。问题也设计得好,还介绍了毛泽东“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要求学生“上网找找看”,这为学生指出了新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领域。很好。我觉得这是材料、问题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目的之一。
解析问题7之前,虽然要学生“再看后一页……”,还引用“史学家考证”,但是,我认为这里应该提供一则原始材料,把变法前后田亩数、人口数、赋税额用图表形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我不知这样的材料有没有?问题7的解析中要求学生“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如果要展开讨论,就要补充一则相关土地所有制的材料,或与必修二联系起来,或提出课后整理教科书的要求。
故事(细节)6中,“现在叫工资”这句话没有必要,高二学生应该能理解“薪俸”这个词。这是不是一则作者自己编写的材料?我觉得不如用原始材料。选用的材料应重点介绍“国君任免官吏”依据什么标准?薪俸是粮食,是多少?不同级别官员间有多大差别?与不当官的人比有什么不同?这些信息应该用一则原始原则材料来说明,后面的结论就有依据了。
问题9的解析中,“雇佣关系”这种说法准不准?我没有考证,但我觉得这个说法易让学生误解。第二问有点难。材料中无信息可用。如果联系必修一中的中央集权和世卿世禄制的话,就要作出提示。这样的问题学生也不一定有兴趣思考。
问题10“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从故事(细节)7中较难得出完整的结论。国富兵强不仅只与户籍制度有关。能不能找一则材料,把变法前后秦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变化与其他诸侯国进行对比,说明秦“强了富了”?再反思总结这种结果与变法各项措施间的关系?这样设计的问题就有点能力培养的味道了。“富国强兵”是要对比、综合上述多则材料才能得出的结论。之后“留一个问题,看看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建立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学习探究领域。这很好。至少可与必修一的相关内容综合一下,帮助学生整理一下教科书内容。
故事8“商鞅出行戒备森严”和故事9“边关投宿客栈”,合并一下更好些。后面两个问题也可合并一下。或者问题11干脆不要,太简单了,记个时间无论从哪方面讲意义不大。
问题13“怎样评价商鞅?他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前面已经谈到修改建议。“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厂是开放性问题,也具有发散性。关键是引导要得法。引导不好,就会让学生形成一些“世故”的认识,如“商鞅不应得罪人”。而这节课应突出的重点是商鞅的变革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敏锐眼光及对未来社会建构的超前意识。因此后面这一问设计不好,应改一下。我也没有想好怎么改。
读这一文章,想说这么多话,足见文章激活了我脑袋中的一些东西,引出了一些想法。这个教学模式,我觉得思路、方向是对的。但是,除了进行文本设计之外还得组织实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就能判断教学效果。实践最能说明问题。这些是我的真实想法。限于个人思考的角度,或者说思路没有放开,以上浅见,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 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12-04
刘正涛:这篇文章我看了三遍。我有两点看法:第一,这种模式可以搞,教学的结果肯定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等方面,比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可能有欠缺,做选择题的失误可能会很大;第二,材料都很易找,对普通老师来说有示范意义,但一课时要处理这么多材料和问题,平均每则材料和每个问题只有三四分钟,可能一节课处理不完,那么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不能全面展开,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老师“独角戏”,最好能减少一些材料和问题,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周莉莉:读了这篇教学设计后,我觉得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故事(细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细节)和材料为基础,设计适于学生解答的、贴近学生经验的问题,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设计有诸多好处,文章中作者自己说了很多,我也认同,不重复了。我提出如下问题和建议:
第一,这篇设计学习百家讲坛的讲法,酷似纪连海的风格。将讲坛完全搬进课堂,是否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第二,关于问题的设计,我觉得要反思。一是:“问题和故事(细节)的结合是否有机、自然?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具有科学性?”例如,问题3、4就有点拖沓。问题6“《史记》会不会有夸张的成分?”就设计得很好。二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预期是怎样的?是否好回答?”例如,问题9“想想看,官吏与国君实质上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采取县制就能够建立起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个问题学生不好回答。三是“问题设计的意图?”例如,问题10"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这种问法学生不好回答,不如直接问“想一想,严密的户籍制度带了什么后果?”更好一些。再如,问题13“怎样评价商鞅?他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后一问题指向不明,有关什么的选择?
第三,这一节内容,《史记》中提供了很多材料。如果我们上别的课,老师选取材料有没有困难呢?材料哪里去找?这是老师首先碰到的问题。这一课仅从《史记》中挖掘故事和细节是否有局限?是否有除文本外的其他形式呈现材料?还有就是学生如何感知历史文本的产生?
