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仕与归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q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常态就是入仕和归隐,陶渊明和范成大都从仕途中退出,归隐田园,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田园诗, 成为田园诗人。他们两位诗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当时殊途同归,回到田园,陶渊明“躬耕自资”,而范成大是“旁观者清”,归隐田园后的诗人通过创作丰富的田园诗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关键词:田园诗 陶渊明 范成大 异同分析
  一、引言
  入仕与归隐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他们一方面期待清明政治时的入仕,另一方面又陷入混沌政治时的归隐。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影响着他们。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宋诗人范成大就是两个典型,他们从仕途到田园,最终因为归隐后所写的田园诗抵达了诗人真正的心灵诗境而流芳百世,他们的归隐都是一种回归本真,都表达出对田园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当然两人的人生经历迥异,田园诗的描写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存在明显的不同,比较两位诗人田园诗的异同从中获取裨益很有必要。
  以吟诗作文为好的中国古代文人都向往仕途,自古文人绝少从来没有入仕、涉足政坛的;他们崇尚 “学而优则仕”。陶渊明、范成大概莫例外,可是古代文人普遍有率直任性的特点,这恰恰是官场规则之大忌。文人的矛盾之处在于希望入仕后不断升迁,但文人的特点常常率性而为破坏了官场秩序,不断遭受挫折,于是文人们大叹“怀才不遇”。只能离开官场隐藏行迹,有的是短暂的,有的是长久的,陶渊明厌倦官场,归隐田园,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有名有姓的隐居诗人。范成大晚年因病归隐田园,但是内心却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对黑暗的揭露、对现实的反抗和逃避。归隐后两位诗人创作的田园诗以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来表达田园情趣,包含农村的风土人情、农业劳动、农民生活等内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宝贵财富。
  二、 与田园诗的结缘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人。自称为五柳先生,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父亲曾任过太守等官职,到他幼年时,家世已衰落,家境贫寒。他二十九岁才出仕,出仕后他看到东晋末年官场黑暗、政治腐败,不久他又归隐。后又几次时隐时仕。到了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太守派一名督邮来彭泽督察,陶渊明因不愿为见督邮而穿官服束腰带等繁文缛节,他再也忍不下去了,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于是他从彭泽县令职位上退下来后,就再也没有出仕,终老田园。
  陶渊明归隐后,完全过着躬耕田园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但是陶渊明毕竟不谙熟农活,生活拮据,义熙四年,又遭遇火灾,生活更为困难。他固穷守节,安贫乐道,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父母早亡,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初授户曹,后处州知府等职,以资政殿大学士曾出使金朝,他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而归。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朝廷意见不合,称病归隐故乡石湖,谥文穆。
  范成大少时遍读经史,早期有《晚步东郊》《初夏二首》等田园诗,主要描写自己郊游时所感受到的田园风光。后来仕宦期间,对农村和农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将农事内容写进田园诗中,如《缫丝行》《催租行》《后催租行》等。细致地表现农民祭祀、缫丝等日常劳作的场面。关注田园风光背后农民的日常生活的苦乐,晚年范成大隐居石湖,过上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在此期间,范成大写成了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成为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三、对田园的关注和热爱
  两位诗人的田园诗都热情地赞美田园的风光,表现出他们对自由的归隐生活的热爱。陶渊明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由于脱离官场的黑暗,感受到田园的美好,享受了一段悠闲自得的田园乐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该诗写作时间大约是公元417年。写秋天田园的晚景和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劳动中面对田园和身边景物,触景生情,阐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中寻找到自由的快乐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陶渊明离开了黑暗的官场,远离了尘俗。他在田园自由地种花采菊,抬头远看南山的美景,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悠闲和舒适,表达了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范成大归隐后生活在故乡石湖畔,时时感受着江南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民情, 内心充实而喜悦。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描写田园生活画面的优美诗句充溢着浓郁的田野生活气息。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春日》其一