第四,本设计中,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历史影响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本节课前面铺垫得丰富,结束部分略嫌仓促。
第五,这种教学模式应考虑教材和材料的关系?教材在课堂上起什么作用?仅让学生读几次教材是不是把教材的地位弱化了?
第六,我觉得按这样的教学模式准备教学,要分三步完成。先“粗备”,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历史思维能力的发掘点、材料的拓展点等选择出来;再“备细”,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可拓展的问题或方向,接着去寻找材料,找齐材料后根据材料打磨问题,依据“问从史出”、“问从学生的最近认知区出”;最后“备设计方案文本”,文本中又要重点注意课的“收尾”部分,要“收得住”(即能概览历史全貌、总结教材知识结构)、“上得去”(即思维水乎有提高、历史结论认识准)、“放得开”(即对学生开展新的学习具有发散作用,有继续学习的余韵)。
孙继业:这篇教学设计,故事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设计的问题层层相扣,不断深入,有利于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从人物的个性来探究历史,突破了教科书的限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实际操作中有如下方面值得探讨:
第一,本课教学对象高二学生,不是初中学生,故事偏多。对高中学生而言故事不在多少,关键是如何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理顺历史发展线索。
第二,本课设计是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为思路,但文章主要是以故事、问题为思路串成。真正的原始材料少见。建议副标题直接改为“材料与问题为思路”。按照高考能力要求,如何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目标,所以建议让学生直接从史料中提炼变法的内容与影响,然后对照教材来巩固。
第三,设计应突出重点。这样的思路应重点放在材料和问题设计上,培养通过阅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太多,这一目的不易达到,时间上得不偿失。
第四,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本课应作一小结,把本课内容与必修一二三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学习背景应联系必修一的时代特征;学习变法内容应联系必修一中的中央集权制、必修三中的法家思想、必修二中的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表现;学习影响时应联系必修一中的秦朝统一后的历史。如果学生建立了这样的串通四本书的知识结构,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表现。以上浅见仅供参考。
刘汝明:文章我读了三遍,也与任主编电话交换了看法。我谈三点:
第一,就为什么选用“故事细节材料问题”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作出说明,这非常有必要。文章指出“人物主角单一,事件发展连贯,历史记载详细,可用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言下之意是这种教学模式有它的适用范围。并指出“完全脱离教材并不是明智之举”。后面三处提到要用好教科书:导人新课时,请学生“阅读上节课课文的倒数两个自然段”,了解秦国变法的决心;讲变法内容时要求学生“看教材……”;讲“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原因时,要求学生“读教材……”。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有操作性。因为教科书仍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还指出“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但对高二学生就商鞅变法“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没有分析说明,或者说没有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让人觉得后面的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似乎缺乏一点针对性。
第二,我觉得结构要作一点调整。这篇教学设计分“一、教学设计;二、设计原则;三、预期效果”三部分展开。文章总标题是“教学设计”。文章又用“教学设计”这样个词作第一个小标题,不合适。
我建议文章分两大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讲“目标设计”。把后面的“预期效果”放到“目标设计”中来讲。还应指出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商鞅变法探索出社会转型时期建设适应农耕文明的新的社会结构,为秦统一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基础。教学目标建议调整为:“理解变法的基本史实和结论”;“感知历史材料,再现想象变法的相关细节,认识变法的艰辛”;“认识变法的必要性及历史影响”。
建议文章第二部分讲“程序设计”。“设计原则”放在这部分讲,教学程序以材料、问题展开。每则材料后,要说明为什么选这些材料、故事、细节?还有没有更好的材料?这些材料为什么最合适(有没有更合适的)?这些与学生的兴趣一致吗?与教学目标一致吗?我建议课前要建立一个机制,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 和年龄特征,适当改变材料的呈现方式和问题提出方式,方便学生学习与思考,减少障碍。“故事、细节、材料”的编号,建议统一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序列,不分成“故事”、“细节”等。