  诗中写春日的景色,深巷内柳絮飘零,并传来午时鸡鸣的声音,春日的桑树树枝萌发了新芽,还没有长出桑叶。春天的新绿在大地舒展,特别是令人欣喜的桑树的新芽让诗人心中充满希望。午睡醒来似乎无事可做,但是诗人透过铺满窗子的阳光欣赏到了农家养蚕的情景:蚕在吞吃桑叶,蚕农在忙碌,他们希望蚕迅速成长结茧子,然后织成丝绸还钱改善生活。“满窗的晴日”寄托对生活的希望。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其一
  这首诗描写江南初夏农村景物。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初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农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蛱蝶在田间飞舞。写出了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蜻蜓蛱蝶飞”衬托农事的繁忙,诗人观察细腻,善于捕捉细节。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让地方文化资源“活起来”,十二集动画片《少年王阳明》立足于浙江本土,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了王阳明从懵懂孩童成长为胸怀天下的少年的故事。在艺术特色方面,该片一方面化用了大量的古典诗文,形成了雅俗共赏的风格,而另一方面,该片充满奇幻色彩,非常富有童真童趣。《少年王阳明》这种立足于本土文化,探索以动画为载体的方式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少年王阳明》 雅俗共赏
“学校每学期会测量学生视力,如果一学期下来,学生视力下降到5.0以下,将不能评选三好学生。”杭州市西湖区三墩小学这一规定引发网友热议。西湖区教育局回应称,三好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综合性评选,学校制定关于视力的评选标准也是希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引起家长在这方面的重视。有家长认为这一规定是为孩子好,表示支持;也有家长认为规定不合理,表示反对。你怎么看?  @呼延c:天生有视力缺陷的学生怎么办?对他
38岁的大疆创始人、CEO汪滔,创造了一家全世界都在追赶的中国公司,他研制的无人机占据70%的全球市场份额;《华尔街日报》称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它甚至“先进”得不像一家中国企业,而汪滔有个性到不像一个企业家。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30大人物中,他是排在郭台铭、王健林、马云后的4位中国人之一。从宿舍创业到全球第一  汪滔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即使在大疆
去学校接女儿,看到小区门口收废品的那对父母,用五颜六色的气球把三轮车装饰一新,还买了一个芭比娃娃。问起原因,父亲搓着手腼腆地说:“今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我们一起来接她。”不一会儿,他们的女儿走出来,惊喜得像只小鸟跳上三轮车,一家三口笑意昂扬地回家去了。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其实,还有一种重要的“营养”在孩子的成长中必不可少,那就是仪式感。有仪式感
底子清秀,稍微化点妆便线条分明。电影中和红毯上的黄璐都舒展自如,大笑的样子会让人忍不住跟着翘起嘴角。事实上,黄璐刷新了人们对“文艺片”女演员的既定印象,人们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演“文艺片”的女孩子应该是“清冷的,忧郁的,隐藏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力量”。  但黄璐不是。镜头之下,罩在藕荷色宽大西装里的她身体放松。她说起话来像含着糖,笑起来分贝一下高了几度:“他们不是说我像傅园慧嘛。”四川人的奔放
1996年,一个15岁的美国女孩和闺蜜一起在伦敦白金汉宫门口合影留念,就像所有来伦敦的游客都会做的那样。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女孩将会在21年后真正走进身后的这座宫殿,成为英国王室中的一员。  这个美国女孩名叫梅根·马克尔。2017年11月27日,肯辛顿宫宣布她与英国王室第五顺位继承人哈里王子订婚,两人将于2018年5月举行婚礼。这位在好莱坞打拼了10多年的女演员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  与哈里
待在家的日子里,我最常听到的声音就是老妈的呼喊,喊我起床、喊我做家务、喊我聊天,最频繁的莫过于喊我吃饭,一遍又一遍。  她总喜欢这样说:“还有什么事需要耽误吃饭?饭后再做不迟。”  日子一天天過,我也在这一日三餐的呼唤声中渐渐长大,知道吃饭这件事,总该趁着热气腾腾时,别等,也别耽搁。  毕业后在外生活,多数日子里自己一个人吃饭,端上桌的饭菜再没人催着我开动。偶尔我会玩手机耽误上半小时,等待食物的兴
从“互联网先生”“宽带先生”到“云先生”,“先生”这个称呼,已成田溯宁的一道标签。“先生”的一个释义是,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他当之无愧。  但田溯宁这些年在互联网圈,却只能说过得不好不坏。他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创造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是不好的地方。不坏的是,他一直在场。“滤镜”先生  田溯宁1963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供职于中科院,都是业内著名学者。在他出生6年后
摘 要: 方言俗语是汉语语体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语言形式,尤其是遍布于各地区中凝结和汇聚了人民群众生活智慧的俗语,体现着当地人民群众的基本人生态度、道德走向和价值取向,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山西地区方的言俗语极具地域特色,从方言俗语优美生动的辞律、内涵丰富的辞格以及俗语辞格综合运用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从俗语語义角度去分析方言俗语的白描法、夸张法和引申法三种语义构成形式以及贬义性和描述性的语义特性,以
摘 要: 由“看图说话”所得的《自觉诗集》的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充满奇特的想象,赋予了二维图像新的灵魂;二、充满矛盾的诗歌美学,对人生通透的参悟与生命虚妄的悲观和谐共生在诗歌之中;三、口语入诗,却在日常生活的哲学沉思中禅意频现。  关键词:《自觉诗集》 哲学底蕴 禅意  收到《自觉诗集》很久了,迟迟没有落笔只言片语,如同这些年收到同学朋友寄来的诗集若干,也没有一字一句的应和一样。事实上,二十多