问题则用①②③④⑤……序号。问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可分为:理解史实的问题、培养能力的问题、联系现实的问题、启迪人生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思考提问方式是不是最佳?因为一个规范的问题有它必备的几个要素。每个问题后,把问题与材料的关联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引发学生兴趣的点、拓展角度与方向、处理材料的方法与技巧、问题解决的能力层次与要求等,作出详细的解析。对不同层次学生也应分层要求。学生层次不同深入的程度必然不同,说明能力要求与问题设计层次性、差异性的关系。
所有材料、问题设计完成后,还要作个总结。这对别人模仿有些帮助。
类似文章的体例大致相同就行。不必明确规定要多少问题、讲多少故事或细节。有的课如果能找到两三则材料,设计两三个问题,且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达成了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觉得就够了。
第三,就几处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谈点个人的看法。
故事1“魏相公叔痤赏识商鞅”和问题2“魏国丞相举荐商鞅代替自己,又建议魏王不用就杀了他,说明什么?”建议去掉。这样一件事并不能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只能说明商鞅处事很“从容”、冷静。而不能说明商鞅“判断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有政治头脑,有政治智慧,是一个可以担当重要政治责任的人”。通过故事1不能得出以上结论。我认为,应该在文章的最后找一则反映商君性格特征的材料与“故事10”、教材的“学思之窗”列出的对变法评价的观点放一起,让学生全面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故事2中“一个河南人跑到陕西来想当官,成就一番事业,难度不小啊”这句没有历史感。百家讲坛中这样讲可以,历史课上这样说不好。那时可是两个国家。这则材料应结合秦孝公在三次谈话中的反应:“昏昏欲睡”、“不以为然”、“挪动双膝凑近商鞅”,缩写材料,弄简洁点。材料很是生动形象。这个材料用得好,培养了学生再现想象能力。
问题4和问题5应该合并。说到底这是个变法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问题。
故事4“城门徙木”的故事用得好,精到。问题也设计得好,还介绍了毛泽东“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三叹’商鞅这一做法,还得了100分呢”,要求学生“上网找找看”,这为学生指出了新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领域。很好。我觉得这是材料、问题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目的之一。
解析问题7之前,虽然要学生“再看后一页……”,还引用“史学家考证”,但是,我认为这里应该提供一则原始材料,把变法前后田亩数、人口数、赋税额用图表形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我不知这样的材料有没有?问题7的解析中要求学生“说明土地私有不是现代意义的私有权概念”,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如果要展开讨论,就要补充一则相关土地所有制的材料,或与必修二联系起来,或提出课后整理教科书的要求。
故事(细节)6中,“现在叫工资”这句话没有必要,高二学生应该能理解“薪俸”这个词。这是不是一则作者自己编写的材料?我觉得不如用原始材料。选用的材料应重点介绍“国君任免官吏”依据什么标准?薪俸是粮食,是多少?不同级别官员间有多大差别?与不当官的人比有什么不同?这些信息应该用一则原始原则材料来说明,后面的结论就有依据了。
问题9的解析中,“雇佣关系”这种说法准不准?我没有考证,但我觉得这个说法易让学生误解。第二问有点难。材料中无信息可用。如果联系必修一中的中央集权和世卿世禄制的话,就要作出提示。这样的问题学生也不一定有兴趣思考。
问题10“严密的户籍制度与富国强兵是什么关系?”从故事(细节)7中较难得出完整的结论。国富兵强不仅只与户籍制度有关。能不能找一则材料,把变法前后秦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变化与其他诸侯国进行对比,说明秦“强了富了”?再反思总结这种结果与变法各项措施间的关系?这样设计的问题就有点能力培养的味道了。“富国强兵”是要对比、综合上述多则材料才能得出的结论。之后“留一个问题,看看古代世界上哪个国家建立了官僚制度和户籍制度”,这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学习探究领域。这很好。至少可与必修一的相关内容综合一下,帮助学生整理一下教科书内容。
故事8“商鞅出行戒备森严”和故事9“边关投宿客栈”,合并一下更好些。后面两个问题也可合并一下。或者问题11干脆不要,太简单了,记个时间无论从哪方面讲意义不大。
问题13“怎样评价商鞅?他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前面已经谈到修改建议。“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厂是开放性问题,也具有发散性。关键是引导要得法。引导不好,就会让学生形成一些“世故”的认识,如“商鞅不应得罪人”。而这节课应突出的重点是商鞅的变革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敏锐眼光及对未来社会建构的超前意识。因此后面这一问设计不好,应改一下。我也没有想好怎么改。
读这一文章,想说这么多话,足见文章激活了我脑袋中的一些东西,引出了一些想法。这个教学模式,我觉得思路、方向是对的。但是,除了进行文本设计之外还得组织实践,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就能判断教学效果。实践最能说明问题。这些是我的真实想法。限于个人思考的角度,或者说思路没有放开,以上浅见,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 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